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因為疫情各項產業都大受衝擊,屏東縣政府最近集結好幾個局處,一同規畫出185縣道以及高樹鄉上的特色景點,再結合雙層觀光巴士,要帶遊客深入屏東探訪當地文化與產業。更特別的是,由於當地是鳳梨的重要產區,這次還搭配了當地農場,形塑出如花海般的鳳梨彩帽田,不僅創造話題更希望吸引民眾一起來支持屏東的農特產。吳怡君和陳靖維的採訪報導。


 

 

 

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遊客坐上3至5月屏東限定的雙層巴士出發185縣道,來一場小旅行。

 

那185縣道我們一般如果在交通上使用,我們都稱它叫沿山公路,因為它沿著左邊的大武山山腳下走,從哪裡作為開端呢,高樹鄉。

 

許多遊客都是第一次坐上雙層巴士,除了欣賞沿途風景,聽著導覽人員詳細的景點介紹外,更興奮拍下美麗景色。

 

這個長度呢185縣道,大概有69公里,那沿途當中呢,目前大家所熟悉最多的種的是鳳梨,所以吾拉魯滋,我們是推咖啡,咖啡豆,喝咖啡。

 

好香,如果是這樣可以,就是看你依個人風味去,可以了,好。

 

這天第一站來到屏東咖啡園區,遊客除了可以品嚐當地出產的咖啡及體驗烘焙咖啡豆外,也可以了解原住民的部落文化。

遊客(左)

今天很開心第一次到吾拉魯滋,這裡吾拉魯滋這裡,第一次來做這個咖啡,這個是很好的體驗。

屏東咖啡園區業者 莊曼菁(左)

 

之前疫情剛開始前,這邊的遊客都是人山人海,這邊幾乎都沒有車子可以停,然後疫情開始之後,這邊就是變成是落葉比人多,對,然後這次就是因為透過屏東縣政府有這個雙層巴士,然後有帶動不少的人潮進來。

 

受到疫情影響,近期國人多轉向國內旅遊居多,因此今年3月到5月每週六日,==cgin==屏東縣政府推出「185沿山旺來雙層巴士」活動,分為兩條路線,「北線」行經彩帽鳳梨田,並參觀屏東智慧農業學校、逛逛農夫小學市集,「南線」也會到訪屏東咖啡園區、屏東可可園區、萬金教堂、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以及彩帽鳳梨田==cgout==

屏東縣府交旅處處長 黃國維(左)

 

事實上來講的話我們屏東的沿山公路,是非常漂亮的一個路線,尤其它不是只是一個產業大道,它也是更是一個觀光大道,那它也是一個文化大道,那我們在盤點的一個過程中,後來發現這個,真的是一個非常具有深度觀光底蘊的地方。

記者 吳怡君

 

我們坐在雙層巴士上,沿著185縣道,除了可以來體驗不一樣的文化, 像是客家,原住民,還有河洛文化以外,也可以從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到當地很美的風景。

屏東縣府客務處長 陳麗萍(左)

其實從高樹走過來或者是南部的部分,兩條路線都對我們來說那都有幫助,因為185我們坐在雙層,高層的巴士中,我們跟平常的時候坐轎車是不一樣的,因為那個高度所看出來的景觀也不一樣。

 

從高樹開始有西拉雅族最靠南端的一個族群,有閩南人,有客家族群, 然後有原住民族群有排灣魯凱,那等一下,我們要去的這個佳佐可可園區,最主要是客家族群朋友。

 

純白色及藍色色調的建築體,充滿地中海風情,這座屏東可可園區過去是一座廢棄教堂,在屏東縣府改造後,搖身一變成為當地新景點。

可可園區業者 吳惠玲(右)

 

 

我們來到園區進到一個大門口,就可以看到我們非常漂亮的,我們的君王教堂,它以前其實就是在地的信仰中心,然後經過縣府把它改造之後,就把它翻轉之後,其實就變成一個白色,純白色的教堂,搭上藍色的一個窗櫺其實非常美麗。

屏東縣府客務處處長 陳麗萍(左)

它原本是一個已經一甲子六十年的一個教堂,我們將它活化,重新整修過後,我們將這個前殿,等於說他們可以,要上的課程,要上的課程在這上,也可以給大家看到,我們很可愛的年輕人小農的部分,在這個園區給大家看到。

 

 

園區還展售當地可可農的品牌商品外,還有美食區及DIY手作教室,甚至還種植可可樹,讓更多遊客了解可可的生長背景。

可可園區業者 吳惠玲(右)

 

那我們園區會做一個簡單的導覽,那在這三十分鐘之內,用最精華的方式,讓客人知道說,原來可可是這樣,原來,屏東可可的差異點在哪裡,比如說它有一點果酸味,它芳香度是比別的可可還要好,比進口的更好。

屏東縣府客務處處長 陳麗萍(左)

因為我們最主要的目的,現在是一個試行,也希望說將人流將大家的心帶進來的時候,後續有不一樣的想法,搭配很多人可以邀請一起來這邊旅遊,還搭配來看我們整個可可產業,還有客家庄的不同風貌。

 

可可農詳細介紹如何分辨品種,仔細一看可可樹旁種植不少檳榔樹,事實上,許多當地農民都是從檳榔轉種可可。

屏東可可農 曾慧英(右)

 

早期屏東大部分都是種檳榔比較多,我們就是為了要有一個,選一個水果品種來種,一定要選一個不一樣的,大家一樣種一樣一定會產銷停滯會產銷不平衡,接著我們就找到一個可可,那個時候剛好是可可正在臺灣推廣。

 

為了增加自家可可品牌名氣,農民積極參與活動,更與屏東可可園區合作擺放相關商品,透過這次雙層巴士帶遊客進入園區,對農民來說可是一大助益。

屏東可可農 曾慧英(右)

 

因為疫情的關係影響很大影響很大,之後因為政府有幫助振興旅遊事業,規畫了185旅遊路線,促進大家消費者,出來走走看一看,對認識可可的產品產業,那將那個觀光旅遊一起結合,跨領域一起走,促進地方的旅遊事業。

屏東縣府客務處處長 陳麗萍(左)

比如說在我們業績部分,成長了三十多百分比,三十多百分比,再來我們人流量加了70%,其實這個部分不只是在星期六日,大家也知道整條路線走下來,不只是單一個地方,以前是單點用一個目標來做遊覽,現在是一個串聯的。

 

在今年一月至二月疫情較穩定時期國內旅遊發展轉好==cgin==以屏東縣受歡迎的10大景點區域人流總數統計來看,所有旅客成長率為7.51%,其中外縣市旅客成長率更提高20.33%,而進入185沿線旅遊的外縣市旅客則成長了34.3%==cgout==

屏東縣府交旅處處長 黃國維(左)

 

 

事實上的確受到疫情影響非常非常大,那尤其是在,我記得是在去年吧,去年的時候五月份,那個是最嚴重部分,不過還好就是,我們屏東縣政府都有即時提出所謂的振興方案,包含我們的五五專案,優惠住宿,還有各個局處,它有提出一些振興方案。

 

疫情趨緩後,民眾都想出外踏青透透氣,藉由雙層巴士搭配185沿線景點,讓民眾從各個角度看見美麗的屏東。

記者 吳怡君

屏東縣政府為了要推展當地的觀光還有休閒農業的發展,所以,這次就搭配雙層巴士,還有與當地的鳳梨農來合作,將這些鳳梨戴上彩色的帽子,希望能夠吸引到更多遊客來到這邊遊玩。

遊客(右)

 

特別帶小朋友來坐雙層巴士,因為之前屏東上一次好像過年的時候有舉辦,因為時間來不及,所以又沒有帶小朋友來坐,這次就是有看到活動,想說就是剛好有景點,然後帶小朋友出來走走逛逛。

 

五顏六色的鳳梨彩帽,其實不只是裝飾用,真正的用意是要為鳳梨防曬。

休閒農場業者 吳堅銘(右)

我們在果實快成熟的一兩個月前,我們其實就會幫它戴帽子,因為它的果皮,相對的它果肉它的水分比較多的時候,相對它比較怕曬,如果它像這個季節,你如果沒有幫它戴帽子的話,它可能的話就是一天, 直接太陽射在,照射一天到兩天,它可能就會造成了曬傷。

屏東縣府農業處長 鄭永裕(右)

我們跟七個這個農場或是合作社來合作,那七個田區來做戴帽子的這個彩繪,那總共我們大概有六公頃多,分散在185縣上,各個田區,那加起來總共有,我們大概種了25萬到26萬顆左右的一個鳳梨,給它戴帽子。

 

這樣的特殊彩帽鳳梨田景象,更讓許多遊客大開眼界。

遊客(左)

 

第一次看到這種彩色,很棒,很新鮮,真的第一次看到,(有拍很多照片嗎),有,一定要來。

遊客(左)

 

雖然我是屏東人,可是我其實也有些地方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它這樣加上他解說然後這樣子,然後又有就是雙層巴士,這個算是很我覺得很特別。

 

 

這次活動除了要振興觀光,在去年中國突然禁止進口臺灣鳳梨後,縣府積極找尋其他外銷市場,==cgin==根據統計屏東鳳梨110年外銷量為12338公噸,其中外銷最多為日本,再來才是中國、香港、新加坡、南韓==cgout==除了外銷也透過地產地銷觀光活動來協助農民。

屏東縣府農業處處長 鄭永裕(右)

 

那我們去年的成績,比較109年以前的這個日本市場的部分,我們成長至少大概快三倍到三倍半左右,那今年持續在做日本市場的一個開拓,那幾乎所有的訂單都已經談妥了,我相信今年還會創下更高峰的一個外銷日本的一個量,所以整個包含我們地產地銷跟外銷,它總是要做一個一個搭配。

休閒農場業者 吳堅銘(右)

我倒覺得沒有出口,反而是把我們臺灣最好的鳳梨留給自己吃這樣子,我覺得這個是,我覺得這個是一個,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啦,其實就是我都是希望說,把我們臺灣最好的鳳梨,其實都其實可以留在臺灣這樣。

 

希望帶動觀光與產業,但由於這次南線行程每個景點只停留約30分鐘,因此有遊客及業者反映,希望能加開班次或是延長停留時間。

休閒農場業者 吳堅銘(右)

 

當然停留的時間目前大概只有停留半小時,其實很多遊客來他們會覺得停留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他們會覺得說很倉促,未來其實很多遊客也是希望就是說,班次是可以增加啦,我們這條的沿山公路,如果說未來以後每天都有這種雙層巴士,我相信對我們這個整個的一個觀光產業,是一定有相當大的一個助力。

屏東縣府交旅處處長 黃國維(左)

那我們縣政府,有聽到這個聲音,那事實上來講,我們之後是要推動更深度的一個旅遊方式,那我們可能會分門別類不一樣的路線出來, 但都在給185這個地方,最主要是雙層巴算是一種引子吧,一種把這個需求給引出來,讓大家不同角度去看,那當然我們也會滾動式檢討。

 

雙層巴士搭配豐富旅遊景點,成功將屏東多樣的族群文化、產業與人文特色呈現,讓大家在疫情起起伏伏的日子裡,能解無法出國旅遊的苦悶外,也藉此發掘臺灣這塊土地上許多美好的事物與風景。

採訪/撰述 吳怡君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