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花蓮縣富里鄉的富里米,或是羅山有機村,大都耳熟能詳,但很少人知道富里有個明里村,它是富里最小的村莊,卻是花蓮菸葉最大產區,從日治時期到光復後,創造出台灣經濟奇蹟,但隨著菸葉走入歷史,菸田變成了稻田,菸樓也消失在荒煙蔓草中,五年前愛好老屋的周妤潔,覓得了一間完整菸樓,開起民宿,要以農事體驗的方式吸引客人,也讓更多的人認識故鄉,三年前,她邀姊姊返鄉,接手爸爸的糕餅手藝,要讓家鄉的故事和味道,長久延續下去。


 

說到花蓮縣富里鄉的有機米,或是羅山的有機村,大家都耳熟能詳。

但鮮少人知道,富里曾種植過菸葉,這裡還有個小村子叫做「驢行」。

[民宿業者
周妤潔]
古代的官員來到明里村,他騎著驢子遠行到這邊,那他就問村民說,那你們的地名叫什麼,村民就回答說還沒有取,然後那官員就說,那我來幫你們命名就叫「驢行」。明里村比較特別,它有平埔族一半,客家人一半。

早年明里村,是花蓮縣菸葉最大的產區。

[民宿業者
周妤潔]
富里鄉有13個村落,那明里村是人口數最少的一個村落,面積也是最小的,它們很特別在於,它們在日本的昭和開始種菸草,種到民國90年時期,所以有近70的菸草產業的歷史在這個村落。

明里村在日治時期就開始種菸草,一直到民國92年,菸酒公賣局改制為菸酒公司,種植菸葉走入歷史,原有40多棟菸樓,如今也僅存5、6棟而已。

[民宿業者
周妤潔]
那我們有做過田野調查,大概目前還有,還有就是還留著的,還有5到6棟,那目前大概都變成是倉庫,就是堆積雜物的地方。

周妤潔年紀輕輕,經營民宿卻有18年的資歷,她對老建物很有感情,2年前,她結束了老街上經營多年的民宿,在明里村找了一處荒廢30年,空間完整的老菸樓,另起爐灶。

[民宿業者
周妤潔]
因為它這個空間很多,它有牛舍、豬舍老房子還有菸樓,還有旁邊的腹地就是田區這樣,那我那時候其實看到就,還滿有感覺跟想法。

為了圓夢,妤潔和爸爸媽媽三個人,一起花了8個月的時間,才將湮沒在荒煙蔓草中的菸樓、三合院,整理好翻修完成。

我們從菸田採收回來,我們會把它,拿到這個,這個地方叫做,他們以前(把這個)地方叫做,挑菸室在這邊,早期挑菸室在這邊,啊我們現在作為體驗的場所在這邊,做那個豆漿、客家菜包在這邊。

花了400萬整理在荒廢的菸樓,開民宿,有人笑她傻,曾經參與過社區工作的妤潔卻說,她不是假文青,這其實是她很務實的商業考量。

[民宿業者
周妤潔]
很多人只是看外觀知道這是菸樓,但是你沒有透過介紹,其實人家不知道說,這個當時裡面的空間,它的陳設,當時的功能性到底是在哪裡。透過介紹,我覺得,變成是一個文化的一個介紹啦。

住宿客能實際走入老菸樓,更能對地方文化特色,留下深刻印象,寒暑假妤潔在民宿旁的田區,規畫農事體驗活動,讓遊客有機會直接接觸土地,讓民宿不只是民宿,還有「故鄉」的感覺,吸引客人才會回流。

現在的小朋友其實沒有脫過鞋子,去踩踏在泥土的感覺。所以我覺得才可以讓,應該說可以讓客人留下來更多天,她不是只是住一個晚上,其實她對這個地方是沒有感覺,對,啊因為現在民宿太多了,那我覺得,我就是走農家的日常生活,我才可以跟其他的人做一個區隔。

旁邊的雜草,我們就用這個鐮刀,旁邊這樣,左右,前後左右這樣看,有草的地方就給它割掉,(你不要講)。

健談、樂天的[周爸,一邊割草整理農事體驗的田區,話講個不停,「過動」的[周爸,就是支持妤潔,能在家鄉實踐理想的後盾。

[周 爸
周重福]
種黃豆,紅豆,玉蜀黍,現在連水果的,蓮霧我也有種(你還要做餅),對做餅,我是,我這個人喔,同一種事情做很久,我會覺得無聊。

愛嘗鮮的[周爸,種田、種黃豆、種水果什麼都種,從事有機農業15年了。

但其實做糕餅師,才是[周爸的「正職」。

[周 爸
周重福]
真正是糕餅,我做糕餅20(40)多年了,真的開始做(農),就是有空閒的時間才有去做農。

17歲就開製作糕餅的[周爸,憑經驗,就能斷出製作餅皮,所需的麵團。

這是要學很久啦,就是靠經驗啦。

這個要打到整個凝結起來的話,打起來的話,好的話在用另外一個東西,好,一下子就好。

邊揉麵,還得注意女兒妤珊,綠豆沙是否有拌勻。妤珊是妤潔的姐姐,3年前,她回到家鄉傳承父親的手藝。

[餅店二代
周妤珊]
我本來就有想說要回來,只是沒有想說這麼快,是剛好公司改組的問題,公司改組,然後我自己也有想說,好像時間點差不多了。我會想要回來,其實最主要的,
是想說要陪爸爸和媽媽。

周爸餅舖裡,只有賣簡單的幾種口味,但卻是出外遊子,返鄉必報到的地點。有沒有算比較便宜,通通買,有時候沒有漲價的就便宜。

吃個鄉下味道,比較鄉下的味道,(吃幾年了),吃很多年了,他們這邊開幾年,那時候有我就常常買了,都買去送人。

就是要吃上一口,才能解鄉愁,妤珊就連包裝,也應客戶要求,維持原樣,原汁原味地,保留記憶中的家鄉味。

[餅店二代
周妤珊]
我以前在家裡,我不會覺得說,麵包很香,因為我們從小到大聞慣了這個味道,是高中、大學這樣出去念書,你才會想說,原來家裡那個是麵包香,那個麵包香味,你會懷念。

妤珊說,以前她非常排斥做生意,烘焙也不是她的志願,離開之後才領會到,味覺也是一種鄉愁。

[餅店二代
周妤珊]
那我們希望說有點把它變成是,這邊的伴手禮,可以讓人家,都可以買得到這個,他們小時候的味道。

其實糕餅生意早已大不如前,藉由妤珊的返鄉,除了讓家鄉味能延續飄香之外,也讓傳統的糕餅能走出富里,開拓新市場。

[周 媽
黃桂蓮]
訂單行銷這些都是她在接,對,我們就沒有那個,那個都是她。

[餅店二代
周妤珊]
你剛有提到說我只做這4種餅,可是我們會,我會把握機會,比如說像農會,或什麼有展售的活動,我其實就會出去。

周家兩姊妹,一個留在家鄉開民宿,一個回家傳承父親手藝,對於孩子心甘情願留在鄉下,沒有出外打拚賺大錢,[周爸的態度卻很豁達。

[周 爸
周重福]
生活夠用就好了啦,賺錢就,不要想太多啦,身體健康,她做得快樂就好。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江長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