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鳳山的黃埔新村,是國民政府設置的首批眷村之一,因為長期無人維護,後來幾乎成為廢墟。高雄市政府從2014年開始,用”以住代護”的方式,讓民眾提出計畫,在不改變原有建築結構的前提下,修繕房屋作為自用住宅或者營業場所,透過一期一期的計畫,讓舊眷村有了新的人文風景。記者劉玟惠跟陳靖維的採訪報導。


 

 

 

對準線往前推,然後要推到底。

 

指導學生切割舊木條,固定棧板。

 

再過來一點點,這裡,對,一次要看兩個木頭的狀況。

 

那我們已經有做一點點的挖掘工作,我們今天最主要是說,運用這個材料的挖掘工作,去了解到以前人怎麼去用組合式的建材去蓋一個房子。

 

或是將房子角落的瓦片整理出來,或者找來泥水師傅,共同整理空地的環境。從桃園來到黃埔新村的建築師呂致遠,帶著有興趣的學生,與泥作、木作的老師傅開協作課程,整修日治時期建造的老屋,一方面學生可以學習過去的建築技藝,另一方面也了解過去的建築。

文創公司負責人

呂致遠(右)

影片提供 呂致遠
010116-010128

那我們把這三者的各種需求都結合在一起,讓老師傅找得到學生,學生找得到老師傅學,然後找到一個場域,讓這個屋主可以透過,例如說我們可以買便當給師傅跟學生吃,然後讓老師傅可以有多一點的收入,在那一天可以來當一個很專業的達人,讓我們這樣的一個三角形各取所需。

文創公司企劃長

梁語涵(右)
照片提供 呂致遠

010139-010149

之前來的時候,後面全都是廢棄物還有廢磚,那我們最一開始的時候連這個坡道,都是我們自己就是先把那個廢磚拿出來之後,把上面的渣渣,還有把那些壞掉的水泥敲掉,全部敲掉,廢棄物利用才堆成這樣子,滿有成就感的,就可以說這坡道我也有參與。

協作課程學生

邱思穎(左)

我覺得有趣的點其實是因為大家都不是原住戶,甚至有些人可能其實根本就沒有眷村背景,但他們卻對這個文化的保存好像還滿有一個使命感。

影片提供 呂致遠

010201-010207

呂致遠表示,過去日治時期只有主屋一棟,周圍做成庭院,但國民政府來台後,這裡作為軍官眷舍,為了讓隨從官居住,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隔間、增建,不過因為年久失修,不堪使用的建築只能拆除。

文創公司負責人

呂致遠(右)

 

這一塊當初是有三個房子合在一起,1跟2它是一起蓋的,第3間因為是增建的關係,所以它有一些裂紋在,那房子跟房子之間,沒有並沒有做結構的這種補強,又因為它後面的牆面,被黑板樹的這個根所侵蝕了,所以滿嚴重的。

 

像呂致遠這樣的住戶,在黃埔新村有4、50戶,以住代護過去以5年為期,讓民眾申請居住或者做工作室、民宿等。像是從新竹寶山搬來的龔明月,已經快要住滿5年。

 

我們現在的氣窗全部用玻璃的,這邊以前的人就是,(要)比較通風,他就做這種氣窗,就這樣可以打開來也可以關,如果下雨就關起來,或者太冷就關起來。

記者

劉玟惠

以住代護新一期的計畫,要求要有商業經營,於是在這住滿5年已經對這裡有感情的住戶,準備將居住空間改為民宿或販售商品,爭取繼續居住。

黃埔新村住戶

龔明月(左)

 

過去像我們村裡辦活動的時候,就有辦串門子,有很多的客人就來看,看了就問說你這間是民宿嗎?我說不是,是自己住的,自己住的整理得這麼像民宿,後來因為要轉型,就想說這間轉作民宿好了

 

本來跟先生一起搬來高雄,要幫助女兒的事業,房屋整修完成後,先生卻過世,龔明月捨不得兩夫妻一起修建好的房子,加上與鄰居相處融洽,再提出申請。

黃埔新村住戶

龔明月(左)

 

以客家的花布,客家元素的花布做題材,布置屋頂(天花板)做波浪型的花幔還有就是一些客家人的小小的東西,還有我有一間就做八腳床,以前人那張床是我嫁的時候,做新娘房的,我婆婆給我當新娘房的,到現在可能有60年了。

 

用客家為主題設置民宿,或是以懷舊風陳設內部,像林頌慈的民宿,是與先生的新婚房,也是落腳黃埔新村的依據。

民宿業者

林頌慈(右)

一開始是想要居住在這邊,因為其實是很喜歡這邊的環境,那包含房子的一個格局這樣子,有庭院獨棟然後又是平房。

CG

1943年左右興建完成的日本軍官眷舍,1947年孫立人將軍來臺灣,成立臺灣軍士教導團時,將眷舍改為"誠正新村”,安置跟隨來臺的部將,算是最早期的一批眷村,後來隨著陸軍官校在鳳山復校,改名黃埔新村。

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總幹事

莊盛晃(右)

窮苦的客家人去當兵,沒有人要去當兵,客家人和原住民比較窮苦的才會去當兵,所以很多客家人才會參加我說的那兩支部隊,一個七十軍一個臺灣軍士教導團,跟他們來到黃埔新村這邊,鳳山這邊訓練。

 

但是後續眷改條例,眷村後代遷離,多年沒人居住,值錢的窗框門框被拆走變賣,對於早期進駐的居民來說,整個區域就是廢墟。

黃埔新村住戶

龔明月(左)

走到後面的屋頂全部壞掉,壞掉的它還有天花板,掉下來一截,那時我下來看屋的時候,它還圍一個紅色的請勿接近危險,危險不能過來,看起來就像人家鬼屋一樣。

 

因為眷村具有文化資產身分,依照文資法規定,修復後在一定年限裡,必須對外開放參觀。像這間有民歌時期的黑膠唱片,還有留聲機等播放器材,是20多年收藏經驗的黑膠收藏家展示黑膠唱片的空間。

黑膠唱片收藏家

盧誠毅(右)

像之前做一個鄧麗君的展示,那這一次我是做民歌的展示,那音樂在那個年代,都有滿多的一個多元化的元素意涵在,那希望在這裡可以參與比較多次的展出,讓遊客來可以滿心期待的,揹著一些他的記憶回家。

 

由於黑膠唱片定期需要保養,盧誠毅將黃埔新村的空間作為工作室,也以音樂會友。

黑膠唱片收藏家

盧誠毅(右)

剛好可以把我的收藏展示出來給遊客來之後,這邊參觀,遊玩的時候有一個新的景點,那一方面也是把我的收藏呈現出來做一個音樂上,文化的一個傳承,讓現代的人可以遙看過去以前,這些人在聽音樂的一個過往的一個歷史,跟一個背景一個沿革。

 

一開始會轉綠,就是綠轉藍,就是它在氧化的過程。

 

把事先以蠟處理畫上圖案的洋裝,放進顏料缸裡面,等待染色,然後取出,等布料的溼度降低一點,再泡進染缸,這樣的動作至少重複25次,才完成藍染的染色程序。原本就是眷村子弟的陳常吏,選擇到眷村開工作室,也是回憶小時候。

藍染業者 陳常吏(右)

就是一開始我們在美濃,在初創的時候是在美濃,有找了一個三合院,也是租的,然後就開始做這些藍染跟植物染這樣子,畢竟我們那邊的原本那邊的眷村都拆了,所以就是想要回來就是找一些以前對眷村的一些的記憶這樣子。

照片提供 高雄市在地創生協會

010935- 010938

一進到室內,滿滿的毛線與編織作品,這間作為編織教室的建築,是周曉菁媽媽的工作室,在這裡不僅可以教學生, 也以大型編織作品,配合眷村內的活動。

黃埔新村住戶 周曉菁(左)

照片提供 高雄市在地創生協會

010952-010959

我媽住在這裡這幾年,其實眷村有活動,他也會替這個村子,依照活動來做一些編織的商品,像最近的就是今年的花燈,他為了那個黃埔夜燈祭,做了一個大型的編織花燈。

 

以住代護不同時期的計畫,有不同的規定。早期由政府補助修屋,上限89萬,但是老舊房屋的整修通常超過預算,有部分居民等於多拿很多錢出來,三年或者五年期限到必須搬走,加上定期需要驗收等等資料,比一般租房還麻煩,這些住戶為什麼願意?

文創公司負責人 呂致遠(右)

它在這裡的人文跟故事,其實我覺得可以用另外一種角度,這個或許是我們花了錢,在一些市區的市街上,我們是無法感受到的另外一個價值。

黃埔新村住戶 龔明月(左)

大家鄰居共同的理念就是說,要保存下來眷村的文化,我那時候就想說,客家文化就進來跟眷村文化一起。

黃埔新村住戶 周曉菁(左)

照片提供 高雄市在地創生協會
011113- 011136

對這個村子已經有感情了,然後再來就是一開始,這5年的維護得我們非常的用心,那我們就是希望說,可以再多5年,然後讓我媽媽在這邊就是可以再,就是再生活5年,讓他就是老年的生活可以開心一點。

照片提供 高雄市在地創生協會
011113- 011136

而目標就是要修復老屋的楊書豪,本身就是家具木工專業,進住後發現屋頂被白蟻蛀蝕,不僅將屋頂結構整個翻修,材料也以臺灣生產的木材為主。

高雄市在地創生協會理事長

楊書豪(右)

後來我們才用臺灣的木材,來修復臺灣的歷史建築物,減少我們修復材料的一個碳足跡,那這些的日式房舍的一個結構體,它是木造結構,所以它可以計算這些的固碳率,然後讓政府可以提報在2025年的巴黎峰會上的這一個績效。

 

修了兩年才完成整體的架構,客廳有日式的地爐,也有臺灣常見的木造家具,楊書豪想呈現不同時期的眷村人文風景。

高雄市在地創生協會理事長

楊書豪(右)

 

這一個修復它必須從原本屋子的建造開始,談到現在的修復,所以黃埔新村是從日治時期蓋出來,然後到國民政府來臺灣,到了眷村人再場域空間的生活的一個累積,到現在眷改條例讓這些眷村的原住戶離開,換了我們這一群的新的住民住進來,那長出了不一樣的一個眷村文化。

 

因為住久了,社區內共同舉辦活動聯絡情感,本身也是在地創生協會理事長的楊書豪,也會與其他眷村業者,建立合作聯盟,共同研究電子商務或者行銷手法。

 

使用範圍,用在哪裡像是搜尋網頁、社群媒體,或者是我剛剛講到不同的平台。

高雄市在地創生協會理事長

楊書豪(右)

有機的修復是一個場域空間,透過人民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風格,進駐在這個場域空間,自己長出的一個特色文化,但是它確實是在這個範圍內,那這個範圍內,假設它有100棟房舍好了,它就會有100間不一樣的風格,那整個臺灣,像現在有50處的眷村,哇,天哪!那就會長出更多不一樣特色的房舍。

 

黃埔新村目前只開放靠近陸軍官校的東半邊,西半部的建築正在整修,準備迎接下一批以商業為主,十年為期的店家。但創生協會期待,打造宜居環境也需要住戶彼此間配合,不要因為商業化而稀釋掉了現有、最珍貴的的人情味。

採訪/撰述 劉玟惠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