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國際大藥廠紛紛推出疫苗,而臺灣研發的「清冠一號」,能夠有效改善確診者症狀,更讓臺灣中醫藥發展在國際上嶄露頭角。清冠一號處方裡的魚腥草、桑葉等中藥材,是臺灣少數達到商業生產規模的品項,屬藥食同源的特用作物。這兩項作物的國內最大生產者,正好都是客家鄉親,記者宋宇娥、洪郁雯帶您一起拜訪產地,認識這些特別的作物。


 

 

 

新冠肺炎疫情一波又一波,每當疫情嚴峻、確診人數增加,能夠緩解確診症狀的「清冠一號」就呈現大熱銷狀態。被譽為臺灣中藥界之光的「清冠一號」處方的10種中藥材之中,魚腥草是農村常見的鄉土植物,新竹關西的農民范振財,是國內魚腥草最大生產者,他說管理重點就是保持田區溼潤。

魚腥草農民 范振財(左)

條件喔就水的部分占大部分啦,水的部分一定要充足,常年要溼潤這樣子

桃園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 林禎祥(右)

 

因為它(魚腥草)在生長的時候需要一個比較多水的環境,所以整個來說還是要稍微遮陰、然後要比較潮溼,氣候要稍微冷涼一點,另外就是它的土壤必須要有一點排水性,不可以積水也不可以太乾,

 

面對4分大的魚腥草田區,范振財有著除也除不完的雜草,雜草防治是種植魚腥草最惱人之處,也是農民投入意願始終不高的原因,為此,桃園區農改場找出既省工,又能抑制雜草的栽培方式。

魚腥草農民 范振財(左)

種這個就是拔草啦,草很會長,一整年都在拔草。

桃園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 林禎祥(右)
照片提供 桃園區農改場
TC0124-0140

因應魚腥草一個生長的特性,我們建立了一個稻殼覆蓋的方式,因為稻殼它有孔隙,有孔隙,然後它本身又有一定覆蓋的厚度,透氣、透溼,魚腥草不會生長不良,雜草也會有稻殼的覆蓋長不出來,那以這樣的方式去做管理,確實就可以減少初期雜草的這個管理上的問題。

 

范家的魚腥草乾年產量約3000公斤,收購價約每公斤200多元。

魚腥草農民 范振財(左)

 

一開始是種一分地,到現在種植到四分地了,一年收成差不多有5000斤,一年可以收三次,最後一次量比較少啦。春天那次會比較多。

 

范家從2003年就與新竹關西農會契作,范振財的魚腥草幾乎全數供應農會,農會的魚腥草茶包原料也仰賴范家供應,疫情期間,農會還得祭出限購措施,才能滿足消費者購買需求。

新竹關西農會供銷部主任 王曉琪(右)

 

我們的魚腥草是抗菌抗發炎,我們後來因為量不大夠,因為它有一定種植的時間,所以我們就有限量(購買),所以這一兩年(疫情時間)我們把魚腥草茶包賣得還不錯,所以鼓勵那些農友盡量多種一點。

桃園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 何昱圻(左)

還是難免會有一些些魚腥草特殊的味道,所以我們又把它做一些複方的開發,除了單方的純魚腥草茶包之外,可以混仙草,也可以混杭菊。

 

 

不只魚腥草,桑葉也是清冠一號的藥材之一,苗栗獅潭的蠶農涂泉明堅持栽桑養蠶四十幾年,是廢耕後臺灣葉用桑葉唯二較具規模的生產者,守護著2甲桑園。

蠶農 涂泉明(左)

 

本來桑葉本身就是很好的東西,對人的健康,就很有助益。蠶絲被大家這麼喜歡使用、很喜歡蓋這種,蠶絲製品,衣服也好、被子也好,現在全國剩我一人,我哪有辦法做到讓大家都有得用,所以我希望政府要再來推動。

苗栗區農改場副研究員 廖久薰(右)

 

我們目前(桑葉)的生產模式都還是以養蠶寶寶為主,那未來如果說要推動到就是藥材,多一個品項當然對農民是好的,那只是說那個生產規模的話,可能就是由藥廠方面去跟農民這邊直接做對接,然後去調整他們的生產模式,才能夠同時符合養蠶跟做藥材這方面的生產這樣。

 

為產出健康安全的桑葉養蠶,涂泉明對桑園管理近似有機模式,面對蟲害,不是徒手抓、就是噴水防治。

蠶農 涂泉明(左)

 

這如果是嫩芽,那個小蟲很多,有桑木蝨、還有粉蝨,(有蟲)的時候,我全部都要用水去噴,牠們滿天飛,你抓也抓不到,如果是那種的小金龜子,綠色的,那我全部要用抓的,還有象鼻蟲,牠專門吃嫩芽。

照片提供 苗栗區農改場
TC0519-0531

苗栗區農改場也對桑葉進行機能性成分測試,並開發GABA桑葉茶、桑香鬆等產品,積極拓展桑葉的加工加值。

苗栗區農改場副研究員 廖久薰(右)

 

苗改場在桑樹的研究方面,從106年、107年到現在,我們也一直有多元化的去做研究,就希望可以有後端的產品去吸引農民來生產,讓國內的桑樹栽種面積可以增加

 

搭上清冠一號熱潮,魚腥草、桑葉的詢問度和需求激增,那麼是否有機會趁勢興起,增加國產量能呢?

魚腥草農民 范振財(左)

 

風險是說,這個種了之後銷售的問題啦,就怕賣不出去,像我們關西鎮農會有收,我們就有辦法啦,沒有的話(就有風險),主要是契約的問題。賣不出去,就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桃園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 林禎祥(右)

 

如果沒有穩定的通路,甚至沒有固定的訂單,其實很難讓農民投入生產,即便現在清冠一號有這麼多的需求,但是如果沒有業者或是加工廠,甚至中草藥的生產者來跟農民做一個契約性的生產的話,其實農民的投入意願並不會因為需求增加而讓他有投入的誘因。

苗栗區農改場副研究員 廖久薰(右)

 

畢竟桑樹種下去它不像其它的魚腥草那些比較草本的,他可能種個3年5年,他要轉作是OK的,但桑樹一種下去,你可能就要10年、20年。

 採訪/撰述 宋宇娥

攝影/剪輯 洪郁雯

總歸,特用作物的規模生產,仍應回歸計畫性生產,建立契約、打造穩定通路,才能讓農民願意投入,而農業研究人員則緊追防疫與保健趨勢,備妥相關栽培技術和加工方面的錦囊妙計,一旦產銷連結,產業鏈發展就能水到渠成。

arrow
arrow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