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印刷技術不斷演進,早期的活版印刷早已經沒落,就算曾經是印刷業最繁盛的臺北萬華,現在也只剩幾間堅持使用老方式。一位來自苗栗的活版印刷師傅,歷經這行業的興衰,儘管已經退休多年,因為實在太惦記著這份回憶,最近特地就去萬華老工廠拜訪參觀。而老師傅們一見面,相談甚歡同時,也希望讓這珍貴工藝,能讓更多人記得跟認識。記者涂至伶、陳靖維的報導。
機器印刷的聲音
富有年代感的老機器,嘎嘎作響認命的運轉著,雖然是單一重複的動作,卻印製出了一張張有溫度的成品。
活版印刷師傅
洪東漢(右)
以前那個武俠小說有沒有,武俠小說,”臥龍生”啊那些武俠小說,都要鉛字印嘛,當然以前沒有電腦,鉛字印,所以說那時候開始興起活版,幾乎每天都要加班。
排版師傅
林富貴(左)
那時候跟你講真的,那時候你印一種東西對不對,你就是錯了,重印也不會虧本,那時候生意最好的時候是這樣子。
記者 涂至伶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大多都是電腦印刷,不過這間在萬華的印刷廠,是堅持用最傳統的活版印刷來運行,雖然面對環境的改變,不過店裡的師傅,還是堅持繼續做下去。
活版印刷師傅
洪東漢(右)
我堅持就是說,我的師傅我們兩夫妻,現在生活過得去,不用吃老本,也不用說用頭腦想,去哪裡搶生意,穩定了嘛,那你自己就順其自然,年紀也有了,你再想也拚不過年輕人了啦。
排版師傅
林富貴(右)
不是要堅持,是你要改行已經沒辦法了,因為年紀都有了,所以說我們做老闆,還有一點點生意,老客戶在做,所以說就慢慢做,做到說真的年紀也大了,客戶沒了,那就結束營業就這樣子。
標題的客家電視台新聞稿子。
拿著一早在家裡頭就擬好的稿子和檢字盒,全神貫注搜索著需要的字。
這它的字有凹下去,你要是這邊讀過去,你就向上,這邊讀過去,你就朝下。
金絲眼鏡搭配藍色襯衫,來自苗栗的活版印刷師傅陳增添,從事印刷業40年的時間,就算已經退休了,對於自己眷戀一輩子的這工作、依舊滿腹熱情。
如今家鄉的活版印刷店都絕跡了,他特地北上走訪這間還在經營的印刷廠,一進到店裡馬上回憶湧現、眼睛都亮起來了。
活版印刷師傅 陳增添(右)
很難得耶,來到這就想到我們以前年輕的時候,尤其還要保留這些東西,實在說不簡單啦,他現在就兩老在經營,他要保存真的不簡單。
陳明珠,你過來幫忙我看,它的這樣濛濛的,看都看不清楚。
這邊示字部嘛,電視的視有看到嗎,這太難找了吧。
鏡頭裡、跟在陳增添老師傅旁邊、是她的寶貝女兒,不少人都認得出來,她就是知名主持人、被稱為客家妹陳明珠。這一天她化身一日經紀人,記錄父親跟老同業難得的交流時刻。
你看我一下,你看我一下,123 笑一個,好。
陳增添女兒
陳明珠
就是聽到活版印刷,那個啪啪啪的聲音,還有很濃很濃的油墨味,那不過我現在聞到這種味道,覺得是一種,就是說小的時候不知道,小的時候就覺得是油墨的味道,現在來聞的話是覺得說,最幸福的一種味道,因為以前爸爸就是這樣養大,我們家裡的小孩。
你有旁邊的線嗎?,這在這邊而已,剩這些而已,這樣就用?就好,用顛倒就好?
檢字、排版,印刷的每個步驟都難不倒陳增添,聽說這也是臺北和苗栗活版印刷師傅最大的差異。
苗栗的學徒,一定會從頭學起,你知道嗎,你沒有從頭學,你根本就沒人要請你,那臺北就不一樣喔,臺北你學排版就學排版,學檢字就檢字,學印你就學印,很多這樣人家說的單一項技術。
排版的聲音、速度非常快
看似熟練俐落的手法,不過和從前的速度來比,還是差了一大截。
料齊的話,不用10分鐘。
現在就說,這問題就在它材料的問題,不是說非常的完整,也有這麼多年的老歷史了。
最興盛時,光苗栗地區就有20幾間的活版印刷廠,不過隨著時代的轉變,現在都已經結束營業。台灣早期印刷產業最繁盛的萬華,目前也只剩下幾間,面對時代轉變,老闆洪東漢很希望,還有能力繼續做下去。
排版師傅
林富貴(左)
現在年輕人已經沒有了,沒有人在學了,所以你要應用也不太可能了,我們那時候在學是,師傅一代一代層層教下來的,他你沒有來學沒有來練習對不對,你根本承接不上來嘛,所以說這應當是到我們這一代而已。
活版印刷師傅
洪東漢(右)
我就說嘛,這機器5000塊,你留著幹嘛,捐給她們永久在那邊,全部捐給他們(政府),拖去、鉛字也?它拖去,留下來,名聲也還在,你說是不是,人死留名嘛,虎死留皮嘛。
採訪/撰述 涂至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跟許多老機器一樣,活版印刷逃不開變成夕陽產業的命運,面對時代轉變的必然,老師傅們也無可奈何。大家看著這些已經是珍貴工藝的活版印刷,即使心中有無限感傷,但想必也同時擁有更多滿滿的驕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