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想家鄉被人說是文化沙漠、因為想回家,桃園一群年輕人成立了「桃園藝文陣線」,去年靠著民間的力量、資源,在桃園新民老街舉辦了第一屆回桃看藝術節,訴求藝術返鄉、桃園在地,希望桃園的藝術創作者在自己的家鄉,就有發展的機會。藝術節結束之後,他們的行動並沒有停止,而是持續舉辦小旅行、寫生等活動帶著更多人認識桃園,也積極調查文史、搶救許多岌岌可危的文化資產,也因此,他們發現了對中壢深具意義、卻即將要被拆除的大時鐘第一市場,於是就決定,以市場、宇宙、老時光為主題,在大時鐘舉辦第二屆回桃看藝術節,閒置的市場攤位變成一間間的藝術展場,所有的創作和演出都為大時鐘量身打造,希望透過藝術,吸引大家走進市場,發現傳統市場的美,進而,也關心、和省思,桃園近年來在快速發展的洪流下,漸漸消失的文化。
中建里辦公處報告,今天晚上七點鐘至八點,在第一市場,大時鐘地下室,由桃園藝文陣線團隊,舉辦一場精彩的宇宙之聲舞台劇,敬請各位鄉親長輩,帶著您的家人,一同前往欣賞,謝謝==ns==
表演時間還沒到,觀眾已經滿到有人站著在等。
我們宇宙之聲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啦,首先呢,我們要由宇宙金嗓小詩詩為各位帶來這一首,好好愛我,感謝您,謝謝。
廣播電台的Live現場,主持人一搭一唱,藉由輕鬆又帶點誇張的情節,點出文化保存的議題。
[表演藝術策展人
徐宏愷]
想要藉由一個賣藥的廣播電台,它的營運的狀況,來去帶入我們現在大時鐘,以及文資保存的一些小小的議題這樣子,那希望可以藉由一些市場,或者是市場的攤商阿姨,叔叔、伯伯他們喜歡聽的歌,然後用這樣子的歌曲帶入到那個時候的場景==ns==
我的一份柔情,我的一片心意,我已奉獻給了你,不要對我冷漠,不要不理睬我,怕你冷冷的待我。
這裡不是劇場、不是音樂廳,是菜市場,有豬肉攤、菜攤,還有許多賣在地美食的攤販,這場在市場裡的藝術慶典,就連攤商也默默擠在人群裡看戲==ns==
[中壢第一市場包包店家
戴小姐]
我們一向就是傳統做生意啊,比較沒有機會去看那個歌廳那些的,劇場那些,沒有,對啊,我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表演),很好啊。
環繞在表演區上方的排煙管,打上七彩燈光,就是最獨特的舞台造景。
今天的安眠藥好慢,我都睡不著,我聽到三條街外的貓在叫,一隻、兩隻。
現代舞「日常生活」,把最生活化的場景搬到市場演出,對表演者來說,也是全新嘗試。
我聽見海浪
我在玩滑翔翼
[余彥芳與默默工作坊 舞者
鄭皓]
尤其是第一市場這麼有獨特氣味,然後包括進來之後你就會聞到那個味道,然後你感覺到這邊的,的建築的方法啊,這些都是很有幾十年歷史的東西,確實這是第一次。
[余彥芳與默默工作坊 舞者
曾歆雁(客籍)]
本來男生的服裝不是長那樣子,然後後來就想說,好像換成一個比較像在這裡的人,會比較,會比較跟這個地方的氣味比較合,然後以及我們在想說,我們到底應該要用台上什麼樣的道具,於是我們可能就進了那個,那個倉庫呢,就到處找啊。
於是掃把、櫃子、椅子都成了道具,融合舞蹈和戲劇,全是為中壢第一市場量身打造。
[觀眾]
我是來吃飯,然後就剛好看他們在宣傳說就有現代舞表演,然後我就過來看看,可是這是我第一次到市場裡面看現代舞演出,我覺得,很特別,很不一樣。
[觀眾]
以往看的舞台劇或是一些表演,它通常都會在就是,一個表演的舞台上,然後感覺好像會離群眾、離民眾比較遠一點,然後今天在,就這樣在市場。
空間不大、演出時還有人走來走去,甚至拉鐵門、炒菜的聲音都會串進來。在這樣空間演出,看來受限,卻讓每個表演,都只專屬於第一市場==ns==
[表演藝術策展人
徐宏愷]
每一個攤商他們會有不一樣的營業習慣時間,那下午你排練的時候還旁邊會有人在炸油蔥酥,然後就整間弄得都是油煙,我們必須要暫停我們的排練,那,對,不是困難的事情我們不做,可是因為解決了這個困難讓我們變得很獨特==ns==
「在市場裡表演要最好看的才能帶進來」,這是徐宏愷對這場市場藝術派對的基本要求。
[表演藝術策展人
徐宏愷]
很多人會覺得說市場它可能有一點點黏膩,有一點點陰暗,有一點點沒有那麼,沒有那麼時髦,那有些朋友們他們就會期待說,可以讓市場看起來改頭換面變得不一樣,那一旦進到這個市場裡面,你會很自然而然的融入在這個環境裡面,所以我覺得,是市場這個環境改變了我們的藝術,讓我們的藝術可以有,就算是一樣的題材也會有不一樣的風格出來,是專屬於這裡的味道==ns==
哪裡有畫到我,這裡啊,不像啦,這個??,對啊,我的臉沒有那麼大啊,阿姨,我們大家的臉都變很大,是喔,這個阿米co一看就知道了,這個喔,那百貨的,很像,等一下叫百貨的來看,這個茶葉伯也很像,茶葉伯,這個他老婆也很像。
塑膠繩編織成的籃子裡有玄機,范淇暢用彩色筆,畫下攤商肖像,作品完成後,大家都來找自己。
我看就沒有看到我啊,我幫你看。
「市場漫步」,把原本濕暗、通往地下停車場的樓梯空間,整個點亮,用向攤商募來的東西補滿角落。
[創作人
范淇暢(客籍)]
袖子也是人家裁掉的,然後甚至扣子其實是,他們有很多扣子,有些用剩的、零散的,就不要了,然後像吃完的八仙果的盒子啊也給我了,就是什麼都給我。
把市場元素解構後再重組,不起眼的東西,也變成藝術展品。
[創作人
范淇暢(客籍)]
一開始阿姨都覺得,啊 你要這些幹嘛,就是這些是垃圾啊,就一些他們覺得不需要,或是被遺忘在他們的攤位的小東西,就把它全部找回來了,對,(讓這些被丟掉的遺忘的小東西),重新再亮起來一次。
原本想呈現的是一個被遺忘的空間,但隨著和攤商互動越來越熱絡,最後作品雖然和一開始設定的不一樣,卻更有人情味。
[視覺藝術策展人
徐佳伶]
對裝置藝術家來講,其實有一些人的元素,然後去變動他的作品,都是會讓他們有一些意外的收穫這樣==ns==
日治時代就有的第一市場,是許多中壢產業的發源地,裡頭有經營了幾代的老店家,鄧惠如與杜彥穎的作品,就集結了這老市場裡的各種寶物。
[回桃看宇宙藝街節 總召
鄧惠如]
然後還有那個嫁妝行的肥皂盒,對,那個也是絕版的肥皂盒,然後還有青草店啊,然後代表小吃的鍋鏟,所以我們就把,在這裡找到的這些,賣完就沒了的五金,把它放在這裡,然後跟「大時鐘」這個名稱做結合,然後上面的時間是還在走的,代表這個地方它其實還繼續活著。
早期因為市場外有一個大時鐘,所以在地人就以「大時鐘」來稱呼第一市場。
[創作人
蔡奕勳]
我們在這邊都會以「大時鐘」為地標,然後去做,會來這邊約會啊,或者是來這邊聚會、聊天。
[民眾
劉創宏]
收驚啦、看日子啦、人家的婚喪喜慶,甚至那個看日子,這裡很有名,我記憶裡是這樣子,結果這些行業還在這邊,你看看,這樣幾十年了沒有變==ns==
隨著商圈轉移,「大時鐘」已不像從前熱鬧,而中壢區公所也打算要將「大時鐘」拆除,建一棟五層樓的現代化商場。
[文史展策展人
杜彥穎]
1905年到現在,其實這大概100多年來,它的拆遷的一些事跡是不斷的被,被炒作,可是因為它這個地太值錢,所以說不論是官方或是民間,甚至還有黑道,就會想從它中間獲利。
桃園藝文陣線在文史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大時鐘」摻雜了許多複雜政商關係,但這裡卻也是中壢最核心的庶民生活場域==ns==
[桃園藝文陣線 理事長
劉醇遠(客籍)]
每天就是會看著阿姨、阿婆啊就是,拖著菜籃進來來,不管是做衣服,買東西回去吃,或者是他們有算命的需求,我覺得這些都是應該要好好的被重視的,不管這個市場後續會變得怎麼樣,可是我覺得關於這個在地文化,能夠好好的傳承下去,我相信,這個都是文化工作者或是政府,應該要好好的去思考的。
[回桃看宇宙藝街節 總召
鄧惠如]
我們不知道能不能夠,阻止這件事,但是至少在它拆除之前,我們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走進這個地方,然後讓他們認識這個地方。
於是他們決定,今年就以市場、宇宙、老時光為主題,把第二屆的回桃看藝術節辦在「大時鐘」。
[回桃看宇宙藝街節 總召
鄧惠如]
我們就會常常聽到,哪裡有什麼國際什麼節,國際什麼節,國際豬腳節,然後國際藝術節,然後我們就想說,那我們要,我們要走出國際,所以我們就想,想說那我們來舉辦一個宇宙藝術節好了==ns==
[影片提供 蔡奕勳]
我就讓它好像還在營業啊,因為有營業、有風在吹,它這些東西就會飄動==ns==
熨斗、量尺、更衣間,這裡是間裁縫店,創作人蔡奕勳把現場還原。
[創作人
蔡奕勳]
在布置的時候,我一直在撿它的一些,痕跡,就是,欸 它這邊是在幹嘛的,所以我在裡面撿了很多契約,那這個店家他都,他都留著,然後裡面就有很多說,欸 我的租約哪時候到,然後我租約什麼時候要遷,遷移。
交錯的封鎖線,乍看把人群給隔離了,但蔡奕勳卻說,那是串連情感的線。
[創作人
蔡奕勳]
是用纏繞的方式、用網狀的方式,那它會有一種連繫各個地方的痕跡的感情,它是用封鎖線去暗示這些線索,暗示這些痕跡的出現在哪裡,那我覺得,它的這個意義在於它可以提供一種,一種反思的狀態,它不是只像,只是指向的說,喔 這邊是要封鎖的狀況==ns==
藍色的小空間,神祕又現代,原來這裡曾是算命館==ns==
[創作人
侯京吾]
這邊這十二格就是我們去算紫微斗數的時候,算命師他會畫這十二格,然後就是寫每個人的命宮啊,什麼遷移宮之類。
兩旁草書行雲流水,寫的是紫微斗數裡的星宿。
[創作人
侯京吾]
算命師常常講很多辭彙,那我們去算命的時候其實,我們對這種辭彙一知半解,就有點像是,看到草書的意境這樣子。
我是覺得好笑就是天機可以洩露,天機可以洩露,對,應該是都可以洩露,那如果,如果不可以洩露來算命有什麼意義。
在「大時鐘」開業15年的張老師,因為市場要拆,已經搬到其他地方,這天特地回來看看。
[中壢第一市場算命館
張老師]
那今天是鄰居傳給我,我看到,欸 我原本的攤位怎麼,變成這個樣子,讓我滿,滿驚奇的,所以我特別趕快,提早下班,過來看了一下,是這樣子==ns==
塑身衣店裡可愛的兔子在工作,有的拿布、有的量尺寸,而老闆娘也把她最美的馬甲都搬來現場布置。
[中壢第一市場塑身衣店
高東梅]
一個年輕人啊,靠她的專業的一個想法,Idea,可以把這個很,很破舊的一個房子,能夠布置說像這麼樣一個華麗、復古的感覺。
[創作人
田宜庭(客籍龍潭)]
對於保存這個文化的意義其實對年輕人的共鳴性太弱了,那我想要結合比較可愛的元素呢,然後跟復古的元素呢,結合在一起,希望大家,大朋友、小朋友,都能來這裡觀看,然後也希望大家,去認識一下,所謂的縫紉店它需要什麼元素。
舊並不是就得汰換,就像這件舊衣服,在上面裝飾以保特瓶塑形成的葉片後,也能再次吸引關注。
[創作人
鄔硯寧]
舊衣服它也曾經風光過,然後其實只要我們加一點巧思,它就可以再次亮麗起來,然後再次可以讓我們穿上街,對,其實我覺得,對於第一市場它其實也是可以這樣子,它只要再重新整修,或者是再翻新,或是讓我們去整理過,它其實也一樣可以再次繁榮起來。
大姐,你好,你好,你好,你好,我是在這邊展覽的同學,我想問你們有沒有你們的一些,店家裡的招財物、或是吉祥物,有啊,有,那可不可以借我去那邊展覽,可以啊。
逛市場時發現,每個店家都有自己的招財小物,尹子潔把它們都聚集起來,想為第一市場集氣。
[創作人
尹子潔]
因為這邊其實是快要被拆掉的,所以我是做了獨立的斷臂,就對我來講,它其實是有一個比較詩意的象徵意味,就是,當這隻招財貓的手,它沒辦法再繼續揮動的時候,那個信仰是否還存在,我會覺得,就是,除了它這樣子默默消失以外,是不是還有別的可能。
[視覺藝術策展人
徐佳伶]
也很多人建議我們說要不要跟議題式的,就是比較強烈的啊,那我們就做一些什麼反抗政府的一些什麼標語,但我們其實是比較期待說,我們做了一些吸引人的作品進來,然後他們真正走進這個市場之後,發現市場的好,然後才願意去談說保留文化的這個區塊==ns==
邱垂龍的「大家來找碴」,就讓大家從發覺照片的不合理處,進而思考,這些產業的獨特性。
[導演
邱垂龍]
我們在建築體上面想要取代這個市場,我們的時代想要汰換掉這些老的東西,可是,他們的獨特性是無法被取代,縱使你找了專業的演員,來扮演他們,姿態做得一模一樣,然後你在裡面還是會發現一些細節是,或許是可笑的,可能或許是有趣的,或許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差異。
另一個則是用影片來呈現各行業的專業性。
[導演
邱垂龍]
他在28秒幫你繡完一個學號,是你永遠不會知道的事情,因為這就是他的專業,你只是付費,然後你只是獲得,可是,我覺得菜市場人在台灣的,在台灣的重要性是在那個精神,就是他們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是,我們一直在進步的時代,我們其實忽略了,他們的價值其實就在那些細節裡面。
重視自己的價值,才會受人尊重,而不是一味的認為現代化才是進步,而藝術節除了藝術,還有更重要的使命,就是為在地文史留下紀錄。
[桃園藝文陣線 理事長
劉醇遠(客籍)]
他們基本上就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人,有些歷史我們原本之前只有在課本上看過,不管是有關中壢事件,或者是中壢豬埔仔的由來,都是透過他們的嘴巴,這些歷史才越來越立體。
[文史展策展人
杜彥穎]
我們有對於現今有的攤商做他的口述歷史,跟影像紀錄,那這個工作,從去年是比較初期的,然後我們到今年一、二月的時候,到現在就比較做影像式的攝影,所以說我們也有做了一個影像的紀錄片。
桃園藝文陣線的進駐,讓這個即將消失的傳統市場,再次充滿生氣。
我們那時候真的好可憐喔,每天喔,做得剩57公斤,你看現在胖得像什麼一樣。
[中壢第一市場裁縫店
林瑞嬌]
他們來變得熱鬧多了,他們都會跟人互動啊,對啊,也很關心你啊,阿姨妳騎車回家要小心喔。
[中壢第一市場鞋行
黃郁晴]
我看大家都好辛苦,又口渴啦,我剛好又有買水果,就送他們喝啊、吃啊。
[中壢第一市場時裝店
鄭桂崇]
我覺得很不簡單,因為,要有很多的熱忱才可以做這個,就是,沒有什麼回報的事情啦。
[民眾
陳宜慧]
一般來講,年輕人對傳統文化是比較不在意的,或講說比較輕忽的,可是這一群年輕人讓我看到一個活力,對,真的是看到一個希望。
年輕人真的進來了,甚至還帶走許多戰利品。
[民眾
小芹]
然後這個,很奇怪的東西,老闆說最後一個,(就買了),對 我就買了,然後聽說這個是,好像是刨刮皮吧,我阿公家就是他們以前的窗戶是這樣子,鎖鎖鎖,然後可以關起來的,對,所以我覺得這些東西還滿特別的。
[影片提供 桃園藝文陣線]
即便「大時鐘」未來可能消失,桃園藝文陣線這群年輕人仍不吝付出心力與時間,想為它做些什麼。
[回桃看宇宙藝街節 總召
鄧惠如]
它講求的不是快速,不是方便,不是這種很機械式的那個購物行為,它其實是一種人跟人之間的交流。
[回桃看宇宙藝術節 志工
黃麗君]
每次請朋友來桃園的時候,你不知道要帶他去哪裡,總不能一直去逛百貨公司,或是去逛百貨公司,對,然後就想說有一些東西是可以帶他們去,然後是真的是代表桃園特色的,就沒有了==ns==
回桃看藝術節,訴求藝術返鄉、桃園在地,讓家鄉文化變成創作養分,然而這件事,對他們來說,仍困難重重。
[桃園藝文陣線 理事長
劉醇遠(客籍)]
因為桃園流失的速度很像流沙一樣,我們在文化沙漠裡面就是,想盡辦法要向上面吶喊,可是希望說上面真的能夠拉住我們一把,或者是,嘗試保留這些文化,而不是任由它消失。
去年舉辦首屆回桃看藝術節後,藝文陣線持續在桃園發起各種行動,蓄積的能量,也持續發酵。
[表演藝術策展人
徐宏愷]
到底是我們太進步,所以要把這些落後東西丟掉,還是我們太落後,所以沒有辦法把這些所謂傳統的事情留下來,那在落後和進步這個中間,我們到底怎麼樣去取得那個平衡點,可以讓,該傳承,可以讓,需要傳承的東西,經由我們的手上繼續的流傳下去。
[桃園藝文陣線 理事長
劉醇遠(客籍)]
我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們會,繼續的在桃園這個地方,去找到一些能夠變成,改變我們藝術的一些元素跟文化,(還是充滿希望的),還是充滿希望,因為,正向能量很多==ns==
時鐘滴答滴答,仍照著自己的步調前進著,藝文陣線這群年輕人的行動,雖然溫柔、雖然安靜,但其實也在抗爭,希望大家能看到藝術之外想傳達的理念,即便最後「大時鐘」消失了,至少還能為中壢,留下些什麼。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羅應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