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大湖鄉新開村,在鯉魚潭水庫興建之初,曾徵收一塊鄰近約17甲的土地,原以為在超過滿水位時,會成為淹沒區,沒想到卻意外成為擁有完整自然生態鏈的私房祕境,大湖鄉公所計畫以最低限度進行生態工法開發,打造成浪漫台三線上的「幸福花之島」。不料,水利署卻規畫在鯉魚潭水庫、幸福花之島對岸,設置2公頃的浮力式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地方人士認為此舉將破壞景致,大殺風景。當觀光遇上光電,新開村這個小小客家村庄,未來會怎麼發展呢?來看我們的報導。


 

 

七月上旬,天候不穩定,趁著雨停的空檔,林春福趕緊到田裡採玉米。

[大湖鄉新開村 村民
林春福]
差不多九月就種草莓,種下去差不多十二月中左右就開始摘,一般就是採到差不多清明左右啦。草莓差不多四月、五月就結束了,就種些玉米比較剛好。

仔細檢查,徐智恆慎重地把一顆又一顆梨子放進禮盒裡,準備宅配到客人手上,32歲的他,已經是大湖尊梨果品評鑑競賽的常勝軍。

[大湖鄉新開村 村民
徐智恆]
現在外面的工作也不好做,就回來,想說接家裡的梨園來種。現在就是朝直銷方面進行啦,還可以啦,天候的問題不要太劇烈(變化)的話,一般(來說)務農還可以維持生活。

彭啟賜在梨子園裡巡邏,用心呵護的心血結晶,就要能收成了,當然不敢有半分鬆懈。

[大湖鄉新開村 村民
彭啟賜]
看到這一個袋子,它外面還有再罩一層,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天氣過於炎熱,那在沒有遮蔽到的地方,太陽一晒,它容易造成晒傷,所以我們要再加套一個梨紙袋上去。那其實一個梨子,它從套袋再到補袋的方面上,其實它有層層的工序,在照顧高接梨上是非常辛苦的。

[照片提供 賴春梅]
[照片提供 邱紹意]
[照片提供 廖明發]
不管是彭啟賜、林春福或是徐智恆,他們都是因為父母、因為家就在這裡,所以才選擇回到新開村生活。不過早在三十多年前,有更多人因為不得不的原因離鄉,當時因為要興建鯉魚潭水庫,村民土地被徵收,只得遷離家園,造成新開村人口銳減,影響了小村庄未來的發展。

[照片提供 廖謝月英]
[照片提供 徐玉蘭]
[照片提供 馮振志]
[大湖鄉新開村 村長
潘朝能]
新開村的水庫開始做的時候,就把差不多有三百戶的新開的村民,就強迫遷徙到外面,所以有搬遷到公館、三義、銅鑼的啦,搬到卓蘭的最多,所以卓蘭有一條河北街叫做新開街就是這樣,新開因為築這個水庫之後,人口就急遽的就減少了,這樣新開村就開始沒落了,民國八十一年左右,就開始人口越來越少,人被迫遷,所以新開的人口一減少,新開就開始沒落了。二十幾年來我們就說是一個悲情的村落。

[新開國小家長會 會長
李國俊]
這水庫徵收是民國七十幾年開始計畫的,開始做的,到民國八十幾年開始蓄水,然後我們這些村民,因為這個水庫要給,台中的工業區、百姓喝這個水、用這個水庫的水,犧牲我們新開的種水梨的這些土地面積,變成說徵收、百姓離開,被迫遷村,小孩子也因為這樣,學生人數下降,變成說現在人家講的偏鄉小校。

因水庫興建而人口銳減的新開村,三十年後,可能因水庫而再次翻轉命運嗎==cg in==位在新開國小前方17公頃的鯉魚潭水庫用地,已經閒置30年,彷彿像座被遺忘的沼澤森林,大湖鄉公所計畫進行「低度開發」,以自然生態、網形文化遺址為主軸,打造成四季都能綻放不同花朵的「幸福花之島」,同時納入客委會浪漫台三線計畫的一環,預計工期半年,工程款近2900萬元。

[大湖鄉 鄉長
胡娘妹]
當時因為鯉魚潭水庫的設置,讓新開人覺得很悲哀,搬遷走了,搬遷後,到外地發展又不見得很好,所以我們就想說要怎樣再讓它再繁榮起來,這幸福花之島呢,希望有它的設置,讓大家就來這關心,來這玩,這裡在地的人,我們在地的產業,也可以因為這島上面的設置,讓人來,吸引人來,吸引人來後,我們東西就可以賣得出去,讓我們新開的人,有感覺說,我住在這裡是一個很幸福的地方。

[大湖鄉新開村 村長
潘朝能]
這幸福花之島,它是用自然生態的方式,做一個公園,差不多有十七甲,做好來,以後變成一個,就是來休閒、來走路、來看風景、看山看水的一個最好的一個地方,一年四季都有它的一個獨特的風景存在。

蟬鳴陣陣、蝴蝶飛舞,湖光山色,美景處處,這裡原本是新開村幸福新城社區的所在地,當年規畫興建水庫這裡有可能在超過滿水位時,成為淹沒區,因而徵收土地,沒想到卻意外留下私房祕境。

[大湖鄉 鄉長
胡娘妹]
這幸福花之島它是在鯉魚潭水庫裡面,所以我們也知道要維持原來的生態,工程這些全部都是低度開發,最主要是像該改善的,比如說生態池,汙水池,另外是周邊總是要種比較多的花、樹這些,才有辦法讓人進來看這些生態、看花這些,多人進來就會熱鬧,就可以帶動我們地方的產業。

[照片提供 賴春梅]
民國七十幾年,在鯉魚潭水庫開始規畫建築時,考古權威劉益昌在水庫集水區調查史前人類遺址,發現許多距今約八千五百年到四萬年的史前文物。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所長
劉益昌]
石核的砍伐器,你看他做出一個單邊這樣打打打,做出一個刃部來,手抓這裡,然後就砸東西、砍東西,用的一個工具。

這些在苗栗大湖新開村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物,也是台灣西部最早有人類活動的證據,被稱為「網形文化」,遺址就在水庫下方的地底層。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所長
劉益昌]
這些東西都代表了台灣最早期的人使用的日常用的工具,這種人是誰呢,我們現在大概知道就跟我們一樣的,叫做「智人」,人屬智人種,這是其中一處很重要的一處,出了這些標本很多,台灣出很多標本的地方只有兩處,一個在台東,一個在網形這邊。

新開村長盼望藉由「幸福花之島」的建設,一起把新開人的驕傲「網形文化」一併推廣出去。

[大湖鄉新開村 村長
潘朝能]
因為這也是我們社區的一個驕傲,早期就有人居住,而且台灣西部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所以是一個古文明的一個村落,所以我想,這是明年要來推行的一個亮點。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所長
劉益昌]
環境教育講水庫,文化教育講因為水庫的開發,所以網形這個考古遺址被人發現,拿出來做研究後,發覺它很重要,再來是觀光,因為以前的網形,現在,現在變成一個水庫,以前的情況是怎樣,現在水庫是怎樣。

地方人士更是對此抱持諸多期待。

[大湖鄉新開村 村民
彭啟賜]
因為花之島做好,我們新開村的形象就會更好,希望說來看花的客人也是重視自然的客人,就會欣賞我們新開的美。

[大湖鄉新開村 村民
徐智恆]
期待當然是會有,如果能夠說發展出去,對我們村裡的經濟發展那些,當然會比較好啊,生意當然也會比較好啊。

不料就在全村全力衝觀光,朝「幸福花之島」邁進之際,水利署規畫在鯉魚潭水庫設置浮力式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出租2公頃水域20年,預計一年提供250萬度電,約是630戶的家庭用電量,引發村民不滿,甚至擔心影響水質。

[大湖鄉新開村 村民
彭啟賜]
現在很大的擔心就是說(光電)它會造成我們的汙染,因為我們種水果的人,很怕我們的水,被,譬如說洗光電的設備呀,或是光電被颱風吹壞掉沉下去以後,會發生什麼變化嗎,會造成我們的水質破壞嗎,破壞後,拿來灌溉這些果樹,就會感覺說,會擔心,擔心我們的水果會(長)不好。

[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副局長
陳建成]
這個設置的前提就是我們的水質絕對安全,那整個太陽能光電板在安全上是,我們都會依照經濟部或是歐盟的一些規格來設置,確保它整個不會汙染。那另外一個,它在維護管理期間,主要還是在用清水在沖洗,所以在整個水質的部分,我們都是要確保第一個優先要確保的。

光電板設置位置,就正巧選在幸福花之島對岸、網形文化遺址附近,讓地方人士群情激憤,認為嚴重破壞景觀,就像在漂亮女孩的臉上貼了塊藥布,醜得要命。

[大湖鄉 鄉長
胡娘妹]
那是我們的遺址所在地,所以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在上面的話,持平來講,對我們的景觀這些影響很大。

[大湖鄉新開村 村民
林春福]
為什麼做花之島,因為那邊的風景很漂亮,這樣看出去心情很好,他就剛剛好在那對面要做一個大陽能光電板,那整個風景,整個風景就沒了,那你做花之島要幹嘛呢,其實光電,它可以移到別的地方去做也可以呀,再來我們這邊的太陽也不是很充足,說要做光電的話,它的效能也沒有很好啦。

[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副局長
陳建成]
我們太陽能光電板大概就是那一個,小島的左側,大概是面積是兩公頃,當時設計的,考量的依據大概就是我們壩區的安全,還有我們水門操作的安全,另外一個就是整個是不是有漂流木,還有庫區流速的問題,另外一個就是水位升降的問題,那另外就是,它是不是鄰近有台電饋線,那整個經過綜合評估,我們覺得這裡是一個最佳的方案的位置。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所長
劉益昌]
不過鯉魚潭水庫那麼大的地方,網形文化的地方一點點而已,所以應該要認真想,要選在哪邊發電,照文化資產保存法來講,不可以遮蔽其觀覽的通道,意思是說,你光電板全鋪設在那(水)上面來說,它就會遮蔽它觀覽的通道,其實我們會很想說,假設有機會站在那裡看著下面去解釋,又對著以前老照片,然後去看以前還沒有蓄水的時候,你看人是這樣住的,然後我們去解釋這個舊石器時代的,一直到我們現代網形的人,為什麼會在那裡住。 

[光電板裝設示意圖]
面對地方人士強烈反彈,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將重新評估,九月就會有答案。當光電綠能與地方觀光產生衝突,如何創造雙贏,不僅考驗政府單位的智慧,更攸關新開村這個小村落未來的發展。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江長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