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的147縣道,北起國姓鄉北山坑,南至水里鄉車崙坪,全長共計14.2公里,是國姓、水里和魚池當地人,來往埔里、日月潭、集集,甚至上國道的捷徑。147縣道經過南港、新興、五城三個客家聚落,但山路彎曲狹窄,行走不易事故頻繁,今年147線通過了來自前瞻基礎建設項下,生活道路計畫的拓寬經費,他們希望透過道路改善工程,帶動地方產業及觀光,創造經濟產值讓外移人口回流,現在我們就透過鏡頭來看看147縣道,有那些令人驚艷的景點、產業和文化。
從台14線往埔里,經過北山隧道,過了北山橋,連接著一條鮮為人知的道路,147縣道。
921大地震之後,所形成的九份二山的震爆點、傾斜屋、大走山、堰塞湖等特殊地形,使得南港村聲名大噪,而147縣道正是通往這些地點的道路。
147縣道,全長僅14.288公里,北起南投縣國姓鄉北山坑,連結台14線,國道6,南至南投縣水里鄉車崙坪,可連結131縣道,串連往魚池日月潭和或水里車埕、集集等景點,是在地人出入這些地方的交通捷徑,但山路蜿蜒狹窄,行車不易,當地人一直期盼道路拓寬,但多年來僅完成4.6公里。
[國姓鄉 鄉長
丘埔生]
147縣道可以說,就是國姓鄉通往水里,和魚池交界的地方。現在路很小條,前幾天還有發生死亡車禍,就是中秋節的前一、二天。
[水里鄉 鄉長
陳癸佑]
147縣道的拓寬,對我們水里鄉,串聯我們國姓鄉,對整個農產品的運銷,還有相關產業的一個發展,應該有一個正面的一個效應。
[魚池鄉 鄉長
劉啟帆]
打通之後對觀光客的往來,更加便利,甚至在未來,塞車的時候,它也是一個相當方便的一個便道。
緩如牛步的拓寬工程,總算在各單位積極的努力下,今年爭取到了,交通部公路總局,生活圈道路計畫,取得拓寬經費。
[立法委員
蔡培慧]
今年可以看到的是從,我們南港村這個港源,這個活動中心一直延伸的這個3.3億的預算,今年已經核定了,所以要動工了。147縣(道)為什麼要拓寬跟131(縣道)連結,會耽誤那麼久,我覺得其實,這是因為過去的政府建設,政府看到的可能都是大型的工程,可是這次的這個蔡政府有前瞻建設,有生活道路計畫,所以我們就可以在前瞻建設之下,把這個需求提出來。
[國姓鄉 鄉長
丘埔生]
第二期的將近7億,我們的南投縣政府來提案,只要提案(在)9月份之前提出去,11月就會准,所以非常的感謝,我們的蔡英文總統,和蔡培慧立委,我也很感謝南投縣政府,願意看到這個,這條路的重要性,願意出11%的配合款。
147縣道拓寬之後,通往水里和日月潭之間的往來將更便利,同時可將沿線的南港村、新興村和五城,三個客家庄的產業、觀光資源整合,發展客家經濟圈。
[立法委員
蔡培慧]
最大效益大概是2個啦,一個是客源一個是交通,國姓的南港,跟我們水里的新興,跟那個魚池的五城這3個村,彼此就可以形成一個三村經濟,或者是我們講的,里山經濟的一個核心地帶。
國姓鄉南港村的養鹿,已經超過了百年,中華民國養鹿協會理事長劉守振是南港村第三代養鹿人,看盡了鹿茸產業的興衰。
[中華民國養鹿協會 理事長
劉守振]
鹿茸的價格和金價一樣,金子一兩,一錢多少錢,我們的鹿茸一兩,就多少錢這樣,所以說以前的鹿茸比較少,比較沒有這麼多人養,所以說價格很好,很好賣,都不夠賣,到現在來,這兩年大環境不是很好,大環境不是很好,大家都不是很好,所以說我們現在鹿茸就沒有這麼好賣這樣。
南港村的村民希望,將來147縣道拓寬工程完成之後,將可以銜接131縣道,這樣國姓、集集、日月潭,就能形成環狀的旅遊動線,擴大地方產業行銷版圖,帶動地方經濟。
[中華民國養鹿協會 理事長
劉守振]
我們國姓鄉這些鄉民,有一個共識就是說,想看看是否有辦法將我們這邊,我們國姓鄉這幾個村,納入我們的日管處,納入我們的日管處,日月潭風景管理處,納入進去之後,相對的這些外客遊客,他就會有一個帶狀的旅遊點,順便就把我們這個南港社區,這邊的環境,還有一些的特色介紹出去。
[國姓鄉 鄉長
丘埔生]
所以交通是一個產業、觀光的任督二脈,將任督二脈打通之後,國姓這麼好的咖啡,這麼好的鹿茸,遊客就更有機會進來品嘗我們的咖啡,還有來認識我們的鹿茸。
[立法委員
蔡培慧]
水里已經有了,車埕已經是了,那其實如果順著這個交通的命脈的話,我們就可以納入(日管處),所以當時我們邀請那個,交通部的次長,黃玉霖次長來的時候,也有把這個建議提供給他,就是希望他們後期,如果要再做日月潭風景管理處的評估的時候,可以優先的把這個南港村的這個系統納入。
錯落在山凹裡的新興村,舊稱鹿寮坑,就位在國姓鄉和水里鄉交界,居民90%以上都是客家人,和南港村一樣,養鹿是當地主要的經濟產業。
仔細地清洗鹿寮,就是要給水鹿舒適安心的生長環境。
再以新鮮的牧草餵食水鹿,就是要讓牠吃飽飽,長出漂亮的鹿茸。
毛像前面那隻,這樣額頭亮晶晶的,就很漂亮,鹿身就像這隻,養得肥肥的,就很好。
如今由於鹿茸的市場經濟規模有限,收入有限,新興村人口逐漸外移,僅存20多場小型養鹿場。
[養鹿戶
邱志明(客籍)]
年紀越來越大,(還有)就是有的年輕人不回來接,一般要像我這麼大場的,沒幾場,一般就是差不多都在7隻,十幾隻,十五隻這樣在養而已,這樣在養而已,所以有的年輕人不要養就是這樣。重點是銷路的問題啦,每個人想說我固定的量就好了,我不要增加,今天我量不夠,我去調別場的鹿(茸)來。
隨著鹿茸產業的逐漸式微,目前新興村和邱志明一樣,飼養超過百頭的大型鹿場僅剩3場,他說,鹿茸買賣是小眾市場,注重口碑,開創新客源不易,因此當地人只能保守地養,擔心供過於求,未來,如果能和南港村的養鹿業者結合,將可形塑鹿茸產業規模經濟,這樣大家要買鹿茸就會到這裡來。
[養鹿戶
邱志明(客籍)]
其實市場現在有越來越不穩定,每年的客戶有時都是,來的都是固定那幾個,可是有的人會隔一年,就是隔年才會買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找新的客戶再進來。道路拓寬之後,可以讓那個遊覽車從147,從國姓那邊,南港來這樣子,一路的,以後如果可以形成觀光產業的話,也不錯啦。
[中華民國養鹿協會 理事長
劉守振]
其實我們這些產業最好都能集中啦,量如果大、多的話,我們不用怕說,我們自己會賣不好,我們(有)對手的問題,反而是說,會加大我們的市場面,遊客如果一講到要買鹿茸,都會到我們這邊來,所以說效果會加成這樣。
杯子,杯子,這個叫杯子,杯子。
新興國小學生有九成以上都是客家子弟,因此學校相當重視客語教學。
[新興國小 總務主任
黃志考]
我們這裡是客家庄,我們的鹿寮坑是一個傳統的客家庄,大約有90%以上都是客家人,我們學校一直很重視這客家話的教學。
起立,行禮,老師好,小朋友好,坐下。
星期二是學校的母語日,這日國小部25位學生,和幼兒園17位學生,都開口學客語。
家,才是母語傳承的根,目前設籍新興村人口僅600戶,隨著人口凋零,客語傳承更不易,因此學校樂觀期待,藉由147縣道拓寬,能重振地方經濟,讓人口回流。
[新興國小 總務主任
黃志考]
在外面工作的年輕人也有可能回來,回流,可能再重新回到家裡落地生根,這對我們客家話的奠基,說不定是另外一個重新的契機。所以我們學校,是很正向來看待這個147縣道拓寬這件事情。
我是客家人,我會說客語,歡迎大家來,鹿寮坑玩。
[立法委員
蔡培慧]
客家的前輩他們是翻山越嶺,所以這個山系之間,保存了非常多豐富的經濟,不管是語言也好,或者是養鹿茸,或者是說種一些果樹,那我覺得這些區域性,還有客家大戲也都被保存,所以我覺得這個山系,所以我必須要講整個147跟131,除了這個觀光客的吸引之外,是把我們的三村經濟、客家經濟連結在一起。
便利的交通不僅能帶動產業,同時也是延續地方文化的命脈。目前147線第二期,還有6、7公里路段,有待南投縣政府提出路線規畫、環評和水土保持計畫,才能儘速完成拓寬工程,開展南港、新興、五城,三個客家庄的交通建設得更完整。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江長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