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小時候都喜歡畫畫,不過再大一點還是愛畫,甚至打算走這條路 可能就會被長輩質疑,畫畫能當飯吃嗎,總認為畫畫哪成個職業,但現在可不見得了喔,隨著社群網站和通訊軟體發達,溝通方式流行「以畫代話」,插畫家越來越受到矚目,圖文插畫漸漸從配角變主角,民眾也開始接受使用者付費的方式,台灣插畫產業似乎有了雛形。
去年曾有調查顯示,台灣民眾每天平均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時數,高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黏手機的國家,手機通訊軟體一張貼圖代表心情,「以畫代話」,成為時下流行的溝通方式,貼圖風潮也帶來龐大商機。
[民眾
李佳穎]
因為其實他也畫得很實用,所以就也很好用,對啊,所以就,就花錢買下去==ns==
在行動上網的推波助瀾下,現代人更加習慣視覺和影像式思考,插畫漸漸從配角變身主角。
[亞洲插畫祭 總召集人
劉睿龍]
將來的一個載體啊,會從書,或者是報紙、雜誌上轉變到網路,那這種載體上的轉變的話,是非常適合圖像的創作的,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就是看書嘛,裡面是文字,所以圖畢竟就是配圖,那現在變成一個網路的時候他,我們都是用手機在滑,對,那就非常適合,剛好那個大小也適合啦,所以我覺得,插畫慢慢的,我講插畫是統稱啦,其實這種圖像創作,會慢慢的變一個主流,所以這是一個趨勢。
劉睿龍,筆名「大莓羊」的插畫家,號召兩百多位插畫家一同舉辦「亞洲插畫祭」,希望透過展覽,讓更多優秀插畫家的作品被看見。
[亞洲插畫祭 總召集人
劉睿龍]
希望是一個平台,然後真的說,讓插畫從配角(變主角),因為以前一幅畫就是要配文字的嘛,那你看現在,現場所有的創作都是單幅的被展出,而且這又跟那些藝術作品不太一樣,我們的插畫是非常地親民的,你看來的觀眾就是,不管你是不是在畫圖,大家對這些作品是有興趣。
[民眾
陳佑任]
每個作者的,對他的感受度和靈敏度的不一樣,並且我覺得說,多認識一些作者,讓他,他所呈現的東西讓我可以,並且,可以讓我作為吸收的方式,並且教育小孩子,對美的事物你如何去看待。
[民眾
吳昱臻]
其實有關繪畫我都會,我都會看,然後因為就是,我比較偏就是想往繪畫那邊走,因為我不是本科系的,所以就是想多學習。
亞洲插畫祭展場摩肩擦踵,周邊文創商品買氣也很旺,為插畫家們增加曝光管道。
[插畫家
Ted]
幫助是一定有的啦,那當然是能透過越多的曝光平台管道去曝光,對我們都會有一定的,那個,好的,好的影響嘛,就是,所以我們自己也是,盡量在,就是尋找那種更多的曝光管道。
[插畫家
林怡伶]
多一點曝光機會是好的,可是因為,就是因為有很多很多厲害的人在裡面,所以你會更,更要告訴自己說,欸,你自己要把你的特色找出來,才不會就是因為太多人了,所以你會看(不到)就是沒辦法被人家看到==ns==
假日現場也舉辦簽書會,插畫家與讀者面對面近距離接觸,不同於以往,作者總是隱身在幕後。正在簽書的Mars和Ted,是「無奈熊」的創作者,無奈熊從社群網站Facebook上發跡,迄今衝出37萬粉絲數。
[民眾
李佳穎]
無奈熊就在臉書上面都會寫一些,就是讓人家很有感覺的話,所以就是,很多人就會喜歡,對啊,不只是只有無奈熊,還有什麼,發懶豬啊,或是短頸鹿,或是兔兔,其實還是滿多人喜歡的,對啊,然後就是藉著這個機會,就可以來找無奈熊簽名這樣子==ns==
可愛的無奈熊線條簡單,卻營造出溫暖、勵志的巨大能量,在網路上大受歡迎。
[插畫家
Ted]
目前是這一、兩年,我們那個生活不是都滿無奈的嗎,到處都充滿無奈的黑心事件,那其實就是由這個角色來發想,然後我們希望給大家,提供一個理念就是,雖然生活很無奈,可是我們,不會被無奈打敗,會,要自己找到自己的幸福這樣。
[插畫家
Mars]
基本上我們一天大概會,至少會PO兩到三篇的圖文這樣,那我們沒有所謂侷限在某個主題,粉絲如果有來留言的話,基本上,我們的做法就是,每一篇幾乎都會,都會在再覆粉絲這樣子,對,那,那其實也是一種就是把,把粉絲當作自己的朋友這樣的角度,然後來,來經營這個粉絲團。
挾著高人氣,無奈熊問世不到兩年,不僅出版書籍,周邊商品也一出再出,布偶公仔、桌曆、提袋等不勝枚舉。
[插畫家
Mars]
比如說你,你用了無奈熊的馬克杯,那其實它就是,陪伴著你的那樣子的一個感覺,對,那所以,所以在商品設計方面,其實就會都比較偏向說你生活上用得到的。
無奈熊能迅速拓展版圖,除了網路高人氣,或許也跟它不是個人創作圖文,而是以團隊合作方式經營與創作有關,比起來,單打獨鬥的插畫家顯得辛苦些==ns==他是徐啟鈞,旅日青年畫家,創作色彩豐富,沒有侷限,無文字繪本更是跨越國界,透過圖畫超越文字的表達,想像空間無限大==ns==
[插畫家
徐啟鈞]
如果你的字有寫在那的話,他就可以看著字去想我畫了什麼東西,如果沒有字的話變成他什麼都沒得看,只可以看圖,這樣想法會比較不會,不會被,不會限制住啦。
徐啟鈞的繪本創作,日前也在屏東縣文化處展出,他希望透過繪本裡小猴的旅行,帶觀者看見不同的世界,同時體會分享的快樂。
[插畫家
徐啟鈞]
這個繪本的名字叫做,「別帶太多去旅行」,他是畫一隻猴子在旅行的時候,去了很多地方,拿了很多東西,變成牠的船太重,就卡在河川裡面沒辦法再往前走,後來牠就想到,牠拿了那麼多東西真的有用到嗎?真的很重要嗎?牠就想一想,就把那些東西就發給大家,發給森林裡的朋友,那,就很多朋友又反過來幫牠,讓牠可以繼續旅行的故事。
徐啟鈞習畫二十幾年,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系畢業後,赴日進修主修繪本,他明白指出,台、日兩國插畫環境的差異。
[插畫家
徐啟鈞]
日本人很多啦,那他們這個,繪本、漫畫都很多人在看,已經做成一個系統,做這樣事情的人,他可以賺多少錢,那稿費也有一個標準在那邊,訂得很好,看的人多、買的人多,它的環境一定會比台灣還好。但現在台灣也有在進步啦,還有讀繪本的人也慢慢變多了,但是,台灣有一個很大問題就是,有幾個很有名的(繪本家)在那,變得,很多新人會很難出頭==ns==
和徐啟鈞一樣,單打獨鬥的插畫家,還有出身新竹湖口的浩理斯,他筆下創造的女主角愛米莎,既夢幻又華麗,融合著現代設計與龐克童話元素,角色鮮明栩栩如生。
[插畫家
浩理斯]
以心為出發點,去看見你夢見的世界,然後能夠在現實中找回他自己的概念,所以我的(創作)裡面有很多原理,跟夢境跟現實的境面有關,現在很多的年輕人,或現在我們面對的社會問題都是,可能霸凌事件,或是單親,或是被排擠,或是我過去小時候,曾經也是有點自閉兒童的部分,不善於跟人表達,可是透過畫畫,我慢慢地,好像,大家在過生活的時候,我好像我有自己的想像世界,豐富了很多我自己的童年記憶。
浩理斯從大學時期在同人誌動漫展擺攤起步,愛米沙這角色誕生已經有十年,浩理斯認為插畫創作要長久走下去,必須要朝向跨界多元發展,甚至是和企業合作。
[插畫家
浩理斯]
我希望可以,之後像是以食譜概念,或是跟一些企業品牌合作,做成一些有趣的概念,讓很多人,他可以,自己擁有這樣甜點的,的方式在家裡去製作。那如果可以把夢境的食譜把它抓出來的話,那是不是就可以把那個,我喜歡吃的食物呢,帶來我們現實當中,而這樣的一個有趣的主題再去結合,可能一些企業它們現在要的一些包裝上面,我覺得可能會更好==ns==
徐啟鈞用畫筆勾勒出小猴輪廓,無論是歡喜或是驚嚇的表情都生動不已,時下風靡的通訊軟體貼圖,對新銳插畫家來說,儼然成了試金石==ns==
[插畫家
徐啟鈞]
像Facebook,是一個很好的發表作品的平台,那LINE的貼圖的話,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啦,他的圖如果在那邊可以賣得出去的話,代表很多人會喜歡,那能見度也會高一點,那他那邊也可以有一點收入的話,我覺得說很好。
[插畫家
浩理斯]
LINE貼圖也風靡了,因為它的會員人數大概,全球大概用戶量有五、六億人,那這個每億代表,每個人只要下載所謂的LINE圖,幾十元都可以造就上億的這個市場,那對我們創作者來說,當然是一個很好的曝光的機會,所以,可是在前陣子因為,很多人一窩蜂擠進去的同時,其實你要在那麼多,全世界人口的用戶量去被看到,其實也是困難的,可是也是值得嘗試。
[亞洲插畫祭 總召集人
劉睿龍]
(以前)父母親也不太希望小朋友從事,將來從事這類的工作,慢慢地,慢慢地,大家可能生活變好了,然後網路,剛有講載體的轉變的關係,那整個環境滿,開始滿適合創作,所以呢,最大轉變是,大家覺得,就開始認為說,這個圖是應該要付費,比如說LINE,我們以前MSN開始的時候,我們做的那些所有的貼圖呢,通通是收不到錢的,大家做開心的,做身體健康的。但現在LINE都要收錢,然後,慢慢民眾也覺得說,我用這些圖,我要收費。
隨著通訊軟體發達,和社群網站興起,插畫家越來越搶手,角色經濟開始在台灣發燒。
[亞洲插畫祭 總召集人
劉睿龍]
有一個趨勢,就像現在,LINE的貼圖非常地,就是大家,非常地火紅,所以有一個插畫的轉變是,他們在畫一個角色,KITTY啊,或者是米老鼠,那現在台灣也慢慢在重視這個角色經濟,所以插畫,慢慢如果轉為是在講一個什麼故事,那你畫的角色就可以被經營,那這樣,馬來貘也是啊,他畫馬來貘跟熊貓,對,那大家就會認得那東西。所以這一類型的它可能會比較會受到注目,而且比較容易受歡迎==ns==
一個成功角色,就能創造無限商機,如今插畫不再只是平面創作,也不只是配角,隨著行動載具發達,及企業使用圖像行銷的趨勢,插畫家希望凝聚力量,帶動台灣插畫產業發展。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洪炎山
- Feb 05 Thu 2015 18:19
422集-插畫配角變主角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