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45年6月9日,太平商場開幕,商店街沿路有生活百貨和傳統工藝進駐,這座位在排水溝上方的太平商場,是高雄縣政府為了因應旗山地區香蕉外銷產業暢旺,所推動的第三次造街。面臨老街被拆的壓力,守護志工號召了文創攤位,利用假日定期舉辦市集,並邀請遊客到老街聽商家說故事,共同思索老文化的新價值。
大批遊客湧進永安路上的溝溝頂假日市集,配合老街播放的懷舊老歌,讓人幾乎忘了大溝頂還處在拆遷風暴中。這種熱鬧,就像進入五零年代的太平商場。

[大溝頂老街市集 總召
林子翔]
因為他們畢竟,也都在這邊生活了,可能一輩子了,然後都活到那麼老了,也沒想過說,這麼老還會面對要抗爭這樣的事情,會有很大的壓力,然後我們年輕人就希望,透過我們年輕人力量可以進來,然後也給老人家打打士氣。

為老街文化續命,幫老街住戶壯膽,因為一群年輕活水的加入,原本嚴肅的反迫遷行動多了一分創意。一張張寫下「居住正義」的黃色符咒,現在化身成祈福卡,讓遊客獻上祝福。

[遊 客
王中元]
高雄市,這幾年算是,建設得很快,可是相對地它,一些在地的,文化的,有歷史的東西,消失地也很快,那,我覺得這部分是滿可惜的,應該在,你在發展一些建設的同時,那些文化資產,也更應該被,值得去思考被保留。

熱烘烘的烤爐前,自救會會長鄭淵文,專心為排隊等候的顧客烘烤甜點。兩年前還在台北擔任國際導遊的鄭淵文表示,因為聽到「家」要被政府拆掉的風聲,毅然決然舉家遷回旗山,並租下老家旁的店面營生。

[大溝頂反拆遷自救會 會長
鄭淵文]
覺得我還有機會站上這個台子,心裡真的很百感交集,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不過,我相信,是快樂多於憂愁的,能抗爭,是一種幸福,因為,房子被拆了,我連抗爭的機會都沒有。

從20世紀初期的「亭仔腳」建築,到30年代的巴洛克式牌樓立面,兩次現代造街運動為旗山奠定街廓的雛型。長期研究旗山歷史文化的王中義表示,二次世界大戰後,香蕉外銷進入黃金期,地方政府順勢發展經濟,啟動第三次的造街,其中就以大溝頂上的太平商場最具代表性。

[尊懷活水人文協會 會長
王中義]
大溝頂老街它是在於戰後跟日本時代的兩間戲院中間,全長150公尺,它完全是以日本跟台灣文化的交織,然後在戰後民資缺乏時代,它兼具著政府跟民間合作發展旗山文化,旗山繁榮街景的一個代表作。

自幼在旗山老街長大的高雄大學副教授莊淑姿則指出,過去太平商場撐起的繁榮風光,是旗美九鄉鎮的共同記憶,市政府應該把具有時代脈絡的居民當作主體,好好尊重,不是讓居民因為城市的發展,退出原本的生活。

[高雄大學運休系 副教授
莊淑姿]
我們尚未看到政府部門,對於這個地區有一個完整的規畫,那在沒有一個完整規畫之前,就去做一個拆遷或搬遷的動作,當然對於在這裡已經居住,超過半世紀的居民來講,這是一個很難承受的痛。

[立 委
趙天麟]
我們與其把它當作是彼此對立的這樣的一個衝突,不如把它當作就是一個城市在進步的過程中,怎麼樣在各種的公共利益,當發現競合的時候,我們可以有折衝跟對話的一個範例。

青綠色的皮箱從玻璃櫥櫃內緩緩取下,這是皮箱老師傅呂秋林的作品。呂秋林表示,民國50年是商業開始興盛的初期,在那個人手一只皮箱外出打拚的年代,皮箱裝滿的是日常所需衣物,還有對家人的思念。

[皮箱行老闆
呂秋林]
40多年、50多年的時代,如果要結婚就要(準備)兩只,兩只大的皮箱,那這種小皮箱是我們出外賺錢,放,放衣服,像說,這個,這兩個就是放相片的功用,這個,這放相片是說,我們如果出外,我們家裡的人,我們思念故鄉、父母,什麼的,我們就放這個相片。

「源昌行」三個大字,刻下的是布行60年前開業的印記,今年85歲的布行老闆張文賢,回憶當年開業時自己還是25歲的小伙子,他說當時店內的布料,全都是市場最流行的,就連新娘子訂做的旗袍布料,也講究到從德國進口。

那時候,那時要嫁娶,當時,需要做這種旗袍,那時都有旗袍,新娘,穿起來很漂亮就對了,這是絲絨,現在沒有這種布,這德國進口的,這種布很薄,現在看不到了啦。

除了源昌布行,這條商店街還是準備結婚新人,一定要來的地方,只要走一趟太平商場,所有行頭都可一次辦齊。

[布行老闆
張文賢]
要嫁娶時,女生,女方,女方要準備嫁妝,準備嫁妝的時候一定要差不多,至少有12套的服裝,都在這裡剪布,這條街當時會那麼熱鬧就是,也有西裝社,也有那個女裝社,有電器行,所以,也有車店,所以來這條街,要準備這個結婚要用的東西,都很齊全就對了。

老技藝碰上新思維,看到的是一個時代的風光,這場聽老職人說故事的市集,營造出一種「以老為好」的價值。在陽光閃耀的午後,太平商場用質樸的人情,說從前的風華,也期盼這座城市能用對話取代對立,留下一個安居樂業的空間。

採訪/撰稿 曾宏智
攝影/剪輯 曾宏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