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高接梨的故事,我們看到東勢人張榕生因為努力研發,與無私的奉獻精神,讓粗梨農鹹魚翻身,也讓高接梨這個產業創造經濟奇蹟。但高接梨從準備工作到採收需要長達9到10個月的時間,生產成本幾乎是其他水果的兩倍,成本高、產量又太多,加上進口水果搶占市場,這些年來,梨農的獲利大不如前。這星期就要從造成高接梨價格低落的原因談起,同時探討解決之道。<因為現在技術好,生產的梨子大顆、量多,產期比較集中的時候量多的時候,價格就便宜>
<(加入)WTO之後開放農產品就大量進口,也影響很大>
<價格上優勢已經沒有了,所以現在目前經營高接梨,非常地困難。>
<成本高,售價又沒有辦法相對提高的狀況之下,農民的收益就減少了>

梨園裡頭的雜草長了,羅先佑忙著除掉這些不速之客。15年前接手父親留給他的果園,所有心力都投注於此。當初決定經營高接梨,為的就是不錯的利潤,但這幾年來,梨價逐漸下滑,獲利已經大不如前。

[東勢梨農
羅先佑]
以前好比說(每公斤)有20塊、30塊的利潤,現在剩可能5塊、10塊。如果說照顧的成績不好,果粒不大顆的話,有時候就沒賺到錢。

==Cgin==看看這幾年的高接梨批發價,從每公斤50幾塊,跌至將近40塊,比起過去上百塊的榮景,真是不可同日而語==Cgout==

[東勢梨農
羅先佑]
現在生產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產量也越來越多,差不多十幾前,價格就一直跌下來。

[台中市農產運銷合作社
班長 劉嘉運]
現在目前來講,全省無論從南到北,甚至宜蘭,全省,第一,產量過剩也是(價格低落原因)其中之一。

這幾年來,國內的高接梨年產量,一年已經突破10萬公噸。加上2002年,台灣加入WTO,進口水果也搶占台灣市場,高接梨產業可說是「腹背受敵」。

[東勢區農會
總幹事 田士欣]
當然加入WTO來說,進口的水果很多,尤其台灣的高接梨的部分來說,像新興、豐水來說,最大的競爭對手是韓國的新高梨,這幾年來說,進來台灣的量有一些,它的品質也不會輸我們這邊的。

[農委會台中農改場
前研究員 廖萬正]
進口的梨子有個配額,大概每年4800噸左右,價格比較低,它關稅低,這個進口的時間,大概是我們國內盛產以後,大概十月、十一月才能進來,但是這樣全年都有梨子供應的話,造成(消費者對)梨子的新鮮感就沒有了,所以一般的話,我們高接梨雖然早生產,但是它的價格就不可能像以前那麼高了。

[東勢梨文化館
館長 葉泰竹]
以前的水果來說,高貴的只有我們的梨子而已,但是開放之後,全世界的水果都進口了,任何時候都那麼多水果,所以消費者來說,選擇性就比較多了

除了WTO的開放市場機制外,高接梨的生產成本,也是其他水果難以相比的,因為過程中,所需的資材和人力都很高。

[農委會台中農改場
前研究員 廖萬正]
它(高接梨)生產的成本,每公斤大概要40塊到50塊之間,所以非常高,這個競爭力就相對地減少,降低非常多,沒有什麼競爭力,因為一般的水果的話,它的生產成本大概都在20塊以下,非常少每公斤超過40塊,非常少。

[農委會台中農改場
場長 張致盛]
以這個生產成本,從以前到現在,生產成本只有越來越高,不只是人工的費用增加,在很多的資材的費用,包括嫁接所用到的這些資材,包括管理的資材,這些的成本都是越來越高

產量高、生產成本高、還有進口水果競爭,都是造成高接梨價格下滑的原因。面對這樣的困境,相關單位也開始著手因應。

[農委會農糧署作物生產組
科長 張明郎]
年初的話,差不多(每年)二月到四月,我們請產地的縣市公所,去了解說單位的產量,縣府也會派員實際去了解,實際上的一個產量的情形,那如果有一個,會有一個超產的疑慮的時候呢,那我們在三月會召開一個,梨的預警會議。批發市場的價格,有逐步地滑落,快要趨近監控價格的時候,那我們會啟動這個產銷的穩定機制,包括調節供需、冷藏,還有一些促銷活動。

[東勢區農會
總幹事 田士欣]
農會來說,這邊透過收購,當然有要求一定的品質,希望每個農民,往品質方面提升,雖然量比較多,不過好吃,它(產量)消化會比較快。

國內梨市場趨於飽和,許多人都在討論,高接梨產業如何繼續。既然量太多,首先應該就是調整種植面積。

[東勢區農會
總幹事 田士欣]
(輔導種植)少量多樣化的水果,適合我們這邊的水果,不要說都是高接梨,畢竟高接梨的量實在很多了,尤其東勢一個地區而已,就占我們台灣全省的三分之一,我們農會這邊來說,也有逐漸,找其他水果,替代品,讓高接梨的量不要那麼多

然而要種高接梨幾十年的農民轉作談何容易。不少專家就建議,若要繼續種,不妨成立專區,整合力量。

[台中市農產運銷合作社
班長 劉嘉運]
專區來說,輔導單位他會很用心去集中在管理,可能成本各方面,整個區,可能品質都會比較平均。

[農委會台中農改場
前研究員 廖萬正]
果樹來說,一般的話生產的規模都非常的少,個別農夫的單位面積都是非常地少。我們大概要選擇集中,大面積來生產一些高品質,特定消費的地方,我們就針對這個地方來去努力。

除了穩定產量,相關單位也力求降低高接梨的生產成本,加強品種改良。

<台中(農改場)育成的品種不用每年高接,它的特色就是,直接從花芽開出來的花,結果之後我們就採收,那這樣子可以節省梨穗,節省嫁接的工資,節省嫁接必須要套袋、貼布這些的材料成本。>

這是農委會台中農改場,多年前所研發的新品種梨樹。從梨樹的底端看,有一個嫁接點,上頭長出來的果實,就可以採收,不用像目前的高接梨,因為採用的溫帶梨穗,必須在高冷的環境才能分化產生花芽,所以每年都要進行嫁接的工作。如此省去梨穗等等的資材和工錢,大約有三成。

[農委會台中農改場
場長 張致盛]
台中一號、二號、三號,這三個品種的特色就是,用低海拔的橫山梨,跟高海拔,我們現在目前梨山或者是日本生產的梨去雜交,那它的低溫需求大概介於這兩種之間,所以平地可以種,每年不用高接,而且它的品質又相當的好。

<這個下面,下面我們就是用前一年用鳥梨的種子,然後去播,播種以後,等到鳥梨砧木已經到了夠大可以嫁接的時候,我們就是在春天的時候,就是把這個剪掉,然後就接穗,把台中一號、二號、三號,這些低需能性的梨,拿來直接嫁接上去>

一勞永逸的新品種,品質不輸市面上的高接梨,而且還有一年兩穫的特點。

[農委會台中農改場
場長 張致盛]
第一個產季大概是在七到八月的時間,那經過第一個產季收完了以後,只要再經過催芽,可以在十二月到一月,在元月的時候可以再生產一次,所以這個也是這些品種的優勢

不過目前這種新品種,只適合中部地區栽種,加上果實不耐儲藏,很多農民都在觀望,即使農改場強調,只要照顧方式得宜,問題不至於太大,只是要農民改變一直以來的習慣,並不容易。同樣希望讓農民降低生產成本,幾年前,明道大學還研究成功,便於管理、降低災害的迷你高接梨。

<每一個果子在這裡頭都可以發育到,250到300公克,如果以250計(算),這算一個小梨子,250計,這1、2、3、4,250乘以4,這一串裡頭就要收穫一公斤。>

這位是明道大學精緻農業系副教授陳中,看看他在介紹自己的研發成果時,梨樹就跟他的身高差不多。

[明道大學精緻農業系
副教授 陳中]
把原來傳統大的橫山梨樹型,我們給它縮小,在我們果樹的專業裡面,我們這個叫做矮化,那矮到多少呢,就是跟我們人身高,做事最舒服的。不要低過88公分,低過88公分,你就要蹲下去了,不舒服,你不要高過150公分,150公分以上,你就要踮腳了。

除了矮化技術之外,管理方式跟一般高接梨一樣,不過在工作時,迷你高接梨只要在一個小區間就能完成,一般高接梨無論是整枝、嫁接、或是套袋等等,農民都必須搬個梯子爬上爬下,相較之下,迷你高接梨的效率大大提升,產量也不差。

[明道大學精緻農業系
副教授 陳中]
以前人家一甲地種不到70棵,我一分地可以種125棵,我一甲地可以種1200棵,這1200棵裡頭,每一棵樹裡頭,我們平均給它有30個到50個,這樣的嫁接點,我就有30到50公斤的收量,30到50公斤對大樹來講,可能是小事情,可是30到50乘以1200,那個數量就很多了。

雖然陳中研發的迷你高接梨,還沒有太多農民採用,不過他期許自己的做法,可以產生迴響。畢竟從前高生產成本就表示精緻,如今已經行不通了。

[農委會台中農改場
場長 張致盛]
早期我們靠很多熟練的勞力,靠低廉的成本,勞工成本,或者是靠我們農民的勤奮,花很多時間去管理,這些方式可能要改變了,現在就是要走比較精緻方面,就一個是科技的技術,怎麼樣控制好的品種,控制適當的生產成本,然後提高品質,要做這樣的轉型。

[明道大學精緻農業系
副教授 陳中]
你好好地把你的園子弄好,好好地把你的樹照顧好,好好地把栽培果實的,應該有的道理,應該有的技術學好,你這個東西,你只要是好東西,沒有人不知道,而今天我們有另外一個市場,在我們海峽對岸崛起

台灣的農業技術,一直走在世界前頭,也由於農業,台灣才有深厚的經濟基礎。高接梨雖然已經不是高級品,還不至於遇上價格「無量下跌」的慘況,面對更加艱困的未來,農民可能要有更開放的態度,更有彈性的想法,才能創造更大收益。相信不單只是高接梨產業如此,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其他產業亦復如是。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黃訓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