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機器人,許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出現在電影或漫畫裡的角色,或是小時候玩的機器人玩具,但現在機器人用途之廣,您可能很難想像,它們原本只做我們做不到的事,現在則能做我們不想做的事。智慧型機器人產業不論是國內還是全球都致力發展,也已深入到生活、教育、醫療照護、軍中等領域,成為人類的好幫手,帶大家來看看國內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現況。迅速移動步伐,腰部更能靈活轉動,面對敵人突如其來的攻擊,也能靈敏反應並擊倒敵人,透過18軸伺服馬達打造的格鬥機器人,不僅能透過人為遙控,更能使用影像偵測系統,偵測使用者動作帶動機器人,打造出台灣實境版的鋼鐵擂台。

今年三月初才剛正式開幕的機器人觀光工廠,結合了教育、生活、文創發展的機器人展示,是全台唯一的機器人夢工廠,廠內不僅可以體驗刺激精彩的機器人格鬥比賽,還能看機器人樂隊為大家演奏迎賓歌曲。

[齒輪箱馬達公司
廠長 彭紹松]
我們的鐵蛋機器人,是用17顆伺服機去組裝起來的,裡面的程式,利用我們的程式去寫出來,所有的動作,都可以去,以我們想要做到的動作,它都可以表現出來這樣。

夢工廠內,除了展示機器人的娛樂與教育功能,如今多功能用途更延伸到軍隊中,因此打造這間觀光工廠的業者更開發出,全美特種部隊及軍方使用的救難型機器人,肩負救災、拆炸彈、危險偵測等功能,成為搜救的第一線英雄。

[齒輪箱馬達公司
廠長 彭紹松]
它是用我們裡面的產品自己做出來的齒輪箱,齒輪箱裡面有四軸傳動 ,裡面它可以爬山、石頭路、樓梯,它都沒有問題,它最大的功能就是說像是救難,發生地震,它可以有辦法深入到地下去救人,甚至是裡面的影像它可以用電視傳出來。

除了特殊功能,機器人也廣泛應用在生活中,舉凡家具、家電都能結合智慧機器人的技術,讓生活更便利。

[齒輪箱馬達公司 智能機器人事業部
專員 王若喬]
像我們自己場內也有使用的升降燈,一般來說它可以使用在,像體育館,或是演講廳,或是豪宅,非常挑高的場所,但是我們只要用一個遙控它就可以很輕鬆的,從很高的地方降下來,然後方便我們做維修、清潔,或是更換的動作。

[齒輪箱馬達公司
董事長 蔡逢春]
你看到的,各種家庭的智能化,是不是,桌子會升降啦,切菜板會按照你的身高會量身訂做啦,這些燈會降下來,會上去啦,全部現在的家電產品也變聰明了。

打造這間機器人夢工廠的業者,是全球最大DC微小馬達齒輪箱製造廠,因掌握了機器人關鍵零組件的技術,同時看見機器人產業所帶來的高附加價值與商機,因而從2005年開始,從傳統產業跨入機器人產業,目前更研發出近30種類型的機器人。

[齒輪箱馬達公司
董事長 蔡逢春]
現在全球大家知道說產業要升級要轉型,要有競爭力,機器人產業絕對是未來一個方向,不能夠落後,而且要很有競爭力。現在大家說機器人產業太狹隘,是要智能化產業,這個產品變聰明了,很多要用手去操作的現在都不必用手了,用眼睛、用聲音、用辨識全部幫你做好。



工程師們正討論著,如何讓這款有如蜘蛛的並聯式機器人,將桌面上本來零亂的物件,快速準確地堆疊完成,目前國內針對機器人產業的研究與開發,不僅有企業加入,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也針對工業、產業用機器人,做了多項產品開發。

[精密機械研發展中心 智慧化系統發展組
組長 蕭仁忠]
這種的機器手臂,它主要就是接一起,它這個平面的平面運動,這種的運動它可以運動得很快,很多用途。在工業上它可以拿來做搬運,快速地搬運,或者是組裝、包裝,這個都是,這都是它用在工業上面,可以運用的,食品業裡面,像它可以做分裝、包裝、分類包裝 。

而常見的機械手臂,已經能靈活地達成許多任務,如醫療界發明的達文西機械手臂,能進行精密的手術,除了在醫療與工業上應用,這間研發中心也試著,讓機械手臂應用在食品業上。

[精密機械研發展中心 智慧化系統發展組
組長 蕭仁忠]
像以前的這些蛋糕,以前都是老師傅,慢慢地慢慢地,一點一點來把這個型做出來,我們也有把它用到像是機器人(做)蛋糕,擠蛋糕花這種的應用也有。

2007年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更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指導下,成立全台第一座,結合生活情境的機器人生活館,蒐集了台灣及美國、日本等30多種機器人商品,像是這一隻可愛的小海豹,摸摸它不僅會對你眨眼睛,還會發出撒嬌的聲音,日本的研究機構更打造2千隻,分送給日本各地與國外的養老院。

[精密機械研發展中心 智慧化系統發展組
專案經理 張乃文]
通常我們去老人院的時候,都會看到一些老人都坐在椅子上,不知道要做什麼,那他們就把這樣子的一個產品,它會跟人互動,譬如說我在觸摸它,它可能會跟你撒嬌、說話、眨眼睛,把它放在那些老人的身上,他事實上就會對它產生一個關注的感覺,那它也可以在老人之間產生一些話題。讓他們的生活更加有一點的,生活的樂趣這樣子。



而這台由台灣廠商所研發的清潔型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較疲累又重複性的打掃動作,讓窗戶清潔溜溜,也為人類爭取到更多寶貴時間。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 智慧化系統發展組
專案經理 張乃文]
它的一個設計,設計的事實上跟,一般的吸塵器有一點類似,但是不太一樣的是,它有一個比較貼心的設計,是它這裡面事實上都有隱藏著磁鐵,所以就可以把它吸附在兩面的,兩面的那個,玻璃,玻璃的兩面上,那當我電源打開的時候,它們這邊會互相旋轉 ,它就會一個動一個不動,就會造成這樣偏擺的動作。

台中的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更專門為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打造了一台專屬的運書機器人。



外觀看來圓滾滾,加上一雙可愛大眼睛的貓頭鷹,是一台運書機器人,它可是這圖書館裡最受歡迎的明星。它主要的任務就是將讀者所歸還的書籍,自動送到兒童學習中心,可以減輕館員們的繁瑣工作,而這台運書機器人運用了定位導航技術,可以自動偵測周圍環境做好路徑規畫。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研究員 賴忠勤]
機器人裡面它就有很多感應的設備,它出來的時候,它會感應整個廣場的一個障礙物,可是在進行的時候,假設這前面有讀者走過去或者是擋在它前面的話,那我們就利用一種就是說請他借過或是說請他讓一讓,這樣的一個一個互動式的一個效果,來讓讀者說離開它周旁。

到底什麼是機器人呢?事實上機器人的定義非常廣泛,包括一切模擬人類行為、思想,與模擬其他生物的機械,而在工業中,則是指能自動執行任務的人造機器裝置,用來取代或協助人類工作。

[齒輪箱馬達公司
董事長 蔡逢春]
機器人這個,你要把它解釋得很清楚滿難的,它要包容太大的一個方向了,只能夠說一個前提是說,機器人一定要被人來去驅動它,來去管理它,它只能夠代替人類做哪方面的智能化的產品,統稱為機器人。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2年底,全台灣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11.15%,顯示台灣已是高齡化社會,因此面對全球少子化與高齡化所產生的長期照護問題,國內研究機構與學者,開始投入發展居家照護機器人。

[台大智慧機器人及自動化國際研究中心
主任 羅仁權]
我們有一個統計,美國這個先進國家,它的一個護士差不多照顧6個人,我們差不多是16個,很多人都不敢去做這個事情,所以這需求性很強,所以說做這個機器人,要出力的事情,就是由機器人來幫忙 。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
總經理 詹炳熾]
我們高齡化、少子化的狀態跟全世界比起來,我們台灣和日本算是走在很前面的,所以醫療照護是應當要先做的,這就是我們要開發的方向。

而目前國內機器人市場規模更是逐年成長===cg in====2007年機器人產業規模有340億元,經過五年時間就增加了約200億元,2012年已達到540億元,而全球在2012年,機器人市場規模更達1兆440億元===cgout===專家學者指出,未來國內智慧型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發展,有機會成為兆元產業。

[台大智慧機器人及自動化國際研究中心
主任 羅仁權]
因為機器人它可以用在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可以用在食品業,可以用在這個機器產業,可以用在這個自動倉儲,各個領域,可以用在,一般的公用的地方,它可以,可以很多應用,應用在很多的地方,這樣全部加起來,兆元是可以看得到的。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
總經理 詹炳熾]
國際機器人協會,總部在法國的,它們統計說2025年以後 ,機器人產業會超過汽車產業,當然像這樣是說,這是工業用的、 服務用的、照護用的機器人全部合起來的,之後會有這樣的成就。

然而要成為兆元產業並不簡單,最重要的就是要突破目前的研發困境,特別是機器人零組件生產與成本,是首先要解決的。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
總經理 詹炳熾]
我們現在所做的東西,很多是用外國的零件,我就想說要用到我們本土,我們台灣就可以做的零件,我們就來開發,開發了機器、開發了機器人,都用台灣的零件來做,這是我們一個發展的目標。

[台大智慧機器人及自動化國際研究中心
主任 羅仁權]
現在就是cost,這個成本,成本有一點太高,為什麼太高,因為我們台灣的這種關鍵零組件,關鍵的零件很多都是國外的,我們台灣沒有自己生產這種,重要的關鍵零組件,所以這個價錢沒有辦法降下來,不過現在,慢慢慢慢做到,台灣的這種關鍵零組件慢慢自己會做了之後,之後有量之後,慢慢地大家都買得起了。

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迅速成長,面對各國投入大量資源競爭,台灣仍須加把勁。相關業者與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重視創意發想的非傳統製造業,若能好好發展,也就更有機會將人才留在台灣。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