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目前全台灣有47萬多的新移民,扣除大陸港澳這些地區,所謂的外籍配偶已經超過15萬人,儼然成為河洛、客家、外省、原住民外的第五大族群。她們在這片土地上越來越平常,事實上仍不夠「平常」,在很多方面,她們跟我們不一樣,而這些不一樣,有些是因為陌生,有些是我們刻意拒絕、推離她們,即使明明知道,我們不該、也不能推離她們,因為她們已是培養國力的重要土壤,那麼什麼時候,「她們」能夠成為「我們」呢?今天的客家新聞雜誌,就要帶您一起關心新移民的適應與認同、人權現況,以及自我實現。每個人都有故事,有人為了家庭奔忙,有人創業,也有人致力於幫助遇到困難的姐妹們,節目一開始,先來認識這群認真生活的新移民姐妹。上課時間一到,學生們帶著工具陸續前來,這堂美甲課充滿異國風情,大夥兒圍在一起認真看老師示範。


老師是從越南嫁來台灣十四年了的,陳氏美釧,她經營美甲生意已有四年的時間。

[新移民(越南)
陳氏美釧]
剛開始來台灣半年還是在家裡,然後半年後就想說,出來工作,然後就賺點錢就是幫忙老公家裡,然後後來去做,就是我本身是做衣服,在(越南)那邊做衣服,後來去打工做衣服一個月做一做,(月薪)一萬八、兩萬塊,然後時間又很長。

當初為了學習美甲技術,陳氏美釧還特地回越南進修四個月。她認為,技術只要有心學就很快,因此她希望其他姊妹也能夠用心學,很快可以像她這樣。她的學生裡,還有更忙的。

[新移民(越南)阮玉艷與先生黃達盛]
我現在一禮拜五天很忙,星期一、三、四,(要帶她去)建國小學學電腦,星期二、五要來這裡學指甲彩繪,星期六要去學游泳,她來到台灣,我們要疼她、對她好,她要學一些技術,交一些朋友,我們當然要帶她出來啊,待在家裡的話對她來說也不公平,因為她很年輕,學一些技術、交一些朋友也很好。

小朋友開心地跟著老師學折汽球,才半天時間,就完成帽子、小狗、寶劍等作品,苗栗縣新移民人口,約有一萬兩千人,其中頭份加上竹南就占了四分之一,因此在原有的苗栗區服務中心外,特地在去年,成立竹南、頭份地區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暑假還開設暑期班,設計有趣的課程外,也幫小朋友課業輔導。不過對服務中心來說,最大的困難在於,他們接觸得到服務得到的新移民,還不夠多。

[竹南頭份新移民家服中心
理事長 鍾福貴]
我覺得認為在我們的服務過程當中,重點是在新移民的家庭,因為,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客家人比較保守,還是怎麼樣,我們在這邊的新移民家庭,第一個,她的先生不願意她曝光,那先生的父母親也不願意讓她曝光,所以說,新移民很想來學習,也很喜歡帶小朋友一起出來,但是很多的,我們這邊客家庄的先生以及父母親,都不大願意讓她們出來,這個是我們在執行的過程當中,比較困擾的部分。

除此之外,許多外籍女性進入台灣家庭後,還沒來得及適應新生活,便要擔負起生育照料全家的工作,每天為了一家大小奔忙,實在難有時間與精力為自己的生活增添什麼樂趣。

[竹南頭份新移民家服中心
社工 蘇韻蓉]
你嫁進來的時候,第一個要,第一個會碰到的是飲食的問題,再來是文化習慣的問題,我們的文化跟越南跟印尼其實是相差滿多的,那再來兩、三年,因為慢慢適應,孩子出生了,孩子出生之後會有孩子教養的問題。



努力餵飽一家大小,是當務之急。嫁來台灣十四年的惠璇,先生過世後,她便獨自扶養兩個小孩,為了一家三口的生活費、子女的教養費,她每天一早四點半就得起床,到自助餐店工作。

[新移民(印尼)
劉惠璇]
有一陣子我晚上也有工作,這一陣子(因為)就很早上班,我就晚上沒去工作,政府(有)補貼一些這樣,對,然後家扶中心也有,然後就補貼一些,就這樣過生活,對,(這樣要照顧兩個孩子可以嗎),還可以,過得去,(過得去),對,省吃儉用啦。



回到家中,惠璇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家裡有點凌亂,但實在是沒空整理。不過女兒做了送給媽媽的生日卡,在客廳一隅仍相當顯眼。其實惠璇並不怎麼煩惱錢的問題,省點用就好了,她最擔心的,還是孩子,尤其讀國中的女兒正值叛逆期,讓她傷透腦筋。

[新移民(印尼)
劉惠璇]
為什麼自己的小孩子,怎麼跟他講,他都講不聽,有時候覺得很難過這樣,每天,就是孩子,自從他們爸爸過世後到現在,怎麼跟他講他都不聽,左耳進右耳出。比較擔心我那個(小孩),(你的女兒是不是),講不聽 好累,她那個人又很愛面子,你知道嗎,很愛面子,有時候想到說,我也不知道她的想法是什麼,我不知道。

在台灣,當單親媽媽就很不容易,更何況在異鄉生活的新移民呢?還好惠璇有,一起在自助餐店工作的一位大姊可商量,讓她不至於孤立無援。就是因為經歷過這段心酸無處訴的日子,越來越多新移民挺身而出,對同樣來自異鄉的姊妹伸出援手。

在台灣生活二十年了的馮玉英,在中壢開了家越南餐廳,店裡播放著越南歌曲,很有特色,有時候姊妹們還會帶著自己的拿手菜,來這吃飯小聚,就像小小同鄉會。

這家餐廳已經開了十年,馮玉英也已是地方上相當活躍的人物。剛嫁來台灣時,語言不通,遇到很多問題卻求助無門,馮玉英花了兩年時間把中文學好,還到仲介公司擔任越南翻譯,如今她是桃園縣越配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手機廿四小時開機,隨時幫助遇到困難的姊妹們。

[桃園縣越配權益促進會
理事長 馮玉英]
當初因為外籍配偶的話,異國婚姻,有時候進來台灣的時候,碰到很多事情,因為那時候越南翻譯又少,好了,有什麼事情的話,都會打電話給我,我會幫忙,就很熱心,就幫忙她就是解決一下問題,所以我的手機廿四小時開機,我不敢關機,到現在也是一樣,對。因為曾經以前有一個朋友也是越南的同胞啦,對 嫁到台灣,因為那天晚上我真的很不舒服,對 就把手機關掉一下,因為明天我還要上班嘛,對,後來那天晚上就出事了,那個朋友有打電話給我,一直打打了差不多二十幾通,後來早上電話開機,那麼多通,我就打電話過去,他們也不接,後來打電話給她先生,她先生就說,她昨天晚上是喝農藥自殺,因為他們吵架的時候她很需要我幫忙,但是那天真的很遺憾我沒有開機,所以這件事情想起來真的很傷心的,就沒有幫到她的忙。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目前在台灣的外籍配偶,及大陸、港澳地區配偶,約為四十七萬九千人,從1990年代慣稱的外籍新娘至今,已二十年了,馮玉英覺得,這七、八年來,外籍配偶的處境改進很多,至少有些單位能夠提供協助了。在政策制度上,或是在整個社會氛圍裡,漸漸願意尊重她們,但實際上,因為外表、腔調、國籍不同,還是多少會遭受異樣眼光。

[新移民(中國)
菲菲]
我覺得台灣本地吧,可能對我們外籍的會有一些排斥的感覺,說話、還有眼神,還有去工作,他會有一些語言上面的暗示,)喔 你大陸來的啊,考慮一下,好 你回去等一下,就走了,心裡面不舒服,我很受打擊啊,我的能力沒有說一定比台灣人差,也沒有說比他們笨或是怎麼樣,為什麼要用這種就是 來 那個呢。
[南洋台灣姊妹會
執行祕書 邱雅青]
我看見姊妹一直被看成外來者,因為我聽到有一些個案講,就是孩子生病,她就跟婆婆帶孩子去看醫生,婆婆就說,那個外勞幫我抱一下孩子,對,那明明她就是媽媽這樣子,對,所以有一些姊妹付出這麼多年,但是每一次有一些爭吵的話,就是妳們這些外來者怎樣怎樣怎樣,就會用這樣的一個口氣就是來跟姊妹說,所以她就很無奈,很無力面對這件事情。

[竹南頭份新移民家服中心
社工 蘇韻蓉]
很多的媽媽進到台灣之後呢,她的中文並不流利,那孩子會有一點點的口音,那孩子有口音,進到學校之後必須要做矯正,那剛開始進到學校的時候,一定會被小朋友歧視,因為你的聲音很奇怪,你講的方式跟人家不一樣,所以為了這一點,現在很多的媽媽都不敢提倡母語,在家裡也是盡量不跟孩子講母語,所以我覺得這一點來講有一點點可惜。

整體社會成熟進步,才能夠打從心裡平等看待與我們不同的人,而這需要時間。除此之外,也得從政策制度上尋求平等。許多新移民選擇勇敢站出來,爭取合理的制度改革,希望能簡化申請歸化的繁複程序,讓她們早日成為台灣的一份子。

[南洋台灣姊妹會
專案執祕 李佩香]
我們早期就推移民法,現在在推那個國籍法,就是希望說,本來政府規定是三年可以準歸化,我們去放棄國籍然後再來申請嘛,然後還有那個空窗期這樣子,那我們現在的一個,想要修的方向就是說,我們可不可以住的期限拉長一點,例如說,我們可以住滿四年或滿五年,你就直接給我們身分證了,好,給身分證之後,就依照每個國家不同,去申請放棄國籍那個證明來補這個文件,這樣子就不會有一個空窗期的問題了。

[新移民(印尼)
劉惠璇]
我在台灣,我騎摩托車天黑了回來也不會怕,我在印尼住,不敢跑到大馬路上,白天也不敢出去,因為那裡很多人會搶劫你知道嗎,就不會想回去那裡養老這樣,對,想永久待在台灣,因為兩個小孩子在台灣。

台灣很好,台灣也沒那麼好,無論如何,她們就是打算待下來了。面對陌生的語言、迥異的生活文化,新移民努力地適應、融入;她們來了,組織家庭,便決定在此落地生根。但她們或許都納悶著,到底要怎麼樣,她們才可以被我們看成「我們」呢?

採訪/撰稿 徐慧玲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