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棺材店,大家有什麼想法呢?是害怕還是覺得不吉利?不過卻也有人想到是升「棺」發財。隨著現代人火葬觀念越來越普及,傳統土葬日益減少,未來製作棺材的需求只會漸漸消失。而在桃園有一間棺材店就繼續堅持,想要為往生者打造最後在世界上舒適的居所。記者涂至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電鋸轟隆隆地鋸開一塊塊的百年原木,木屑飄散,木材香撲鼻而來。

 

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先把,就是長度,還有那個形狀大小先標示,先把它鋸出來這樣,那好了之後再進去修毛邊。

 

走進工廠,師傅們各個照著自己的進度,用心製作著亡者最後永眠的居所。

 

就是一般像我們中壢這邊,客家人的習俗啊,棺木的尾,就是尾這邊都是寫壽,壽字,腳踩壽、頭頂福,那麼要是河洛人一般都是,腳踩福地、頭頂壽這樣。

 

傳統觀念中、棺材店往往會讓人有畏懼、觸霉頭的感覺,甚至會繞道而行,但在業者看來,其實跟做家具沒兩樣,還認為棺材有著「升官發財」、「添福添壽」的另一層意義。

棺材業者 林奕華

10199-101950(20)

這種棺材對有些人來說,會比較有忌諱這樣,但是我們這種都是原木,就是進口,這就是跟做裝潢的材料都是一樣的,只是它在量的尺寸,要多長、 多短的尺寸,跟做裝潢的可能有點不一樣。

 

像我們這邊也有放台灣肖楠的百萬名棺,那也是立壽的,原本那個阿嬤快不行了,後來他們來幫她做一個,做一個到現在都還好好的,越來越健康,所以這個添福添壽也是滿重要的。

 

在過去傳統觀念裡,多數人選擇入土為安的土葬,但是因為臺灣地狹人稠,政府大力提倡「火葬」,到今天接受度已高達9成。然而也因為傳統習俗被改變,原本在桃園蘆竹這一帶的好幾間棺材店,隨著大環境轉變,現在有點規模的也只剩他們一間了。

棺材業者 林奕華

012443-012511(28)

你要是火化的,現在大部分都是進口嘛,它那都是密集板、合成板去做的,那就是尺寸量好、機器就幫你切好了,不像我們土葬用的這都要一道一道的程,要去拋、要去磨,這就比較費工夫,這就是跟一般我們做家具的意思是一樣的做法,要有工夫才有辦法成型。

 

老闆說在舊時代的時候,一個月常常能做到5、60具棺材之多,現在一個月連20個都做不到,需求量大大銳減。

 

老師傅細膩的手藝、精壯的手臂。不說你可能不知道,製作棺材是份很粗重的工作,搬運木頭、裁切鑿形都需要大量的體力,工廠裡的師傅們年紀越來越大,體力大不如以前,也沒有年輕人願意投入這個行業,無法繼續傳承。

 

(那你有在教徒弟嗎),徒弟很多喔,有的沒有在做了,(為什麼呢),棺材很少。

棺材業者 林奕華

012544-012609(24)

因為這就是要做工呀,有做才有錢,你沒做就沒有錢啊,工錢也沒說很好,其實這很粗重,是比一般上班族好一些啦,但這就是用體力去換的嘛,。

棺材師傅 林進傳

020015-020025(10)

夏天比較熱啊,天氣熱比較辛苦,(會不會覺得很累,每天都是粗重活),會啊,做這些粗重的。

 

需求大量減少、手藝即將失傳,面對這樣的困境,師傅們雖然笑著說著這以後沒人做了啦,卻也透露出心中滿滿的無奈。

棺材業者 林奕華

013036-013103(26)

我爸他們當然是想說,如果有人要學,就是有人要學,把這個功夫交給他們,就是繼續流傳,因為這個土葬多少一定是有人會用到,不可能說到完全沒有,除非是政府就是可能禁葬,那可能就沒有土葬了,那如果說只要有人用得到就是有需求嘛,多少就是會有需要這樣。

 

棺木這個比較粗,粗略畫比較沒關係,要埋在土裡的不用那麼費工,不要說空空的不好看。

 

它這種東西遠遠看,不是近距離看的,一般出殯大家都遠遠看而已。

 

顏色由淺到深,在黃秋喜師傅的畫筆下,簡單幾筆勾勒,蓮花的樣貌生動的呈現出來。

彩繪師傅 黃秋喜020715-020741(26)

都是蓮花比較多,蓮花、牡丹花、白鶴啦,那有些喪家他要畫龍,(他那是特殊要求、特製化的感覺),他說,他們當官的要畫龍。(當初不會怕嗎),會喔,看到棺材一定怪怪的,不過這個就是看,向錢看齊,就比較不會怕了。

棺材業者 林奕華

0133125-013144(19)

其實做這個棺材就是讓往生者最後的一個家嘛,可以舒舒服服的,感覺這也是在做好事呀,做功德這樣,所以要看我們人是用什麼角度,還有什麼觀念去想這樣啦。

OS

作為往生者在世上最後的居所,最後都會埋進土裡,但林奕華堅守爸爸的一句話,棺材一定要精緻、要用實木,這是「對客戶」最誠意的信用。

棺材業者 林奕華

013338-013358(20)

像這個就是也沒辦法說我們可以保固還是什麼,就是撿骨的時候就知道,這個木材到底能不能耐久這樣子而已,那我們做的就是信用,誠信跟信用這樣子,就這樣啊做生意很簡單,實實在在地做不要去欺騙別人就好。

採訪/撰述 涂至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躲不過時代衝擊,棺材業已經是夕陽產業是不爭的事實。因著環境被迫改變,林奕華把家業轉型變成了葬儀社。棺材師傅們仍堅守崗位繼續努力著,每天一直做,直到做不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