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麟洛鄉有一位童玩達人,利用隨手可得的材料,像是竹子、回收鐵罐等,製作出趣味十足的懷舊童玩,讓長輩重溫童年回憶。其中一款「體操選手」利用竹子的彈性,按壓旋轉竹片,就能呈現出像體操選手般的翻滾動作,相當吸睛。這位童玩達人不只製作推廣古早童玩,他還四處教學,甚至不斷改良精進,希望玩出更趣味、更吸引人的童玩境界。來看郭東源的故事!
先是用鋸子鋸開竹子,接著換柴刀剖成竹片,再拿電鑽在竹片上鑽孔,這會兒,手上工具又換成美工刀,將竹片兩側削至平順,緊接著拿出砂紙打磨,要竹片表面更細緻,然後拿出噴槍,火烤竹片。
烤過,比較有彈性,拗它不會斷掉,不然會裂掉。
童玩達人郭東源不斷變換工具,再將竹片、棉線、鐵絲等零件一一組合,不到半小時,童玩「體操選手」就在郭東源手中完成了。
[童玩達人
郭東源]
看竹子啦,有的竹子比較厚,它的彈性會比較好,會玩得比較久。
利用竹片的彈性,用手一壓,「竹片人」就會旋轉,就像體操選手的翻滾姿勢一樣,而且隨著力道大小,還會呈現出不同姿勢,趣味十足。
[童玩達人
郭東源]
大部分不是爸爸做給兒子玩,就是哥哥做給弟弟玩,以前我就用硬紙片刻隻猴子,我們就說是「猴子盪鞦韆」,現在這麼多年我在教學生的時候,我就用小小的木料,做了,小孩子玩,他就畫一個人,這樣翻來翻去,他就說老師乾脆名字改叫「體操選手」好了啦,我說好,也是可以啊,像是一個人在做體操一樣,會翻來翻去,有時候腳又會跨在那邊,很多動作啦。
近三十年前,郭東源擔任農會四健會成員,憑著兒時記憶開始製作童玩,就一路越做越多,到處去教人做。
[照片提供 郭東源]
[童玩達人
郭東源]
那時候農會就說要教小孩子,看變什麼花樣讓小孩子玩,要做一個作業,那時候我就想說玩是小孩子最喜歡的,我就想說就來做玩的,那時候還沒做那麼多東西,做幾樣而已,一直做,就有問到老人家以前玩那麼多什麼東西,他們就有說,所以現在就越做越多。所以就變成現在做到到處去教。
郭東源妻子
徐癸香]
剛開始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這樣不務正業,只知道玩,不過又覺得他這樣樂在其中,教學生在做或是教大人在做的時候,他自己就笑得比別人還大聲,比小孩子還大聲,就感覺他很快樂。
鋸下來的竹子,每一件每一個都有用,都用得到,就不會浪費,對都不會浪費。
就地取材的環保素材,沒有一絲浪費。在郭東源的巧手下,拼拼湊湊組合起來,就是一件充滿懷舊風情的童玩。
有的 這個還沒有很熟,你要乾的話喔,它會更響,聲音會更響,每個竹子的聲音都會不一樣。
竹鈴除了橡皮筋外,整支都是由竹子組成,因為每支竹子節理不同,所以每支都獨一無二,甚至連聲音也不盡相同。
[童玩達人
郭東源]
(竹鈴)做了就給小孩子玩,因為小孩子聽了,就會吸引他的注意力,像你要叫他,你不用用喊的,你這樣子搖,小孩子聽到了他就會看你了。
郭東源也熱心參與社區工作,早年從事文化普查的時候,從家鄉長者口中得知不少竹製用品,就開始自己動手做,像牛鈴就是這樣來的。
[童玩達人
郭東源]
這個是很早期,這個聲音就不一樣,有的會很響,因為是敲竹子的聲音,這個就叫做牛鈴,因為早期銅鈴比較貴,我們老祖先買不起,因為大家比較苦,所以他們頭腦就很好,就想到做這樣的,牛鈴,掛在牛的身上,牠就不會跑到不見。反正牠去到哪裡都會。
其中有不少是攤販用來叫賣的器具。
[童玩達人
郭東源]
麥芽鈴,因為早期賣麥芽糖的阿伯,傍晚或是早上他就會載麥芽糖到處去賣,來到鄉下,因為你要是沒有用這個,用喊的,可能喉嚨叫聲沒那麼大聲,所以用這個,搖這個,這樣的聲音我們聽到,我們小孩子聽到,有錢的就會用錢去跟他買麥芽糖來吃。
不要看郭東源好像只是在製作竹製童玩,他更把傳承這些童玩當作使命,不斷研發改良,希望它也能跟上時代。
[童玩達人
郭東源]
現在一直想的還是竹製的童玩啦,因為竹製童玩我現在還是想要做很多樣,還有做,像是竹蜻蜓,用手搓的,我現在不是,用拉的,就繞在竹筒上,竹蜻蜓插在這,有鑽洞,用線滾一滾,滾一滾,一拉,就飛很高,那就不一樣。
[郭東源妻子
徐癸香]
像推響鈴、體操選手,這些市面上看不到了,所以他就很想(推廣),這個東西又很好玩,最主要是說小孩子或是說老人家,現在的老人家也需要腦筋、手的一個活動,增加他們腦筋的連結,不會老化的那麼快,比較不會失智啦,要傳下來。
透過郭東源的巧手跟智慧,充滿趣味的古早童玩,就這樣簡單又快樂地被流傳下來。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戴志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