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曾經報導過臺中石岡的土牛國小,經過師生共同激盪,新校歌因而誕生,特別的是新校歌跟過去比較嚴肅地校歌不一樣,既是客語版又生動活潑,經過音樂人的編曲巧思,整體很有音樂性。客委會在客庄推動「客語新校歌運動計畫」,希望學生從小對家鄉有所認識,並對母語更有認同,很多間學校的新校歌,都很有畫面,歌詞中描寫著當地醉人的美景以及在地故事。記者許儷齡、左燕輝的報導。
影片來源 《燕飛鄉》MV
0000-0035
悠悠吟唱著湖光山色,把想對家鄉說的千言萬語化成旋律,客家吟遊詩人陳永淘帶著一群可愛的小朋友,一起唱著新竹峨眉豐饒的客庄農村風貌。
亻恩就係,化雨春風,燕飛鄉。
這是陳永淘為走過125個年頭的新竹縣峨眉國小,創作的新校歌,取名「燕飛鄉」,是希望峨眉出外的孩子有朝一日,能如廊下築巢的燕子一樣,回歸故里。
音樂製作人 陳永淘(右)
我就想著如果我們的兒童,對自己的環境、自己的大自然、自己的鄉鎮,究竟有什麼特色、有什麼情感,這方面若無法從小了解這份情感,無法理解愛鄉土、自己的家鄉,我覺得以這個為出發點,發想地方上到底有什麼特色。
用歌曲開啟孩子對家鄉的好奇心,唱出客庄的特色,客委會推動「客語新校歌運動計畫」,邀請音樂創作人進駐校園,和學校共譜師生們專屬的記憶故事。
影片來源 《先生个老風琴》MV
0201-0240
OS4
各校的新校歌風格各不相同,有的走民謠風,有的走合唱風,音樂人劉榮昌和新竹芎林國小一起唱的是,校內的老風琴沉睡已久的故事。
音樂製作人 劉榮昌(右)
學校的特色是什麼,我想到的是歷史文化,還有我們跟臺灣很有關係的一位文化人物,就是我們的客家之光鄧雨賢先生,我認為要將他拿出來變成芎林國小,具代表性的老師。
相傳芎林國小有一台客籍音樂家鄧雨賢曾使用過的老風琴,很多學生都曾被師長提醒琴的珍貴,不能隨意打開彈奏。
新竹縣芎林國小老師 謝馨蓮(左)
這台老風琴是鄧雨賢先生,以前在芎林國小教書時彈的風琴,我以前的音樂老師,他曾回來跟我說其中的故事,說這台琴是他在一間,校史室那裡看到的。
影片來源 《記得》MV
0331-0343
音樂人邱廉欽也以學長之姿,為母校竹北竹仁國小創作新校歌,從中才知道母親居然是學姐。
音樂製作人 邱廉欽(左)
結果我問我母親跟她說,我還跟我媽媽說我要寫一首竹仁國小校歌,結果她跟我說她也是竹仁國小的校友,所以我跟我母親還有跟這群學弟妹,一起來完成這首歌曲,真的很高興。
陣陣吹來的清風,我有記得,努力練球的聲響,我也記得。
輕柔地用歌曲,把學校週邊的市場、社區、里民連結起來,一起「記得」美好的每一幕。
影片來源 《記得》MV
0428-0453
歌手們跟著孩子們一起唱,聆聽自己的內心,也鼓勵孩子們大膽把夢想藍圖畫出來。
影片來源 《夢想發泵》MV
0454-0521
把台九線沿路動人的景色譜成歌曲,注入滿滿的活力,音樂人徐世慧為花蓮鳳林國小的孩子們打造的新校歌,很動感。
音樂製作人 徐世慧(右)
我們的客家話裡面就像,第一句(歌詞)是「花東縱谷的小山窩」,所以我就照著這樣唱,「花東縱谷个細山窩」,所以聽起來就像在講話,其實雖然說是一種旋律,不過其實就是一種歌詞,也是一種說話的方式。
花東縱谷个細山窩,台九線脣項有間老小學,這下還係敲等夢想个鐘。
學生們邊唱歌也學到客語,練唱之間更接近家鄉和土地了。
影片來源 《Hakka Life(好客來富岡) 》MV
0602-0609
桃園楊梅的富岡小鎮,擁有豐富的鐵道文化,富岡國小的新校歌《Hakka Life 》朗朗上口,也很適合跟著唱跳。
邀請你行入富岡,坐尞來碗豆腐花,好客來富岡。
音樂製作人 劉劭希(左)
小孩子的童年就是要快樂啊,我回想我自己的人生,我的童年非常快樂,我也希望說其他的小朋友,不管他們未來要走什麼路,至少大家的童年都要快樂,這樣便足矣。
影片來源 《土牛國小客語版新校歌》MV
0651-0707
07:06
影片來源 美濃吉東國小校歌《共下》 MV
07:12
影片來源《日頭照等个校園》MV
07:19
影片來源《做你个朋友》MV
集合了許多重要歌手和音樂製作人參與響應,為的是希望「客語新校歌運動」深入客庄,提升孩子們對母語和鄉土的認同,為童年留下開心的記憶。
採訪/撰述 許儷齡
攝影/剪輯 左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