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大缺水,各行各業都嚴重受到影響。苗栗、台中、北彰化水情更從四月初就開始供5停2。根據研究,台灣雖然降雨豐沛,但每個人每年可分配的降雨量,卻僅僅只有全球平均值1/5,再加上台灣地形陡峭、雨水難以蓄存,水庫又淤積嚴重等問題,缺水危機恐怕會成為常態。記者林秋伶跟陳靖維帶您一起關心!
記者 林秋伶(左)
去年都沒有颱風侵襲台灣,風調但是雨不順,根據統計,這是台灣50多年來,下雨下得最少的一年,也因此,造成台灣的西半部地區,嚴重缺水,水庫的水都乾掉了,水庫底也到處都是裂縫。
統計至4月初為止,桃園的石門水庫有效蓄水率剩33.9%,新竹寶山水庫19.1%,寶二水庫8.9%,苗栗永和山水庫8%、明德水庫10.7%,鯉魚潭水庫9.7%,再往南走,台中德基水庫剩5.4%、南投霧社水庫17.1%、嘉義台南的曾文水庫11.5%,都相當吃緊。
全台面臨缺水危機,尤其苗栗、台中、和北彰化地區,4月初水情更是拉警報,從4月6日已經被迫啟動分區供5停2限水措施。
BITE經濟部長 王美花(右)
停2的時間呢,都還是有地方可以取水,那管線末端的部分,也有再增加一些供水量,我想大家一起共同克服,比較乾旱的這個情形。0116
BITE台水公司第四區管理處副處長 林義雄(右)
復水的時間,會因為你是管線末端,或者是高區呢,會稍微慢一點,復水的時間大概要18小時。
水情不樂觀,統管台灣水資源的水利署警示,民眾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
BITE水利署長 賴建信(右)
展望4月,也許降雨是偏少的,分區輪流供水的這個整備的這個作業,我們密切跟地方政府一起在合作,不管是從水車的調度,甚至,還調度國軍來支援。
CG3歷年分區供水情形
根據水利署統計,歷年分區供水的情形,109年6月到110年2月,降雨僅有752毫米,是最低降雨量,109年9月1日,主要水庫總蓄水量為9.3億噸,是最少蓄水量,此次分區供水區域,影響戶數約106萬戶。
NS
我4/1有來,這邊還有水,到那邊,現在沒水了。
水情有多吃緊?跟著苗栗鄉親來到永和山水庫,明顯已經乾到見底。
BITE苗栗鄉親 林桔春(右)
照片提供 林桔春
TC:022812--023402
0829滿水的時候,風景非常的漂亮,倒影這些真的很美,我就一直拍一直拍,拍到去年,去年才發現到,哇,怎麼水庫底有這麼多奇蹟,很寶貴的,以前遺留下來的東西,才一一的浮現這樣。
BITE苗栗鄉親 徐先生(左)
(以前)很小(條),還有兩邊都是草,還有走路的時候很可怕,會怕。
很難想像,早期的聚落、伯公廟、梯田、和炭窯等等,因為乾旱危機在40年後通通重見天日。
BITE苗栗鄉親 林桔春(右)
這看得出來就是一個圓形,還有燒炭燒過的黑黑的地方,這就表示說,這一定就是炭窯。
Stand
記者 林秋伶(左)
這座橋叫做永安橋,是民國57年的時候建好的,不過後來因為要建永和山水庫,所以橋就沈沒在水裡,不過因為這陣子,水越來越少,橋也重見天日。
BITE苗栗鄉親 林桔春(右)
水比較滿的話,根本就沒辦法下來,就最近,上個月,三月中,我再來看的時候,兩個禮拜以前來還沒有看到這座橋喔,兩個禮拜之後來,才看到,哇,怎麼會有一座橋在這裡,我聽他們這邊的老人家在講,這座橋是以前,他們要去頭份,還有要去永和國小讀書的時候,一定要過這座橋。
永安橋所在,可以說是水庫最底的地方了,可見乾旱程度之嚴重。根據中研院台灣乾旱研究顯示,台灣降雨豐沛,每年平均降雨量約2,500公釐,是全球平均值的2.6倍,但是台灣地狹人稠,每人每年可分配的降雨量約4,500立方公尺,是全球平均值的1/5。
再加上台灣地形陡峭、河川短促,降雨後水迅速入海,難以蓄存。目前,全台水庫庫容約20.5億噸,而每年由水庫供水約41億噸,平均要運轉2次,才能滿足水庫供水需求,但是水庫淤砂量高,導致有效蓄容量低,在在都是問題。
而現在正是清淤的最好時機,水利署就協請國軍幫忙,3月底開始在明德水庫清淤,預計6月底前,可以清淤33萬多立方公尺土方。
BITE農委會農田水利署長 蔡昇甫(右)
那麼這次在國軍弟兄的這樣的一個幫助之下,那我們有機會,光是今年就可以清淤到33萬方,而這33萬方是非常關鍵的,因為這是最難清的部分,最靠近下庫的地方。0113
BITE農委會農田水利署苗栗管理處長 謝福弘(左)
往年用水利署的經費來清淤,大約挖出10萬多立方公尺,但是這樣做下去33萬立方公尺,就比以前增加3倍,如果10年下來的話 就增加了300多萬立方公尺的蓄水量。
明德水庫運作超過50年,每年上游來砂量大約17萬立方公尺,今年首次協商國軍進駐清淤,努力延長水庫壽命。
CG5台灣氣候變遷趨勢
另外依據中研院台灣乾旱研究顯示,20年後,台灣春季降雨量可能會減少13.2%、乾旱日數增加、乾日連續天數會是現在的1.5倍,尤其北部灌區,農業用水缺水率將達40%。
BITE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許晃雄(右)
因為台灣的春雨,大部分都是鋒面帶來的,但是因為暖化的關係,那個春雨,這個鋒面都往北移了,所以台灣附近的春雨就減少了,所以其實冬季也有這樣的一個現象,所以我們看到就是說,整個北台灣,這個降水會有明顯地這個減少。
不是豪大雨造成災情、水庫一滿就得洩洪,就是不下雨造成乾旱,影響民生、工業、農業用水,令人更加擔憂的是,台灣缺水已經不是短期現象,未來很可能會成為常態。如何及早因應,避免缺水危機持續擴大,將是接下來全民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