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結構老化的腳步沒有放緩,我們這陣子做了不少老人長期照護的相關報導,這禮拜來關心台東鹿野是怎麼做的,根據107年1月統計,鹿野鄉的老化指數為214%,其中有111位的獨居老人,但這只是帳面上的數字。為了讓老人有更完整更周延的照護,鹿野健康促進會將政府的資源和社區做結合,蓄積更多能量,讓社區的老人家有更多的活動和陪伴,重新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活力。
早上8點多,二層坪水橋就來了50多位大原地區和新豐社區的老人家。
這些加起來超過4000多歲的「老朋友」,聚在一起就像是小朋友出來郊遊一樣,嘰嘰喳喳,一起快樂地聊天吃東西,幾乎忘了年歲。
[鹿野社區健康促進協會 行政組長
林子珮]
其實就是防止他退化那麼快,而且再來可以促進他的交際,人際關係,因為有的長輩他自己一個人久了,他對接觸人群他會恐懼,他會怕。
就連101歲的呂黃笑,都不甘寂寞地出門了。
但今天可不是單純來郊遊野餐的喔,是要來寫生比賽的。
有人說「老人囝仔性」,還沒開始寫生,老人家狀況連連,一會兒討水喝,一會急著要上廁所,現場的工作人員雖然疲於奔命,卻也樂在其中。
[新豐關懷據點 班長
黃金鑾]
第一就是,他們的安全一定要顧好,對,他們走路不要讓他跌倒,像我出門我一定會帶糖果出來,因為我怕他們血糖太低的時候,他會暈倒,所以我都會問,然後會帶一些糖果、餅乾出來給他們,他們,像我們的爸爸、媽媽一樣。
但這些任性又難以控制的老人家,一遇到小阿哥,就乖乖聽話了。
[大原地區居民
陳春妹]
我們那麼多歲,年輕的時候沒有玩到,那開始的時候,手拿筆會抖你知道嗎?80多歲了,那筆拿不正了,有年輕人教就比較會畫了啦。(有出來玩跟沒出來玩有差嗎)?比較好啊,有出來玩比較好啊。
[鹿野社區健康促進協會 總幹事
曾瑞惠]
她的心情就是這樣啊,她本來這樣很慌張,對不對,不知道要怎麼辦,(要)畫什麼? 這有年輕的那種的,那種的小鮮肉老師來教,就像是說自己的孫子回來和她說話。
根據107年統計,鹿野鄉的老化指數為214%,全鄉65歲以上和14歲以下的人口比例是2:1,老年人口比例超高,其中有111位的獨居老人,但這只是帳面上的數字。
[新豐關懷據點 班長
黃金鑾]
他們在鄉公所裡面不是獨居老人,可是他的子女都出去外面工作,只有老人家待在家裡而已,對,他這樣也不算他獨居,可是在我們看來,他只有一個老人在那邊,我們都必須要去看他們。
根據約克大學近期的研究發現,孤獨者罹患心臟疾病或是中風的機會,高出常人30%。面對人口老化之際,孤獨應該被視為「重大健康議題」,因此就算是鄉下地方資源少,社區之間也會像今天一樣相互串聯起來,希望老人家多走出戶外,強化他們的社交連結。
[新豐社區 理事長
江永清]
從我102年回來之後,然後接了理事長,我們社區裡面的這些老人家,就是長輩啊,越來越多,所以喔,他們都缺少我們這一些,像我們比較年輕,甚至說有願意帶他們出來的人,來把他們帶出來,讓讓他們能夠有快樂的身心。
[新豐社區居民
袁明貴]
(你現在幾歲了),我現在喔,76了,(76了),對,這以前我管的,(以前管這裡現在退休了畫這裡,現在心情如何)?我覺得心情,退休之後,可以說社區要做什麼就大家一起出去,出去玩一玩,參考參考,這樣。
[新豐社區居民
劉菊妹]
(上次畫圖到現在幾年了),小學的時候,那時候大概50年了,50多年了,(這樣出來大家一起玩開心嗎)?很開心啊,有好吃的,有好吃的又有可以玩的,又可以畫圖什麼的。
為了讓老人有更多的活動,延緩老化,105年,健康促進協會關懷據點成立之初,就在課堂上安排繪畫課,希望老人家能在放下「勾筆」(鋤頭)之後,能拿「尖筆」畫畫,不要整日無所事事。
[瑞隆社區 理事長
黎萬和 ]
在長期以來,在我們這個鄉下,比較沒有活動,3年前的時候就想要開一個媽媽,社區媽媽畫圖班啦,她們都出來畫畫,而且可以出來透透氣,每一個還可以出來聊天,不會窩在家裡面這樣子。
陳春妹參加繪畫班已經有2年多,曾經因為聽力不好,生活相當封閉,也曾經想要放棄繪畫,現在的她卻能開朗有自信的在眾人面前展示畫作。
[大原地區居民
陳春妹]
(從早上畫到現在會累嗎)?不會啦,很高興喔,這麼多歲了,80多歲了,(80多歲了從早上玩到現在不會累)不會啦,就很高興,有這樣的節目可以參加,現在我們早上很早就來囉。
[鹿野社區健康促進協會 行政組長
林子珮]
長輩只要有生病,其實他的,那種自信心就很弱,他會覺得說,我好像沒有用,我活到這麼老沒有用了,可是我說,他們在我面前他永遠都是個寶。
林子珮是從台北嫁來的,當初單純只是為了「領薪水」才開始關心老人家,沒想到卻從此愛上這份工作,在3年訪視的過程中,她發現老人家要的其實很簡單,就是陪伴。
[鹿野社區健康促進協會 行政組長
林子珮]
陪伴,陪伴,真的是家人的陪伴,比我們這些外人來得好,因為有的長輩他會跟你講說,子佩啊,我好可憐喔,我一個人,然後沒有人陪,很可憐喔,其實心就揪著。但是他們出來他們發現,欸,有其他朋友了,我可以跟你聊天了,他們很高興。
這黑色的雞,那是母雞啊,那個是母雞,雞就是也有黑的,也有紅的,也有花的,什麼色都有啊。
牆壁上貼滿花蝴蝶、鴛鴦和小動物,張張都色彩繽紛,活靈活現,反映著良妹學畫後心情的轉換。
[大原地區居民
涂良妹]
阿惠找我去畫圖的,大家一起這樣,比較不會無聊,這樣比較有伴,這樣一起講話啦,一起玩啦,一起這樣,這樣比較,這樣比較不會無聊這樣。
良妹和春妹一樣耳朵都不好,透過繪畫不但找到了朋友,也在繪畫中重拾了生活的樂趣
[鹿野社區健康促進協會 總幹事
曾瑞惠]
我有時候會問她說,你怎麼了?撿到錢是嗎?怎麼會這麼高興,這樣子,她說,不是,不是,她有時候她就把在家裡畫的圖(拿出來)說,來,你來看我的(畫),真的。 現在每天都看她的笑臉,不然有時候她自己在家裡,她就想說她耳朵聽不到,沒有朋友可以和她聊天這樣。
照片提供 徐坤民 吼喔,阿婆畫牆壁,畫著畫著,大原阿婆,從圖畫紙延伸到了整個社區的牆面。
[鹿野社區健康促進協會 理事長
徐坤民]
其實他是要人家稱讚你知道嗎,不是他真的不想要畫,所以我們要找一個不一樣的舞台讓他表演。畫過一次之後,有成績之後,他發覺,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繼續下去,就去畫一面牆,開始又去排隊,有人排隊喔,可是這個要花錢啊,我們要去另外募款,還要拜託人手來幫忙洗牆壁。
8月,下午2點,熱得很,趁著阿婆們還在睡覺的時候,一夥人從60多歲到6歲,有的在刷牆,有的忙著粉刷,為素人藝術家阿婆們做作畫前的準備。
但還沒處理好,阿婆們就一一出現了,開始技術指導。
有山,有水,有牛,你不知道他們的想像力超豐富的嗎。
透過畫畫,阿婆們拓展了生活和人際關係,還有遊客慕名來參觀 ,無意間帶動了社區的觀光。
[瑞隆社區 理事長
黎萬和]
是很多外客來喔,都會拍照這樣子,會把它PO上網,現在來講的話,應該,在全省方面的話應該都會知道說我們大原社區喔,有一個媽媽畫畫班啦。第一個可以帶動觀光嘛,第二個,她們的作品一段期間也會在做義賣,一直持續下去的話,她們以後班的經費也有了這樣子。
8月,大原地區結合農村再生計畫,幫阿婆辦了一場「阿嬤的人生畫展」,同時在田園上,舉辦阿婆畫作的拍賣活動。
在畫展會場上比手畫腳地找自己的畫作,阿婆一說起,自己被買走的作品,感到既害羞又驕傲。
[大原地區居民
羅涂桂英]
一張在鹿野,龍田那裡有啦,那是一個記者買走了,那個剛好我女兒去看,剛好(看到)他買。
[大原地區居民
胡向玉嬌]
我的也賣掉一張,賣掉一張那個鹿啊,鹿啦,鹿野,鹿野,畫鹿,鹿的畫,(這樣覺得很驕傲喔),老人家,這麼多歲了,還可以有這樣的機會滿好玩的。
鹿野雖然是宜花東3縣唯一具備長照2.0 A、B、C,完整的社區整合照顧計畫的鄉鎮,但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經常抓襟見肘。
[鹿野鄉 鄉長
李國強]
當然長照2.0,這是政府想到說高齡的社會,一定要做到的事情,只不過現在我覺得說,它不是有很大的資源放下來,沒有資源也一樣來做,也希望說,中央單位可以來重視我們,說實在的,要做一個長照2.0,資源一定要放下來,人力也好,物資也好。
鹿野社區健康促進協會 理事長 徐坤民認為,社區是整體的,政府政策分散,各自為政,反而削弱照護的力道,所以他將社區和政策結合,蓄積更多能量,照護就能更周延。
[鹿野社區健康促進協會 理事長
徐坤民]
你整合之後我們就可以分類,比如說我們合作來做,樂齡(的)可以想辦法找資源,找老師,辦適當的課程,這個據點呢,它對課程比較沒有這麼了解的,我們可以來做什麼,可以做訪視,關懷嘛,他們還可以做什麼,做共食這個區塊,將它做好來,至於像C站來說,它比較專業些,因為它顧的是那些比較沒有那麼健康的老人家,這又更需要整合。
[大原地區居民
胡向玉嬌]
星期一到星期五,每一樣我都有參加,哈哈(在這裡的老人家生活很熱鬧耶),老人家如果無聊,他們都會請車子把他們載過來,很有心啦,大家健康這樣,不要在家裡這樣。
現在整個大原地區都是阿婆們的畫布,這些7、80歲的素人藝術家,作品不但有價值,她們還成了網紅,還能活絡鹿野觀光哩,誰說年紀大就成了無用的「老貨」了呢。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陳靖維
- Sep 20 Thu 2018 15:09
610集-阿婆繪樂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