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政府開始禁止露天焚燒稻草後,市面上就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分解菌,但因為菌種不同,施作環境不同,效果也就大相逕庭。二期稻收割時,我們再次來到花東縱谷,富里的農民試用苗改場的分解菌,他們笑呵呵說今年的收成不錯,不過鹿野農民適用其它分解菌,收成卻不甚理想。究竟分解菌有何利害之處,請看記者邱月華跟羅應展的報導。


 

 

 

 

這些年積極在鹿野的瑞源地區,推廣友善耕作的曾瑞惠,去年一期稻收割之後,也試著在2分地上使用分解菌。

鹿野農民 曾瑞惠(左)

你如果日頭正烈的時候,看到菌正在發酵,啵啵啵這樣子,這兩塊田來做比較,這是有噴(分解菌的),這是沒有噴分解菌的,不一樣,所以我也不知道,他們的稻草他這樣菌放下去,對稻子會有什麼影響我也不知道。

 

現在你看,現在就是這樣,這是一整稻子的根部。

 

撒菌幾週過後,我們再度回到曾瑞惠的實驗田區,觀察稻稈分解的效果

鹿野農民 曾瑞惠(左)

整顆你看白白的樣子,你看這個,這些啊,(你說它還有再長),對啊,你看這個,整株稻子你看還白白的,(根部)還在長,你看,還白白的,像你看這個,這個根還在長一樣。

 

收冬了,這次二期稻也都撒了分解菌的富里農民張先生,笑著說,這次收成至少能有10割。

富里農民 張先生(右)

就一次10甲6啊,就是有撒(菌),翻土的時候,稻草真的有比較快腐爛,(所以有效)比較不會浮起來。

 

前面有一點卡卡了啦,因為,唉呦,很深。

 

在撒了分解菌的田區裡,走沒幾步路,就差點被絆倒。

 

相較於富里農民的豐收,曾瑞惠望著田區欲哭無淚,預估收成會低於5成。

14鹿野農民 曾瑞惠

(下一期的稻子你還會敢再試試看嗎?這個菌你還敢試嗎)?像這樣放菌下來,真的沒有,沒有好收,不敢再去試了啦,你再去試,試了像這樣這樣沒好收成,我們要吃甚麼,對不對,我是覺得這樣啦。

苗改場場長 呂秀英(左)

我想看他是拿哪一種菌,如果是我們的液態分解菌,應該是效果很好。

 

因為菌種不同,成效亦不同,和鹿野農民曾瑞惠用的分解菌不同,富里的農民所用的分解菌,不但能快速分解稻草,還能增肥。

苗改場作物環境課長 朱盛祺

 

這隻菌的好處就是說,第一,第一(個就是)說,它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它的纖維水解酵素的能力,我們有比較過,跟那些一般市面上的產品,別的菌有比較過,它又特別強,還有就是說,它非常耐儲藏,活菌的安定性也很重要這樣,還有就是說它有很好的游泳的能力,這不是一般的菌可以做得到的這樣。

 

稻稈分解的效果,除了因菌而異之外,池上、關山和鹿野三個鄉鎮,全都靠新武呂溪輪灌,有菌沒水也無濟於事。

農民 彭森勇

分解菌,我們東部的水不是西部的水,東部的水是一、三、五這邊,二、四、六是另外一邊,不一定的,不是每天都有水

關山農民 范呈豪(左)

你今天如果泡水一天就沒水了,我跟你講,就算你今天加10倍的稻草分解菌它也沒用。

 

針對農民的質疑,同時也因應現在水情吃緊的問題,苗改場也積極的提升分解菌的效能。

苗改場作物環境課長 朱盛祺

 

水的問題,進一步的研發就是說,將這些,這產品裡的菌數啦,再來還有相關的水解酵素的成分,將它提高,提高之後,可以讓這個水稻田,不用泡這麼多水,只要一點點水,還有這個稻稈有泡到水,就能夠做分解這樣。

 

除了怕沒水,農民更怕的是墊高農業成本。

苗改場廠長 呂秀英(左)

它一罐只要200塊,一罐5公升,所以假設你有5分地,其實你的成本只有1000塊,施了菌不但讓你的稻稈快速分解以外,因為它有增肥的效果,所以它的第一次水稻,第一次基肥是可以不要施的,是節省肥料的成本。

關山農民 范呈豪(左)

民就會問你一個問題,今天我一把火幾塊錢的成本,跟我一甲地要花2000塊的成本,去用稻草分解菌,我們講商業,這怎麼比,沒得比。

 

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苗改場也積極媒合關心環境的單位和企業,贊助採購分解菌,免費提供給農民使用。

苗改場作物環境課長 朱盛祺

 

我們和環保局合作,環保局因為它有很多科技廠商,它要設廠的時候,它會有所謂的環評承諾,對這環境要保護,它會有一個基金,用這個基金來贊助這個稻草分解菌的這個採購,然後讓農民免費來用,高科技的,像晶片啦,它全都有碳權的需要,很希望這些東西,可以變成一種碳權的交易。

花蓮縣農業處副處長 張仁智

他們今年是屬於這種愛心贊助,所以經費上面是由中華原生復育協會,跟這個贊助企業分擔,那未來的話,我們縣政府會針對這個成效,繼續會來酌編經費,來做全面性的推廣。

中華國際原生復育協會理事長 林芮竹

農業廢棄物焚燒的議題其實很大,它是世界級的議題,我們第一線的農友,或是我們真的能夠去做一些事情的人,我們就是去做,不管這個腳步有多小。

 

採訪/撰述 邱月華
攝影/剪輯 羅應展

在各個單位的積極努力地推廣,和農民的配合下,全臺灣已經有上萬公頃的農田開始使用分解菌,每個人只要各跨出一小步,就有可能改變整個大環境,只要我們的環境更好,土地跟產業必定能漸入佳境。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