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是全台養豬頭數最多的縣市,一年大約有140多萬頭,但由於三年前開始,養豬頭數趨於飽和,農委會便不鼓勵養豬,雲林縣政府在102年公告,新設及增設畜牧場都暫緩受理,直到去年,總量獲得了控制,縣政府在104年7月通過「雲林縣新設置畜牧場管理自治條例」,有條件地讓想要更新設備的養豬戶可以提升設施品質,其中更是全台灣首例,鼓勵業者符合動物福利措施,並放入自治條例中的縣市,像是讓傳統飼養母豬的狹欄空間改為群飼,減少動物成長環境緊迫等措施,但要更新設施為群飼,成本相對提高,且群飼可能造成母豬打架,胎兒易流產等,因此許多養豬戶都還在觀望,但也有業者決定投入,畢竟未來台灣若加入TPP,豬隻產業要生存就必定要增加競爭力,跟上國際的腳步朝動物福利發展,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來看。
養豬養了40年的廖武雄,每天例行工作除了餵養飼料以外,還要固定巡視豬隻的健康狀況,因為牠們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
[雲林養豬戶
廖武雄(客籍)]
我每天會來巡看看,看有沒有生病,生病都要來醫治,(牠們)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會啦,摸一摸牠們就會乖乖。
年紀漸漸大了,但因為養豬產業辛苦,廖武雄的孩子並沒有承接打算,他覺得有些可惜,不過想到未來若是台灣加入TPP,放寬進口含瘦肉精豬肉,對台灣產業將造成的衝擊,就感到十分憂慮。
[雲林養豬戶
廖武雄(客籍)]
你如果不養放著就浪費這些東西了,我老了就加減養,老了就加減養,對,不然這些要花,花很多(錢),如果進口國外豬肉影響很大,進來就慘了,對,(價格)下降就會不符合成本了,就,對,不(符合成本),對,划不來了,(划不來了喔),對,對啊,豬欄都蓋好了,划不來就慘了,這本錢很高。
豬肉還沒大幅開放進口,102年,雲林這個全台養豬頭數最多的縣市,就已達飽和,因此縣政府祭出總量管制,暫緩申請新設或增設養豬場。
[雲林縣農業處 處長
張世忠]
這部分的話,因為雲林的話,目前大概宰養的養豬頭數大概140幾萬頭,那這樣的一個養豬頭數的話,其實對於雲林的一個,生態環境的話其實造成滿嚴重的影響,那它所產生的臭味,其實也都屢屢造成,我們這,這裡的,當地的居民滿多的一個抗爭現象。
總量管制經過了三年,如今總量已獲得控制,許多養豬業者想要申請增建新的畜牧場,卻因為雲林縣政府先前102年暫緩增建,導致設施遲遲無法更新,畢竟若要與國際產業競爭,畜舍更新才能提升整體水準,因此在104年7月,雲林縣政府通過,「雲林縣新設置畜牧場管理自治條例」,有條件開放新設畜牧場,同時也鼓勵推動動物福利設施系統,成為全台首例。
[雲林縣農業處 處長
張世忠]
那希望透過自治條例,限定一些條件以後,符合這樣資格的,那你興建的一個畜牧,就是畜牧場你必須要距離學校,或者是社區住宅、機關等等,要超過300公尺以上,那你的養豬舍的話,你必須要是密閉、水簾,然後有高床,那減少用水量等等條件,我們就把這個自治條例裡面列出了,動物福利的一個,精神的一個條款在裡面,那也希望說,未來有新設畜牧場的這些,前輩的話,可以去把這個精神,落實在我們的新設畜牧場裡面。
要更新設施,是因為傳統的母豬狹欄設施,寬60公分,長約200公分,主要是為了方便管理,讓生產更有效率,但很明顯地,在這樣窄仄的空間裡待上100多天,無疑是種折磨。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執行長
朱增宏]
把牠關著一輩子,完全,像那一格一格的那叫做狹欄,牠完全都不行轉身,對牠來說,一來,一定很難過,也很多會生病,牠的屎尿,大、小便都在後面,牠也不行轉彎,前面吃東西,後面大、小便這樣,所以對母豬來說牠一定很難過啦,所以這,第一點是說,對牠來說一定是,生理上,牠有很多的像腳,因為牠這個都不能動嘛,所以牠腳一定會有很多的這個跛腳,還有很多潰瘍的問題,肩膀會潰瘍的問題,然後牠這個,吃的這個也吃得也不好。
[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 系主任
羅玲玲]
就是說母豬之間可能很喜歡談話的,結果你現在把牠一頭放一欄,你就是,妨礙了牠的社交自由,豬如果坐得像狗的,可能這個,這個動物,就這個豬可能就是有點憂鬱了,那或者是牠會去咬欄杆,因為你可以想像得到,牠如果100多天都是在同一個地方,牠其實就是很無聊,那當然也因為牠長期在同一個環境裡,牠可能骨架啊,可能這方面也不是太好==ns==
養豬20多年的洪崇拚,將豬隻看做是家人一樣,不僅細心照料,他更到國外觀摩學習,了解最新的設施與技術。歐盟2013年,已經禁止使用母豬狹欄,像是丹麥、紐西蘭、澳洲等地,也都朝友善畜養前進,因此洪崇拚希望自己也能跟上國際腳步。
[養豬牧場 董事長
洪崇拚]
因為在歐洲,它們已經規定,已經有規定了,現在母豬要廢除狹欄,就是說,原則上容許一個月,在配種階段一個月,只要驗孕,牠的這種胚胎已經著床了,已經受孕了,你就要把牠移到一個群養的區域,讓牠可以自由的活動,大概在歐洲已經很,是已經有正式的規定是這樣子,所以其實我們希望說,能夠用一個群養的一個這個欄,比較大的空間,來讓牠可以更多的活動空間。
不僅未來要將設施空間變大,還針對動物福祉的五大自由要項、豬隻的自然行為給予周全的照料。
[養豬牧場 董事長
洪崇拚]
那當然在這個群養系統裡面,很重要的就是要讓牠有事情做,讓母豬牠在那邊有東西可以,可以吃,可以咀嚼,那時候我們還會種一些,像狼尾草類的草料,然後把它剁碎丟到裡面,讓母豬可以在那邊,一方面可以遊玩,一方面可以做牠的社交活動,豬跟人是一樣的,牠是一個,群居的一個動物。
[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 系主任
羅玲玲]
五大自由簡單的講來講,就是吃得好,吃得好要有水喝,吃的跟水的,然後呢,那個住得好,就是畜舍要好,然後不要生病,那生病呢,要看醫生,要看獸醫,那然後牠,不能讓牠覺得很鬱悶,不能讓牠覺得很憂鬱,那同時呢,還有一個就是說,要讓牠表現自然的行為,所以在,在狹欄這一塊,其實就是這樣,就我剛在講,就是說,如果說我們把這個豬是擺在野外,母豬如果在野外,你會發現牠是很喜歡社交的。
當然這樣的飼養模式,提高了母豬的免疫力,小豬的抵抗力也會增強,更能減少用藥。
[養豬牧場 董事長
洪崇拚]
母豬其實牠,如果牠的免疫系統比較高的話,當然在飼料裡面,我們就可以不用添加抗生素,那對我們整個場裡面,只要牠免疫系統提升,可能場裡面的一些細菌、病毒,我們就慢慢把那個濃度就降低,就減少了,那整個減少以後,會影響到後面,小豬,肉豬的成長過程,牠的健康度也相對會提升,對整個場來講是有利的。
但要將原本的狹欄設施更改為空間較大群飼,飼養頭數便得減少,成本相對增加,是一般設施的2到3倍以上,因此大部分養豬業者仍在觀望。
[雲林養豬戶
廖武雄(客籍)]
我用狹欄,比較不會互相咬,比較不會互相咬,你如果放在一起會互咬,會流產。
[養豬牧場 總經理
許家倫]
其實最大的影響就是成本一定會提高嘛,那譬如說,牠的飼養的空間就會變得比較,需要比較大,然後再來就是群養它的風險非常高,譬如說,母豬牠會打架,那打架會造成說,第一個我剛剛有提過就是,會產生傳染病嘛,或者是流血,然後牠就是會,會生病怎麼樣的嘛,那還有一個就是說,牠如果,牠已經那個,已經在預產期的時候打架,然後流產了,這是造成損失,這方面,就是整個育成率都會下降==ns==
要更改畜舍廢除狹欄,並不是想像中簡單,因此有養豬業者,為了讓豬隻每個階段都能開心成長,播放音樂讓豬隻情緒穩定,連飼料也都是自行調配。
[養豬牧場 總經理
許家倫]
我們就是想說,因為像,豬跟人一樣,為什麼人要聽音樂,因為聽音樂就是希望能夠放鬆心情嘛,那我們希望牠在這個環境下,能夠快快樂樂長大,那當然在,在飼料端的話,因為我們是自己的飼料廠嘛,所以在這個部分的話,我們就是用比較傳統的方式就是說,我們給牠比較好的一些營養的,的成分,譬如說我們添加一些蒜粉,添加一些益生菌這些東西,讓牠自己的,增強自己的免疫力,然後不要去用現在的這些,現代的用藥的方式去養豬。
讓豬隻在輕鬆無壓力的環境下成長,是雲林縣政府推廣快樂豬標章的重要元素,也是推動動物福利的項目之一,讓雲林豬肉產業,在未來面對國際競爭時,也能成為台灣的特有品牌。
[雲林縣農業處 處長
張世忠]
那雲林快樂豬,它是從畜牧場到屠宰場到分切場等等的話,它都經過產銷履歷認證的,整個一個品牌、一個標章,那未來加入TPP以後,那至少我們可以保證說,我們在雲林快樂豬裡面是,完全不使用瘦肉精、抗生素,有別於國外,國外的部分,那可以去做比較明顯的區隔。
從產地到餐桌,除了飼養端,做到盡量符合動物福利、健康安全,在後端分切包裝好的各種肉品,也都在第一時間送往冷藏庫或急速冷凍庫,這樣一條龍的作業模式,不僅肉品保水性提高,嫩度及風味也都能提升。
[養豬牧場 總經理
許家倫]
我們的產銷履歷就是,從源頭到生產都是我們自己的,那這樣的話可以確保說,我每一頭豬,進來的每一頭豬,都是沒有藥物殘留的,那那個我們自己呢,也會不定期的再送檢,送外檢,然後我們自己有自己的實驗室,每一批回來我們都會,抽檢這個生菌數跟藥物殘留,快篩,對,所以確保就是我們的每一塊豬肉,消費者吃到的每一塊豬肉,都是健康安全。
雖然雲林縣政府踏出了推動動物福利的第一步,但其實母豬群飼之後, 也有不少要解決的難題。
[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 系主任
羅玲玲]
不是說把豬趕出來就沒事,其實趕出來之後,會有更多的東西都是需要,需要研究的,只是說我們,把牠從狹欄出來之後,它就是比較符合我們剛剛在講的,符合牠的自然行為,然後牠比較不會那麼憂鬱,那麼這些是符合的,但是牠可能比較會容易打架,牠比較容易什麼,會接踵而來的,那這個在國外的研究都已經相當多了,那但是在台灣,可能這方面的研究是需要加強。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執行長
朱增宏]
會打架,我們用什麼辦法來減少這個打鬥,就是可能增加一些玩具啦,或者讓牠可以,可以磨擦,有事情可以做,或者是說有不同的系統,因為有豬會打架,我們有個,有些,有地方可以讓牠去閃避,會打輸的牠就跑掉,這樣就不會受傷,或者是就算一點點受傷也不會很嚴重。
雲林縣政府目前正在研議,未來將針對,符合動物福利的新建設施項目給予補助,或提供農民低利率貸款等,提高養豬業者的意願,畢竟友善畜牧是國際趨勢,學者也提出建議,認為農政單位除了要教育消費者,支持農民走向友善畜牧,也應該成立培訓團隊,輔導業者逐漸轉型,成立台灣自有品牌,即使將來面對全球競爭,也能以差異化開闢市場。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戴志明
- Jan 14 Thu 2016 13:12
471集-豬住得好一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