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竹東林業曾盛極一時,不少人靠著山林養家活口,竹東人梁兆清也是如此。民國六十幾年,他在台灣林業巔峰時期和人合夥開製材廠,甚至從製材業跨足造林,好光景不到二十年,就受到禁伐政策影響,林木產業隨即急速萎縮,在一片哀鴻遍野聲中,梁兆清卻仍咬牙苦撐,2014年他所籌設的永泰林業合作社,順利通過了FSC認證,成為台灣第一個通過國際認證的造林地。四十多年來,他始終堅持著造林這份工作,他說,用了這麼多台灣的森林資源,是該種來還給後代。


 

工廠開門一上班,我們第一個進去,今天的人員有全部來嗎,如果沒有,哪個人若是沒來,我們要找哪個人來替補。

梁兆清,正昌製材廠負責人,他常常是工廠早上開門後第一個到現場的人,因為這間製材廠可是他白手起家,辛苦一輩子的心血,從29歲開設製材廠算起,一晃眼就是四十多年,工廠裡每個製材細節,他都如數家珍。

[聲音來源
製材廠 負責人
梁兆清]
大剖,它就是原木進來,原木很重,人力抬,是抬不動的,我們就按照我們顧客訂單的規格,寬度和厚度,寬度我們先把它鋸開來,但我們就會鋸小片一點,人力抬得動的範圍就交給小鋸台,因為木頭不是每根都是直的,彎的地方師傅在鋸時就會跟著彎這樣鋸出來的成數較多,那就是看師傅的技術了,現在人全部,師傅全都有年紀了,太重他也抬不動了,所以我們(大剖時)盡量鋸小塊些,讓他們抬得動來鋸這樣。

梁兆清不只鋸木製材,他還造林,一開始原本是為了滿足自家製材廠的原料供應。

[製材廠 負責人
梁兆清]
當時我想,每天鋸這些杉木,遲早有一天可能會買不到木材,當時是,有幾個在山上有種樹(供)給我們的,像南庄邱先生他就找我說,不然就在山上,那有位周先生他說要(把林地)頂讓給人,他年紀這麼大了,我們來合股把它頂讓下來好嗎,在七林班這裡,我說好哇,就把它頂讓下來做,經營到十幾二十年之後,他可能覺得,常常這樣合夥很麻煩,有一天他就找我說,他說不然就乾脆全讓給你,你的木材行還繼續在做,好哇我就把他所有的股份接下來,越接手就越多,全部把人家的股份都頂讓起來,就兩百多公頃一直經營到現在。

梁兆清當時買下來經營至今的林地就在新竹五峰,目前台灣約有八萬名林農,平均每位管理利用的林地22.24公頃,而梁兆清手上就有200公頃的林地。2017年7月林務局為了要推廣國產木材,邀請了一群林業專家和環保團體代表來他負責的林地參觀。

[林務局 局長
林華慶]
各位朋友大家午安,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永泰林業合作社的生產區,其中的一塊林地,那他是跟我們新竹林區管理處,過去早期的這個租用的,租地造林的區域,待會兒就請林業合作社的梁先生,梁老闆梁兆清,他會來先跟各位做一個說明。

我們這個的面積,總共是一百二十五公頃,但是我們經過十次的疏伐木,我們第一次疏伐,從八十八年,從這邊開始,就是現在我們站的這個位置,從這個路的底下。

[照片提供 張乾榮]
台灣的森林從日治時代開始砍伐,光復後,國民政府也延續這樣的政策,將砍伐下來的木材外銷賺外匯,梁兆清投入林木行業時,台灣林業正值巔峰,他親眼見證了當年如何掏空山林換取經濟,同時也受累於如今看來似乎矯枉過正的保育政策。民國80年台灣全面禁伐天然林,並將每年伐採量限制在20萬立方米,使得台灣林業迅速萎縮,幾近停擺三十年。2012年在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的輔導下,梁兆清和幾位新竹林農共同成立「永泰林業合作社」,希望帶動停滯多年的林業。

(大家)往前走一下,我們裡面的生態,讓大家現場了解一下,我第一次疏伐呢,已經砍到大概有一千棵以上,現在在林木裡面,大概一公頃剩下,大約一千八百棵左右。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副教授
邱祈榮]
那憑良心講,在很多早期大家造林的時候,大家都很努力在造林,可是我們都知道,樹種下去了之後,它是需要好好照顧的,那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就發現說,梁老闆對他的造林地,照顧得像自己的兒子一樣,就是照顧得非常的好,而且非常的盡心盡力,後續的照顧,你要花很多的心血的話,這倒是很少見。

[聲音來源
林務局 局長
林華慶]
那梁老闆是這些租地造林裡面,很少數能夠從民國六十幾年,一直慘澹經營到現在,而且更令人感佩的是他們前幾年自己就加入了這個FSC的驗證,一年光是申請,第一年好像就耗掉五十萬,那接下來每年也都至少要二十幾萬的費用,完全都是他們自己來負擔。

每年一月到三月是他們種樹造林的季節,過去他們種日本的柳杉和中國的福杉較多,這幾年因為政府提倡種台灣原生的樹種,所以變成改種台灣杉為主。

[製材廠 負責人
梁兆清]
以前我們種樹是不帶泥土的,因為當時以前的天氣比較會下雨,現在的話沒有泥土包覆的,種的時候怕遇到好天氣就曬死了,現在林務局配給我們的樹苗,它都是包覆著泥土的,但山上很陡,一趟只能背個幾棵而已,以前像我小時候,一個人(一天)種三百棵樹沒什麼問題,以八小時來說,你一個小時種四十棵,差不多一分多鐘就種一棵了,你還要鋤土,又要種,還要把土覆蓋回去,覆蓋回去還要壓實它,還要再鬆土覆蓋著,為什麼要鬆土,鬆土後太陽不會一下子曬得,把底下的土曬乾掉。

二十餘年來,梁兆清固定跟三個工班合作,請他們幫忙做山裡的工作,其中有兩班是五峰在地的原住民。

[造林除草工頭
施金富]
以前好像九十一年開始跟他幫他做,九十一年開始對,就是這個呀,我要造林要種樹,就是這樣子開始的,再砍草,然後砍完再那個,所以你一開始先幫他造林,對,就順便砍草,對,能夠做這麼久是什麼原因,一方面也是沒有什麼工作啊,我就是一直繼續做下去,你們山上像這種造林,跟那些砍草工作,現在只剩下他有在做嗎,對,是他最多,一般我們的保留地是沒有很多,去做一工、兩工就沒有了,他這個是長工啊,所以,就是這個原因,我就是一直要做長工啊。

四十年前這塊林地的苗木是施金富種的,沒想到四十年過去,苗木長大成林,不但又在他的手裡伐下來,種下第二批的苗木,到後來撫育除草的工作,還是由他繼續來負責。

[造林除草工頭
施金富]
對呀,差不多我二十幾歲(種的),到現在,你看我現在已經六十幾了,四十幾年,很久了,就是這個地方啊我種的。

這個工頭辛政坤是南庄的客家人,他們兩個配合做山區工作超過三十年。

[伐木集材工頭
辛政坤]
標到就是我會負責把它搬運,疊到好上車這樣子,很多年囉,所以我到現在,梁先生和我算是相識最深的,我的老頭家,他也信任我,有什麼工作像一些比較困難的,他會叫我去幫他做這樣。

從年輕小夥子開始合作已數十年,如今都是白髮蒼蒼的老先生了,其實也凸顯了台灣林業生產技術、人才都出現嚴重斷層。

[聲音來源
製材廠 負責人
梁兆清]
現在要年輕人上山機會很渺茫,年輕人上山,尤其做這種山區的工作,年輕人找到好一點的工作,當然他不要在山上做,一天來說,現在給他一千五或兩千元,也只有三萬多元而已,要養一個家庭也沒那麼簡單,所以山上的工人會越做越少。

[梁兆清次子
梁國興]
現在你要找到伐木工人非常困難,因為他們都已經跑到都市去發展了,也不會再回到山上去工作了,所以人才的流失斷層是一個非常大,嚴重的問題,縱使你有很漂亮的檜木或杉木,或者櫸木那些木頭,沒有人幫你伐下來,你有那木頭也沒有用啊,而且現在你的木頭伐下來了,你要運輸,運輸也是個問題,沒有人會開那些運輸的卡車或貨車,然後到平地之後,工廠加工的大剖師傅、小剖師傅,年齡都六七十歲了,都慢慢要退休了,根本沒有人要接他們的技術傳承,根本就沒人要學,然後你鋸出來的產品,又比不過國外材的便宜好用。

縱使前路艱辛,梁兆清兩個兒子不忍父親開創的事業就此終結,也咬牙接下家業,並帶入創新思維。

[梁兆清長子
梁國權]
我們長大了,就回來幫忙家裡面,然後想說,是不是可以另外開一個門市部,然後賣一些戶外材有沒有,老實說就是另闢一個財源這樣子。

我要做樓梯踏板,多厚呢,就是大概三、四公分,對呀,所以我要這種自然邊留出來,那要看看這裡的板材。

梁家還自己生產家具銷售,從造林、製材到成品銷售,是國內罕見的一條龍經營模式。為了多元發展,這十多年來他們也增加很多新的設備,譬如這台蒸氣鍋爐,可以直接用工廠的廢木材來燒,讓木材乾燥。

[梁兆清次子
梁國興]
當初我們要設這些設備的時候,我想我們自己鋸木材,這些邊皮碎料,還有一些下腳料很多,就是再把它做鍋爐的熱能去使用,就是增加一些熱的效應,讓木頭可以乾燥,因為木頭要能使用,一定要經過乾燥,讓木頭的含水率降到可以使用的範圍,所以我們就做一個鍋爐,但是不要吃電,也不要燒重油,這樣又環保,又有免費的燃料。

2015年他們通過森林管理委員會的驗證,成為台灣第一間得到FSC永續林木認證的製材廠。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副教授
邱祈榮]
因為事實上,這種FSC的認證制度,就有點像我們公司在營運的時候,我們會有一些ISO的認證,道理是類似的,也就是說,你經過一個比較有系統管理的方式,確保他的林地的經營是永續的。

[梁兆清次子
梁國興]
通過那時候是非常高興,就是說我們是林地通過國際認證,不是一般國內認證,而且是全台灣第一家,對台灣第一家,是滿高興的,就是去推廣FSC的證書,然後去告訴人家,台灣的森林也是可以得到國際認證的,不是亂伐、亂砍有土石流的那些問題,有經過環保永續的一些理念,去保護這些森林,然後做一些適當的,疏伐或皆伐的一些作業程序。

靠山林養大的梁兆清認定,環保與經濟可以並存,造林和伐木可以取得平衡。

[製材廠 負責人
梁兆清]
我現在砍的樹來說,就是差不多我三十多歲種的樹,現在我們七十歲了,現在種的樹來說,我要差不多一百一十歲才能砍,那是我們第二代的事情,以前我也用了那麼多不是我種的樹,今天我剛好取得這個土地,現在又要種來還給人,下一代他們也要繼續用,不要說砍完了,就讓它自生自滅也不行,像這裡實際在造林的地方,我認為還是要再造林回去,讓它生生不息,下一代他們才有木材可用。

一輩子在山林間打滾,梁兆清的生命故事儼然就是台灣林業史的縮影,梁兆清一步一步踏出穩健步伐,不因爬坡而喘息,照自己的節奏在山林運作多年,因為想持續往前邁進,就只能一直走。

原始導演/鄧慶煜
攝影 鄧慶煜、高上植
彙整/宋宇娥
剪輯/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