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運動在臺灣已經推行多年,除了民眾要從自身做起以外,最源頭的推廣及商家導入和無塑產品的開發更才能達到真正減塑的目標。新竹湖口有一間業者開發出無塑同時可分解的餐具和吸管等生活用品,甚至與農業廢棄物或是副產品結合發展出無塑的垃圾袋和農用相關用等等,希望多元的無塑商品開發可以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來看吳怡君和陳靖維的採訪報導。
走進有機豆製品店,店員正為客人準備一碗碗滑嫩可口的豆花,另外還有香噴噴的豆製品烤物,讓人食指大動。
STAND 記者 吳怡君
在湖口老街上這間賣相關豆製品的這間店家,他們堅持提供(客人)在吃豆花的時候,會使用到的環保餐具,像是這可以分解的湯匙,還有吃豆腐乾的時候用到的這個叉子,也是用環保材質做的。
BITE豆花店老闆 黃學緯 (左)
我們是生產有機的豆製品,那有機基本上就是希望環境好,然後能永續的使用這地球的資源這樣子,所以呢這個如果有環保材,那當然是最符合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消費者也比較認同這樣形式。
OS
過去市面上能使用的無塑產品並不多,因此店家過去都是使用可清洗的餐具及外帶紙碗,但一直覺得並不符合心中期許目標。
BITE豆花店老闆 黃學緯(左)
那如果是店內使用我們當然是就是盡量使用陶瓷碗,就是可以重複使用的,那真的不行要外帶,就只能選擇用紙碗,那如果有一個很好包材,它是可以回收的,或是可以真正完全分解的,對我們來說當然是一個一大福音啦。
OS
因此現在有廠商開發無塑餐具,雖然成本提高一些,但業者還是希望做對環境好的選擇。
BITE豆花店老闆黃 學緯(左)
我想因為技術一定會越來越成熟了,將來就會就會像那個,普通我們在用的成本或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狀態,推廣的就是廣為使用這樣,剛開始一定會多少比較吃力一點。
廠房裡的機器不斷運作,透過環保天然的生質原料並結合多樣農業副產品且回收再利用的方式,產出一根根不同大小及不同顏色的無塑環保吸管。
BITE環保再生產品公司研發顧問 劉國雄 (左)
我們從原料裡面進到這個機台裡面這個漏斗,烘乾以後它會經過螺旋把料擠出來,擠出來以後,它會像麥芽糖狀的經過我們的冷卻槽,冷卻水槽冷卻以後,到這個切割機上面來切割,在包裝一系列的在這個很乾淨的無塵室裏面,生產我們的環保吸管。
BITE環保再生產品公司董事長 何建樺(左)
因為我們政府第一個就是禁用吸管,因為我們看的到海洋上的海龜鼻孔插著的,坦白說是很殘忍的事情,包括垃圾袋塑膠袋魚肚裏面,現在只要大型魚類把牠肚子剖開來,幾乎都有塑膠袋,這深深影響到我們海洋。
OS
業者收集包含苦茶粕、茶葉、咖啡渣以及布袋蓮等,嘗試各種配方與試驗,慢慢研發出一系列可分解的吸管和餐具。
BITE環保再生產品公司董事長 何建樺(左)
我們台灣牡蠣殼非常多,木炭也很多木炭粉,像是我們有綠茶,甚至像是我們新竹縣的東方美人茶,我們全部可以將它稻殼各方面,我們只要植物纖維我們全部可以,我們也有將布袋蓮拿來做,我們也做出來吸管跟袋子。
OS
製造出來的環保吸管,也不斷經過測試改良,與一般市面上的紙吸管來比也更耐用。
BITE環保再生產品公司研發顧問 劉國雄 (左)
紙吸管它是捲繞的它有加膠,所以它沒有辦法耐熱,一般我們喝冷飲,你看紙吸管放下去不要三分鐘它就散開來了,那我們這個配方,因為有針對這個我們的吸管都可以耐熱到90度100度,我們這個都有試驗過了,它完全不會軟化,而且也不會有溶質滲出來。
OS
除了開發環保吸管與餐具外,外包裝也加入客家元素,另外更開發出許多日常生活用品等,希望做出市場區隔。
BITE環保再生產品公司董事長 何建樺(左)
人家只是裝垃圾,我們的不一樣,我們的蟑螂螞蟻因為我們把我們公司有一項木醋的技術加入到裡面來,造成蟑螂螞蟻牠們不會去靠近, 包括新鮮袋也是一樣,因為我們分子跟透氣性相當好。
目前湖口鄉農會經營的餐廳及咖啡廳,近期也開始使用無塑可分解的環保餐具和吸管,讓消費者多了一項新選擇。
BITE客人(右)
其實我剛剛在這邊已經有放一段時間了,它其實比較還是像塑膠一樣這樣子的,對,硬度不會軟掉或化掉,你剛剛不講我其實還不知道這個是塑膠的,這個是環保材質的滿特別的。
BITE客人 (右)
我覺得很好用,很特別,例如我用口紅,結果這裡,把這個就可以抹掉,使用起來就軟軟的,很好。
BITE湖口鄉農會門市部主任 余美鳳 (右)
我們一開始採用紙的部分,但是紙的部分很多客人就反映用一用很容易軟化,甚至可能外帶或是內用客人坐久了一點,它可能就是不敷使用這樣子,所以我們後來用這個減塑材質,我們也會跟客人推薦說,它是利用一些廢棄東西去做的吸管還有餐具等等,那客人聽了也覺得非常神奇。
OS
湖口鄉農會,也將農會產出的加工產品所剩餘的農業廢棄物等,提供給業者回收使用當作原料,業者除了開發餐具及生活用品外,也延伸到農業所需的相關產品,開拓更多元的市場,希望無塑產品越來越普及化後,也能讓無塑生活的腳步能離臺灣越來越近。
採訪/撰述 吳怡君
攝影/剪輯 陳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