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12月20日,南迴鐵路全線電氣化通車,台灣環島鐵路電氣化的最後一哩路,也終於接起來。然而,每天只有一班,往返枋寮到台東、鐵道迷傳說中的解憂列車「藍皮普快列車」,也在12月22日完成最後任務、正式告別正班車舞台。這讓許多民眾深感不捨,紛紛在停駛前搶搭,就要是再體驗一次藍皮火車的復古風情,和它特殊的解憂魅力。
BITE列車長 馬世駿(右)
影片提供 馬世駿
0032-0042
枋寮還會看到蓮霧,然後這樣沿途,慢慢上坡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就是愛文芒果,然後繞一大圈之後,就經過大武,繞一大圈,就進入到太平洋沿岸,那邊沿岸看他們種的那個農作物,又不大一樣,他們有一些用黑布蓋起來,那是荖葉。
從西岸到東岸,窗外地景不斷變化。
BITE列車長 馬世駿(右)
影片提供 臺灣鐵路管理局0054-0116
其實台灣海峽看起來比較灰藍,因為它可能深度比較沒那麼深,我們現在沿途看到的是台灣海峽,也許還可以看到巴士海峽,太平洋沿岸你就會看到,海的顏色比較深,比較蔚藍。
南迴鐵路西起枋寮車站,往南經過加祿、內獅、到台灣最南端的枋山車站後,就一路往東,穿越中央山脈,來到東岸的大武,再往北,經過瀧溪、金崙、太麻里、知本、康樂,一直到台東車站。
BITE聲音來源
列車長 馬世駿(右)
就是因為有山、有海,所以它形成的風景就非常的宜人,所以我個人是覺得說,台灣鐵道10大窗景,南迴應該有占到6、7個以上。
民國93年馬世駿進入車班,擔任值乘工作,95年藍皮火車進入南迴線,馬世駿也從那時值乘南迴線藍皮火車至今。
BITE列車長 馬世駿(左)
因為那時候電聯車,就大量進入到台灣之後,很多像台東縣、屏東縣的那個普通車,就慢慢就退役了,退役下來之後,才進入到南迴。
影片提供 臺灣鐵路管理局0157-0207
因為被南迴風景吸引,馬世駿開始追逐拍攝火車。
BITE聲音來源
列車長 馬世駿(右)
影片提供 馬世駿
0208-0215
照片提供 馬世駿
0215-0245
因為我們經常行駛在南迴間,我們這個工作閒暇之餘,坐在車窗旁的時候,我們會注意看哪些地方,比較適合拍。
漁塭系列的火車照片,用不同的構圖,呈現出不同的鐵道之美。
BITE聲音來源
列車長 馬世駿(右)
雖然是一個漁塭,雖然可以從屏鵝公路上面就可以拍到,可是你後來會想說,是不是應該換個角度、換個構圖,所以它的東邊、它的北邊、它的南邊的山上,我們都想辦法去到那個山上。
記者 林秋伶(左)
藍皮火車一天只有兩班而已,早上會從屏東的枋寮開往台東,下午還會從台東開回枋寮,因為它的行駛速度較慢,而且站站都停,沿路經過的路線,風景還非常漂亮,所以又被稱為解憂列車。
列車緩緩駛進陽光小站,而這個站只供員工上下班通勤使用。
BITE高雄檢車段段長 陳清直(左)
到潮州這邊,這邊天氣比較熱,陽光比較普照,那麼我們等於說到新的地方,新的廠房來上班,猶如旭日東昇。
這裡是台鐵的潮州車輛基地,也是司機員上班報到的地方。
BITE高雄機務段指導員 黃國平(左)
我們司機員開始到這運轉室報到的時候,要跟值班的主管報到,值班的主管會交待司機員,什麼要注意的事情。
絕不超速行車,厲行呼喚應答,根絕責任事故。
宣讀乘務員守則後,還要做酒測、量血壓。
BITE高雄機務段指導員 黃國平(左)
也要再去看公告,公告裡有包括鐵路局的,做工程,路線安全的問題。
到這邊就好。
現在這個車子是要拉到潮州站,拉到潮州站以後,那個車頭會拆掉,變成這個車頭開,開往枋寮。
藍皮火車出發前,要再做最後檢查。
要掛兩條紅色的管子,那就是空氣,要接空氣的。
你後面那個門要打開,好,收到。
BITE高雄檢車段機電股主任 沈僑華(右)
空氣灌通了,要來看這個壓力表,這我們的空氣,這主要我們的剎車,藍皮列車剎車用的,我們空氣要看有到5公斤嗎,有滿5公斤以後,我就要開始來做氣軔試驗。
BITE高雄檢車段機電股主任 沈僑華(左)
機車來連掛以後,我們就會做氣軔試驗,做完了那時間很短,就準備要出庫了,所以我們要先看看哪邊有問題,要先處理好。
不只車上,還要檢查車底下。
BITE高雄檢車段機電股主任 沈僑華(左)
看這個剎車有正常嗎,有剎車,這剎車和鏈子有沒有密合,這就我們的剎車,第二我們看我們的連掛情形,這連結器,有確實落鎖沒有。
(這是檢查什麼),這是檢查我們水箱裡面有水嗎,我們水櫃在那裡,檢查看看水櫃有水嗎這樣,如果沒水廁所就不能用,洗手也沒辦法洗。
仔細看,這藍皮火車的「造型」,還不一樣。
BITE高雄檢車段機電股主任 沈僑華(左)
這就是以前的對號快車,對號快車,這就差不多民國60年左右,民國60年那時候生產的,這就是日本的火車,那印度仔它那種就是我們通勤的車子,以前就現在我們講的通勤電聯車,所以它有自動門的,我們這個車子沒有自動門,我們這個車子就前後,前後用樓梯上去的。
沈僑華就小就夢想著,長大要到鐵路局上班,民國77年,他如願進入鐵路局。
BITE高雄檢車段機電股主任 沈僑華(左)
進來的時候,維修的車輛,藍皮的車子都是對號快的,對號快的,還有一種就是通勤列車,當時就差不多占有一半,我們維修的車輛數的一半左右,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
BITE高雄車班組主任 陳崑郎(左)
這個早期藍皮列車,它都是做普快車,那時候一天一班會跑台北,跑台北,然後早上去,早上五點多開去台北,然後到第二天再回來。
BITE車長 藍介亨(右)
影片提供 Holmes
0711-0718
有冷氣的客車出來之後,那這些比較老舊的客車,就逐漸被汰換,平快跟普通車就合在一起,變成普快車,就是二等跟三等的客車去合併。
BITE列車長 馬世駿(左)
藍皮是很多人,尤其年長人的集體回憶,它代表的是庶民經濟,然後,藍皮列車可以說是台鐵的錢母。
BITE鐵道文物收藏家 陳朝強(左)
影片提供 Holmes
0747-0754
因為我住二水,那我在彰化念書,所以每天的上下學,大概通勤的列車,都是以藍皮為主,也曾經搭過我老爸,開過藍皮車,搭載我的記憶,其實學生時代最常的就是,車窗開著,就把書包先丟進去,先占位子。
本來有3、40張這種椅子,因為放不下那麼多,就全部都送人了。
陳朝強的父親、爺爺都曾是台鐵司機員,21年前他在社頭開了這間便當店,就以藍皮為主題來打造,二樓還有許多珍貴的收藏。
BITE鐵道文物收藏家
陳朝強(右)
這邊是全台各所有車站的硬式車票,那幾乎都收集齊全了,像南迴線大概這邊就是各站,各站這樣子,幾乎都是南迴線的各站的車票。
BITE鐵道愛好者 詹學強(左)
照片提供 詹學強
0835-0843
那時候剛好我結婚,剛好蜜月旅行,剛好環島,就剛好特地去搭一下來回味,因為在西部,我從西部出發,西部都是一些冷氣車,沒有開窗戶,假如剛好那時候割稻的時候,剛好也可以聞到稻香味這樣子,然後在海邊的時候,可以聞到那個海味鹹鹹的這樣子。
照片提供 1000次
0906-0915
藍皮火車在台鐵歷史上,具有時代意義,鐵道愛好者1000次,也曾拍下許多藍皮影像。
BITE鐵道愛好者 1000次(左)
照片提供 1000次
0923-0927
這班車我是傍晚拍的,早上是從台東到花蓮,是200次,那下午四點多、五點,從花蓮開往台東,它叫199(次),我們都叫它吃到飽。
BITE鐵道愛好者 1000次(左)
2010年的12月22號,真巧,花東線的普通車,也在那天停駛,跟這一次的南迴線的藍皮普快車,剛好,相差了10年的時間。
照片提供 1000次
0941-0948
許多畫面,只能從影像中追憶,這張在林邊溪橋拍的照片,也很經典。
BITE鐵道愛好者 1000次(左)
照片提供 1000次
1002-1009
因為它的車廂拉得很長,而且上面還有一個門沒有關,為什麼門沒有關,因為它,這班普通車每一站都停,所以每一站有辦理貨運,可能上去的是雞啊、鴨、兔子、腳踏車,都可以從這邊上去。
照片提供 馬世駿
1009-1021
南迴線從加祿一直到中央號誌站,都是上坡,這張完全沒有電線桿年代的照片,以後也拍不到了。
BITE鐵道愛好者 1000次(左)
照片提供 1000次
1022-1025
影片提供 馬世駿
1031-1040
影片提供 馬世駿
1047-1111
這是枋山站往東,那在這個南迴鐵路,因為列車要上去到一定的海拔高度,要穿越這個中央隧道,火車因為要爬坡,加足了馬力,所以說它的聲音是,對鐵道迷而言是非常的療癒。
BITE聲音來源
司機員 黃連重(左)
今天的車頭是R魯115號,它是100型的,R魯100型的機車,一般這機車都是南迴的,算南迴的主力,都是在開莒光號,跟那個普通車的,5008
黃連重在南迴線,開了20年火車。
BITE司機員 黃連重(右)
有黃色的標(示),有黃色的都是要停車的,如果說現在開到枋寮,我們就要移到枋寮,如果開到下一個站加祿,我們就把它往下移到加祿那裡,4838
影片提供 馬世駿
1128-1140
藍皮火車從車輛基地出發,前往潮州火車站,列車長已經在車站等著。
3671(次), 6車240噸,6車240噸,6車240噸。
BITE車長 藍介亨(右)
第一個3代表的是鋼造的客車,對,因為以前有所謂的木造的客車,那3的話,就是那個鋼體的。
BITE列車長 馬世駿(右)
107年、108年、109年,三年做一次,是最大的保養,由高雄機廠負責,然後它這個三級保養完的一年之後,要做二級保養,015424
BITE車長 藍介亨(左)
這個配電盤也是非常的有歷史,(它是要帶動以後,發電機才會),帶動以後它才會充電,那充電的情況下,我才會選擇要開燈,以免電瓶過度的消耗這樣子。
影片提供 Holmes
1230-1236
一切準備就緒,前往枋寮站,旅客已經擠滿月台。
BITE枋寮站站長 陳連成(左)
有的是懷舊,那有的是朝聖,很多,很多都是北部、中部都有,是,都是為了要體驗行程。
BITE旅客 胡奕佳(右)
我們是從台北出發,然後想說24小時環島,然後所以,算今天的凌晨兩點出發,然後就為了要坐這個車。
BITE旅客 莊承霖(右)
那時候小時候很常去屏東,都會搭這個,那時候這個還很多,現在幾乎都沒有了,現在就剩枋寮到台東而已,都搭不到,所以一定要來這裡。
BITE旅客 張桂娥(右)
(妳從哪裡來),台中,(今天是特地來坐是嗎),對,對,特地來坐藍皮火車,(為什麼),因為它快要停駛了,抓著最後的機會。
BITE高雄車班組主任 陳崑郎(左)
原本一天是3個車廂,那因為最近旅客比較多,我們有加掛了2個車廂,有5個車廂,原本我有去申請,再申請加掛,但是因為我們的車廂,實在是修不出來了。
BITE枋寮站站長 陳連成(左)
我們以前跑這班的話叫做那個快樂列車,真的看那個海景的話,真的是心曠神怡。
BITE列車長 馬世駿(右)
它是平民的觀光列車,所以通常來搭乘這班車的人,幾乎都是來遊玩的,所以就是沒有那種趕車,或者是要去通勤那種壓迫感。
馬世駿說,他最大的收穫,就是在藍皮車上,認識很多朋友。
BITE列車長 馬世駿(右)
有日本,日本最多,中國大陸也有,澳洲也有,我甚至有碰過,最遠的應該是來自瑞典的母女,自己做的那個車票,紀念車票,送給旅客,然後有時候還會做印章。
BITE車長 藍介亨(左)
內獅到枋山之間,會有一個逐漸往上坡,那它會有一個很漂亮的,你可以看到西部的海灣,天氣好的話,你甚至看得到小琉球。
影片提供 馬世駿
1437-1450
所以,旅客通常上車第一件事就會問。
BITE車長 藍介亨(左)
第一個,一定上車就是先問,海側在哪裡,對,他們想要看海,對,因為再加上現在新的多良那邊,就是有一個,人家說,像行駛在海上的那種感覺。
BITE聲音來源
旅客 胡奕佳(右)
而且有海上的火車,也滿酷的,想說來體驗看看,(剛剛有經過那一段),有,那超美的。
BITE旅客 莊承霖(右
因為以前搭南迴搭自強號,這個窗戶都是關的嘛,可是像現在窗戶可以打開來,就感覺離外面那個景更近,而且它現在,它路線又移到離海邊更近,就更有那個親近自然的感覺。
BITE旅客(右)
就是感覺上那個車上好像很多故事一樣,我覺得可能它整個比較慢,所以就是搭起來,我覺得還滿舒服的,就是路上,除了隧道裡面之外。
BITE車長 藍介亨(左)
影片提供 Holmes
1545-1552
夏天的時候,其實在靜止的過程,在車輛靜止的時候,其實是非常的悶熱,但是所以有電風扇,那你車輛在行駛的時候,其實它那個風,包含隧道,其實它的空氣比較冷一點。
Stand
記者 林秋伶(左)
藍皮火車是台鐵最後還能把窗戶打開來的火車,像這個窗戶,前面還有個簾子,可以擋陽光,如果不需要,就可以把它拉起來,這樣就可以看到外面美麗的風景了,這裡還有一個玻璃窗戶,也是可以把它打開來的,有點吃力,因為它非常的重,打開來之後,你就可以感受到,從窗戶外面吹進來的風,而且還聞得到土地的味道。
太麻里站北邊的「櫻木花道」平交道,也是非常有名又受歡迎的景點,在藍皮正班車停駛前,遊客也趕緊把握每個可以拍照的時刻。
車要開了,車要開了,這站沒有要停很久,來,趕快上車,趕快上車。
BITE車長 藍介亨(右)
(會不會有人來不及上車啊),會有,之前有聽我們前輩說,有人在,他跳上那個火車頭的欄杆,就是拍照來不及,然後就跳上火車頭,司機嚇死,對,趕快停車,叫他下來。
BITE鐵道情報執行編輯 林宜潔(左)
大家乘客都有點過於熱情,所以在每一站都下車,所以會導致時刻會有一點點晚。
南迴線有30幾個隧道,每次過隧道,都聞得到柴油味,在過完所有隧道後,列車長就會先把車上電源關掉。
BITE車長 藍介亨(右)
四顆電瓶都在下面,然後藉由車輪轉的皮帶驅動,去蓄電,那你車子靜止的狀況下,它就是直接從電瓶去耗電這樣子,那通常過了最後一個隧道,我會把電燈先切掉,對,白天的時候,對,讓它蓄回程的電力,稍微蓄一下。
(又完成一趟了),對,又完成一趟了,等一下還有,同一趟。
下午1點41分到達台東,3671次完成任務,下午4點15分,3672次再次出發,這回換R123擔任本務機。
BITE車長 藍介亨(右)
有一段時間它的那個烤漆,車頭的烤漆一律都烤這個,他們叫做孔雀藍,那之後因為那個文資的關係,高廠(高雄機廠)它決定把3輛車,分別是R40、R101、以及R123,這3輛恢復成原本的塗裝,這是它當初從美國進來的時候的塗裝,(所以這個反而是最原始的),對,這才是最原始的塗裝。
而且3672次還有個重要任務。
BITE車長 藍介亨(右)
這是我們繳款箱,它就是早上會有一班車,包含箱子,然後各站會把它昨日的營收,全部都丟到這個裡面,那由台東站來負責幫各個車站統計跟會計的部分,對,那現在這班車,我們就是要把這個空箱子,迴送到枋寮,讓它明天可以再有一班車可以送到台東這樣子,對,所以它目前是空的,然後這個部分是各個車站的公文袋。
列車長身負重任,還得顧前顧後,有時候門關不起來,還得用鐵鏈先圍起來。
BITE列車長 馬世駿(左)
它的軔缸,氣還沒灌飽,所以它沒辦法就是同步關門,還沒同步關門,就是還沒同步關門之前,我們先把這個放上去,是怕人摔到車外。
窗外景色不斷移動,連大海都有了不同風情。「藍皮火車」承載著幾代人記憶,109年12月22日、藍皮停駛倒數前,這麼多遊客興奮搶搭同時,吹著風、不僅搭乘著回憶,更搭載了滿滿的不捨。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