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竹一個在地文化品牌規畫,以「飲食」跟「味道」串聯,希望將飲食跟人、自然和土地連結,把一鄉鎮一特色的物產轉化成的主題小旅行,現在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像是到了孕育東方美人茶的峨眉鄉,他們就把民眾直接帶進茶鄉,除了參觀老茶廠了解茶歷史,更讓遊客實際走進茶園了解產地,而且還邀請在地主廚利用茶元素,結合蔬食和客家料理製成餐點,幫大家了解珍貴的土地與大自然故事,非常有意義。一起跟著吳怡君和李明燈的鏡頭去觀察。


 

 

 

來到純樸的新竹縣峨眉鄉,走進寧靜的富興老街,有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老茶廠。

 

最早做紅茶呢,是這一台機器,如果你們有看《茶金》,有,好的,《茶金》就是這麼一台。

 

老茶廠如同一座博物館,從茶的品種到製茶過程以及茶的歷史演變,連各時代轉變的製茶機器,在這都可以一探究竟。

 

對,除了紅茶以外,包種,包種或者是半球的,還是東方美人茶,都會,都包。

 

茶廠第三代老闆娘負責為客人導覽解說茶工廠歷史,在一旁準備品茶體驗要用到的器具是茶廠第四代曾祥紘,而這座老茶廠更在民國94年被指定為歷史建築後開始活化。

茶廠第四代 曾祥紘(右)

 

到了民國90年左右,新竹縣的這個縣長,才開始去推廣,這裡新竹縣的膨風茶,然後開始整修維護之後,我們重新啟動活化它,我們針對不同空間做針對不同的活化利用,那到民國100年,正式的對外開放,然後用茶葉文化館的形式。

民眾 羅沁穎(右)

 

比如說在那種揉茶,然後還有一些很多那種古老的機器,比如說像有一些那種捻茶、揉茶機,它可以把它下面的那個,像櫃子一樣的東西,然後可以把它類似做一個打開,你就可以發現以前人的這個智慧,真的是還滿令人敬佩的。

民眾 塗夢龍(右)

 

第一次走進這個老茶廠的時候,好像進入那個時光隧道,那曾經在那個《茶金》的影片看過,那可能是連續劇,竟然還有這麼老的茶廠,而且把我們這個文化保留下來,而且我看到這個年輕人願意回鄉,在這自己的家鄉,從事這種百年的這種產業,我覺得令人覺得很敬佩。

 

從新竹茶文化再到老茶廠的歷史詳細說明後,這場以『茶鄉』為主軸的旅程要帶遊客一起來品茶。

茶廠第四代 曾祥紘(右)

 

先給人家看,看這個茶葉長得什麼樣子,是長的圓的白的,再來第二件事情,就是我們可以這個喝茶,但是我們同時,我們也準備了這個茶焗蛋,也是用茶梗把它烘烤出來的,裡面可以吃到茶的一個香氣。

新竹在地文化品牌總監 郭又甄(右)

 

在新竹要講旅遊,要講地方文化,一定是要客家為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們又很不希望是透過很老派的,客家就是花布然後山歌,那種很刻板印象的旅遊方式,讓外地人對這個距離有很深,所以我們就會去拆解很多客家的元素,把它好玩的東西勾出來。

 

 

那你看,因為東方美人茶它是屬於烏龍茶,白毫烏龍,那這個白毫烏龍它也是什麼呢,做重發酵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六十五,所以它的茶湯顏色的表現是屬於這種金黃色。

 

導覽解說由淺入深,讓民眾了解到過去所沒有探索過的茶體驗。

民眾 塗夢龍(右)

以前喝茶就是喝很熱的茶,那後來因為經過我們的這個導覽的解說以後,才知道我們的這一個東方美人茶應該是要做涼茶來喝會更好,而且當我們喝第一泡到第三泡的時候,那個味道是越來越濃。

 

接著他們前往茶園實際觀察與了解東方美人茶,茶樹生長的環境與情形。

 

冬天的這些雜草,春天的時候,驚蜇的時候,我們才會開始處理,順便要去撒肥料灌溉,因為我們必須配合夏天的時候茶葉長出來,味道起來,小綠葉蟬來吃,六月份開始大收。

茶廠第四代 曾祥紘(右)

 

茶樹茶樹本來是苦澀的,新芽展開來的時候,它會有一個香氣,這個香氣會吸引這個蟲子來咬,會來咬葉子,那吃完這個葉子的時候,茶樹本身它會產生一個保護行為,它會把自己的味道,它會轉成一種甜甜的味道。

民眾 羅沁穎(右)

 

很努力的去找,然後去把葉子撥開,然後呢,去找小綠葉蟬本人,但是沒有想到這麼小的蟲,牠其實對茶的整個一個好壞,或是後面口感有很大的影響。

 

透過青年返鄉的茶廠第四代與地方小旅行文化品牌一同合作,讓本地人及外來客對新竹也有更多新的認識與啟發。

新竹在地文化品牌總監 郭又甄(右)

就是透過飲食這件事情,可以讓更多居住在新竹可能本地的老新竹人,或是所謂我們移居新竹的新新竹人,飲食這件事情是一個連結,人跟自然,人跟土地一個很基礎,然後也很輕鬆的媒介。

記者 吳怡君

 

我們早上有到峨眉在地的老茶廠,還有到茶園裡體驗,也有喝茶品茶以外,其實我們來到這個峨眉深山裡,一個神祕的地方,大家可能都是第一次來到這座農場,這座農場有很多豐富的生態,還有種很多美麗的樹和花草,希望可以讓大家來這邊,體驗到當地的大自然環境。

新竹在地文化品牌總監 郭又甄(右)

特別這裡沒有網路訊號,所以大家來這邊準備好就是,不要滑手機,然後不要有就是3C連結,是一個非常淨化的一天。

 

這場小旅行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特別邀請在地主廚,打造結合茶與客家元素的蔬食餐盒,翻轉大家對餐點的想像。

新竹在地文化品牌總監 郭又甄(右)

 

這個對我們認為的客家的印象裡面就很不同,我們翻轉了幾個元素,就是茶可以不只是喝,可以聞得到、吃得到,然後客家料理不一定都是肉,甚至有更多的蔬食,也很符合現在的企業跟很多旅遊的永續追求,就是ESG跟SDGS的滿足這樣,是我們很希望在旅行當中呈現的元素。

 

餐盒不只精緻,更是色香味俱全,大家為之驚豔。

民眾 蔡嫺雅(右)

 

我覺得最特別的應該是這個,這個他是用客家的水粄,然後再用泰式的料理方式,所以它吃起來是有點酸酸甜甜,然後又帶有香菇的特殊香氣,這個非常好吃。

民眾 廖佩菁(右)

 

他還特別去找自然農的農場,去幫我們挑選這個小的這個是栗子地瓜,搭配我們的馬鈴薯,所以我們吃東西就除了好吃之外,我們還要講究它的健康,然後,今天餐點其實我覺得還滿特別是因為他除了結合茶,他還結合我們客家本地的一些料理在裡面。

 

從小在客家庄長大的梅玲,延續著父親對料理的創意,也思念父親的好手藝,因此決定要成為一位蔬食料理創作者。

在地主廚 陳梅玲(左)

 

那在做的過程當中才發現,其實這裡面其實素食要做的好吃,是要比葷食還要難做的,因為我們的食材非常的單一,在研究過程當中我又得到一些新的經驗值,然後就不斷堆疊,那經過時間的累積,那當然就是你自己,會變得很有信心跟成就感。

 

因為勇於嘗試加入創意,因此他決定將客家小炒做一些調整改變,但又保留其口感,運用多樣化的蔬食。

在地主廚 陳梅玲(左)

 

那我因為我父親不在了,所以我就會開始去回味當時小時候的味道, 所以當初我吃素之後,我就想說這道客家小炒是我一定想要研發出來的,所以我就把就是客家小炒裡面原有的蔥用碧玉筍去取代,再加香菜去增加它的香氣,然後那口感的話再加上茭白筍,讓它整體的口感會比較有層次感。

 

另外他使用在地小農種植的糯米,製成如珍珠丸子的飯糰,靈感源自於爸爸包的粽子。另外他所使用的食材,都是親自拜訪了解耕作者後,才將它實際運用在餐點料理中,也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耕作者的故事。

 

 

你這一次,第一季會有兩個米的品種,對,然後再來就是,第一期還有花生,花生,然後,二期就是地瓜跟馬鈴薯。

 

這天他就特別到產地與合作小農聊聊未來的合作方向。

在地主廚 陳梅玲(右)

 

跟這些耕作者的距離,應該是常常要有彼此的互動,因為這樣我們才可以了解他最近,未來,譬如說未來,第一季度他想要有哪一些耕作,哪一些農產品,然後或是說他打算種多少量,這都會對我而言,可能都是會決定將來這一季度我的方向,就是研究跟生產的方向來源之一。

新竹小農 阿凱(右)

 

因為在農業生產的時候,就是為了要符合市場的需求,所以就是要有一定規格才能當作出貨品,那就會有一些次級品,就是也是算是一種浪費,然後梅玲就是去用這些比較小顆的,然後還可以發揮創意,讓它產生新的價值,我覺得就這是很好的事情。

相片提供 陳梅玲

1017-1025

因為過去曾待過雲南,在雲南的生活經驗,也影響他對生產者的耕種方式和環境更加講究。

在地主廚 陳梅玲(右)

 

就是他的耕種方式跟土壤還有水源跟耕作者的用心,那這個產生出來的作物,它的質就非常好,其實我們就是很簡單的用,最簡單的烹調,然後再做食材的搭配,它就會非常突出,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常常會往田裡跑的原因。

相片提供 陳梅玲

1017-1025

因此在這次與地方品牌合作的蔬食餐盒,就從這些耕作者中尋找到更多創作料理的靈感,做出一道道與茶與客家相關的餐點。

在地主廚 陳梅玲(右)

 

今天餐點,分別用了東方美人茶,綠茶,然後還有抹茶這三種的茶項,那另外一個比較,就是亮點就是說,是跟客家料理有關,那一個就是客家小炒的口袋餅,然後還有一個改良式的客家水粄。

新竹在地文化品牌總監 郭又甄(右)

 

那梅玲常常可以跳脫我們想像的到的那個規格,然後端出來很驚喜的東西,對我們來說了解客家的元素,自己本身就有客家背景,然後又深入去理解產地,有一些什麼樣特色跟食物特性,這件事情是透過梅玲可以呈現然後很完整,讓客人知道我們要一種心意。

 

這個這是拍網美照的地方吧,是,這太美了吧,有光線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個感覺。

 

飽餐一頓後,民眾在這座神秘農場裡參與一趟生態巡迴之旅,農場有各式生態與植物等規畫成不同區域,更時常舉辦依據節慶節氣相關的體驗活動。

農場經理 陳世傑(右)

那我們農場的話,是以生態,生產,生活三個方向為主,所以我的遊客來這邊,他可以感受到整個自然的一個時序的脈絡,節氣植物生長, 動物植物,昆蟲鳥類。

民眾 許桂華(右)

 

那今天來到這個農場,我個人覺得他跟我們一般會去的農場,可能比較休閒化、遊樂化,那這裡你可以看到比較大自然的原始風貌,我覺得這點是,可以大家就是一年四季,其實你來這裡會有不同的美,那可以來做不同體驗。

民眾 楊千毓(右)

 

上次來的時候是晴天,然後陽光就是直接灑落到就是我們的地面上, 那個整個光影是很漂亮的,那今天又是另外一種感覺,因為有霧氣的感覺,所以不同時間來到這裡,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東西還滿喜歡。

 

因為兩年多前農場才對外開放,這座農場主人希望吸引同樣愛土地愛大自然,一起守護地球的夥伴。

農場經理 陳世傑(右)

把遊客帶來這邊,然後有一種愛護山林的感覺,對,來到這邊的話,他們也會非常舒適,對想說這座山林,它自然會吸引類似的一種族群的人,喜歡山林的人,友善大地友善農業的人,他會喜歡來到這個地方。

 

從味道開啟了人與土地連結的這趟旅程,實際了解這片土地,再透過在地主廚重新詮釋茶與客家元素的料理餐點,勾勒出更多人對家鄉的記憶,更讓這趟小旅行充滿無限想像與趣味。

採訪/撰述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李明燈

 

arrow
arrow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