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世,讀的是機械科系,做過工程、科技產業和土地買賣相關工作,10多年前,愛吃水果的他,在卓蘭買下了大片的果園,想自己種、自己吃,退休可以好好享受田園樂,不料卻誤打誤撞,幫地方寫了農村再生計畫,從此與農業結下不解之緣,也從中發現農村的產銷難題,106年他幫農民把水梨賣進給科技廠,成績亮眼,進而讓農委會水保局台中分局邀請他擔任「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總會長,從此投入推廣無毒農業的不歸路。


 

可以炒來吃啦,龍鬚菜長出來的果實,那個是一種藥草

對每種作物的吃法、用法瞭若指掌,但他不是農民,而是跨足工程、科技業和土地買賣,各個領域的企業老闆,廖明世。

這就是我們的黃金百香果,這是滿天星百香果,

10年前,因為愛吃水果,又怕農藥殘留,廖明世來到卓蘭買地,準備退休享受田園生活。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來到這裡的時候,水氣跟霧氣啊,山嵐好漂亮喔,這個地方有清境農場的感覺,你們看的這個就是我當時買下要退休(用)的土地,所以沒什麼建置啊,自己在這裡種菜啊,自己在這裡種草莓,花了100多萬,種無毒草莓。

徑口越大,像這樣子,它底下的紅蘿蔔越大。

結果,結果,不用說,當然是失敗啦,如今,他非但沒有退休,這塊土地還成了他推廣食農教育的場域。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因為食安問題現在很嚴重,你跟她教育得,懂了什麼叫無毒農業,她回去會教育她們的孫子,教她們的孫子之後,你講快一點,這是一種置入型行銷也好,不管怎麼樣對無毒,台灣無毒農業的發展,這是基礎。

106年,當時廖明世協助果農行銷水梨,為此還成立了公司,創立品牌,共同行銷,成績亮眼。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儒耕是我們前年的時候,我們一個幸福尊梨的品牌賣進台積電,你看大公司,有規模的公司要交往,農民收據是行不通的,他一定要發票,他受理一定要發票,所以我們成立一家儒耕有限公司,來幫農民推這個水梨。

之後,又接下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執行長的工作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山守現是在我前年10月底,台中分局簡分局長,請我當他們執行長之後,才正式加入山守現,山守現這是台灣唯一,官方唯一,無毒認證的,那時候我就覺得,嗯,要推台灣農業,如果沒有官方支持的話,以個人力量很難推,所以我就欣然接受這個山守現,再加上山守現有三個理念,一個是守護農村、守護生態跟守護希望,跟我們原始,我們想做的理念又有相符,所以我就把它接下來了。

有了官方認證的標章,他便開始積極和友善耕種的小農契作,穩定貨源,共同開拓無毒產業的市場。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在經濟這一塊,我們講的群狼戰術就是說,好多個,好幾個青農來,一起來做,一起,接下這個單,你這些青農都是有志青年,一起種無毒的,來推廣這些,那你再大的單量都接得起來。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像這個無毒的最好的是,一面採,可以自己,一面拔,一面可以自己享受。

只要時間允許,廖明世就會和小農一起參與農事,了解他們的耕作狀況和問題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他們採的,我不太放心,因為有些小農,你知道,為了產量啊,他有些就不是用無毒栽種的方式,所以我還會把它送去做檢驗,看有沒有合格啦。

因為捨不得媽媽辛苦,22歲那年張婷禹回到卓蘭務農,5、6年來,她一直努力想轉型為無毒農業。

[卓蘭青農
張婷禹(客籍)]
務農,其實我還滿有興趣的,我就後來就跟我媽媽說,那沒關係,那我就是回來盡量做,我多學習一點,盡量就做無毒的,然後讓客人可以吃得更安心。

張婷禹說,很感謝有廖明世的協助,讓她可以放心的種,不用擔心通路問題。
9、
卓蘭青農
張婷禹(客籍)]
他其實幫我們推,推廣滿多的,所以滿多客戶其實是從他那邊知道說,欸,我們有在做這些東西。

驚蟄過後,忙著修剪徒長的枝椏。

已經有出現,有打雷了,那個蟲已經醒了,要趕快清園。

劉東炫,8年前回到家鄉務農。

那回來是因為我爸,他做繞道手術,我是民國100年4月1號回來的,我很記得是因為,4月1號是愚人節。

才接手管理橘子園,憑著一股傻勁,大膽將容易有病蟲害的茂谷柑,轉作無毒。

[大湖農民
劉東炫]
剛開始我爸都叫我做一些慣行的,又要施肥,然後,又要噴除草劑幹什麼的,那我就覺得這樣一直做喔,很像很累,很像事情做不完。後來我就上網去查一些資料,然後就,先跑去中興大學,去聽他們農民講堂,慢慢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之後,我就慢慢的跟別人家做不一樣的。

結果卻落得「錢途黯淡」。

[大湖農民
劉東炫]    因為,都是黑的,那個火燒柑很難賣啊,那我就是,像我阿姨她是,那種有接觸宗教的,都是往她那邊銷,但是還是有限啦,所以我一部分就是丟給農會,然後一部分就是自己零賣。

賣相差、沒有市場價值,讓劉東炫一籌莫展,想要賣地退場。

[大湖農民
劉東炫]
因為我有一個朋友他是土地仲介的,就是因為他,對,(所以本來是要賣地的嗎)?對,因為我都想要放棄了,因為我,我實在,要搞草莓,然後又要搞這一大片橘子喔,實在,很操啦。

沒想到卻因此和廖明世結緣,讓他絕處逢生。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我是一個房地產商啦,我這麼做等於斷了他的根,他最主要是銷售的問題,所以我們就幫他賣,跟他契作跟他賣。他檢驗,他真的是技術有到位,我希望他留在農村,可以成為我們的百萬農村的青農。

有另外有一個人想買,買了之後想開發,想做小木屋,後來我們就把它買下來,就不再開發。

這1、2年廖明世開始出資在客家庄買地,不是為了要蓋豪宅,而是以企業經營的理念,來管理農地,來為青農返鄉鋪路。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我們在聯大一樣成立一個關懷據點,我們想要做的是,產、官、學、園、企,到最後企業來認養,這整個生產線才是一個完整的生產線。包括農民就你努力生產,我們如何幫你行銷。

好棒喔,你的第一,你的第一支,掰,對,這個一轉,它這就出來了,這麼嫩,這個可以吃嗎?這一部分,這一部分不能吃,它不能囉,可是你這邊可以吃。

保留原有的桂竹林,作為生態和食農教育基地。

對,那裡還有一根。

和學校合作,以農場見習方式,讓孩子以打工賺取助學金,也藉機培植未來的科技農民。

[聯合大學機械系 主任
侯帝光]
然後他必須要在這邊做一些服務,才能夠達到所謂的助學金,然後在這個過程裡面,他不但能夠服務人群,而且他可以藉由這種另類的打工,去賺取他自己的生活資源,然後這些,都跟我們這個教育單位的理念是不謀而合。

[聯合大學 學生
張栩彤]
這裡其實是提供我們一個可以尋找自己興趣的地方,對,你來這邊做一做,你可能就發現自己的興趣是什麼。你可能會更有方向。

提供有景觀、水源、平坦的A級農地,成立「青創夢想基地」。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很多年輕人,政府鼓勵他返鄉,做從事農業啊,做科技新農,啊我們預計分割5分地到1公頃,啊,讓小農去做。

地點好的,就辦市集,打造成常態性的行銷平台。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我們浪漫台三線,我們剛好在它的入口,鯉魚潭的入口,一個很漂亮的地方,我們這個地方開始深耕,我們自己山守現的實力,深耕我們無毒農業的實力,跟一些有志的小農契作,慢慢把這個市集,預計要把它做起來。

除了扶植青農,重視教育的廖明世,還成立儒耕慈善發展協會,以「山守現直賣所」為基地,以助學暨食物銀行計畫的模式,協助家境困難的孩子。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這裡也是伴讀中心,也是食物銀行,也是山守現的旗艦店,我們山守現的,比如說新鮮蔬果,或是我們新鮮的產品,做成的那個食品,就給我們認證的貧戶,或是政府機關他的三級貧戶,我們認養的學童,他們家庭食用品=ns==

我吃1碗飯,她可以,我吃2碗飯,然後姊姊吃1碗。

鍾姓阿婆原本家境小康,卻突然遭逢巨變,家庭經濟頓失支柱。

[食物銀行扶助戶
鍾阿婆]
你看我的房子就知道,我們其實以前家雖然有欠債,不需要到那個(救濟)啦,後來我老公癌症過世,我的大兒子就(在)4個月後,就想不開自殺,他為什麼會自殺,是因為他債務纏身,就很傻啦,就想說他走了,就不會找我們了,因為那個黑道一直用我們去恐嚇他。

來,一人一包,一人一包,謝謝,來,其他的給阿嬤,給阿嬤煮飯飯,還有呢吃早餐。

還好有儒耕慈善會的協助,暫時度過難關,也不影響孩子的受教權。

[儒耕慈善發展協會 志工
陳慧穎]
所以低受入戶他是不可以有房子的,那媽媽剛好又是越配,所以剛剛提到說因為媽媽是越配,在本身,在這個地方的謀生能力就不太方便,那食物銀行其實就是一個溫暖跟關懷,跟補助一個月,微薄的一點點心意,跟微薄的一點食糧。

[食物銀行扶助戶
鍾阿婆]
他知道我們生活上有比較拮据一點,就每個月就有送這個食物銀行給我們,讓我減輕很多(負擔)啦,我們台灣的讀書風氣,補習很重要嘛,現在我沒有這個能力,但是理事長多少有幫助我
,我是不是有一點點餘力的時候,我就可以讓小孩子去學一點,以後對他的生活上比較有幫助。

那你最近看起來很累,因為照顧2個,那你還要不要再吃維他命,還有,還有,要聽阿嬤的話好不好,好。

生意人將本求利,廖明世卻是在「撒錢」,他究竟在想些什麼?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我以前是住在彰化溪州,我們家是種田的,17歲以後就半工半讀,半工半讀,當然,在我們學習過程當中,有很多人當我們貴人,當然,我們現在有一點小小成就,也希望當,當小朋友的貴人。

雖然仍在燒錢,對於獲利,他很有信心的,早就鎖定注重健康養生的金字塔頂端消費市場。

[台灣山守現農村再生協進會 總會長
廖明世]
目前我們真的在燒錢,體驗經濟,才是未來獲利點,最大獲利點,我們把,有把製藥公司拉入我們這個團隊,生醫食品,才是會獲利的,但是目前為止你沒給人家一個好的觀念,建立一個好的品牌,你別想要在後面的獲利。

早上的時候我們聞的,對,它有桂花香,真的喔,就這個喔,對,對,它有桂花香,把它脫了一層咖啡色的衣服,OK,桂花的香味,這裡,嗯,那個好,那個等一下。

買地、認證、契作、生產到銷售,一條龍,希望結合無毒耕種的小農,一起來創造在地經濟,讓返鄉青農有利可圖,原本想退休,在客家庄享福的廖明世,現在忙得分身乏術,但是他說,累歸累,但累得滿足又快樂。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