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今年已經是第7年舉辦,7年來總共有249組團體或個人報名參賽。今年入選的紀錄片,包括有相聲、武術、地方創生、獨立書店、以及音樂等等的各個領域,每個組都以自己的角度,呈現出了多元的桃園客家,也為桃園客家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記者林秋伶、陳靖維的報導。
NS
《客家傳承影武者》
0000-0102
OS
震撼的鼓聲,充滿力道的拳法,襯著石門水庫日出、雲海的美景,帶出這支紀錄片主角,徐德兆。
NS
武0107他是徐德兆,桃園龍潭人,今年29歲,是台灣虎鶴堂武術館的教練,他從小開始學習武術,國小五年級開始參加大大小小的比賽,也拿到很多第一名的好成績。OK,不對不對,你這個要在這裡,要從這邊上來。他是德兆的師父,台灣虎鶴堂武術館的館長,沈振達師父。
BITE入選團隊 蔡鈺婷(右)
二023228我們片頭就是想要放比較漂亮的桃園的美景,然後結合我們的武術,所以我們那時候想說,是不是有一個煙霧瀰漫的地方,有個人在打拳啊,023241
OS
《客家傳承影武者》
0114-0150
為了取景,天還沒亮就出門,為了這支紀錄片,團隊也跑了許多地方去拍攝。
NS
武0250有沒有,有沒有,刀子呢,刀子就比較簡單,它就是纏頭嘛,刀子它就是纏頭跟裏腦,有沒有,刀子的基本功就是這個,纏頭跟裏腦,有沒有,這裏腦,然後前面旋轉,0318
BITE入選團隊 蔡鈺婷(右)
013701德兆好像家裡住桃園,013703 013712又想到雅如客家話非常的厲害,然後我們也還不錯,那我想說,那就是大家各個領域專長都有,所以想說揪大家一起就是,一起來參加這個比賽,013724
BITE入選團隊 徐德兆(左)
《客家傳承影武者》
0202-0208
二023927這代沒有了,下一代就不見了,大家就說,你可以用YouTuber的方式,過去的東西,用現在現代的方式來記錄,024004
OS
《客家傳承影武者》
0218-0240
現在學武術的小朋友越來越少,團隊這次不僅要拍紀錄片,還要把徐德兆打造成YouTuber,試著用新的方式來讓年輕人接受,也透過影片傳承武術。
BITE入選團隊 徐德兆(左)
二024127我想要把武術這種東西,做像是音樂的樂譜的那種方式,一段一段一段這樣,現在這些人沒興趣,以後有人有興趣,還找得到這種東西。
BITE入選團隊 蔡鈺婷(右)
二023540我們過去我們的鏡頭畫面,會一直聚焦在主角德兆身上,但是導師就有提醒我們一件事情說,既然我們是要記錄我們團隊成立YouTube過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是主角,023553
BITE紀錄片導演 陳志漢(右)
021610她一開始講得滿簡單,就是把那個拳打過一遍,然後把它記錄下來這樣子,然後我那時候,聽到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他們是想要去放到YouTube上面去宣傳,對,那我就說,那其實你應該記錄的是,你們在做這件事情的那個過程,021630
OS
《客家傳承影武者》
0327-0335
老一輩的師父逐漸凋零,記錄變得刻不容緩,過程當中不斷修正,自己也有了轉變。
BITE紀錄片導演 陳志漢(右)
021630他怎麼去一邊打拳,然後要一邊講客語,然後怎麼樣講得不好,然後被糾正什麼的,然後,我覺得這個過程是觀眾會有興趣的,021642
BITE入選團隊 徐德兆(左)
《客家傳承影武者》
0404-0419
二024406錄製這次影片,打武術的時候,心情就不會這麼緊張,要講話的時候就很緊張,一直抖,就會笑死人,真的,024423 024429第一次看到鏡頭,可惡,不知道要怎麼說話,真的,就會想,就想,我現在講對、講錯,會怎麼樣嗎,心情就會不一樣啦,024446
NS
《富富。小山岡》
0420-0620
富0108博舜,辛苦啦,那你下一站要去哪,去富岡吧,富富小山岡。那邊那棟老屋,就是富富小山岡,故事的開始,來自於一年前的活動,老屋擦澡工,0210
OS
屋頂漏水,天花板都快塌下來,桃園楊梅富岡老街上的這棟老房子,在一群年輕人的努力下,一起動手整修、改造,變身成老街的公共藝文空間。
NS
富1245超緊張,因為只有一個人,超緊張是不是,你要還要當主持人跟攝像手,對,疫情之後,我們很久沒有辦活動,非常期待,也很緊張,這次活動,是想要讓大家,透過田野調查,更認識富岡的文化故事,我剛有聽幾個說他第一次坐火車來富岡,他說滿不錯的體驗,來到一個,他覺得是一個純樸的小鎮,他滿期待的,喂,你好,請問是先生嗎,你有報名今天的田調工作坊,請問你會來嗎,1330
BITE入選團隊 呂宗翰(右)
012654就去問了很多朋友說,有沒有富岡在地的朋友,或是了解更多客家文化的朋友,就找到了博舜,喔,原來他就是串連戴阿爐阿公跟飛竹眼鏡阿飛的那個組織,富富小山岡裡面的人,就很開心,然後就決定說,來拍他,然後他又超愛客家文化,就是跟他到處跑來跑去,去搜集很多客家文化傳統習俗的一些素材這樣子,012719
BITE富富小山岡地方經理人 張博舜(右)
二014004我一開始也是不敢說要讓他們拍啊,其實我也是才剛開始做調查,才開始做這個東西,不過他們說可以一起來傳承,來記錄這些東西,到底富岡有什麼東西,014016
BITE新富客家文化協會總幹事 莊家冀(右)
二020526他們學生也是一大早就出門,有的學生早上八點多、九點還在睡,不要說出門,還睡到中午還沒出門,你說像這樣的年輕人,這樣的學生要支持他們嗎,當然要啊,020541
NS
《富富。小山岡》
0713-0743
富2006客家其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信仰是世界觀的祭祀,也是客家生命的座標,在這當中的價值,是我們這一代要一直傳承的,這邊有一口龍王井,這是大井頭伯公,所以其實,富岡以前有很多伯公,所以叫做伯公岡,伯公岡,2037
NS
聖筊。
BITE新富客家文化協會總幹事 莊家冀(右)
二020641我今天就是帶大家去走訪伯公廟,因為我們的主題是伯公岡,透過這樣田野調查的工作坊,讓大家可以了解說,雖然你不是做這樣的工作或是什麼,不過你可以漸漸認識你住的地方,020706
BITE入選團隊 呂宗翰(右)
二012850我覺得其實我們自己身為非客家人的影像的團隊,在參加這個競賽,我們其實也是被轉譯的對象,012827 012840我們來的時候,他們是非常好客跟熱情的,只要是遇到我們的人都很急於想要分享他們地方的故事,連路上電線桿上的燕子在聚集,他們也可以跟我們聊一個小時,012852
BITE入選團隊 吳昕儒(左)
二013913活動一件一件辦,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這樣疊起來,然後怎麼樣推廣它的文化,就是怎樣轉譯它的文化,就是用事情,用它做事的方法推起來,就會讓人家比較具體知道,怎麼樣執行地方創生,怎麼樣讓文化轉譯,013931
NS
《富富。小山岡》
0850-0907
富2130現在看起來很正常,文化和母語流失的現象,是不是我們不夠努力,才不會被時代潮流帶走,這些長期在地方的文化能量,隨著老人家的離開,還剩下多少呢,2147
BITE富富小山岡地方經理人 張博舜(右)
二014133因為很多人不知道,富岡是不是臺東的富岡,他不知道其實楊梅也有富岡,有很多文化,不只伯公,或是七月半的萬善爺的文化,還是說我們有仙草,富岡有很多的文化,014148
BITE入選團隊 呂宗翰(右)
二013031從一個單人的個體,跟一個比較幼型的想法,去成長到一個成熟的眼界,對我來說,可能是我這部片想要呈現的一個核心價值,還有他們生活上,在加入小山岡這個組織之後,所帶來的變化,跟看到的視野,跟想為這個土地做的不一樣的改變,013054
NS
《這次,我們回家聽音樂》
0946-1045
<菸打馬>
音0000桃園觀音,是住在著很多客家人的客家庄,邱群,就是這裡的人,今年24歲的他,在這裡出生、成長,高中時讀中壢地區的學校,從小就對音樂有興趣的他,在這裡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接觸到中壢的音樂圈,與不同的文化,更激發他對於南島語族、在地文化、與客家之間的連結。0037
NS
那可能他們本身就是來自熱帶地方,他們的音樂性也比較強,會比溫帶的國家,因為這是我自己去觀察去發現,就是比較多節奏的音樂,都是來自可能說像非洲、或是拉丁美洲、或是東南亞。
BITE入選團隊 蕭筠瑾(右)
025637我們的主角就是邱群,那我覺得這個文化保存,可能比較像是他對客家的詮釋,025645 025649我們在邀約的時候,就是才發現說,他的音樂其實不只是客家,他還有閩南跟南島語民族,025658
BITE入選團隊 蔡盈宣(左)
024553他(邱群)是年輕人,就是跟我們年紀差不多,然後就也滿想要知道說,如果是以我們這個年紀,這個角度去看,這個可能跟土地、跟文化比較有關的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的想法是什麼,024610
BITE紀錄片導演 陳志漢(右)
021803他其實接觸的音樂類型很多,就是有一種,當你接觸到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知道,自己的不足的地方,自己的渺小,你就會想要去,我要怎麼樣開始去轉變這樣子,021818
NS
《這次,我們回家聽音樂》
1135-1148
音2217因為我剛好是觀音人,就是我的成長經歷,成長到後來我是發現,就是我的朋友或是什麼,就是你長大一定要離開這個地方,2227 2241因為這個地方沒有辦法再給你,你要的東西,2245
BITE入選團隊 蕭筠瑾(右)
025936其實我們有被邱群拒絕過,對,就是因為我們第一次,因為我們那時候就是,題目都很客家,因為畢竟他,他網路上資料其實並不多,就是先問他,然後我們再改腳本,然後就寄給他看,然後後來就是有接受這樣子,030043
OS
不論是音樂、信仰、地方創生、文化資產、傳統武術、美食、語言等等,桃園客家短片培訓計畫暨競賽,7年來總共有249組參賽,累積了許多作品,成果豐碩。
BITE桃園市客家局局長 黃傅淑香(左)
010656拍片的過程是一種對話,可以讓不同世代的人,我們所有的年輕人,用自己的角度、觀點去記錄我們客家文化,藉由這次得獎的影像資料,可以累積、保存我們桃園客家的多元面貌。
BITE紀錄片導演 陳志漢(右)
021015我都還滿開心的,因為我覺得他們在進步的那個過程,我就可以看到就是,這些文化、這些客家文化在他們的心裡面,有慢慢扎根的感覺,021025
BITE紀錄片導演 李嘉元(左)
二 020214我覺得紀錄片對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價值,比如說對收看的人,它就可能有知識點,020224 020239對於自己,導演啊,或者是製作組本身,我覺得也很多的經驗累積,020246
OS
透過短片計畫,忠實的為桃園客家留下紀錄,一年一年,累積了無數影像資料,雖然名為競賽,但更大的意義和價值,則是為桃園留下在地珍貴的影像資產。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