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愛台十二項建設當中,最重要的旗艦計畫桃園航空城,上個月剛完成都市計畫草案公開展覽說明會,預定在今年底完成都市計畫審定,目標在2030年,發展桃園機場為東亞樞紐機場。這台灣最大的一個土地開發案,範圍達6859公頃,其中有3千多公頃將採區段徵收,在地方上引起不小爭議,影響到的有近萬住戶。而桃園號稱為「陂塘之鄉」,在航空城區域內,至少有廿四口大陂塘,因為農地消失面臨廢流,有學者專家推算,下個世代,是全球搶水的世代,握有「藍金」的水鄉桃園,如何把水留下來?我們將分兩部分來報導,首先,我們來認識航空城是什麼?要拆掉的,又是什麼?
鄉民你一言我一語,因為桃園航空城計畫已經啟動了,他們眼前竹圍村的這一整片街廓== cg in==在三年後即將全部消失,變成桃園國際機場的第三跑道==cg out==不過同樣是在跑道範圍內,卻留下了一大塊宗教用地,民眾認為很不公平。
[大園鄉民代表
陳日淡]
機場的徵收案,對我們竹圍、海口、沙崙、后厝,四村的村民是非常的不公平,為什麼?大家產生一個很大的疑問,就是為什麼福海宮可以留下來?我們百姓就要用很賤價的方式,要把我們徵收掉了。
[大園鄉民代表
游吾和]
這一塊是我們福海宮,福海宮它說信仰中心,那這些信徒所要求的,說要留置,那它旁邊這邊呢,也有一間廟,這邊是劉府王爺,那這間廟呢,相對這間廟是比較外邊了啦,也比較邊緣了,相對它有原位置保留的成數應該會比較高嘛。
[桃園縣城鄉發展局
局長 吳啟民]
民航局也有曾經評估過,那基本上,不會影響飛航的一個安全,那廟方這邊也建議說,是不是這個廟宇能夠保留,那經過民航局的分析,原則上是在這一次的草案,我們是把它規畫保留下來,那它的用意,或許可以來保佑我們將來的一個飛航安全。
就在福海宮方圓一公里內,至少有四座廟宇,卻獨留它,引發附近居民議論;到底航空城的區段徵收標準是什麼?事實上,航空城計畫醞釀十幾年了,早在前副總統呂秀蓮擔任桃園縣長時,就提出了構想,經過前桃園縣長、現在的新北市長朱立倫修正計畫後大力提倡,到現在的縣長吳志揚任內,即將公告徵收。
[桃園縣城鄉發展局
局長 吳啟民]
航空城計畫,目前是台灣最大的一個土地開發的計畫,那馬英九總統也把它列為,愛台十二項建設裡面的一個旗艦計畫。都市計畫的一個、新訂都市計畫面積大概是4791公頃,那區段徵收是3073公頃,那主要是取得這個第三跑道的用地,以及這個自由貿易港區的用地。
所謂的區段徵收是抵價地式的徵收,政府對於一定區域內土地全部徵收,重新規畫整理後,以開發完成後預估會上漲的地價,將部分土地歸還給原土地所有權人。桃園航空城開發的區段徵收時程規畫==cg in==內政部在今年底,將審定都市計畫內容,明年、103年開始,桃園縣政府將針對三千多公頃的範圍,查估地上物,完成所有權人清冊之後,再報到行政院,送交中央的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審查徵收案, 預計在108年以前完成徵收==cg out==
[桃園縣城鄉發展局
局長 吳啟民]
公告徵收,可能會在104年的六月到十月之間,因為面積太大了,所以地政單位可能會分批來公告徵收,那公告徵收完了之後,我們才可以來進場施工,才可以進場施工,那麼大的面積,可能預計也要施工個兩三年,所以土地所有權人的抵價地,抽籤發回的一個時間點,應該會在107年跟108年。
在桃園航空城的公開展覽說明會裡,民眾砲聲隆隆,甚至有人拍桌怒罵,不甘土地一再被徵收,在台灣史上,航空城區域,是被大面積徵收次數最多的地區,日治時期蓋機場是第一次徵收,民國六十年代推動十大建設又徵收了一次,現在的愛台十二項建設是第三次徵收。
[大園鄉民代表
陳日淡]
民國六十一年的時候,機場徵收了一次,我們一甲土地換不到一棟房子,四十幾年來,我們勤勤儉儉,攢了一間房子,你政府說徵收就徵收,又要我們,要為了國家的重大建設又要再次犧牲。
[桃園機場反對徵收自救會
會長 詹秋雄]
民國六十二年那個時候,國際機場來這裡開始徵收,在那個時候我們竹圍往桃園這條路來講,可以說開始繁榮了,工廠什麼的,旁邊蓋得密密麻麻的,國際機場開始徵收下來,徵收下來,就把我們切斷了,之後,把我們限建、限高,還有限制我們這裡不能做都市計畫,所以我們這裡的居民一直在流失。
==cg in==整個航空城特定區計畫,包括交通部的機場園區,和桃園縣政府的附近地區建設計畫==cg out==單單是交通部要徵收的第三跑道範圍內,就有三所國小,面臨廢校命運,自從今年航空城徵收計畫確定之後,老師紛紛請調,附近村民要求,必須先安置、遷村後再廢校,至少避免小朋友上課不便影響受教權。
[大園鄉家長會長聯誼會
總會長 宋惠君]
難過的是,因為我們有某些學校,它們的老師都已經紛紛地填調動了,然後也影響到我們學生的心情,然後學生回家就告訴家長,那家長也帶著那種不安定的心情。村民訴求的是先建後拆,希望在我們未來安置的地方,先將學校還有我們的家先蓋好。
[大園鄉民代表
游吾和]
我們現在鄉民是八萬多嘛,那你這次要遷差不多九千五百多戶,兩萬至三萬人要移動嘛,那你假如沒有先安置的話,讓他們走了以後,我相信日後大園鄉剩下差不多五、六萬人。我是希望說,它在空軍機場這邊,要分抵價地的部分,以六十分貝線作為基準點,六十分貝線以外,先開發。
六十分貝線,指的是機場噪音範圍線,而先安置再開發,在大園就有先例,大園鄉原本有十九個村,靠近空軍機場的建華村,在民國九十五年時因為眷村改造,遷到龜山鄉的陸光新城,就是先安置再遷村!民眾不滿的是怎麼安置拆遷?怎麼徵收補償?他們至今仍一頭霧水。
[大園鄉民代表
陳日淡]
我們現在都一無所知啊,你今天怎樣徵收我們,我們徵收的土地是,房子是一坪換一坪?還是它們兩坪來換我們一坪?老百姓總是要生存下去,官逼民反的典型,我們不知道我們是如何徵收,我們不知道我們要放在哪個地方,我不知道要何去何從,我們的痛苦在這裡,所以說官逼民反,才有這個自救會的成立。
[桃園縣城鄉發展局
局長 吳啟民]
鄉親不能夠以說,要求一坪換一坪的這種結構來申領抵價地,所以基本上,我們還是要看你的個案分析,那個案分析的結果,當然目前安置地的部分,我們會選擇比較好的一個位置,讓民眾來做選擇,所以配回去的成數,也有可能,你的一坪會,分回去會比一坪還多。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
教授 陳其澎]
我個人覺得第三跑道是否要闢設,我個人其實是保留態度,因為像那個香港的赤臘角機場,也只有兩條跑道啊,人家還是排行不知道遠遠在我們的前面,就是我們的管理,我們的管理問題。
台灣和香港、新加坡,都在爭取作為亞洲樞紐機場,當新加坡樟宜機場宣布要蓋第五座航站,積極維持領先地位時,桃園機場似乎也該有所作為,只是,目前航空城計畫的必要性與未來性在哪,牽涉逾數萬人的大規模遷徙,又該如何妥善解決,政府必須有足夠的說服力,不能只是一頭熱,就要民眾照單全收。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陳靖維
- Sep 20 Fri 2013 10:42
350集-航空城來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