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加入WTO後,以自由貿易為導向的國家政策,讓農村發展愈顯無能為力,美濃冬季裡作中將近2千多公頃菸田,在停止收菸後,騰出了一大塊農業缺口,長期仰仗國家政策繳菸的美濃,在失去公賣局的收購保護傘後,該如何走下一步?這個故事是從種在菸田畸零地的白玉蘿蔔開始。
給妳,它這屁股也扭扭的,對啊,你看扭扭扭。
只要出一隻手的力氣,田裡的小蘿蔔就能輕輕鬆鬆從土中拔起來,在「美濃白玉蘿蔔股東會」活動這一天,來自各地的家庭踏著鬆軟泥土,享受都市叢林難得的田園風光。小小的蘿蔔田,拔出一串串歡笑聲,踏出一幅幅童年的印記。
[遊客
吳晟維]
拔蘿蔔的時候有點重重的,然後拔起來以後,就很好玩,一直要把它放著,然後放完,全部弄完以後,就要把它轉轉轉(去葉)把它帶回家。
[遊客
周世恩]
美濃這邊有一個這樣子的文化,還有它的白玉蘿蔔也非常的,非常的有名,所以,也透過這個活動來,來做這樣的參與,讓孩子能夠有這樣子親身農家的體驗,對啊,碰碰泥巴這樣子。
白玉蘿蔔原是生長在菸田畸零地旁的家常菜,2006年,美濃農會結合在地社團首度舉辦拔蘿蔔活動,帶領消費者走入產地,認識美濃人從小熟悉的農作物,2011年農會調整策略,舉辦白玉蘿蔔股東會,適時紓解了農村勞力不足的壓力,也重拾人與土地的關係。
[美濃農會推廣部 主任
鍾雅倫]
消費者可以來到美濃,然後親自帶著他的小孩,甚至這麼多年來有沒有,他的爸爸、媽媽,那個三代同堂都帶來了,然後來到美濃這塊土地,然後拔蘿蔔,我覺得其實某些程度上它拉近了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距離,讓很多人透過蘿蔔認識美濃。
大受歡迎的股東會,連帶也拉抬白玉蘿蔔成為搶手貨,在秋冬限定的季節,農民會把蘿蔔載送到農會提供的清洗機做Spa,水柱沖洗,配合滾輪毛刷的按摩,原本灰頭土臉的小蘿蔔,變得潔白如玉,身價一翻轉,就不是一般的蘿蔔了,重啟了農地利用的可能性。
[農民
黃偉宸]
從前,因為這個蘿蔔種在邊角地帶,所以它的數量沒有很多,大多是鄰居一起分享,這幾年,因為就是說,透過我們蘿蔔股東會這個行銷模式,打響了美濃蘿蔔的名聲,從以前我們寄台北市場,1公斤20多元到,到1公斤最高價有飆到75元,這中間因為經過我們的,清洗、分級和包裝,變成精緻農業才有這麼好的售價。
[美濃農會推廣部 主任
鍾雅倫]
生鮮蘿蔔的農業產值其實沒有很多,你200多甲算起來,差不多是5、6千萬左右,不過呢,其實我們還有很多用加工,用加工,像做蘿蔔乾,尤其這麼多年來做很多老蘿蔔,這些醃漬起來的,就是加工品,其實它的產值是非常高的,隨便算都是好幾億。
黃新華,來點熱情的尖叫聲,獲得我們的冠軍,已經連續得獎三年了,品質非常的穩定。
2004年橙蜜香番茄引進美濃,甜中帶些果酸的風味,一年創造六億元以上的產值,200公頃的種植面積快速填補了菸田的空缺。
番茄種植面積擴大了,消費者的食用安全也要跟得上,為了鼓勵農友提昇品質,從2013年開始,美濃農會舉辦橙蜜香番茄競賽,這場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的年度盛事,年年吸引超過30位選手角逐。
[第五屆美濃橙蜜香番茄競賽 冠軍
黃新華]
我們要感謝老天爺,因為(去)年氣候,颱風過後,氣候非常好,而且它的結果量不多,所以說它的糖度都比較高。
[美濃農會 總幹事
鍾清輝]
因為我們的比賽有透過三個階段,第一個是田間審查,希望田間也要管理好,還有這樣很適合作觀光果園,(為觀光果園)來做準備,第二部分就是農藥殘留的一個檢驗,希望透過這個檢驗,讓我們注重這個番茄的一個安全性,再來第三階段,才來說針對它的口感和外觀來做一個比賽,希望透過三階段的一個比賽,讓我們種番茄的農民朋友,可以更加提昇一個品質。
在種菸面積縮減那些年,農民表面不說,但的確是人心惶惶,想方設法要找到替代作物。總歸是不想離家,要和家人在自己的土地安穩活下去。
[番茄農
黃新華]
在摸索中尋找出來的出路,也不是說一下子就發現說,喔,什麼東西是可以讓我們有所發展,再來主要這就是,有人種得不錯,還有農民,利之導向,反正你看到(別)人種得很好,再加上這產業讓人覺得不錯,所以農民就愈來愈多啊。
52歲的黃新華,家裡曾經種過菸葉,對於美濃人沒菸可種的徬徨,他感受相當深,橙蜜香番茄的出現就像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給急欲尋求下一步的農村帶來了一線希望。
[番茄農
黃新華]
以番茄來算,番茄以,你就用平均,以4千斤(1分地)來計算,均價是70元,4乘7等於28元,大概有28萬,扣除成本,可能還有,10萬元上下的利潤。
我現在寫一個姓簡的顧客,他明天,明天才幫他出貨,一般寫單子就一定要寫他的,聯絡電話、地址。
面對全球化的衝擊,農村像是沈默的母親,送走離鄉的遊子,盼著他們有天能返家。36歲的張治紘,和大部分年輕人一樣,大學畢業後直接留在城市就業,10年前為了讓家庭生活更趨正常,他和太太商量好一起回到農村生活,番茄產業的興起,照亮青年返鄉的道路。
[美濃區蔬菜產銷班第21班 班長
張治紘]
從前在上班,上班後結婚討老婆,覺得上班,有時候,上班的時間是責任制,有時候上班上到,有時候我下班了,小孩子就已經睡了,我上班時小孩不一定是醒著,又再想到這是一個問題,還有在家裡我是獨生子,父母親又老了,以後還是要回家,想想,啊,不然乾脆就回家。
[張治紘的父親
張喜禎]
美濃剛好有一個機會,剛好橙蜜那麼有名,他如果要回來,就給他回來種這樣子,就開始讓他去發揮,就慢慢地,就一直種,欸,看他們種有一些這樣,有一些有成績這樣,就繼續讓他們種。
小番茄價格好,不走傳統市場販售路線,透過直接宅配的方式,和消費者建立長久互信的關係。
[美濃區蔬菜產銷班第21班 班長
張治紘]
現在,大部分人都會有一個通訊軟體,就Line,一般大家都會有,那有這個就變成,我們和客戶還是廠商,什麼都好,都有一個一個聯絡的一個這樣的方式,現在慢慢地就轉變成打字這樣,有時用電話講又要電話錢,它這些(通訊軟體)都是免費的不用錢。
在年輕世代中,通訊軟體也成了張治紘和產銷班班員,互相交換意見的平台。
[美濃區蔬菜產銷班第21班 班長
張治紘]
有(問題)我會在Line上面講。譬如說我們寄宅急便,我們班上寄宅急便,寄給客戶有發生過什麼問題,什麼問題,他就會PO出來,PO在我們的群組中,我們去討論,商討,看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是宅急便它們擠壓的問題,運輸過程,所以他的番茄裂掉了。
剛採下的番茄要先做品質選別,想要再拿到顧客的訂單,裝箱前還要再檢查一次。在張家的禾埕,有人選果、有人裝箱,三代同堂分工合作把最新鮮的番茄寄出去,可能是工作的氣氛太迷人,原本被大人趕進客廳看電視的小孩,還是衝到外頭湊熱鬧,出貨的步驟也許繁複,卻有份穩妥閒適,這是張治紘家的日常風景,裡頭有用錢也買不到的「確幸」。
[張治紘的母親
謝貴英]
有年輕人在家,你會覺得比較好,比較放心這樣,是一個家庭這樣子,那沒有外出工作就在家務農。
[張治紘的父親
張喜禎]
那有(子孫)在家就有比較好,想到回家時看得到自己的孫子那些,照顧自己的孫子,回家,從田裡回家時(孫子)會叫,欸 阿公回來了,這樣心情比較好。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執行理事
溫仲良]
像一般農村家中只有老人家,現在變成是年輕人也可以回得去,土地可以讓他做創新農業的嘗試,還有回來之後,父母也可以照顧得到,還有你的小孩帶回來之後,父母也有孫子可以照顧,我覺得這樣造成一個就是說,最少就是說,一個農村裡,一個家庭有三代住在一起,我覺得對農村,還是一個比較好的一種,一種家庭生活。
保障契作取消,驟減的菸田面積卻也無意中打破原來的耕作限制,順勢打開了青年返鄉的大門。美濃農村田野學會觀察,在美濃有超過250個家庭、500位年輕人投入番茄事業的生產。像張治紘這樣肯打拚的返鄉青年不是特例,對整個美濃來說,後菸葉時代改變了平原上的農村地景、耕作習慣和世代之間的輪替。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執行理事
溫仲良]
因為過去這些東西(種菸),還是穩定的產業,穩定也代表什麼,它還是保守的產業,所以在這情況之下,年輕人回來其實還是沒有新的空間,所以我覺得菸葉沒有,要是沒有種的話,我覺得好處就是說,這過去舊的這個產業結構就打破了,打破了之後,年輕人回來的話,才有可能在這裡重新開始,就承傳,就接家裡的田地,可以開始,要做新的農業嘗試才有可能性。
[美濃農會 總幹事
鍾清輝]
美濃菸葉不能種後,確實留下那麼多的農地面積,之後美濃的農業開始轉型,包含我們的香蕉、木瓜、檸檬,這些長期全年性的一個果樹作物,包含我們冬季裡作的作物,白玉蘿蔔、紅豆、番茄,還有包含我們的雜糧作物,大瓜、小瓜,長豇豆、四季豆、辣椒、茄子,這些的一個農產品,就循著菸農的一個轉型,慢慢地應運而生。
白玉蘿蔔的成功推廣,為後菸葉時代的徬徨注射了一劑強心針,橙蜜香番茄的經濟收益,喚起了美濃人回歸土地的強烈意願。過去放眼望去的單一菸田景緻,在經過多年探索後,轉化作五彩繽紛的美濃平原,美濃農會指出,全美濃36個產銷班中,有27個是在台灣加入WTO後才成立,這條從公賣制度解放的前進之路,逐年補足了菸田留下的空缺。
[美濃農會 總幹事
鍾清輝]
我們美濃的一個農業的產值,本身一年差不多在20億左右,可是屬於菸葉種植時期的裡作來說,我們目前,剛才我說的,經過這個農業的一個轉型的時候,光是裡作作物的部分就有10億以上,這還不包括,我們其他所帶動的一個觀光的一個價值。
[美濃農會推廣部 主任
鍾雅倫]
不管老人家也好,年輕人也好,種什麼東西都好,每一塊土地都有人耕,我們發現,當你的農業收入,其實穩定,而且還不錯,甚至比你在外面上班還好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整個農地的交易其實漸漸地,有緩和,幾乎很少人在交易,就是,要租地耕作的人很多,可是你說要賣田賣地(的人),其實很少。
[番茄農
黃新華]
人說無田不成富,你有田,你外面,這樣很難謀生,回來還有一塊土地,有一塊地的時候,你夠靈活的話,其實農業還是很好發展的地方,就靠你自己的努力,農業完全是要靠自己努力,也不是說,有時政府幫助也沒有很大。
農業就是志業,農村就是舞台,守住一方田地,也是守住一個開花結果的機會,菸業退去的美濃平原,獅子頭的圳水依然如常的流經每一畦田地,在淙淙的水聲旁,農人在時代洪流中向下扎根,留在自己的土地開枝散葉。
採訪製作 曾宏智
音效 洪炎山
- May 11 Thu 2017 13:11
539集-再見,菸城(三) 後菸葉時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