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進了動物收容所的流浪狗,如果12天沒有人認養,牠們的生命可能就結束了,被安樂死。2013年11月,電影《十二夜》以紀錄片的方式,娓娓訴說狗兒在收容所12天的期待與命運,上映之後得到相當大的迴響,政府在政策上也做出善意的回應,在2015年初拍板定案新的動保法,明年就要實施「零安樂死」政策,也被稱為「十二夜條款」,流浪動物不會因為無人認養而遭撲殺。但是政策出爐,讓愛狗人士又愛又怕,畢竟狗兒沒被安樂死,不代表能夠好好活著,如果繁殖、棄養等方面沒有良好的管控,收容所怎麼蓋都不夠,這些毛孩子即使活著,仍是折磨。
牠很怕攝影機,乖、乖、乖,不要跑,不要跑,乖啦,乖啦,來,哎呦,你看牠。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 祕書長
倪娟娟]
你有點重了吔,牠到醫院來的時候才八個月大啦,那時候我們接到救援通報是,牠在那個梧棲那附近喔,然後就是,牠的脖子被橡皮筋纏到,然後已經非常嚴重了,非常嚴重了,然後來的時候,醫生有從牠那個傷口裡面就是,有把一支橡皮筋拿出來,一條橡皮筋拿出來,然後把它剪斷,那京台你可能來翻一下,牠的脖子,這邊你看還有疤痕。

傷勢嚴重的Dally幸運獲救,已經到院治療半年,傷早就復原了,但對於踏出動物醫院仍是相當畏懼。因為,受過傷的流浪動物,要能夠再度適應人類並不容易,得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耐心,讓牠社會化,才有被領養的可能。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 祕書長
倪娟娟]
第一步去摸牠,去抱牠,再來他還一定要訓練牠,用那個牽繩、頸圈帶牠出去散步,就是希望能夠有一天幫助牠,走入一個家庭,然後能夠在家庭裡面生活。

但是在關鍵的12天後,如果無人領養,一旦收容所容納不下,Dally就可能會被安樂死==ns==

《十二夜》片段
電影引起廣大迴響,2015年初,立院也拍板定案新版動保法。

第三十一條條文修正通過。

2017年起,公立動物收容所,將全面實施「零安樂死」==ns==除經獸醫師檢查患有法定傳染病、重病無法治癒等特定情況外不可宰殺,而這樣的政策善意,卻讓動保相關人士憂心忡忡。首當其衝的便是公立動物收容所。

[嘉義縣動保課 課長
邱蘭皓]
以我們嘉義縣政府為例,我們支應在我們現在的臨時動物收容所呢,將近有兩百多萬的經費,支用在我們的飼料上大概有三十幾萬,其他的都是人員,以及那個整個籠舍的維護,還有醫療用品等等。那面臨未來,106年呢,動物沒有所謂12夜的(收容)期限,那可能就會面臨飼料不足,然後人員照顧不周的等等的狀況,我們現在只有配置那個,兩名獸醫師及一位清潔管理人員。

為了擴大收容空間,農委會提出了,「改善政府動物管制收容設施計畫」,在2013到2018年間,以15.8億的經費,協助21縣市改建動物收容所。

[農委會動物保護科 科長
江文全]
這個計畫我們從兩年前陸陸續續由各縣市政府,就它在地的需求去提出它的轄內的一個規畫,那目前大概有十五個縣市,陸陸續續提出改建跟興建的這樣的案子的一個推動,那無論是先期規畫到實際的工程的一個投入,那目前整個預估,未來的整個的一個收容量,那應該會維持到四萬隻左右。

到目前完成了多少,預計改建後可以容納多少?

另外私人的收容場所,也已經感受到壓力。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 執行長
倪京台]
政府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去拓展一個收容所,那但是呢,它現在就把目標訂到民間上來了,那我們知道其實流浪動物的收容所,幾乎都已經飽和了,所以我實在很難相信說,就說如果說政府還要再把,狗跟貓的數量,還要再這樣加載到,這些私人的流浪動物收容中心上面的話,那這些貓、狗的生活品質是很堪慮的==ns==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主任
陳玉敏]
永遠永遠的,空間都是有限的,我們應該去看到這個,環境的空間裡頭,我們可以容許,或者是我們的收容所的這個可乘載量,我能夠乘載多少容量的流浪狗呢,那我還有一個周轉率,就它必須要可以周轉得出去,否則,我們如果不去從這些,很多面向來面對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其實一直在,瞎子摸象,然後或者是說,就是自己在喊天方夜譚的口號。

狗兒沒被安樂死,不代表就能好好活著;收容,並不是把動物集中放置而已。一隻中型犬需要兩坪大的空間,一天要有三到四十分鐘的活動時間,地狹人稠的台灣,要讓收容空間符合動物福利標準,並不容易。

[獸醫師
詹佩雯]
那如果是,只是要居住不是醫療,當然是能夠,以這樣的空間是兩倍大一隻狗,是比較好的,對,以一隻狗來講,大概是12到15公斤,可是當然這樣是不夠啊,因為牠運動量不夠啊,除非說牠住這樣,那你會放風,還有個放風的空地,空地,活動空地,就可以啊。

[嘉義市動物守護協會 理事長
吳育才]
收容所是一個非常極度不人道的一個歸屬,狗狗跟我們人一樣,天天叫你在一個房子裡面你怎麼受得了,所以狗狗牠不應該是集中收容。

[五指山居民
林燕]
我自己不覺得那個,賴活著比那個好死,多好。

許多動保人士表示,收容所是處理流浪動物問題的末端,更重要的應該是,如何從源頭管控,否則零安樂死只是表面的仁慈,因為被棄養的動物,仍然不會減少==ns==內湖五指山是台北市流浪狗的大本營,今天山上溫度6度,體感溫度只剩3度,成群無處可去的狗兒只能在外頭晃蕩。

[作家
張典婉]
22年來,其實我養過差不多20條狗,全部都是山上,丟掉的,被人丟掉的狗,有的時候就跑到家裡自己來吃東西,吃一吃,我們就留著,留著留著就留大了,我最多的時候有,有一陣子就是,前面,後面,總共養了七隻狗,全部外面跑來的。

長期關心流浪動物問題的張典婉,只要一有空,就會拿著狗糧上山餵食,她說,這是最無奈的做法,建議政府要從嚴懲棄養做起==ns==

[作家
張典婉]
我們一個晶片,狗、貓,牠要注入的晶片,一定要確實說,這個名字就登記這個人,不能讓他丟掉,如果丟掉的話我就覺得要重罰,不過現在政府說,重罰,就五萬元而已,我覺得太少了,應該起碼要二、三十萬呢,讓人家嚇一下,甚至要有刑責。

[獸醫師
詹佩雯]
因為牠一年可以生,至少兩到三次,那一次就可以生大概十幾隻,如果說我們平均一隻狗可以生七隻,那一千隻狗就會生兩次,兩次再乘以七隻就有一萬四千隻,那這是一年,那如果第二年吧,這樣一直繁殖下去就很多啊。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主任
陳玉敏]
很多民眾認為說,反正政府也不管嘛,丟在街上去又有愛心人士養,那我就丟嘛,那就,它就會形成一個更嚴重的惡性循環,它會讓我們台灣這個島上面,可能再過個二十年,我們的流浪狗問題還是沒辦法解決,然後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這整個社會愛心,社會資源會空耗。

[農委會動物保護科 科長
江文全]
首先在於所謂的家戶的棄養部分,我們現在落實所謂的寵物登記,那第二個部分也在強化,整個的一個,棄養的一個稽查的一個頻度跟強度,那第三個區塊,也針對所謂的家戶飼養的一個部分,我們現在訂定了一個辦法,也鼓勵大家來檢舉,那第二個,大的區塊的部分就是針對所謂特定寵物業,就是繁殖業者跟非法業者的,這樣的一個管理的部分,目前我們也訂定了相關的一個規定,去要求我們的相關的業者,能夠去做好所謂的外面坊間講的,寵物的一個登記,跟履歷的這樣概念,所以目前我們現在也透過,地方政府的動保機關的那個行政的一個稽查,跟民間的動保團體,其實也把這方面的一個加強的一個,稽查的強度也擴大,那這部分希望透過這幾個角度能夠去,杜絕這個不當的棄養==ns==

另一方面,各界也不斷呼籲要加強絕育措施。對此農委會表示,將減少進入收容之動物量,全面推動家犬絕育,計畫2年內,由現行約40%提高至65% 以上的絕育率。

[嘉義縣動保課 課長
邱蘭皓]
其實要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其實要從我們現在有飼養的犬隻,不要讓牠有多生的動物產生,那當然在,已經在外面流浪的動物,我們也是盡量地,希望透過捕捉、絕育的方式,來控制當地的數量,其實在過幾年後呢,那個流浪動物的數量有受到控制,那就會減少整個收容所的壓力。

然而無論是減少棄養或施行絕育手段,都必須要有效掌握流浪動物的數量,才能得知效果。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主任
陳玉敏]
像比方說農委會,它們不斷地喊說,我的絕育要提高到多少,可是,我覺得那是很荒謬,就是我們政府對於整個台灣人養狗的,狗口的這個母數,它到現在還掌握不到,那你說你要提高幾成,那請問,我要問你說,你這個幾成是怎麼喊出來的呢,所以,我覺得政策要做要有憑有據。

[農委會動物保護科 科長
江文全]
因為它是用抽樣調查的一個方式,所以我們相信,抽樣調查難免會有一些誤差或是盲點,不過這一個數字應該會接近於,我們現在統計上的這個所謂的母體,就是母數的部分,(統計的數量大概是多少),如果是針對家犬的部分,如果按照我們最新的統計資料,大概國人飼養的部分大概是一百六十萬隻,然後那個流浪狗的部分按照最新的調查,大概也是十萬隻左右。

而擴增收容動物之送養量,也是這次零安樂死政策的配套重點工作。動保團體認為,收容、領養其實只是治標的末端做法,政府應該從教育和執法上有更積極的作為。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 祕書長
倪娟娟]
我跟你講喔,其實你不能為了要去求目前的數字好看,然後就讓牠很容易就領養出去,其實你應該,眼光要放遠一點,他領養之後,是不是真能夠好好照顧牠的一生,所以在國外他們即使認養一隻狗,他們都要付出相當多的金錢。

[作家
張典婉]
狗生病以後,因為牠的費用很高,住院,住院一天就要一萬塊,然後打一個點滴,差不多就三、四千,然後又不能刷卡,那醫院全都要付現金,狗又不像人有健康保險,所以這可能就是自己要考慮的事情。

[嘉義市動物守護協會 理事長
吳育才]
譬如說你到收容所去領養貓、狗,是不是應該還要再上個課,譬如說你像德國的話,德國領養它是有一個課,你要上完,你才有資格去做領養的動作。

[農委會動物保護科 科長
江文全]
基本上我們現在為了配合 那個,零撲殺的這個政策,那大概朝三個方面來做,第一個就是,所謂的源頭的管理,就是減少進收容所的一個數量,那第二個部分就是,增加多元的認領養率,然後去提高那一個收容所的那個認養數,那第三個就是所謂的,公立收容所裡面的,收容的品質的改善,那在收容所去飼養所謂的終身的這個飼養,大概一般來講是我們在策略上的最,最下策的一個做法。

[動物社會研究會 主任
陳玉敏]
法律訂在那裡,可是到底縣市政府的執法有沒有有效去稽核,那繁殖買賣業的問題很大,包括,你是繁殖者,可是政府要去稽核你,居然還事先通知你,那這是目前為止我們法律上面的很多漏洞。

總而言之,動物之所以會流浪,都是「人為」,政府必須加強源頭管理,避免任意繁殖與棄養。此外也唯有飼主對寵物有責任感,人們普遍對動物生命有所尊重,牠們才有可能停止流浪。

採訪/撰稿 邱月華
攝影/剪輯 賴冠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