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繪本時,兒童是在聆聽文學,體驗美的事物,甚至藉由不同故事認識這個世界。那麼讓兒童成為創作繪本的作者,會不會更能產生共鳴呢?苗栗三義鄉公所在暑假舉辦「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邀請三義女兒、同時也是客語繪本作者彭歲玲擔任指導老師,帶著15位國小學童共同腦力激盪,以舊山線為創作故事背景,讓石虎、臺灣藍鵲、穿山甲化身為主角,創作屬於三義的客語繪本,引領孩子從創作過程中更認識自己的家鄉。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凃恩榳(左)
我們故事內容是石虎一家人去卓蘭旅行,然後就看到三義的舊火車站放在一個卓蘭渡假村裡面,他們就很好奇為什麼三義的舊火車站會在卓蘭,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邱喬渝(右)
臺灣藍鵲去當導遊,阿啾箭(烏秋)還有穿山甲,跟松鼠,牠們是客人,臺灣藍鵲介紹了很多很多的地方,還有三義車站。
孩子們童言童語說著自己創作的故事內容,石虎、臺灣藍鵲、穿山甲都成了故事主人翁,隨著故事情節的推移,一窺三義舊山線的迷人魅力。
三義圖書館館長 吳家煜(左)
今年的主題就是舊山線,因為舊山線我們過去看到全部都是鐵道迷,比較官式的文章,這次我就想說是不是用小朋友的思維來看舊山線,在他們的世界裡,舊山線是如何吸引人、如何迷人。
暑假期間舉辦的「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總共有15位苗栗三義在地的國小學童參加,他們的任務是要在10天內完成繪本的故事發想、圖畫創作。連續2年回家鄉擔任繪本指導老師的彭歲玲說,以舊山線為主題創作繪本,挑戰不小。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老師 彭歲玲(左)
照片提供 三義鄉公所010239-010251
要介紹舊山線對孩子來說,其實要放在創作裡面不簡單,不過孩子很棒,他們用擬人化的方式來介紹舊山線,所以其實這也是很有趣的事情,覺得不是旅遊的書,是用一種很有想像力的方式,來創作,不過很挑戰就是,有歷史有文化,所以要怎樣呈現來讓大家了解呢,其實這很挑戰,所以我們第一天的時候就先請楊校長來跟小朋友上課,我自己也要了解。
照片提供 三義鄉公所
找來地方文史老師為孩子介紹舊山線的歷史、文化,以此為基底,再透過分組討論、激發聯想力,打造出繪本的故事架構。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徐采熒(左)
就是有點困難,想故事不好想,這比寫作文還要難。它會有情節、就是像對話框之類的。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老師 彭歲玲(左)
孩子想好(故事)以後就開始畫圖,現在看到大家很忙碌,畫草圖。先把故事想出來以後,就分鏡、畫草圖,像攝影一樣,一個鏡頭,一個鏡頭,說故事給人家聽,他們就先畫草圖以後,分工合作,做那個物件,一個物件,物件,大家分工合作,做出來以後,明天就會貼上去,貼上去之後,故事就出來了。
買回火車站
我畫的火車
鐵道迷的旅行
斷橋魔豆
記者 宋宇娥(左)
神龍在苗栗客家人的心裡有相當特別的地位,這次的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當中,就有小朋友把神龍放到故事創作裡面,像這就是在講神龍把放在卓蘭的三義舊火車站搬回三義來。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老師 彭歲玲(左)
火車站要怎樣搬回來,很重耶,要怎麼辦,怎麼做,他們就想到三義天上有很多龍、神龍,可以請神龍啊其實我很欣賞孩子們的想法,大人想不到的,其實這就是和三義特殊的文化有結合,又有很多想像力。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凃恩榳(左)
一開始他們是說要讓神龍拖回去,然後我幫忙畫那些神龍。
三義圖書館館長 吳家煜(左)
小朋友他透過很生動、很靈活的想法,要搬回來他會想到拜託天上的龍,把它搬回來,但是目前來說,實際上可能沒那麼簡單,因為要透過工程,包括重型車輛、機具、吊車這些才有辦法來做。
繪本創作進行到尾聲,孩子們嘰嘰喳喳討論著背景繪製。
這下面刷水泥顏色,水泥顏色就你調囉,要水泥顏色喔?不要磁磚的顏色喔?水泥啦,好啦好啦水泥水泥。
一起討論出來的故事內容,具體該畫成怎樣,可別看他們只是孩子,其實都能清清楚楚描述出、色彩選擇以及繪製手法。
你剛說這裡用什麼背景?夕陽,是傍晚的時候嗎?對呀,他跟家人。刷水的話然後再弄一些黃色,黃色、橘色、紅色,然後等它乾之後再畫一個大太陽。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吳祈勳(右)
我其實上畫畫課已經上3年,我的畫畫老師他很會畫風景,那我就是跟他學習,他畫風景我就學他,畫些天空藍,如果要模糊的那一種,就要刷水,然後再畫色,然後要重疊這樣,我就想說這技巧可以用在這上面。
有些組別則是檢查是否有缺少物件,進行最後的趕工製作。
少那個斷橋上面它其實雖然是藤蔓,但是它旁邊會有一些,會有一些草,對 會有一些草,做一些類似這樣子的,類似這樣子的,然後給它有一點層次的重疊,這少畫了,沒看到臺灣藍鵲,牠要爬上去啊、牠要爬上去啊。
漂亮的臺灣藍鵲是其中一個故事主角,登場頻繁,所以得要畫出大大小小、數量繁多的臺灣藍鵲,對孩子來說,重複做同樣的事,可不容易。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邱喬渝(右)
臺灣藍鵲,(為什麼臺灣藍鵲比較不好畫)?因為牠的顏色很鮮豔。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賴詠翎(左)
困難的話就是顏色調的跟老師講的不一樣,然後就要重畫。(那如果老師一直叫你重畫你會不會覺得不想畫了 很累),會。
加上指導老師要求高,不夠好,再畫一遍是家常便飯,難免遇到孩子鬧脾氣,這時候彭歲玲就會來個精神喊話。
很棒喔,很讚喔,我們的,很快就要完成了。
國小老師退休的彭歲玲面對學童的各種情緒,也很有一套。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老師 彭歲玲(右)
我們畫的過程中,時常會集合起來,會跟大家鼓勵,看別人,你看那個某人誰誰誰,你看他畫了四遍、畫了三遍了呢,大家來幫他拍手一下,就會這樣精神喊話,就會叫他們學習別人,互相學習互相觀摩。
參加繪本夏令營的孩子們,分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任務,但是不免總是會有些爭執、口角、小吵小鬧。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吳祈勳(右)
有時候會(有爭執),但是因為爭執的話,他們都是二年級,所以就是,他們就是會吵一吵之後,好啦好啦,這樣就沒了。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凃恩榳(左)
我和他就是有時候會吵架,那些二年級的就在旁邊圍觀,最後就是會有人去讓步。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賴詠翎(左)
為了要拿顏料的時候呢,水太多,會被對方罵,然後會搶剪刀。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老師 彭歲玲(右)
有些很會畫,他就會嫌別人,會嫌,他為什麼畫得那麼醜,不要給他畫啦,會有這樣的情況,也是一樣要開導啦,就要特殊的開導,我們可以分工,可以構圖給他畫,色彩就叫別人幫忙,因為這是分工合作的嘛。
孩子混齡同組,也能讓孩子互相學習尊重與包容。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吳祈勳(右)
我們這一組有很多二年級的妹妹,其他組就是五、六年級,相對的二年級的妹妹想像力比較豐富,五六年級他們就是會比較實際。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學員 徐采熒(左)
他們想像力確實比較好,因為他們比較小,腦洞都很大,異想天開之類的,(所以你們聽了覺得還不錯)?聽了再講,可以順就好,順著就好。
講一遍魚藤坪、魚藤坪,對,講一遍買回來,買回來。
寫下故事裡出現的單詞,加上美術圖畫設計之外,還要學客語。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老師 彭歲玲(右)
希望他們從創作中,就是這創作的過程中學習到客語,你看這些客家詞彙中我們講到這裡的歷史、文化,創作的過程就會讓他們一直練習客語,因為這些孩子其實沒有全部都會講客語,很多不會講了,很少講客語,也藉由這種機會讓孩子學客語。
三義女兒,遠嫁到臺東,連著兩年回鄉帶著在地孩子創作屬於家鄉的故事繪本,身兼客語繪本創作者、客語薪傳師、電台主持人多重身分的彭歲玲,很單純只是想要客家文化、語言的傳承方式,更加多元,引發孩子的興趣。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老師 彭歲玲(右)
讓孩子了解我們本土、我們是三義人,讓他們了解這裡的歷史和文化,因為你要了解,你才能創作,我覺得創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學習語言還有學習自己在地的文化,其實這種創作方式就是訓練孩子分工合作。
孩子集思廣益創作的故事繪本也將會出版成書,去年夏令營孩子的作品《沙鼻慢城》,就以客英雙語有聲書的方式出版,佳評如潮。
三義鄉長 呂明忠(左)
全部是我們的小朋友由彭歲玲老師帶著,小朋友自己發想,要怎樣來做這本書,就是經由來到我們圖書館裡面,大家慢慢去研究出來。這是雙語言的,有客語翻成英文,孩子學講話,就讓他聽客語,同時又能學英文。
前一屆繪本夏令營學員 蘇意媗(左)
我們現在的小朋友,會講客語的很少,我認為有這種活動,是讓小朋友認識自己的故鄉,還有我們講的客語,都是我們家鄉的東西、身旁的東西,是很好的。
客語小作家繪本夏令營老師 彭歲玲(右)
很高興出版了,他會跟家長說這是我畫的這是我畫的,你看到會很感動耶,我們叫家長來欣賞,邀請家長來欣賞的時候,他就會跟家長說他做了什麼事情,他做了什麼事情,大家就說那麼漂亮、小朋友好棒喔,他就有成就感,我是覺得很好。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這群孩子們以舊山線鐵道文化當作故事背景、動物化身為主角,用生動活潑的彩筆,一筆一筆描繪出自己家鄉的人文地景,跟隨孩子童趣的視野,繪聲繪影繪家鄉,苗栗三義似乎更引人入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