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產業與台灣客家族群的遷徙、分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1960年代,台灣的香茅產業興盛,很多西部的客家人,遷徙到台東山區種香茅。只是好景不常,大約經過十年的時間,香茅產業就沒落了,原先這批客家人,有八成又紛紛搬離台東縣,留下的只好從事其他行業。帶您透過老一輩的口述,認識這段短暫的台東香茅故事。潮水拍打著岸邊,激起一朵朵美麗的浪花。再向陸地望去,高聳的山勢,在雲霧中呈現朦朧之美。這是台東海岸線,令人流連忘返的景緻。
台灣後山台東縣,有著多元族群融合的特色,幾波的客家移民,更豐富這裡的人文風采,尤其是最近一次因為香茅產業的遷徙。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48年的時候有八七水災,很多災民就過來東部找工作,在民國50年代初期,民國51年的時候,香茅油的價格很好,很多人過來這邊種香茅。
當初移民到台東種香茅的客家人,主要是看好這裡的氣候。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第一點,它(台東)這邊不會像西部那麼冷,像北部(因為)香茅怕冷,尤其下霜這些會損壞到,第二點像香茅都在山區,它生長期需要下雨,日光要充足,採收香茅的時候怕下雨。因為這裡新開發的地方,肥質、土質都很好,不用施肥也不用什麼農藥,像苗栗一年可以採收兩次,這裡可以採收三次,產量又好。
然而大約十年的光景,隨著香茅產業的沒落,這些客家人,不是轉作,就是紛紛離開台東縣。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等到了(民國)55年以後(香茅)就不怎麼能做了,像平地地方大部分的人改種甘蔗,還有種釋迦這些,等到60年代以後,大家看沒有什麼賺頭了,就相繼搬回西部啦,有些就搬去台北等等。
現在在台東縣,要找到當初因為香茅而移民的客家人,其實不容易,因為已經沒有任何的產業痕跡,得以尋覓。只能透過田野調查的方式,得知他們曾經在台東種過香茅。像75歲的賴震寶,40多年前,就是從台中后里遷徙到台東市的香茅農。
[台東市精油業者
賴震寶]
年輕時焗香茅啦,焗香茅,契作(香茅)草來割,後來台東這裡香茅很多,在民國52的時候,一斤香茅油200塊,我就想說來這裡賣油啦。當時會那麼阿沙力的原因是,我有六個兄弟啦,我是最大的,那邊(后里)也沒有什麼收入啊,我父親是做藤的人身體不好,我想說來這裡做生意,看做得起來嗎。
因為焗香茅,賴震寶改善了自己的經濟,只是才沒幾年的時間,香茅產業的豐厚利潤便不復見。
[台東市精油業者
賴震寶]
我們這邊工資太貴了,像泰國那邊,一天的工資(換算成)我們的錢,才五十塊啦,我們這邊要一千多塊的(工資),划不來,不是說香茅油(品質)怎麼樣,不是這樣喔,是(工資)划不來。
焗香茅的設備都還在,賴震寶不願就此放棄,因此後來他改提煉檜木精油,維持自己的產業。
[台東市精油業者
賴震寶]
後來香茅比較少了,民國71年當時,就做這種,做檜木精油,想說,檜木精油不錯,當時七個爐子呢,用七個爐子去提煉。
說不服輸也好,說落地生根也罷,賴震寶一轉眼,已經住在台東40多個寒暑。而和賴震寶一樣,留在台東縣的客家人,還有這位東河鄉的釋迦農,陳壽雄。68歲的他,17歲時就從苗栗通霄,過來這裡投靠兄長。
[台東東河釋迦農
陳壽雄]
我哥哥當時當兵退伍後,他先過來,跟我舅舅,跟我舅舅(過來做什麼),當時是跟人打工幫忙,之後感覺一直跟人家做也不是辦法,就去山上林班地開墾開發來種東西,(種香茅)對 種香茅。
陳壽雄屋後這個爐子,是當年家中焗香茅留下的機器,經過風吹日曬,這個爐子也見證那段辛苦的日子。
[台東東河釋迦農
陳壽雄]
做香茅很辛苦,它(香茅草)要炊,現在放下去炊,當時的人比較沒有(頭腦),頭腦沒有那麼發達,放下去很自然,等一下要挖起來,炊要三、四個小時以後,(香茅草)要拿起來就用夾的,那個是要用體力,體力要很大。我們在做,白天工作,晚上焗香茅,都要輪班,要輪班,要燒啊,一直炊這樣,蠻辛苦的。
陳壽雄說,這樣辛苦的日子,大約維持十年,焗香茅就再也無利可圖,鄰居們也紛紛地搬走。
[台東東河釋迦農
陳壽雄]
當時(聚落)差不多三十多戶,搬走以後(這裡)剩,在這裡的剩十幾戶而已。那時我就想說,父母都在這裡,要過去(通霄)也不是辦法,變成將就在這裡,在這邊混就對了,在這裡住,雖然沒有賺很多但是還可以求溫飽啦,就這樣住到現在。
這裡是鹿野鄉一座私人碾米場,74歲的湯天麟,把今年收成的稻穀,放入簡易的碾米機,為一年來的辛苦畫下完美的句點。
走在自家的農田邊,這裡是湯天麟打拚一輩子,所換來的。
[台東鹿野鄉稻農
湯天麟]
香茅做到(民國)60年左右,沒有人要收了,所以當時我種香茅一段時間,也有賺一些錢,就來買這些地,娶妻成立一個家庭。
時間倒轉到湯天麟18歲時,為了生活,他獨自從苗栗大湖,來到鹿野投靠親人。
[台東鹿野鄉稻農
湯天麟]
我有一個親戚,在這邊鐵路局上班,他介紹我進去工作。後來他鐵路局政策改過,都要考試,所以我沒有唸書,我沒有辦法參加考試,我做半年就退下來,退下來的時候,沒有工作啊,才會去山上做香茅,去山上做香茅,我有一個朋友,剛剛好到寶華山做香茅,我就去那裡跟他做,本來我在西部做長工的時候我就有學一些。
湯天麟說,當時香茅油的價格好,常常得加班。
[台東鹿野鄉稻農
湯天麟]
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當時年輕啊,要操啊,沒有這樣拚哪有今天呢不可能嘛,所以我除了換工以外,換工的時間差不多八個小時,以外的我都去做自己的(香茅),所以我一天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
1970年代,很多香茅農,眼見香茅產業榮景不再,相繼回到台灣西部,但湯天麟卻選擇繼續留在鹿野,原因無他,因為這裡是他的全部。
[台東鹿野鄉稻農
湯天麟]
我在這裡成家立業了,老婆也娶在這邊,我也有買到地了,所以我就在這邊住下來,回去那邊(大湖)沒有地啊,我原本在那邊是跟人家做長工的人,所以我在這邊基礎打穩了就在這裡住下來。
<繪圖 廖景淵>
因為香茅,湯天麟漂泊的日子,總算有了落腳處,這或許也是台東的香茅故事裡,一個不一樣的插曲。
香茅和樟腦,一向被視為客家產業,因為它們和客家族群的,經濟、文化、遷徙息息相關。像卑南的曾宏賢,曾祖父早年,就是從新竹遷徙到花蓮鳳林,從事樟腦業。後來又因為香茅產業興盛,所以舉家搬到卑南山上焗香茅。家中這段歷史,曾宏賢透過古物保存來記憶。特別的是,他這麼一收藏,把過去農家生活的點滴,都一一呈現。
[台東卑南鄉茶藝館業者
曾宏賢]
我們是大家族,我們本身,有些客家人的東西,譬如腦樟牌這些,有的是,大部分是買的,有的人看我收藏那麼多,他們也有放在那裡,不然拿出來給大家共同觀賞。
聊到收藏這些舊時的物品,曾宏賢有自己的堅持和見解。而說到兒時幫忙家裡焗香茅的記憶,那種辛苦,至今仍不能忘懷。
[台東卑南鄉茶藝館業者
曾宏賢]
焗香茅很辛苦,香茅草要割回要曬,曬完要去炊,炊的時候還要顧火。小時候還常常去香茅寮,香茅寮,去那邊玩,有時候要顧火,入炊、出炊都還有做到。
曾宏賢家族遷徙的故事,湯天麟、賴震寶等人,隻身從西部過來台東打拚的過往,是當年兩萬多位客家人,移民到台東縣,種香茅、焗香茅的一部分。這項在台東已消失的產業,對當地客家人,卻是一段重要的生命轉折。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西部的客家人來東部,他本來是耕田開墾為主,但是像,(因為)香茅(移民)的,他們是在山區種植,所以對於山區的經濟,本來這裡是很貧瘠的,但是他們在山區,他們可以到處種作物沒有差啊,所以當時過來的客家人,很多都住在山區,變成一個聚落,所以現在東海岸,東海岸這邊很多山上,還可以找到客家人,很多就是當時種香茅的原因。但是因為香茅的行情差不多十年左右,所以行情過了以後,有的人他就,(因為)比較沒有賺頭就搬走,所以它形成的聚落,比較沒有那麼長久。
雖然在台東縣,因為香茅所形成的客家聚落,已經幾乎看不到。但有這些落地生根的人,讓短暫十年的台東香茅故事,得以繼續傳說。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黃訓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