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仁海宮是古老廟宇,三年前因年久失修、漏水嚴重,廟方決定著手修繕,因有感於傳統剪黏技藝日漸凋零、下一代願意投入學習者越來越少,便前往各地集結優秀匠師,擴大工程規模,發揮極致傳統工藝技術,歷經近三年修繕,今年底仁海宮將以全新面貌,再現老廟風華。


 

 

主體的膚色調性,我們會先保留一些高光,然後來增加,增加人物的那個體感。

畫師在框線中,一筆一筆細心地為神像上色,整個過程,就像彩妝一樣,精緻又細膩。

[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 傳統彩繪畫師
許良進]
我們在做膚色的處理,剛剛我有處理過幾個色階,那這些色階裡面,一一開始我是先分墨,分墨,那分墨完了之後,我上膚色,然後再上一個更深的底層,然後再上一個,比較偏向於一個,就是血紅色,像我們皮膚你感覺不到,它的色彩的差異多大,但事實上如果我們移到,一種非運動性的地方,就能夠很清楚地,去分辨說這個色彩的一個差異。

畫師許良進站在鷹架上,專注地為觀音著色,寺廟彩繪與一般平面媒材作畫不一樣,畫布不是紙,而是水泥牆壁,用得是壓克力顏料丙烯,通常一站就要好幾天,作畫時頭要上仰、手要提高,難度增加,時間自然也拉長。

[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 傳統彩繪畫師
許良進]
中國式的一個光影觀,人物繪畫裡面,比較注重三白,對,三白,那三白的處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物的面貌,祂更有體感。

仁海宮興建於1826年,是桃園中壢的信仰中心,過去曾歷經幾次整修,近年屋頂漏水問題愈來愈嚴重,廟方決議為老廟來個大變身,特地找來寺廟彩繪大師許良進等人,讓兩百年老廟,迎向嶄新的兩百年。

[中壢仁海宮董 事長
李合鑑]
仁海宮,是兩百年的老廟,用傳統的方法來施作,請來中南部的名師來施作,屋頂的人物,全部用交趾,交趾陶,花草用剪黏的藝術,可以說是,現在,這些匠師非常的少了。

[中壢仁海宮 副董事長
王介禧]
整體思考要整修的過程當中,我們有去看過很多的廟宇,很多的廟宇,那也訪問了很多的這個承作的師傅,那我們這位師傅,他是比較系出名門,所以我們就三顧茅廬,去把他邀請來,來承作。

從全台各地找來頂尖匠師,將原本殿後的禮堂舊壁刨除,重新規畫,一步步從架鐵網、堆土、剪粘到彩繪,打造一幅半立體的壁堵-「怒海救民」。

[畫師
林釗義]
「怒海救民」它就是一個靜一個動,可是要表現動的話,不好表現,就只能靠背景,然後做氣氛,雲、風、浪,去結合,那所以說,其實這個東西比較困難。

[中壢仁海宮 副董事長
王介禧]
因為工期非常地長,如果照一般的公版的那個,藝術品的話,它是很快,公版(藝術品)的話,它就只有直接放上去而已,這個,我們這個剪黏,他們兩夫妻,還有一個師傅,剪了快將近一年的時間,我就開玩笑地說,你為什麼不多請幾個來剪,他(說)這個沒有人會。

[照片提供 陳明德]
剪黏又稱「剪花」,匠師會將亮麗的交趾燒碗片,修剪成需要的形狀,再黏在泥灰表面上,接下來要再做出細緻度,就得靠彩繪師的功夫了,只見畫師林釗義,手上同時夾了好幾支筆,畫幾筆就換一支,邊換邊畫,靈活堆疊顏料,表現出千里眼的肌理。

[畫師
林釗義]
其實剪黏它,有一定的限度,它到最後還是要用彩繪去,去把它完成,然後細緻的部分,剪黏它做不出來,因為剪黏它,它表現的是一個,簡化,然後一個立體,可是它最後面的那個飾紋,跟那個收尾,氣氛跟所有的完整度,還是要由彩繪來做收尾。

為了更貼近生活,仁海宮旁的聖蹟亭、伯公廟等人文地景,也成了彩繪主題,連台灣的生物多元面貌,也竄上柱子。

[畫師
林釗義]
這個鳳柱它的主題是,「百鳥朝鳳」,百鳥朝鳳裡面,它會有牡丹,會有梧桐樹,對,然後有很多鳥類,鳥類的話我們為了要,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就找一些我們台灣特有種的鳥類,來搭配這個鳳凰。

歷經近三年的修繕,從屋頂修到室內,集合匠師團隊的用心參與,仁海宮的整修工程已進入尾聲,這些日子以來,廟方並未因整修工程封廟,依舊開放空間,讓更多人見證傳統工藝累積的點點滴滴。

[桃園鄉土學友會 常務理事
陳明德]
106年的6月左右,我就在開始看這些匠師,在屋頂上面怎麼整修,怎麼做這個剪和黏的工作,還有說,他們去把交趾燒,從嘉義回來這邊組裝,然後包括到後面我們這邊的這個壁堵,「半浮」的這個壁堵,希望把它做成,給後代看到,層次,把這間廟的層次給提升,不是只有信仰而已。

[中壢仁海宮 副董事長
王介禧]
經過兩年多的整修,我們屋頂可以說美侖美奐,結合這個藝術的美,最主要還是說這個薪傳大師,因為他們年齡層,都六、七十歲了,再過來 因為現在年輕人不想學,就會斷層,造成斷層,所以我們這次不惜重資,也很多香客來共襄盛舉,留下藝術的東西,給我們下一代看。

隨著時代更迭,傳統寺廟修復技術逐漸凋零,而且一般文化資產的修復,多採標案發包方式進行,仁海宮結合傳統與現代工藝特色,未來將以嶄新面貌,迎向新時代。

採訪/撰稿 許儷齡
攝影/剪輯 戴志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