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是感恩的季節,花蓮光復鄉馬太鞍休閒農業區,在上個月舉辦了「鄉情傳愛」的暖心募款餐會,席開26桌,總共募得了13萬元,全數都捐給門諾醫院東區視力保健中心,作為守護弱勢視力保健之用。來看邱月華和林敬祐的採訪報導。
11月26日,冷氣團報到,東北季風從太平洋帶來大量的濕冷水氣
馬太鞍特派記者,在這邊為大家做報導,小農市集。
顧不得馬太鞍濕地的農園到處溼答答的,從各地來的小農,就像蜂箱裡的蜜蜂,嗡嗡嗡地不停忙著準備擺攤。
廚房裡的人也沒閒著,挑菜的、剁雞的、烤魚的,各個手都沒停過,
今天可是大日子,農園要舉辦「鄉情傳愛」募款餐會。聽到戶外,主持人開始介紹來賓了,表示吃飯就快到了。農會家政班的媽媽們,趕緊加快擺盤工作,準備出菜囉!
各位在座的貴賓如果還沒有入座的請盡速入座,因為我們的美麗的佳餚,開始要上桌而且今年的特色,最主要就是,結合光復鄉的家政班媽媽們,她們的親手的料理,還有她們來做志工親手來上菜,所以我們的美麗的家政班媽媽,開始準備要上菜囉,再半分鐘就要開始了,家政班媽媽請出場。
農園的主人朱進郎拿著麥克風,催促著大家趕緊入座,這是他第三次為花蓮的弱勢舉辦愛心餐會。
農園主人 朱進郎(右)
鄉情傳愛不是第一年,其實已經3年了,像第一年我捐給家扶家暴,就是給我們瑞穗。要專款專用,因為我覺得這樣最能實際看得到,他們的運用。第二年我捐給門諾中途之家,就是要捐給要蓋老人照護中心,今年就是有人提到,有人提到小朋友,或者像偏鄉的老人家,他們很多弱勢,他們沒辦法去檢查眼睛、配眼鏡,所以我們這一次就想說用專款專用,希望他們來協助這些弱勢的單位,很多弱勢的民眾。
阿郎說,因為有許多人的協助,才有今天的成就,現在自己有能力了,也希望回饋社會。
人家說要飲水思源,我24歲回鄉,就是很多很多人幫我,所以讓我可以把我整個農場經營得很好,所以我希望有機會去做一些回饋。
這次你們吃的餐,絕對會把愛心傳播出去讓很多小朋友視力更好,讓老人家視力也變好,謝謝你們的支持
「專款專用」是阿郎對募款的堅持,這次募得的款項將全數捐給門諾醫院,作為東區弱勢族群視力保健之用。
光豐農會總幹事 張明發(右)
我們馬太鞍休區,今年做這個活動是第二年,也是很有愛心,很感謝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單位,也很幫忙啦,還有這次認餐的各企業團體,也是很感謝啦。
農會貴賓,雖然你們,今天你們主辦,你們也認桌,謝謝你們
謝謝你們的支持跟贊助
無暇有空坐下來扒一口飯吃的阿郎,一桌桌的感謝各界的好朋友,願意共襄盛舉做愛心。
水保局花蓮分局長 陳淑媛 (右)
我們覺得小朱,他這種大公無私的這種心情,讓我們非常非常地的感動,同時他愛護鄉里的這個心情,我們也非常欽佩。
光豐農會供銷部主任 黃易鈞(左)
我們的理監事,每個人來參與這個(餐會),給我在地的門諾醫院,他們都有做到這裏的,對我們的,對他們包括原住民的鄉鎮,我覺得他們付出的也蠻多的,我們就來共襄盛舉啦。
這個叫客家擂茶知道嗎。
用餐過後,大伙到去逛農民市集是餐會的另一個「賣點」
有客家擂茶。
好來,我先來幫你處理這裡。
各類的DIY,也有在地的農產品好買。
它這款是融入在地的食材,梅子梅子喜歡吃嗎?
為了擴大活動效益,阿郎也搭配著舉辦農民市集,不但為活絡了愛心餐會活動的氣氛,也為周邊小農增添了一處銷售平台。
光豐農會總幹事 張明發(右)
我們在地有很多特別的農特產品,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次的活動,把他們的不管生產出來的農產品,或是我們地方上重要的手工藝品,他們的特色拿出來,呈現給我們外來的消費者看。
葉芝麻花生。
從隔壁村來的彭秀枝說,來這裡擺攤,全臺灣的人會來這裡玩,我的東西就比較好賣了。
光復鄉小農 彭秀枝
我的花生有5種顏色,有5種品種,有黑的黑金剛,黑金剛黑的,還有花豆花生,還有牛奶花生,還有9號的也有紅花生。
全台灣省的人都會來到這裡啊,來到這裡沒有看過這樣的花生,看到很有趣,就覺得很稀奇啊,你就想要買回去試吃看看。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我們,幫忙我們這些,弱勢的老人家跟小朋友,謝謝大家。
採訪/撰述 邱月華
攝影/剪輯 林敬祐
許多人都很感佩阿郎,不但看到地方的需求,同時願意出錢出力出場地協助弱勢,但他說因為得之於人者太多了,希望將來有更大的能力,多盡些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