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變遷下,小米被視為耐旱的關鍵作物,其實臺灣過去記錄的傳統小米品系就高達200多種,只是當水稻逐漸普及,再加上生活環境變化, 小米相對較不受到重視 。聯合國把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連帶促使臺灣對小米復育有更多的行動與關注,但小米種出來之後,如何讓年輕一代能夠利用它、懂得吃它,更是保種、留種之後的關鍵課題,記者宋宇娥、蔡裕昌帶你一起尋找解方。


 

 

影片提供 農試所《小米回家的樂章》

TC0000-0028
資料畫面
TC0028-0043

拿出小米,向部落耆老請教這些小米品系的族語名稱,他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巴清雄,多年來致力於推動復育原住民小米文化,2011年還在念博士班的他,和臺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發起「小米回家了」行動,從美國種原庫引回96種臺灣原生種小米,並帶進11個部落進行復育。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巴清雄(右)

老人家看到自己的種子,他都會講說,我以為我進到棺材再也看不到我以前熟悉的小米,所以聽了都很感動,

 

影片提供 農試所《小米回家的樂章》

TC0051-0121

當時引種回來的200粒小米種子,一半送進部落復育,一半則是送到農試所種原庫保存。

 

中山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 巴清雄(右)

因為當時美國送的那個種子是200粒嘛,然後郭華仁老師說,怕因為現在整個氣候環境變化,萬一說你200粒一次送到部落,萬一失敗怎麼辦,還要再跟人家要,所以他就做了一個動作,就是我們把它分一半,一半送到那個種原庫,一半送到部落去。

 

農試所遺傳資源及生物技術組長 陳述(右)

藏種於民,就是說種子譬如說在原民的手上啊,或是在一些私人的手上,他們一直去繁殖種植它,那這樣的種子、這樣的作物,它就會隨著氣候的變遷,一同去馴化,那放在種原庫的種子呢,就會一直保存它原始的遺傳特性,所以這兩個方法在保種上,是相輔相成的。

 

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 郭華仁(右)

那種原庫呢,就是把這個農民的品種拿來做長期保存,保存個一百年,兩百年,三百年都不會變,但是呢,它的來源就是要農民不斷的去做保種的工作,那農民做保種的工作呢,才會有新的種原出來,那特別是在現今這個氣候變遷的年代,那你這個經過了十年二十年,那個氣候都不一樣了,這一些農民手上的這個種子呢,都是最能夠適應當時候的氣候的,那這個是種原庫沒有辦法做得到的。

 

保種其實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工作,而聯合國大會更將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理由是小米的遺傳多樣性具有適應生產環境,提供均衡、營養的食物,並且有助於部落小農生計與糧食自給,來達到多項永續發展目標。這也促使臺灣對原住民小米文化的復育,有更多的關注與行動。不過,巴清雄也發現傳統作物的復育,不光是種出來就好,更重要的是與文化的鏈結。

 

中山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 巴清雄(右)

當時這些小米,因為部落有很多產業化,所以他們就覺得說,小米也賣不出什麼一個東西來,所以這個有被忽略到<卡>在霧臺為什麼那個小米,還能夠被持續的維護,它有一個很關鍵,就是它連結文化,它這個文化一直在啊,那你文化在你要小米啊,你就要認真去種小米,所以它這個變成是扣在一起的,你如果只是說,它又不吃,也沒有文化,我跟你講喔,計畫完就沒有了,

 

照片提供 張瑋琦

TC0351-0422

長期研究原民文化,並推動食農教育的清華大學副教授張瑋琦,就在屏東佳平部落策畫「小米大地餐桌」,要讓大家更認識不同小米的風味。

 

清大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張瑋琦(右)

這次我們在部落就是種出19種的臺灣原生種小米,拿2種糯小米、2種梗小米,開發出4項創新的料理,為什麼要這樣做,現代人生活比較好、想要比較多變化,如果可以我們可以開發出這些變化,農民就會覺得我們可以來種,再多種一些,因為餐廳會用它,自然而然「保種」就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每個人都會來利用它,它就保留下來了。

 

「種子生活節」小米論壇也對小米飲食進行探討,找來各部落將小米融入現代飲食的達人們分享,像這橘紅色的辣椒醬,竟然成份裡也加了小米,令人驚豔!

 

桃園市復興區觀光導覽協會專案經理 林沛緹(右)

因為我是身為泰雅族人,然後我們從老人家的一個傳統手藝,釀酒的一個技術裡面,去發掘到釀造的一個部分,然後我們就自己突發奇想,如果我們可以用我們自己種的小米,然後經過釀造的一個部分,加上朝天椒,無油無鹽的健康食材底下,我們就做出了全臺獨一無二的小米辣椒醬

 

也有屏東泰武咖啡莊園業者靈機一動,把在地經濟作物咖啡和耆老的小米酒結合在一塊,搖出一杯時尚的小米酒咖啡。

 

屏東泰武咖啡莊園女主人 許蜂君(右)

因為這個咖啡我們特殊有處理過,它比較較重的發酵,帶出有那種水果的熟度來,然後再加上我們小米酒的微甜,微甜感,那它的風味呢,就是有點咖啡香氣帶著氣泡酒的感覺這樣子。

 

來自臺東崁頂部落的料理人則是展現布農族傳統的小米吃法,罕見的白小米,引發關注。

 

臺東崁頂部落料理人 Ibu(左)

因為主要是可以讓大家知道,小米這件事,小米這個植物在臺灣的原住民幾乎是都有種植的,那各個族群都有不同的小米的故事,所以像是布農族也有布農的小米的故事,那過去我們布農族是怎麼吃小米,透過這種論壇,其實大家可以彼此了解,而不是只是活在自己的部落裡面,然後大家可以彼此了解之後,未來其實這個臺灣在推廣小米這件事情是會非常容易的,

記者 宋宇娥(左)

留種、保種,傳統的農作物種植出來之後,要如何與未來接軌,解答可能就在餐桌上。

 

「臺東慢食節」2023年底移師臺北華山文創園區,30組料理人從「保種、留種」出發,翻山越嶺尋找傳統,要讓民眾品嘗臺東山海之間的未來主張。

 

臺東縣長 饒慶鈴(左)

因為在我們這幾年臺東慢食節的路程,2017年到現在,我們發覺保種的重要性,也就是臺灣早期很多原生的物種,原生的食物,是我們自己忘記它們了,所以我們回到土地裡去找,透過我們自己天然的方式,來呈現出它的樣態。

 

臺東慢食節執行團隊執行長 郭麗津(左)

一顆種子的消失,其實代表的是餐桌上一種風味的不存在,越多的種子消失,其實是我們這塊土地的多樣性岌岌可危,所以這次未來餐桌,我們邀請大家從傳統中去思考,保種是我們很核心的運動,很核心的精神,所以大家這次也把,有一些店家努力的找回過去消失的品種,重新把它再用食物用料理,來呈現回來。

 

月桃葉盛裝的小米套餐,一次能吃到兩種口味,分別是加入黑糖、撒上油芒爆米花的黃小米,還有搭配小米釀煙燻肉、布農泡菜的白小米,料理主廚Ibu說,就是要讓大眾認識布農族傳統的白小米,也希望長期被

忽視的白小米品種,能夠重新回到部落土地種植。

 

臺東慢食店家 Ibu(左)

在這一次的餐桌裡面,我們還特地,特地從別的部落調了白色小米,然後就是為了要讓大家知道說,原來小米它是非常非常多的種類,有脫殼之後它會有白色的顏色,再來是黃色的顏色,所以這其實都是希望,大家能夠對小米有更多更多的認識,然後也是讓族人知道說,哇,原來白色小米它是被重視的,被重視之後,我們就會再重新大量的把它種植回來,這是我們未來想要做的事情,

 

馬來西亞遊客 劉先生(左)

因為小米,我也不懂什麼是小米嘛,因為看它很漂亮嘛,看起來很漂亮,稀奇,不曾吃過,就買來試喔,

 

遊客 張小姐(左)

因為它真的很特別,它就是小米的,就是炒,炒它就有點Q,軟糯的口感,然後它還會有那個野菜的炸物,

 

遊客 張小姐(左)

然後他還有送一個這個,就是他們自己別了一個就是小米的種子,就可以自己在家種小米,我覺得很可愛,

 

小米酒喔,對,小米酒粕,但是沒有酒精喔

透明櫥窗裡,各式口味的磅蛋糕,令人垂涎三尺,這些都是用小米、甚至是小米酒糟製作,口感比一般的磅蛋糕更為鬆軟好入口。

 

臺東慢食店家 芃印(右)

因為其實小米它快要消失不見了,所以我們就希望把這個東西,延續下去,有使用它,有購買它,小農他們就繼續種下去

 

法式千層酥擠上醬料,最後撒上油芒爆米花,這款經典油芒千層酥,從酥皮、醬料到配料,每一道程序都使用了不同手法料理的油芒,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獨特風味。

 

臺東慢食店家 史蒂夫(右)

因為油芒它顧名思義,它就叫油芒,所以它的植物油非常的多,所以植物油在多的那個當下,我們在烘烤千層酥,它就很容易讓千層酥破了,所以我們就要用比較輕柔的方式,或者是用一些技巧,讓這個千層酥可以完成,

 

遊客 廖先生(左)

今天我吃到油芒做的甜點,油芒千層酥,我覺得很特別,那個味道是我從來沒有吃過的,甚至我沒有辦法想像說,欸,油芒可以這樣,哇,很法式,然後跟我想像傳統的作物,傳統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覺得自己的味道在這裡有被打開,然後可以在臺北這個地方去,藉由吃一個東西,去了解臺東,快要消失的東西,快要不見的作物。

 

除了做工繁複的法式千層酥,油芒也呈現在簡單的麵包製作中。

 

臺東慢食店家 史蒂夫(右)

我覺得最簡單的東西就是最傳統的智慧,用這樣的智慧,去面對未來的每一步,所以我出了一個簡單的麵包,極為簡單,讓所有的材料混在一起,就可以直接烤成了一個麵包。

 

臺灣特有種愛玉,也在臺東慢食店家手中玩出新花樣,端出熱騰騰的愛玉燒酒雞,打破一般人對愛玉的刻板印象,令人驚艷不已。

 

臺東慢食店家 吳珮甄(左)

燒酒雞沒有了不起,最了不起的是那個凍,愛玉凍本身是在米酒裡面搓出來的愛玉,所以今天販售的愛玉是燒酒雞的酒,加酒味的愛玉凍,它是酒加酒這樣的一個呈現。

 

小米、油芒、愛玉,這些臺灣特有的原生種食材,在臺東慢食店家的手中,重新轉譯成新世代、跨族群能夠接受的料理風味,每一口美妙滋味背後,蘊含著抵抗氣候變遷、保種、留種的重大議題。

 

臺東慢食節評審 王南琦(左)

我們不會一直用說教的方式,去跟消費者說就是要這樣子才能抵抗氣候變遷,因為大家沒有辦法接受,可是我們用很漂亮的食物,很好吃的食物,然後讓大家覺得,好好吃喔,這是什麼,好漂亮喔,這是什麼,就是先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然後我們再跟他分享說,這就是我們布農族傳統的油芒,對,那大家開始,有印象了,一次兩次,他來過三次慢食節,他一定會記得油芒,他一定會記得小米,

 

臺東慢食協會理事長 涂裕苓(右)

我覺得我們店家、或是料理人,做料理的廚人,如果可以去探索、多認識這些保種的食材,然後把它變得很好吃,客人可以支持這個店家,做這種好吃的食材料理,然後店家再去跟這個農友買,那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支持系統

 

傳統尋得有多深,未來就可以續得有多遠。料理人從傳統飲食文化裡汲取靈感,把「保種、留種」的農作物幻化成一道道美味餐點,端到消費者面前,重現這些臺灣原生物種的美好與價值,當消費者、料理人、農民形成一個良好的支持系統,其實也就進一步成功捍衛了你我未來餐桌上風景!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