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無塑農膜,希望能降低傳統塑膠地膜使用,而且業者取得的農業廢棄物相當多元,只要有植物纖維就可以製造,像是稻殼、牡蠣殼、苦茶油粕、木炭等等。現在相關業者也跟新竹湖口鄉合作,協助將農業廢棄物回收循環再利用,雖然科技農膜價格並不便宜,推廣也不容易,但總是一個方向。繼續看吳怡君和陳靖維的採訪報導。


 

 

 

一粒粒咖啡色的苦茶油籽,經過機器精密壓榨,榨出一滴滴珍貴的苦茶油,再看清楚點,一旁還有同時榨出來、也很有價值的苦茶油粕。

鏡頭來到農會加工廠裡另一邊,這裡還有每次輾完米後的稻殼,不說你不知道,原本它們都是沒甚麼用途的農業廢棄物,現在搖身一變,已經成為價格翻倍農業相關產品。

BITE湖口鄉農會總幹事 周星江(左)

他們將我們的稻殼來研發他們的副產品,我們知道我們榨出來的油茶的苦茶粕,也同樣可以將這種無塑地膜,做它副原料副產品。

BITE環保再生產品公司董事長 何建樺(左)

 

稻殼我們收回來,我們會加工加工就是研磨,研磨到奈米級以後,加入我們原料中做出來的農業地膜叫做黃金地膜,還有可以加入另外一種東西,就是我們的講的苦茶油粕。

OS

 

 

由於科技的進步,業者使用的農業廢棄物和副產品種類相當多元==cgin==包含稻殼、苦茶油籽、東方美人茶茶梗、咖啡渣、木炭、牡蠣殼等==cgout==湖口鄉農會除了提供農業廢棄物給業者加工製成無塑農膜,也推廣給鄉裡農民嘗試使用。

BITE湖口鄉農會總幹事 周星江(左)

 

到底這種無汙染的地膜,對我們作物,農作物生長會有什麼瑕疵還是怎麼樣情形,經過這樣半年來,這樣觀察我們的無汙染地膜跟一般的塑膠地膜,其實比一般塑膠地膜品質用途還要好。

BITE湖口鄉青農 周士弘(左)

其實跟我們平常就是一般之前種水稻狀況,其實生長狀況也都是沒有太大差別,對還有他們提到說他們的,他們那種無塑地膜,其實是就是可能有用一些竹炭,就是類似鹼性的,那打進去也可以幫我們降低就是土壤,所謂土壤酸鹼值,所以其實在對於我們作物上應該也有一定幫助。

OS

由於傳統農業地膜使用在像是瓜果類還有草莓等,特別是苗栗大湖鄉草莓農使用量也算大宗,回收上的問題也常浮上檯面。

BITE農糧署北區分署分署長 王安石(左)

 

大湖目前他們初步統計,每年用的地膜大概有200噸到250噸左右,所以這些東西如果到栽培季結束,就必需要回收,一回收的話就是,造成後面的人力增加。

OS

==cgin==傳統農膜價格便宜,有保濕、抑制雜草功效,但回收人力與成本高,科技無塑農膜,相對價格較貴,但能自然分解在土壤中,不需花費人工撿拾及廢棄物處理費用==cgout==但科技農膜的推廣卻一直無法突破。

BITE環保再生產品公司董事長 何建樺(左)

 

坦白說,因為我們政府,我們臺灣還沒有限塑,所以各方面因為這種成本一定比較高,所以說採用的人並不多,慢慢一直我們也在跟廠商 各方面在做推廣動作。

OS

實際到農地詢問農民使用情形,價格成本還是一大因素。

BITE桃園青農  陳士賢(左)

 

如果農膜的回收假設是材料是1000,那回收我們大概是算1000,那它現在目前訂出來的價格大概是3000元,如果說我的末端成本商品價格沒有那麼高的時候,其實老實說這個部分到是很難去推動。

OS

而實際到草莓之鄉,農民提出不一樣的建言。

BITE大湖草莓農 邱德金(左)

我們大湖鄉公所對我們農民比較好,沒有收手續費,都是免費為我們農民處理這樣的塑膠農膜,因為這樣就沒有,沒有對農民增加另外成本。

BITE大湖草莓農

林延炫(右)

現在我們目前用到PE的材質,它所有的延展性還有一般來說,這塑膠地膜我們鋪上去就一年時間,甚至於有的兩年使用到兩年還可以, 你假如說,它不到兩年來說再來換一次,再做一次工的成本就會提高了。

OS

另外新的科技農膜在耐用性還有實用性上,或許也需要再做不一樣的調整。

BITE草莓農 黃畯和(左)

 

那今天地膜如果是百分之百完整一件時候,它其實耐用率是一定比較高,那經過打定植孔之後我們破壞瞭它的表面,那是不是會,因為水陽光甚至風的拉扯,那降低它的耐久率。

BITE大湖草莓農

邱德金(左)

像這樣它來的地膜的話,分解它沒有幫我們農民先挖好洞,這樣要我們去挖洞的話,實在是很增加很多的工人要做的工作,程序變得要比較多程序再做。

OS

目前農糧署也在研擬將來如何推廣才能順利進行。

BITE農糧署北區分署分署長王安石(左)

 

它可能會影響到成本問題,那農民在意的也是成本問題,那我想這個部分也在跟業者溝通,能夠是將整個地膜成本,能夠再去做下降,我們日後再思考如何來做推廣運用。

OS

業者表示,目前也嘗試針對不同農作物的季節及農民耕種習慣和科技農膜的耐用性慢慢做調整,希望獲得更多農民的支持,畢竟增加農民的使用意願加上科技進步,才能讓成本下降,加上政府補助推廣,臺灣發展綠色農業及減塑目標才能跟得上腳步。

採訪/撰述 吳怡君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