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芎林鄉海梨柑聞名,有海梨柑故鄉美譽,不過,常年受到天候影響,海梨柑品質不穩定,市場競爭力低,產業逐漸沒落。九年前從台北移居芎林的黃坤平、呂梅桂兩夫妻,不捨海梨柑白白浪費,就研發出海梨酥,深受好評,成為芎林鄉新的伴手禮,也為傳統農產帶來新生機。每年冬天,黃澄澄的海梨柑結實纍纍,遍布整個山頭,新竹縣是全國海梨柑產量最多的縣市,約占七成產量,芎林鄉又是新竹縣最大產地,種植面積七百多公頃,被稱為海梨柑的故鄉。

<用除草劑,除草劑對這個泥土很不好,對這個土質的傷害、對環境的傷害很大。>

黃坤平摘著自家後院的海梨柑,順便告訴大家如何分辨好吃與否。

[海梨酥業者
黃坤平]
一點彈性,有點軟軟的,就會甜,就有水分,還硬硬的,大概就水分不夠多啦。比較不好吃。

雖說芎林有著「海梨柑故鄉」的美譽,不過這幾年海梨柑市場競爭力低,產業逐漸沒落。

[海梨柑果農
林聖鴻]
其實海梨這產業已經在沒落了,說實在的,因為主要是,海梨主要產區就在新竹縣,但是因為其實天候的因素,其實海梨的品質一直不是那麼穩定,然後,變成說會有些,比如說品質不好的時候價錢也不好。

[海梨酥業者
黃坤平]
很多,很多荒廢了的,像你進來的時候,那一整片全都荒廢了,那果樹是,你三年沒顧就會死光,很多都荒廢了,那另一方面來說,就海梨柑,它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比往年,選擇上就趨於弱勢,慢慢慢慢地價格,像現在十幾元來說,你和葡萄比、和其他的比,就一樣,一樣一斤,你就是輸給別人。

黃坤平、呂梅桂夫妻九年前從台北移居芎林,買了海梨柑園,準備享受退休後的田園生活,也開放給朋友採果,但三年前的產季,假日都逢雨,沒人一同來分享,兩夫妻實在是不忍任海梨柑白白浪費,喜愛烘焙的呂梅桂於是靈機一動,試著把海梨柑加入糕點製作。

[海梨酥業者
黃坤平]
剩下這些海梨柑,不知道該怎麼辦,又不捨得,我們客家人很節儉,就將這做一些,這個糕餅點心、飲料給小孩子吃,大家都稱讚,因為那個就是姨婆在打理這些吃的,小孩子都很開心,常叫她,姨婆前姨婆後,好險不是做得不好吃,如果不好吃就變巫婆了。

[海梨酥業者
呂梅桂]
就去學烘焙,有學了鳳梨酥嘛,我就試試看(海梨柑),那我就想說我一定要做比他們好吃,我才敢拿出來,就我的那個奶油,我用法國的奶油,然後麵粉我用日本的麵粉,我那一袋要一千二,對啊,就這樣子想說, 要做更好吃的,讓人家覺得說,欸 吃起來不一樣。

想要讓人吃到不一樣的新滋味,於是呂梅桂研發出海梨酥,但要做出好吃的海梨酥,可不簡單,新鮮果肉製成餡料,只剩下三分之一的量,而且光是前置準備,可就繁雜得不得了。

<這個籽,這個白白的都不要。>

切開海梨柑的果肉,仔細去籽,然後還要殺青兩次,讓果肉散開。

[海梨酥業者
呂梅桂]
等一下炒的時候,它才不會黏在一起,它那個一粒一粒會分明,有沒有,這樣子,你如果沒有這樣燙過,它這樣子會一塊一塊的,等下你怎麼可能用手去剝,不可能嘛,這也是經過幾次自己這樣慢慢研發這樣子。

[海梨酥業者
黃坤平]
我們沒用藥,就是長很多雀斑,我們(海梨酥)好吃,是靠炒的關係,我們的海梨柑不是很甜,也不會這樣太沒味道,剛剛好,不過在煮,炒餡的時候,放點糖下去,就剛剛好。

海梨酥的內餡不僅海梨柑果肉而已,還加了果皮,來增添風味,但得先要把果皮的苦澀味去除,這又是一道繁複的工序。

[海梨酥業者
呂梅桂]
這個燙過開水,這一層要這樣,要刮掉這樣,要這樣弄掉,要這樣弄這樣薄,弄那麼薄。(為什麼那一層要去掉)?這個特別苦,這個白白這個囊特別苦。

呂梅桂說,之前好幾次比例沒抓準,口味不對,偷偷倒掉都不好意思跟老公說,經過不斷嘗試才總算研發成功,還去考了烘焙執照。

[海梨酥業者
呂梅桂]
為了這個我特地去考烘焙執照,因為六十五歲就不能考了,我現在六十二歲啦,我去考到腳發軟,那個,不過還好我都通過了,我考兩個證照。那個我的老師說,你們要像阿嬤這樣喔,要給我考高分喔。

呂梅桂還在外層酥皮上放堅果,增添風味,讓口感層次更加豐富。

[海梨酥業者
呂梅桂]
你如果核桃把它放裡面,它比較不會酥,你放外面,然後這樣再烘焙過的話,你咬起來那個層次就不一樣,我們自己有試過,你如果核桃包在裡面你就可以完全機器化,那你這樣就沒辦法,就自己找這個麻煩的事做。

黃坤平夫妻倆不用提煉的果膠,不用酥油,也不添加防腐劑,製作天然健康深具地方特色的糕點,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海梨酥也因而成為芎林鄉新的伴手禮,夫妻倆,最近還開始向附近的果農收購鮮果製餡。

林聖鴻,三年前返鄉種植海梨柑的年輕農夫,決心找回記憶中阿公海梨柑的甜美滋味,並朝著有機的方向前進,這樣安全健康的海梨柑,自然成為黃坤平夫妻倆製作海梨酥的原料首選。

[海梨柑果農
林聖鴻]
只有撒有機肥,然後加上我,其實現在目前,我這塊園子是用農藥減量的方式,所以基本上我每年,到現在是第三年,檢驗都是無農藥殘留。

黃坤平、呂梅桂研發出風味獨特的海梨酥,消費者反應不俗,不僅為自己找到事業第二春,也為農村傳統產業找到新出路。

[海梨柑果農
林聖鴻]
這部分我覺得是對,這個產業是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加上二級產業的,如果真的興起來的話,其實對未來,比如說像我這種青年,青年的回鄉都有誘因啦,可能會有更多人願意投入。

[海梨酥業者
黃坤平]
做出來這個海梨酥,就也給這個海梨產業有一個,這個活絡的、轉換的機會啦,他們這些,我們做出來的時候大家說,喔我幾十年來想要變花樣變不出來,有人釀酒,拿來釀酒,柑橘酒,但是因為酒現在又是,大家倡導就少喝酒這樣的東西,所以那個產業也沒有說做到很興旺,所以海梨酥反而是創造一個新的生命出來。

[海梨酥業者
呂梅桂]
如果說能幫到農民那我就會很努力,再研發那個桶柑、美人柑,還有什麼,那個,就是柑橘類都可以這樣來試試看啦。對,如果可以的話就是說,農民好價錢就趕快賣,那不好的價錢,我們就趕快幫他。

無心插柳,研發出海梨酥的新糕點滋味,為芎林沒落的海梨柑產業帶來新生機,黃坤平、呂梅桂夫妻倆認真嚴謹製作幸福口味,企圖找回農產業希望,活化農村經濟。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