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客家人期盼還我母語,就連河洛語也要面臨同樣的問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語言傳承危機的定義,河洛語只比客語稍微好一些,同樣有明確危險,讓他們更不平的是,河洛語爭不過強勢的華語,又搶不到更弱勢的客家、原住民的保障資源,不上不下,比起動輒二、三十座客家或原住民文化園區,全台唯一的台語文園區,今年五月才剛在彰化市揭牌啟用。客家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開播十餘年,而台語電視台明年五月才要開台。河洛語存續面臨的困境是什麼?來看我們的報導。
一群志工正在玩軟體遊戲,透過簡單有趣的方式,學習河洛語的動物詞彙。
所以說,我們的母語要把它講好,如果沒有繼續把母語傳下去,真的會對不起我們的祖先!現在世界上有六千多種語言,每個月就消失2種語言。是啊,客語、台語,都送進加護病房了!
這裡是「台語文創意園區」,原本是閒置軍營,利用現有建築規畫成園區,今年五月剛揭牌啟用,裡頭有文化館、多功能館、藝文館、親子館、音樂館和戲劇館等六大場館。
[台語文創意園區 管理人
許德全]
在我們這個周清玉縣長當縣長的時候,那時候這個軍營,慢慢地兵源減少了,所以呢,閒置下來這個地方,我們這個周縣長就跟國防部來協調,把這個地方,把它移撥給彰化縣政府。
[台灣母語聯盟 理事長
周清玉]
我們知道全台灣有29個原住民的園區,有20個客家的園區,我們全台灣,到現在,到今年五月五日,我們總統來揭牌,這裡有我們這個第一個,全台灣唯一的台語文的園區。我們現在也已經開始,在播放這個台語的這個以前的這些電影。
在全台唯一的台語文創意園區裡,到處營造河洛語學習環境,連路旁的綠蔭,也有文章。
[台語文創意園區 管理人
許德全]
這個「將軍路」,你看這旁邊,它的綠意盎然,長得很好,空氣也很好,所以彰化市民,清晨也好黃昏也好,很多都來這裡散步,但是最特殊的,比較有趣的事就是說,現在旁邊有樹木嘛,樹木的,這個樹木的這個,這個邊邊這裡,下面這裡都有一個牌子。但是你給它注意看它這個牌子下面,右手邊那邊有一個白白的QRcode。
茄苳,茄苳,木材耐軋澹,做家具,建築!
用手機掃描QRcode,就可以透過網路,看見以河洛語發音的林木介紹!一手催生台語文創意園區的前彰化縣長周清玉,在25年前創辦關懷文教基金會,至今在彰化地區年年舉辦河洛語演講比賽,在振興母語這條路,已經是指標性活動。
[台灣母語聯盟 理事長
周清玉]
原住民跟客家是因為人數少,人少,那個比例很少,所以那個弱勢,大家知道它的弱勢,知道要去保護,但是台語的,台灣人,是因為人數占大多數,結果卻被嚴格的控制,所以是多數的弱勢,所以相反過來,所以相反地那個資源各方面都很弱。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系 副教授
何信翰]
伊索寓言裡面有一隻蝙蝠,那隻蝙蝠跑到飛鳥那裡,牠說牠會飛,那飛鳥說不對,你是哺乳類,你長得像老鼠,把牠趕走了,那牠跑到野獸類那邊,牠說你會飛啊,所以你是那個什麼鳥類啊,又把牠趕走了,台語目前在台灣有點,有點這種狀況,就是說當弱勢語言在分資源的時候,大家就會講說,它強勢,台語還那麼多人會講,不要跟我們弱勢的搶,你是強勢語言。
何信翰教授是前任「台灣母語聯盟」理事長,他和周清玉都有同樣的感慨,認為客家族群、原住民有專屬的中央部會與法源,能得到完整保障,倒是河洛語,既爭不過華語、英語等強勢語言,被放在本土語言,又不夠弱勢,分不到資源,何信翰形容河洛語文的處境,其實和客語差不多,將進入「滅絕的漩渦」。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系 副教授
何信翰]
所謂的「滅絕的漩渦」是講說,這個物種,要是在族群的總數量,沒有辦法達到一個數量以上,它就沒有辦法復振,它就只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滅亡,滅絕,那這個語言也一樣,語言如果講的人口不夠多,它的那個基數不夠大的話,它就會陷入滅絕的漩渦,它就只能夠一直一直邁向死亡,那這是很恐怖的事情。
[公視台語電視台籌備處 召集人
呂東熹]
甚至說你去,你去菜市場買菜,也很多人跟你說,以前是可能全部都是說台語,現在回去,大部分都是用華語講話,所以連鄉下都這樣了,你其他更都市的就更不用提了。
對於語言的傳承危機,目前最常用的評估指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3年發表的語言活力評估標準(LVA),將瀕危程度分成安全、不安全、明確危險、嚴重危險、瀕臨滅亡和滅絕六大類,河洛語比起客語的處境,稍微好一些,但都在明確危險範圍。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系 副教授
何信翰]
比如說現在,台語、客語可能四十歲以上的人,都還會講,四十歲以下的人可能不太會講,不是那麼熟練,好了,那再過20年,40歲會變成60歲,它就從父母那一代會講的語言,變成祖父母會講的語言,那60歲以上(才)會講,大概這個語言也,不太救得活了啦。
[高雄醫學大學 台語文講師
張復聚]
我們的母語就是我們,在我們家一直聽父母說,一直聽一直聽,聽到最後變成我們會講,現在三十歲以下的那個世代,他們家沒有在講母語,他們的小孩聽不到母語,他們的小孩長大以後,母語是零分,就消失了,如果說得更簡單,三十年後,我們台灣的本土母語都消失了。
張復聚是內科醫師,剛卸任台灣南社社長,編寫眾多河洛語文教材,他認為多數人的河洛語文能力,僅限於「聽」與「說」,卻不會「讀」和「寫」,這樣滿分最多只有五十分,偏偏聽和說的能力亦不足,他舉例說明,往往一個字不同,意思就不同。
[高雄醫學大學 台語文講師
張復聚]
那匹馬,跑得很快,那匹馬,跑得很快,那匹馬,跑得很快,這三句有什麼不同?大部分人,我到現在還不曾有一個,長輩給我,很正確地跟我分析這個答案,那匹馬跑得很快,就是已經跑完了,我們做結論說跑得很快,那匹馬跑得很快,就是我們正在看,正在跑,跑得很快很快很快,正在跑啦,現在進行式!
在獨尊華語之下,本土語言的傳承一路往後退,何信翰認為,甚至已經退化到「偷聽到的語言」。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系 副教授
何信翰]
父母他彼此可能會用台語對話,用客語對話,用原住民語對話,甚至阿公、阿婆就會用,就會開始語言對話,但是他轉過頭來看到小孩,「啊,我不是叫你不要這樣,你怎麼這樣?」那個都是他偷聽到人家在對話的語言,那所以他自然不會去重視這個語言。
[高雄醫學大學 台語文講師
張復聚]
他跟他兒子講的時候,都是講母語,現在轉頭跟孫子說話,就變成說華語了,所以爺爺、奶奶我要跟你們拜託,你們,你們不用煩惱你的子孫華語學不好,他們的華語一定學得很好,你們的任務就是,教你的子孫教你的母語,教你們說的話,不管是客家,不管是原住民,不管是台語,你就是要這麼做才對。
事實上,年輕一代也意識到母語流失的嚴重性,今年37歲的吳家銘是工程師,他研發「Chhoe Taigi找台語」手機APP,架設網站,他和張復聚醫師都認為,羅馬字是台灣母語的救星,而且相關文獻,早在一百多年就有了。
[打狗台語開講社 社長
吳家銘]
其實是因為我的老婆是香港人,因為我要教她說台語,我要教她說台語,我就發覺說,我要教她的時候,沒有能力教她,因為我發現說,我連那個聲音,都沒有辦法掌握很正確,所以變成說,最後就去,帶她一起去學台語,學台語的時候就發現說,欸,原來其實我們台語是有文字。
這個是,就是找台語啦,這個就是羅馬字,就是找台語,因為一般人還沒有學以前,他可能不會,所以我就寫「找台語」!
為了搶救河洛語文,吳家銘將文獻數位化,再整合市面上的河洛語字詞數位資料,規格化,做成線上辭典,甚至用英文,也可以找到相對應的語詞。
[打狗台語開講社 社長
吳家銘]
你如果要看網站,現在你如果不用手機APP,你隨時把電腦打開,網站點開,就可以使用,裡面去找,我們就有整理超過,十分資料,超過三十萬筆台語字詞的資料,這是過去沒有人這樣整理,跟完整的資料可以找,我們一次找出來就可以,比如說摩托車,就會出現說,什麼字典裡面有收這個詞。
[高雄醫學大學 台語文講師
張復聚]
我即使會講世間各種話,甚至於天使的話,要是沒有愛心,我的話就像吵鬧的銅鑼和響亮的鈸一樣!所以,你看,我不是客家人,不過我辦法可以讀客語聖經,為什麼?因為這個客語聖經裡面,有ABC的羅馬字。
張復聚精通書寫羅馬字,也因此精通多國語言,拿起客語聖經,隨手翻閱唸一段客語,也不是問題,他認為學會羅馬字,什麼語言都不難,而語言跟文化是綁在一起的,先保存語言,才能了解台灣文化的發展脈絡。
[台灣母語聯盟 理事長
周清玉]
我們今年的目標就是「我家說台語」,大家至少在家裡可以說,盡量說,最起碼吃晚餐的時候,大家一起吃飯,至少從這樣的鼓勵開始,開始吃晚餐時,一起講台語,在生活中間一直提醒(講台語),要不然(語言)會慢慢地消失。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系 副教授
何信翰]
未來如果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的話,我們會有很多,很多的保障措施,包括教育方面,可能可以到國中、高中,都有保障,那在政府的部門方面,也會有很多保障措施,就能夠完善,那這個法目前躺在立法院嘛,那希望能夠早日讓它通過。
目前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還躺在立院,學者認為,無論是客語、原住民語,還是河洛語,要有可長可久的發展,不能只依靠政府的善意,最重要的還是立法保障!另外公視台語電視台預計在明年五月開台,母語界滿心期待。
[台灣母語聯盟 理事長
周清玉]
其實大家很熱烈地期待說,可以有我們的台語電視台,很高興政府已經宣布在明年,就要開始。
[公視台語電視台籌備處 召集人
呂東熹]
對一些台語界的來說,就是說,它要透過媒體的節目,或者是,將媒體當成一個基地,把人才吸引進來,吸收進來做什麼?就是說可以,比如說我舉一個例子就好,客家台或是原住民電視台,它可以讓一些音樂人才、戲劇人才,他可以透過這個母語的電視台,他可以發揮他的空間。
台語台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電視台的新聞與節目,培養母語人才。
[公視台語電視台籌備處 召集人
呂東熹]
我常常在觀察公視的大廳,客台或是原民台在錄影的時候,找一些小孩來比賽,來參加那個歌手比賽節目,他要來參加以前,他在家就要練習啊,在學校就要練習啊,來到這裡要錄影之前要練習啊,錄影結束之後,他回去要和小孩說,我何時播出啊,他可以潛移默化,讓這個小孩可以去接受這個語言。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系 副教授
何信翰]
Funny跟能夠make money,如果讓,以前我們在做母語運動,早期的,都用民族情感來號召大家,就說,哎呀,你是客家人,怎麼可以不會說客語,你是原住民,怎麼可以不會說原住民語,你是台灣人,你的台灣的族群的母語,你自己的,哪一族的,你應該要會啊!但是,年輕人不理它了。如果我們讓大家覺得母語是有趣的,有意義的,大家就會願意來做。
保存母語,不能依賴政府時有時無的經費,必須要立法,此外,民間也需要找出學習母語的樂趣與動力,當母語從庶民語言,提高到國家語言層次,又能夠藉由母語謀生,專業加語言,形成1+1大於2的綜效,那麼母語就更有機會長久流傳,客語、原住民語如此,河洛語亦如是。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戴志明
- Dec 20 Thu 2018 14:49
623集-母語生命徵象(三)河洛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