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像吃什麼都不安心,因此食物的交易方式似乎漸漸回到以前,面對面直接跟農夫買。一個原本從事廣告業的女生買買氏「棄業」一年,到農村旅行、學當農夫。回到都市後,擅長寫廣告文案的他,在社群網站上成立「直接跟農夫買」粉絲團,建立一個農友、消費者和土地重建公平關係的公益平台,不定期寫文章,推薦友善耕作的農友生產的農產品,讓網友和農友透過網路認識,拉近餐桌和產地的距離,農人避免盤商的層層剝削,消費者也能吃得安心健康。
用輕鬆幽默的口吻,分享自己「棄業」一年,在台灣農村旅行學習的過程,遇見愛土地、生態的農夫,發生了哪些事,不管是好笑的體驗或是感動的片刻,買買氏透過講座,讓來參加的都市學員更進一步貼近土地和農夫。
[學員]
就覺得我們應該多支持一點農夫啦,對,那覺得他們是滿辛苦的,那他們也是應該要有,有一些他們合理的報酬,對,那我們自己也可以更健康。
[學員]
我們可能是一個小小的消費者,我們就是花很少的錢,但是我們如果願意再往上加一點的話,其實可以幫助農夫,也幫助我們自己,最主要是對我們自己好。
在書展講座上,講著盤商向辣椒農收購的過程,價差之大,令聽眾為之驚訝,買買氏分享所見所聞,讓都市消費者知道,農產品從農夫那端到自己手中,會經過多少不合理的波折。
[買買氏]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說透過這樣的座談,或是去產地旅行,或是透過閱讀,我覺得都是滿好的一個方式,因為其實,像今天在書展,那如果說,大家有人突然停下來然後聽到這個議題的話,他本來是沒有接觸過的,然後他可能是因為覺得有趣,或是他突然思考說,原來我的餐桌我也應該要關心,那我覺得,都會有一些散布的意義
這個身高150公分,身材嬌小的女生買買氏,原本從事廣告業,每天幫進口車、化妝品基金寫文案,不斷鼓吹消費者購買,突然有一天,她覺得人生不該只有工作,該去尋找一些令自己真正感動的事物,便毅然遞出辭呈,往農村出發。
[買買氏]
我以前在寫廣告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在寫說,這個東西有多好,然後它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製作,然後大家趕快來買,那當然可能,那是一個商業上面的一個模式啦,可是我就覺得,那我既然可以推廣那樣的東西,我可以寫一些廣告然後賣掉兩百多萬的車,然後叫大家趕快來投資基金啊,那我為什麼,不能寫一些這種,好像對環境,或是對大家都還滿有幫助的東西,所以我後來就想說,好 那我這一年旅行我就去拜訪這樣的農友,然後如果可以的話,我就慢慢把這些東西記錄起來,然後有機會的時候就可以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所以我就開始這一趟旅程
這一年,買買氏了解到有機小農生存的艱辛,知道了紫斑蝶吸引異性的方式,看見了偏遠鄉鎮數位落差的窘困,她把「棄業」一年的甘苦經歷,集結成書出版,竟意外產生不少迴響,有人跟著她的腳步拜訪這些農家。
[農場主人
許瑞明]
就是有很多人拿著那本書來朝聖說,我也想進來這裡看看,那我確實有好多的,最近確實有好多的遊客,他們願意走這一趟路,去尋找買買氏的足跡。
棄業的農村生活雖然已經結束,買買氏仍把握,每一次到產地拜訪體驗的機會,這天池上萬安社區舉辦農事體驗活動,買買氏也應朋友之邀,赤腳踏進水田插秧去。
正因為親自踩進農田,買買氏從身旁的農夫身上,獲取更多的農村知識。
[買買氏]
當然是你踩過那個土地,然後你在那個土地上面一定會有很多問題,然後農夫也很願意跟你分享,那他們跟你講的時候,你就更能把它整理出一個,大眾比較能夠理解的邏輯,然後跟消費者分享,對啊,所以我覺得來產地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買買氏現在還是社群網站,Facebook,「直接跟農夫買」粉絲團的發起人,透過網路繼續關懷農民和土地。「直接跟農夫買」,是一個農友、消費者,和土地重建公平關係的公益平台,推薦友善耕作及友善人群的生產者,推廣永續農業的理念。
[買買氏]
反正我自己從事廣告行銷,然後反正(自己)會寫,所以後來就是成立了這個平台,然後我自己定義它是一個社會運動,就是經過,我們會推廣的人,然後我們來推廣,會種的人,他們用友善的方式來種,然後有辦法消費的人,他們用他們的方式來消費,那這樣子就是每一個人都不可以缺少的,那他就會變成一個,讓這個產業鏈可能有一些機會改變。消費者用合理的價格,讓農夫得到合理的收入,然後農夫得到合理的收入之後,他就有辦法用友善永續的方式耕種。
網站上會不定期PO文,寫各地小農的生產故事,幫忙推銷他們的農產品,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透過網路平台「認識」,不僅拉近餐桌與產地的距離,也避免中間盤商的層層剝削。
[買買氏]
比如說我們有一些,我前陣子就收到一封信,我就很感動,他(農友)寫信來他就說,他是一個,他的理念就是他能夠回鄉,然後幫他的祖父,本來已經荒廢的果園,然後能夠重新種植起來,他說他是新一代的農友,然後他是菜鳥,他就是拿著他祖父的筆記本(去種植),他就告訴我說,他想要嘗試用不同的種植方式,然後用不同的銷售方式,然後看看農業有沒有,就是在這條路有沒有辦法改變。
果然這位新竹芎林27歲的海梨柑果農,今年光是靠網友的消費力,就賣掉了四分之一的量。
[果農
林聖鴻]
就是因為我第一年種的時候,其實種得很好吃,可是問題是,那時候我沒有做自銷,就是透過農會或是透過行口來賣,那個價錢真的很差,非常差,大概我看,可能比我預期的一半都不到,那個售價,後來就想說,試試看透過這個管道,因為我發現它的網友,就是網友對它的信任度很夠,對,後來我就加入之後,至少我今年第一次加入,大概我光靠那邊賣就賣了快兩百箱了。
目前「直接跟農夫買」粉絲團,已經吸引超過四萬七千個網友,網路力量不容小覷,而買買氏的魅力和熱血,也網羅不少人加入粉絲團當義工。
[直接跟農夫買粉絲團
義工 蔡佳惠]
因為很支持買買氏的想法這樣子,她可以號召更多人來做,然後她讓這個事情被更多人知道,那比較不是我們平常小圈圈裡面,就是自己周圍同事那樣子可以做到的,所以我們就覺得我們如果可以加入的話,可以把這個東西帶給更多人。
[直接跟農夫買粉絲團
義工 許雅雯]
加入粉絲團後,看到很多,其實默默關心農業的人居然有這麼多,並不是我們想像就是,大家可能只是想要吃好看的東西,然後或者是很精緻昂貴的東西,其實發現有些人留言的時候,你會很感動的看到是,雖然他們都在某一個角落但是他們都很關心農業
從一碗滷肉飯開始,講到台灣人食米量的減少,也介紹各式台灣「米碼」的祕密,高雄139號,台南14號,台農71號,到底各代表什麼,講師深入淺出分享台灣米的小故事。「直接跟農夫買」粉絲團也走出網路,舉辦一系列活動,希望網友,用手、用耳朵、用味覺體驗農村和食物的美好。
[講師
羅英維]
我們就希望說他們今天來參加完之後,應該是要了解到,台灣人最幸福的地方就是買當季的新鮮米,如果我們都能買當季的新鮮米,它就可以解決庫存的問題,就不會有人再去囤米,再去做這樣的事情,那另外,願意堅持做新鮮米這些的農友們,他們也會繼續有動力去繼續種好的米,更好的米出來,透過品質來改變這整個消費的環節。
[學員]
主要是因為買買氏那一本書,那她的一些行為跟她的想法很吸引我想要就是,應該是說,你會有一種,就是心裡面會有一個夢想想要跟著這樣做,對,這是最單純的原因,對,那可能就是,也是剛好有機會所以就過來看看
不僅聽好米好食的故事,還找來擅長使用友善食材烹調美味佳餚的廚師,現場烹煮,加入洋蔥、菇類拌炒後,主角之一的,改良糙米台南14號也倒入平底鍋裡,這是今天料理課要示範的義式燉飯,沒錯,用台灣生產的各種好米,也能做出美味的西式料理。
[學員]
講師講得非常好,因為滿能,就是算是有那種互動吧,對,就是去認同這個理念,然後接下來又有這個就是現場的,類似那種廚房教學覺得就是收穫良多。
[學員]
照顧在地的農夫,然後食材是在地的,然後無毒農業對環境好,主要是為了,因為我們自己也有在種東西,那會覺得,這個是個很好的活動,然後這就應該要大力推廣的。
[買買氏]
直接跟農夫買,它是在Facebook上面,網路上面嘛,那我們其實也很希望帶著消費者走出網路,然後去親自體驗一下食物到底長什麼樣子,然後食物用什麼樣的方式料理會怎麼好吃,因為像我們今天就有請老師,他是很關心友善食材的,他很關心食物的來源,那他就是個廚師達人,他會告訴我們說,139號米或是台南14號這種,台南14號是一種改良型的糙米,那它吃起來口感也是很柔軟的,那像這樣子的米,它其實還滿適合做什麼樣的 ,比方說烤飯、燉飯,因為它的澱粉質比較多,那是不是其實他不一定要用國外的米種,那我們就很希望說跟大家分享,因為多煮食的話,就多常常自己煮,其實就是可以,讓你更享受到那個食物本身的美好
拋下都會上班族的身分,跑到鄉間當農夫,出走擁抱土地,找到生命的價值,並透過社群網站發揮影響力,呼籲消費者直接和農夫購買,實現公平合理的交易,支持農民用友善、永續的方式耕種。買買氏要持續把感動散播出去,釋放他對農民、對土地的無敵熱血與熱情。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 Apr 04 Wed 2012 12:34
274集-直接跟農夫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