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做茶碗的陶藝家不少,喜歡茶碗進而收藏的,也有特定族群,台灣的壺泡茶席百家爭鳴,不過,用茶碗喝茶卻只是小眾,大部分人買茶碗,都只是放著欣賞,或是看到茶碗,就只想到日式抹茶,竹南蛇窯藝術總監鄧淑慧,11月在苗栗竹南策畫了第一屆臺灣國際茶碗節,推廣「台灣茶碗茶席」,希望能帶動臺灣人「用好碗,喝好茶」的新文化風潮。


 

 

將熱水倒入茶碗中溫碗後,再將水倒出,接著放入茶葉,再次注入熱水,然後奉茶,喝茶的人捧著茶碗、聞著茶香,還能看到茶葉慢慢舒展開來。

所以你喝到的每一口茶湯,它會是一個甘甜的滋味,而不是,不會有那個苦澀的味道。

[中華茶藝家研究協會 理事長
陳玉婷]
我們可以看到一心二葉,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發酵度、不同的焙火的茶的外型,那攤開在一個茶碗裡面,好像我們邊喝茶,就邊走到了那個茶園,走到那個山中,然後看一碗茶中的山水。

苗栗縣柴燒陶藝創作協會 理事長
徐穩祥]
開水倒進去,慢慢的變化,還有它的香味跑出來,這茶葉是摻有碎片的,一看就看得出來,或是說,這茶有摻別的國家的茶,一看也看得出來。

那今天我們用的茶碗是林瑞華老師的茶碗。

茶碗沒有蓋子、口徑也較寬,熱水倒入後,降溫較快,也因此,適合這樣茶、水不分離的喝茶法。


[中華茶藝家研究協會 理事長
陳玉婷]
茶多酚是澀、咖啡因是苦,可是這兩個成分它是跟溫度成正比,溫度越高,它釋放得越多,那茶碗就像我剛剛講的,它會散溫,所以它就緩和了這兩個會苦、會澀的成分的釋放。

[日本鐵壺研究社 社長
古月光]
拿著茶碗跟用茶壺喝茶不同,那味道比較開放一點,台灣的茶碗呢,那個泥土啦、那個火的溫度,統統不同的,所以喝茶有另外一個境界。

[香港科大圖書館行政服務 主任
何慧蘭]
感受這個茶,這個香味,還有這個茶湯,還有這個碗,這個碗就是一個,好像一個寶石一樣。

[苗栗縣柴燒陶藝創作協會 理事長
徐穩祥]
用茶碗喝茶,最重要就是要好拿,剛好這樣拿著,尤其手握在這裡,我們放在這裡,也不會燙,慢慢喝,這樣也是一種尊敬。

臺灣國際茶碗節 策展人
鄧淑慧]
台灣現在非常流行茶席,那大部分都是壺泡、或者是所謂的蓋杯,那我們現在推出的這個茶碗茶席呢,它最特別的地方,也是,可以說是全世界的創舉。

鄧淑慧說,台灣有好茶、好的陶藝家,但卻沒有自己的喝茶文化。

[臺灣國際茶碗節 策展人
鄧淑慧]
推出台灣茶碗茶席這樣的一個形式,然後搭建一個國際的一個舞台,然後結合我們當代的工藝、音樂、各種藝術的形式,呈現我們當代的台灣的一個,喝茶的一個新文化。

然而一個簡單的茶碗,卻可以表現陶藝家一生努力的精華。

[臺灣國際茶碗節 策展人
鄧淑慧]
陶藝家他在創作的時候,他一生專注在土、形、色、釉、火,他專注在這個美學,投注一生的心力。

[中華茶藝家研究協會 理事長
陳玉婷]
仿佛你喝的不是只是一口茶,你喝的是一座山,你喝的是一個氣候帶給你的感動,做茶人的感動,或者是這個做碗的人的感動,這是我們提出的,一即一切,在一個碗中,可以看到一切。

[陶藝家
林明文]
我特別做一個就是叫做八藝,我取名為八藝因為是,八邊,就是說,我們在做陶,有一種,中國有一個道家思想,就是所謂的太極,八種藝術,也是八種道。

苗栗縣柴燒陶藝創作協會 理事長
徐穩祥]
像這個茶碗差不多有30%的苗栗土,看到這個黑點,就是苗栗土的特色,它的鐵質很重,苗栗土我沒有把它弄得很細,保持著它的粒子。

這次展覽還依春夏秋冬,呈現台灣茶碗茶席的四季風情,像是這個沁涼碗茶組,就是夏季茶席。

[陶藝家
鄧羽婷]
你沖完之後呢,它可以這樣子,倒入、倒入,所以它一碗茶,它可以分成幾碗小碗喝,那因為我們是冰涼碗茶,我們裡面會已經放好了冰塊,對,所以其實它只要放一個比較濃的茶湯進去之後,你就可以好幾個朋友,然後一起享受這個冰涼的碗茶這樣子。

選用淺色系的土礦,也讓整個視覺清涼了起來。

[陶藝家
鄧羽婷]    這是台灣的白瓷土,對,然後還有我們的原礦陶土,然後它就產生一種比較白色,然後比較,就是有一點帶一點果綠色的這種感覺。

臺灣國際茶碗節有來自18個國家的陶藝家共同參與,陶藝家有個交流的平台,民眾也能有不同的學習體驗。

[美國陶藝家
Richard Brandt]
它像是珊瑚礁或是像蜿蜒的溪流。

[陶藝家
高建忠]
他的很多東西的靈感都是來自於大自然,那所以他的很多的手勢、工具,都是取自於大自然,今天從大自然中其實學到了很多不同的觀念跟手法。

[體驗民眾
湖先生]
因為這個不是平常會碰到的事情,再加上就是這個老師,他又從美國來的,所以就是機會難得,那在做的過程,我覺得他的想法,跟中國人又不太一樣,所以就會衍生出很多有趣的點子出現這樣子。

茶碗不僅能用來喝茶,也能是呈現花藝的載體,插上幾片葉子和文心蘭,簡單又優雅,把美學融入生活、讓茶碗不只是茶碗。

[臺灣國際茶碗節 策展人
鄧淑慧]
它又可以把傳統的工藝、技術、還有現代的藝術的美感呈現,所以它也是最古老,也是最現代的,所以茶碗就是,它很簡單,可是它完全不簡單。

從一個茶碗開始,連結各種臺灣工藝美術,鄧淑慧說,未來還要推廣自己的茶碗自己做、帶著茶碗去旅行,用好碗,喝台灣好茶,建構台灣喝茶新文化。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