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橫山鄉邊陲地帶的田寮村,在地人會稱之為田寮坑,隔著一條上坪溪,與對岸的竹東鎮相望,相對僻靜的田寮村還保有原始自然風光,也比較少受到注意,新竹在地青年團隊「竹東閒人」就舉辦「漫遊田寮坑」活動,用「全客語」的方式,帶領大家一起認識田寮坑的豐富歷史文化。繼續看記者林秋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不然等一下再回來,再繼續講我們的王爺廟,好嗎,好好好,我們先來去伯公那邊看看。

 

不是假日、也不是什麼觀光的熱門時段,就在一個平常日的周三早上,一群人聚集在橫山鄉田寮村的國王宮前,認真的聽著解說。

 

0618像這個金身是75年的時候刻的,大家也可以看一下,現在看到大王爺跟二王爺跟三王爺,衪是不是雕刻風格不太一樣,0630

 

田寮坑的國王宮已經庇佑村子160年以上,要認識田寮村,就從這裡開始。

田寮坑領路人 范小慧(右)

二2226田寮坑比較特別的就是說,它以前在清朝時候,因為這裡雖然叫做隘墾區域,隘墾區域,不過它這裡還是屬於竹塹社,竹塹社他們的社番地,所以當時開墾就是要取得墾權,那就要竹塹社它取得墾權之後,跟我們的漢民,一起共同來開墾的,所以現在像我們這裡,老人家就會說,我們以前這裡有24股伐刀份,2302

竹東閒人99號 阿Ben(左)

二1630我以為田寮村這邊的開發跟竹東一樣,是比較血腥的,就不斷驅趕原住民到山上的一段歷史,結果後來聽小慧姐講說,她其實是客家跟,我們叫平地原住民,就是熟番一起來合作開發這裡,1654

 

這天的「漫遊田寮坑」是由「竹東閒人工作室」主辦,找來田寮在地人范小慧帶路,她的碩士論文,研究的正是她生活的所在地,田寮坑的歷史文化。

田寮坑領路人 范小慧(右)

既然我們以前的曾祖父,他有這樣的,就是來這邊開墾,我就,有這個機緣我就開始研究,研究之後發現,其實這裡的,這個區域是很有歷史性,很吸引人,3300

竹東閒人99號 阿Ben(左)

然後也聽吳慶杰老師說,這邊有一個蝦子螃蟹的伯公很有名,所以就一直想來這邊看一下,1455

 

因為這邊以前水很乾淨,很多蝦子、螃蟹,所以我想,當然啦,那時候的雕刻師傅,是不是因為這裡很多蝦子螃蟹,所以他就雕刻了,0201

田寮坑領路人 范小慧(右)

那個蝦子和螃蟹就是很吉祥如意的意思,讀書人希望成績節節高升,像那個蝦子一樣啊,一節一節一節啊,對不對,那螃蟹就是有殼甲類的東西,那是不是就一舉登科甲,金榜題名,成績步步高升,又金榜題名,2909

 

這麼特別的石板伯公,讓大家看得嘖嘖稱奇,田寮坑總共有13個鄰,每個鄰都有自己的伯公。

田寮坑領路人 范小慧(右)

因為第5鄰他們住在山上,所以有山頭伯公、有柑園伯公、有園頭伯公,我們鄉下,尤其是我們以前的漢人來這邊開墾,到每一個地方,就是敬畏著這個土地,那土地是跟我們最親近的神啊,3038

 

這座13鄰伯公,位於置高點,居高臨下,可以俯看整個1到13鄰。不僅每座伯公都有故事,跟著范小慧從路旁的小路下切,穿過層層樹林,沒想到在這麼隱密的地方,竟然藏有一座昭和4年建造的石橋。

 

三0551以前的老路,從山上出來就走這裡,到山上一直走走走,走到河,就是走這座橋,0601

 

當地人稱這是水頭排橋,橋下這山溪向下流去,就是上坪溪。

 

三0751它這下頭有流籠,因為你要出去,你要到河的對岸啊,軟橋啊,他們用走的出去也可以,很遠啊,你知道嗎,所以他吊流籠就會比較快,就直接,就穿到了對岸去這樣,0805

遊客 鄒雅荃(左)

可能因為我有時候聽阿公阿婆,不然就是爸爸講的就是,一段一段的故事,講故事啦,就比較少有那個,這麼有脈絡的介紹,就現在跟著來就真的,還有走到我爸也不知道的地方,走到那個古道下去,看水頭排的老橋,0225

遊客 鄒煥雲(右)

二0336老家在這裡,我平常比較少上來這裡,所以我對這裡不是說很熟,我只知道王爺廟,國王宮在這裡,再進去裡面,我就走馬看花,0352

竹東閒人99號 阿Ben(左)

二1509不過我辦那麼多「無情客語」的活動,我最喜歡的就是,老人家帶他們的兒子女兒一起來,然後彼此來的人,沒有先約好,然後都認識,就用客語聊天,講小時候的事情,對,然後他們的小孩也都藉由導覽來認識自己父母的家鄉,1533

 

原本在中國工作的阿Ben,為了陪小孩成長回到臺灣,因緣際會下接了地方創生相關工作,常要拜訪老人家,才發現自己的客語真的不行,也讓他萌生了要把客語學回來的想法,他想辦法營造客語環境,從8月開始舉辦了好幾場的客語走讀活動。

 

因為以前河在對面啊,後來河過來到這邊,那邊有田寮坑的,有,那有一塊是田寮村啊。

竹東閒人99號 阿Ben(左)

二1915以前是去吳慶杰老師他的走讀活動,他有時候會講客語,對,那時候就跟他講說,那可不可以來辦個全客語的,然後有人在旁邊就說,怎麼那麼無情,我根本就聽不懂,然後我就想說,喔,那我們就叫「無情客語」場,1941

田寮坑女婿 徐天任(右)

0822我們常常走上走下的地方,本來以為說,自己好像很了解這個地方一樣,今天聽小慧老師說,才知道說,有這麼多的緣由,還有這麼多的歷史,0836

遊客 邱國睿(右)

二1038我今天大開眼界、大開耳界,因為田寮,我小時候就想說這裡是橫山,不過今天聽老師說了之後,這裡田寮對面是哪裡,就是竹東,竹東的員崠仔和軟橋,原來這裡以前跟對面的竹東有比較更早的連結,1101

 

以前這裡都是沙田啊。

 

客語並不是限制,「無情客語」走讀活動,最近幾乎場場爆滿,報名的有外地人、也有在地人,大家一起用客語來認識客家地區,「竹東閒人」就是這樣不斷連結各領域能人,也帶大家一起發現,那些或許曾被忽略的精彩故事。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漫遊田寮坑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