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生最精華的60年,都用來鑽研異國異鄉的研究,是不是聽起來很不可思議?!美國人類學家孔邁隆60年前,以研究生身分,在高雄美濃客庄蹲點田野調查1年半,完成他的博士論文,不僅以照片和學術著作,記錄下60年前美濃庄頭的生活樣貌,他的研究成果,也為今日美濃研究奠定學術基礎。孔邁隆這一甲子歲月,從未斷過美濃的研究,記者宋宇娥、洪郁雯帶你來看這段彌足珍貴的「美美」情誼。


 

 

 

假日午後,本該寧靜的美濃龍肚國小校園,這天湧進兩百多人,全是衝著「孔邁隆」而來。

 

我們來歡迎孔邁隆教授。老師年紀那麼大,他說不用人牽扶喔

孔邁隆是何許人也==CGIN==今年87歲的他,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教授,也是首位研究美濃客家族群的外籍學者,2016年曾獲頒客委會一等客家事務專業獎章,同時也是美濃第一位外籍榮譽鎮民==CGOUT==

 

1963年,26歲的青年人類學(研究生)孔邁隆第一次來訪美濃,隔年1964年他來到了美濃龍肚大崎下,正式在這裡成立他的研究據點,一待就待了好長好長的時間,也從1964年開始和美濃結下了很深的緣分,即便是到他研究田野結束之後,接著還是每年每年都來訪美濃。

 

今年孔邁隆從教職退休,剛好適逢與美濃結緣一甲子,高雄市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特別邀請他重返美濃,與眾多鄉親分享這60年間在美濃做研究的心得,入場民眾十分踴躍,把龍肚國小視聽教室擠得水洩不通。

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 孔邁隆(右)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0145-0224

我一到大崎下,最讓我沒有想到的事情,一下子就碰到大家庭,我沒有想到居然會有那些大家庭,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的研究方向就決定是家庭組織。然後我回去美國,就寫了我的博士論文。

 

1964年,當年27歲的美國研究生孔邁隆在美濃大崎下蹲點研究1年半,當時常常揹著相機在村庄走動,做田野調查,庄內的婚喪喜慶,都是他關注的焦點。

孔邁隆友人 劉清元(右)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0237-0251

60年前婚喪喜慶 那時候很傳統,他曾經和鍾福松老師去幫人家守靈,守到半夜3點,跟著守靈12點到3點,才離開,他要研究客家人往生守靈的那種過程,孔邁隆算是在這方面很深入 他對於我們美濃、客家庄的所有事情都很認真在學習。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0257-0312

美濃農村當時的客家禮俗樣貌因而被記錄下來,還有許多鄉親因此成為他照片中的主角,這場分享會上,特別安排影中人現身,與孔邁隆相見歡。

 

嬰兒滿月的時候還要剃頭 所以有一個剃頭的習俗 當時被剃頭的小嬰兒就是二文校長 沒穿衣服就被教授看光光囉。

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宋廷棟(右)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0336-0350

因為他(孔邁隆)那麼積極的一個人類學家,等於說你看連鼻屎大的事情,他都願意跑去拍照,去參與這些事情,所以能夠建立那麼多的緣分,和這麼多的家庭,不同的人家有這樣的關聯。

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 孔邁隆(右)

 

1971年、72年,那個時候到現在,我到美濃、大崎下好幾次,而且很多人在各方面都給我幫忙,如果我現在要列舉是誰幫忙我的話,我可能要講超過三個鐘頭,所以我就是要感謝大家。謝謝。謝謝。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0417-0449

美濃大崎下客家族群的大家庭組織,讓孔邁隆完成他的博士論文,隔了幾年,他又再回到美濃蹲點,繼續研究,他以外籍人類學家觀點,融入美濃客庄的日常生活,留下逾五千張珍貴照片,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保存客庄變遷珍貴的歷史紀錄。他還蒐羅、整理了諸多清朝時期的文件資料,「清代美濃社會」正是他現在還在研究的主題。

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 孔邁隆(右)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0506-0514

我們開始調查,發現很多美濃人還是有古老的文件放在他們家裡。結果那個歷史資料非常豐富,沒想到會那麼豐富,所以我好幾年前在研究這些文件,我現在著重的就是清代的美濃社會。

 

孔邁隆為1960年代臺灣客家農村,保留下完整的社會經濟文化容貌,鉅細靡遺記錄家族關係組織,為日後人類學、地方學研究奠定基礎,60年如一日的研究精神,讓不少美濃人感動不已。

客委會主委 古秀妃(右)

 

從學術上來講,很難得一個美國的學者來到那麼小的庄頭,那麼久以前,六十年前就來這裡了,他(孔邁隆)用人類學的觀察,記錄了那個年代,客家、美濃、農村還有社會方面所有的事情,一個客家農村的變化原來是這樣的,現在來看他的研究是彌足珍貴啦。

高雄市客委會主委 楊瑞霞(右)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0618-0626

他(孔邁隆)很好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有(把這些照片)保留下來給美濃。他不是自己田調的東西就帶回去。現在我們60年後來看這件事情,那種情感和土地的連結,不是我們一般人都做得到的。

高師大客研所教授 洪馨蘭(左)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0634-0701

他(孔邁隆)到的地方還是當時種菸非常多的地方,保留了很多的大家族,這種大家庭的生活在臺灣來說,其實也不是到處都相同,所以他也提出了一個客家內部也有很多的多元性,就是因為產業不一樣,地區不一樣,它會產生不一樣的客家文化,他的資料為什麼那麼寶貴,就是他用的不光只是拜訪、收集了回去自己研究室,等於是他用自己的時間、用自己的眼睛來做這方面的收集。

 

時隔一甲子,回望過往,孔邁隆說歲月真的帶來極大改變。

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 孔邁隆(右)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0724-0733

我頭一次來美濃還是有大家庭的時代,不是籠統的「家」,是一起吃飯的家,好不好,統一的一個財產、在一起吃飯等等,有的30多人、60多人差不多,現在美濃跟臺灣其他的地方,可以說跟東亞其他的地方一樣,連小家庭都不多。

 

孔教授好。

 

近十年,孔邁隆每每回臺灣,龍肚子弟、也是企業總裁的劉清元,就會以東道主身分,邀請鄉親們與孔邁隆一同餐敘,這回也不例外。

孔邁隆友人 劉清元(右)

這次他86歲,平常請5桌、6桌,這次就請了十幾桌。

 

生日快樂。

 

情牽六十年,美濃鄉親早就把美國學者孔邁隆當作自己人,孔邁隆也把美濃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這段「美美」情誼甚至還跨越世代傳承。

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 孔邁隆(右)

我講客語,看老朋友我非常高興,也看到新朋友,現在我所認識的很多人,他們是我在美濃,特別是大崎下認識的人,算是第三代。

照片提供 張二文

TC0857-0905

孔邁隆的好人緣,從這張1965年的歡送合照,就能看出端倪。

孔邁隆友人 劉清元(右)

 

他要離開那時候,我們龍肚庄3里應該有超過60人去送他,那個時代要叫很鄉下人,60人去送他、請他吃飯,這是不簡單的事情。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0916-0924

五、六十年前,不少孩子都想跟孔邁隆學英文,羅禎祥因而和孔邁隆熟識,沒想到竟成為他一生的轉捩點。

孔邁隆友人 羅禎祥(左)
照片提供 羅禎祥

TC0935-0945
 

我高一的暑假,他叫我幫他做田野調查,我說不行,我要重考,我要考師專啊,因為我家裡家庭經濟不好,他知道了就拿獎學金給我,每個學期50美金,我拿去換,50美金換2000元新台幣,那時候註冊費才500元,500元註冊,剩下的錢就可以當作生活費。

 

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準備滿桌豐盛菜餚,只為款待遠道而來的老朋友。

孔邁隆友人 陳惠心(左)

就煮一般他愛吃的,我都知道他的口味,所以就這幾樣。

孔邁隆友人 傅遠生(右)

 

 

十幾年前他帶他太太和小孩來,那時候阿伯就拜託我找住的地方,要在美濃找,最後就覺得我家比較方便,就邀請來住我家,我媽會煮菜請他吃,後來他每次來,有空就邀他來我們家吃個便飯。

 

還是要用夾子?應該不用,你不要小看他,他用筷子很厲害的。

 

席間只見孔邁隆俐落用筷子夾菜吃飯,閒聊過程中用客語應答,也沒問題。

 

好吃嗎?很好吃 很好吃喔。

孔邁隆友人 傅遠生(右)

 

他是很有趣的人,入境隨俗,我們吃什麼他就吃什麼,他都不挑剔,他說要做研究、做人類學的研究,就要到那個地方不挑剔,什麼環境就要去適應。

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 孔邁隆(右)

很高興,很高興見到朋友,我最近差不多每一年都有一個機會來,剛剛退休了,所以不一定將來機會會那麼多。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1201-1205
 

孔邁隆的入境隨俗不只表現在飲食上,從美濃的地景上也可見一斑,美濃地標東門樓一旁的石碑,有兩面「端風正俗碑」,舊的一塊是孔邁隆發現的,但已經斑駁龜裂,他就商請地方仕紳一起樂捐集資,重立碑石,而他也是出資人之一。另外,1972年龍山永盛庄伯公廟重建,牆面列出的捐助者一樣也有他。

記者 宋宇娥(左)

 

民國六十幾年那時候,大家的經濟能力變好,就想重建這伯公廟,重建的費用都是大家一起捐獻的,當時在美濃做研究的美國學者孔邁隆也入境隨俗,捐贈了400元。

美濃鄉親 傅居興(右)

 

之前孔邁隆就有來拍過兩棵樹相吻,拍得很漂亮,之後廟拆掉了,他就有說既然拆掉了,要重建,他就來捐錢。

 

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也因為要調查美濃「雙桂書院」的史料,而聯繫上孔邁隆,孔邁隆也不吝分享手上的文史資料。

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宋廷棟(右)

 

我們在調查創建這個雙桂書院的林偉麟這位前輩,他在清朝時期很多的歷史的部分,我就向他(孔邁隆)請教,提供他手上有的文獻資料,還有回答我的問題。

孔邁隆友人 羅禎祥(左)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為了他(孔邁隆),成立一個美濃客家專門的辦公室,裡面有放我們《月光山雜誌》、照片,還有他以前來美濃收集到的那些合約、契約那些,非常好,200年以後,我們在美濃找不到的東西,會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圖書館找得到。

照片提供 孔邁隆

TC1343-1347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洪郁雯

1964那一年,大崎下來了一個「阿米仔」(外國人),自此與美濃客庄結下不解之緣,孔邁隆留下無數珍貴的影像與研究資料,讓大家得以了解當時美濃人的日常生活與樣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