在民間的爭取下,位於台北公館的蟾蜍山聚落在2014年獲台北市府登錄為文化景觀,更在今年一月確認範圍,全區保存。蟾蜍山聚落不只是文化資產,也是台北市珍貴的環境教育場域,當地居民與好蟾蜍工作室和各地來的民眾合作,打造了一台很特別的游擊餐車,未來會到不同地區,透過蟾蜍山居民製作各式料理,和各地民眾做飲食交流,也藉此與大家分享蟾蜍山的故事。第一場活動不僅教民眾做眷村菜,還舉辦一家一菜、煥民新村居民回娘家一同享樂的活動,帶大家來看看。
寧靜的公館蟾蜍山聚落,這天很不一樣,在聚落的廣場上,大家忙進忙出,特別熱鬧。今年年初,聚落確定全區保存後,社區居民與協助推動文資保存的好蟾蜍工作室,都動了起來。
[好蟾蜍工作室 發起人
林鼎傑]
從大概兩年前我們開始提報文化資產,經過兩、三年的努力,現在就是在今年的一月份已經確定是全區保存,那除了煥民新村,包含整個聚落區,還有整座山的生態區跟歷史農業區、還有軍事區,大概有一個大安森林公園這麼大,對,那現在整個文化景觀也準備要公告了,那居民的部分,其實我們是希望說,欸,這邊還是一個活的聚落,我們希望可以讓它的生活的一些記憶,然後可以來延續下去。
[蟾蜍山居民
林素玲]
當然是比較安心,那時候本來是想說,這邊不曉得到底還能住多久,那因為就是一直懸在那邊嘛,那現在就是,它確定的話,確定保留區的話,那就是確定可以繼續住下去,那當然是會比較安心一點。
好蟾蜍工作室舉辦多場環境教育、認識生態、藝術活動等,而這天他們要舉辦一場,以「飲食」為主題的交流活動。
是客家人的葉媽媽,正在備料,她是這場活動其中一位教學導師,因為在蟾蜍山眷村聚落生活,因而學了不少眷村好料理。
[蟾蜍山 居民
張貝梅]
就是跟(隔壁)陳伯伯,我們小孩子小時候都會,就鄰居嘛,會跑來跑去,會,他看他吃的,吃那個麵食,他好喜歡喔,都會跑到那邊去,那陳媽媽人很好,她就會就會給他們吃,給我們小孩子吃,我就過去看,會看,嗯,看一看,好像就是,這樣會學起來了。
這天的主題是眷村料理,但教學的地方很特別,不是在廚房裡,而是要在這一台,由當地居民和各地來的民眾,花了兩個多月一同打造的屬於蟾蜍山聚落的特色餐車。
[餐車小組 成員
馮忠恬]
那時候大家其實做了很多討論,可是一開始就天馬行空的想,就是每個人喜歡的美學都不同,後來我們就落實到說,我們希望可以跟社區結合,所以我們就分頭去看社區有什麼元素,譬如說會有一些花磚,會有一些磨石子地板,然後會有一些就是顏色,我們會說眷村綠、眷村藍等等,所以慢慢慢慢的去落實到,覺得屬於蟾蜍山的餐車要長什麼樣子。
透過大家討論發想,這台餐車不僅能煮食,還結合喇叭可以放送音樂,再加上有遮陽等多元功能。透過這台餐車,好蟾蜍工作室希望聚落裡居民,像是眷村、客家、原住民等,可以透過多元的食物與外界對話。
[餐車小組 成員
馮忠恬]
我們的想像是因為餐車顧名思義它是餐車,就它要會移動,所以我們會希望它其實就是一個蟾蜍山對外的一個溝通的管道,就是我們餐車是會開出去的,我們接下來每個月一次,會在溫羅汀周邊,然後會以不同的主題,去透過餐車,透過食物來跟大家對話。
先把它,先把它搓圓,搓圓,把它壓一下,壓扁,壓扁,兩邊壓一下。
從捏麵團、製作餡料到怎麼包韭菜餡餅,最後在餐車的小煎台上, 煎出一個個香噴噴的成品。透過這台餐車,把蟾蜍山的文化與故事分享出去。
[參與民眾
張貴智]
料理是一個非常平民化的東西,它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它是每天我們都會碰到的一些日常小事,那在日常小事之中的一些文化脈絡,我們可以藉由學習這道菜,但是我們可以學習到,這道菜是怎麼出來的,那可能就是因為,它跟這裡居民的之前歷史有點相關,所以才會做出這道菜,那我學習到這道菜也學習到就是,這居民的歷史這樣子。
[蟾蜍山 居民
張貝梅]
有做這個餐車很方便,有什麼活動,活動的時候就可以做,像今天做圓餡餅,就可以在這邊做,大家可以看到,有學習到。
不只有食物交流,這天還有一家一菜的活動,家家戶戶都端出拿手料理。
[蟾蜍山 居民
林素玲]
就是想要說,喜歡吃的東西,大家一起吃看看,這樣很好啊,就是,因為這邊都是老鄰居,然後老鄰居大家平常,那因為大家工作都在忙,那偶爾說辦個這樣活動,一家一菜,然後大家可以,可以聊聊天,凝聚感情。
傍晚夕陽西下,家戶代表走上紅地毯,端出自家得意料理和大家分享,吃飽喝足後還有重頭戲,原本荒廢的煥民新村,透過這麼多人做出來的紙雕作品結合燈光再次點亮家園。
[好蟾蜍工作室 發起人
林鼎傑]
因為我們也一直在想說,怎麼樣,不是只是裝個路燈把這個地方點亮而已,而是怎麼樣透過藝術的形式,然後透過大家的參與,然後讓整個煥民新村,整個蟾蜍山的故事可以呈現出來,所以我們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有很多台科大的同學加入我們,然後在剪紙老師的帶領下,剪出六幅不同年代蟾蜍山的故事,的一個故事燈。
[煥民新村 居民
王梅呈香]
今天特別回來呀,看看以前住的地方,好像很難過,很捨不得,在這住了30多年了,(所以今天回來看到很多好朋友、好鄰居是嗎)?對呀,很高興,很高興啊。
在微亮的煥民新村開起蚊子電影院,放映電影,一同回味老時光。全區保留後的蟾蜍山,經過眾人合力籌謀,不只聚落活了起來,更透過餐車食物交流,點亮居民的心。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洪炎山
- Sep 14 Wed 2016 12:51
506集-蟾蜍山的游擊餐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