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公路復通,高雄甲仙和寶來的業者,都表示看到人潮回流,帶來希望。而為了吸引遊客多停留高雄甲仙,商圈表示除了芋冰、芋圓或是餐廳,其實在甲仙市區,林森路與和安街交叉路口,有一條在地人的”早餐街”,短短一兩百公尺,就有近20間早餐店或者攤子,中式西式都有,期待遊客在甲仙多停留一下,為在地創造商機。請看記者劉玟惠和蔡裕昌的採訪報導。


 

業者(左)

我們都四點多就要過來準備,四點多就要準備,然後五點的時候,就開始有東西可以賣,因為我們這邊早上做農的,會比較早,再來就是學生,然後就是上班族這樣子,這些客人這樣子

 

煎盤上滋滋作響,將煎餃煎成金黃色,吸引了不少顧客光臨。仔細看有高麗菜口味也有古早韭菜口味,

業者(左)

跟我們甲仙人,他就特地種給我的,種給我用的這樣子,就比較特別,就是古早味的韭菜,因為它比較香,它的味道比較濃厚比較香,吃起來跟那個大支的韭菜不一樣,

 

跟姊妹一起賣早餐,大姊賣麵線,煎餃是二姊,妹妹則是在對面賣素食早餐。

Ns

這邊是嘉義來的比較多 對面賣煎餃的那個是二姊

 

蒸籠冒出濃濃白煙,小籠包或者刈包準備出籠,早上六點,街道上飄著雨,但是還有許多人騎車或開車,來買早餐

肉圓業者(左)

都是賣這些東西,出去回來的人都會找肉圓,(你說甲仙出去的嗎)?嫁出去的生小孩回來,(都要找你),回來這裡沒有吃我的肉圓,像沒有回來一樣。

刈包業者(左)

你要刈包嗎,一個。他是要吃這樣的,沒有吃肉,(都熟客了)。都熟客了,對啊。

 

忙著炸肉圓,一邊和客人聊天,擺攤40幾年的小籠包攤和肉圓攤,屬於較早擺攤的攤位,客群多數是在地人。

記者

劉玟惠

在和安街跟林森路口這裡,有十幾間的早餐店,這是農民早上要上山工作之前,或是學生、上班族出門的第一站

業者

楊小姐(左)

這個綜合就是肉比較多,多一片這個火腿,(剛剛那個是巧克力醬嗎),是有四種口味,有的就喜歡吃這樣。普通就是,平常就是草莓跟奶油。就這樣很簡單。

 

用吐司將肉片與果醬包起來,快速而簡單的肉蛋吐司,是離鄉工作與念書孩子想念的味道。

 

不然外面都不知道我們這邊有早餐,對啊,我的孫子如果要回來,都會說阿嬤,囑咐我叫我早上來買。

 

南橫通了,對鄉親來說是個天大好消息!但對於部分店家來說,卻有有不一樣的煩惱。因為道路劃分的關係,南橫公路其實是在隔一條街的文化路上,一般觀光客不太會繞進市區,尤其這裡的早餐攤位在9點左右就會休息,所謂甲仙早餐街,觀光客大多不清楚。

業者

楊小姐(右)

(外地客來)?(觀光客會進來)?很少,很少進來這裡,都是在外面那一條,過來他們也不喜歡吃我們這種傳統的,就是連鎖早餐店,他們比較習慣。在外面就是連鎖早餐店,連鎖的。

業者(左)

 

平常都是甲仙人,然後那瑪夏那邊下來的,桃源那邊下來的客人這樣子,老客戶會過來跟我們買煎餃,現在人口越來越少,然後小林那邊又蓋掉了,人會比較少,所以做生意比較差

 

加上八八風災後,南橫公路中斷,許多原本會經過甲仙的人潮,也因此減少,本著把餅做大的想法,南橫公路復通後,甲仙形象商圈促進會幫忙想出”早餐一條街”,帶遊客進到甲仙市區吃早餐。

甲仙旅宿業者(左)

我不附早餐的原因就在這邊,不附早餐,(大家自己去找),對,早餐一條街。很多啦,如果是都我好像一條龍包起來,他們沒有,固定一間了?

甲仙形象商圈促進會理事長

陳敬忠(左)

甚至有年輕的也回來了,但是回來以後,我們希望他能留下來,就是早餐街如果延續,這些人就會越來越多,其實我們早餐街在更早之前,幾年前更多,那只是後來因為八八風災,這一連串的打擊以後,人就開始往外流,就有稍微少一點,那現在又希望可以讓它慢慢增多,從甲仙這個地方,從早上可以熱鬧到傍晚、下午這樣,這個驛站的角色一直扮演下去。

 

豬肉煸過之後,加入豆干、魷魚、芹菜等配料,一盤兼具色香味的客家小炒就端上桌,原本以山產為主的飲食店,第三代陳勇孝接手後,調整菜色,讓經過甲仙的遊客,吃到特色料理。

餐廳第三代老闆

陳勇孝(左)

上一代我媽他們開始做就是,就是用那個我們的滷肉,然後結合我們這地方的芋頭、竹筍,做這個芋香扣肉這樣子,它特色的話就是,我們豬肉都是選用那種黑豬肉,所以它比較好吃,也比較沒有腥味,然後芋頭是,就是甲仙這邊的一些山芋頭,然後竹筍,竹筍就是像暑假這段期間就是,算我們這邊的產季,對,結合我們兩大名產這樣子。

 

像是薑黃粉醃過的薑黃雞,經過油炸之後,別有特色,薑黃片吃起來就像洋芋片。

餐廳第三代老闆

陳勇孝(左)

但是我做的就是比較不一樣就是,薑黃片吃起來像餅乾一樣,然後肉吃起來就是酥脆,內有湯汁這樣子,然後這薑黃也是就是,算我們甲仙這邊滿多有種植的。

餐廳第二代老闆

陳漢南(右)

年紀大了,我70多歲了,交給兒子做,我兒子本來以前就在高雄的大飯店做廚師,他又對這方面有興趣,所以我年紀大了,就讓他做,體力沒有這麼好讓小孩接,幫他看前看後。

 

不是在南橫開放日,加上降雨預警性封閉,在南橫公路上的餐廳,遊客三三兩兩,而在市區的街道,形象商圈總幹事陳誌誠的餐廳裡,擺了相當多的老照片,訴說甲仙百年來的歷史。

甲仙形象商圈促進會總幹事

陳誌誠(左)

桃竹苗我們那一批,我阿公那一批下來的,就是應該比他們還早,第一批,這個是,他們在這邊洽公,來這邊林務局,從六龜甲仙過來,但是南橫開通之後整個商機,整個就移下來這邊文化路,老街就漸漸凋零,我們曾經也想要讓它復甦起來,但是沒辦法。因為第二代都出去了,所以假日來大部分都,門都關起來比較多,所以整個經濟移到我們文化路之後,我們就有成立商圈。

 

陳誌誠表示,南橫復通後,整體商圈業績有明顯提升,不過餐廳業者因為疫情擴散,帶動有限。

甲仙形象商圈促進會總幹事

陳誌誠(右)

沒有南橫開通,我們是差不多六七成,六七成就在這中間,如果假日我們會增加,沒有假日就一般正常這樣子,一直到,慢慢恢復啦,結果又疫情。也是慢慢的慢慢的,但是南橫一開通,5月1日的時候,又有慢慢地遊客看起來又看到希望。

 

同樣過去有客家人開墾的寶來,往年5、6月屬於寶來溫泉業者的淡季,受益於南橫復通,人潮也帶來商機。

六龜觀光休閒協會祕書長

陳建男(右)

補血回來的那種感覺,感覺留在這邊好像有那麼價值了一點,就覺得說,等待這麼久了,13年,總算讓我們見了曙光。

 

看到希望的同時,陳建男指出,目前寶來溫泉店家呈現M型化,有較精緻化的度假村或傳統溫泉旅宿,未來期待介於兩者間介於兩者間的溫泉旅宿業者進駐,帶動整體觀光。

六龜觀光休閒協會祕書長

陳建男(右)

所謂墾丁大街那種的所謂住家自己來改裝,然後房間還不錯,但是地點好這種的,目前還沒有上來,中距離的還沒上來,就是說這些中距離的房間,應該也會很多,想要來這邊做觀光旅遊的,投資的,看會不會把這些中距的房間應該會再帶上來。

 

甲仙的30幾年旅宿業者則指出,過去甲仙旅宿有當地宗教團體興盛原因。後來南橫中斷,住宿以工程人員為主,期待復通後能恢復莫拉克風災前的繁榮景象。

甲仙民宿業者(左)

以前甲仙這裡那個餐廳生意嚇死人,那真的非常好,餐廳,你看現在甲仙的餐廳這麼多,就是那時候的經濟好,那時候才開這麼多,現在都,你看都自己的店才有辦法做下去。

餐廳第二代老闆

陳漢南(右)

有比較多 ,南橫通了,現在都尤其假日人潮有比較多,平常日有的要去天池那些梅山口,或者寶來那些,會從這邊經過,會在這邊吃飯。

六龜觀光休閒協會祕書長

陳建男(右)

因為他現在他的軸線是,剛開始都是自由開車,那個重機的,單日的,慢慢地會有回去以後,會想要邀請家人來住一個晚上的,接下來就是慢慢的就是團體,就是七、八月的招待團,暑假的,夏日旅遊的,有學生團,大概我覺得預估會在七、八月達到高峰。

甲仙形象商圈促進會理事長

陳敬忠(左)

從日據時代到現在都是這樣子,都是在扮演驛站的角色,我們既然扮演驛站的角色,就把驛站的角色扮演得更好一點,從早餐服務到晚餐都可以,只要有人停留下來,只要有人停留下來,在甲仙小小的停留享用他的一餐,就是甲仙的福氣。

甲仙形象商圈促進會總幹事

陳誌誠(左)

比如說早上的話,要從西部過東部的話,可能就是在早餐的部分,我們會來跟我們早餐街那邊,營業時間自己調整一下,因為他們(遊客)過去是一大早過去,下午的話是從東部過來,有時候比較早一點可以過中午,過中午就是一點,所以跟餐廳業者跟大家宣導就是說,盡量時間會延長,比如說一點,甚至一點到兩點、三點都還有遊客要用餐。

 

1972年南橫開通,吸引一批人到甲仙、寶來等地開店做生意。但是莫拉克風災後,路不通苦撐13年。現在甲仙、寶來店家做好準備,就期待南橫公路路況穩定,恢復原有榮景。

採訪/撰述 劉玟惠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