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在許多台灣民眾心中,有挺重要的地位,即使這項運動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仍有不少人懷著夢想。花蓮縣玉里鎮三民國中,成立了花蓮南區第一支國中棒球隊,不過,礙於偏鄉經費不足,愛打棒球的孩子,沒有球場可練,只能在坑坑疤疤的草地上打球,經常受傷,教練陳執信便和公益團體一同向外界募款,然而經費不足以雇工建設,於是來自各地的愛心志工,自費來到玉里,與孩子共築球場,要圓孩子的棒球夢。放寒假了,花蓮玉里鎮三民國中校園並沒有空蕩蕩,反而多了一群外地來的陌生人,冬日暖陽的早晨裡,大人們動手整理雜亂的網繩,小孩子也沒置身事外,跟著又拖又拉,原來他們同心合力,是為了要搭建屬於自己的棒球場。




熱心家長示範如何固定網繩,一聲令下,外地來的志工、棒球隊小球員,總算一起把投手練習區的網子,架設好了。

[球員家長
蘇印雄]
因為本身東部的資源就不是很多啦,所以說,我們家長,說不定經濟也不是很許可,不像西部這樣子,所以說我們能,有力就出力,有錢就出錢這樣子,就大家一起來幫忙,這樣比較減少說,這邊資源比較少,我們能幫忙就幫忙這樣子。

三民國中這學期,成立花蓮南區第一個國中棒球隊,無奈偏鄉學校缺經費,小球員只能在坑坑疤疤的草地操場上練球,很容易受傷。

[三民國中棒球隊
隊員 陳少康]
草地就不平,然後那個腳很容易就扭到,然後球也會亂彈,就有一個人就是,(因為)球亂彈那個眼睛就被打到,鼻子就裂掉了。

三民國中棒球隊成員,大多是去年玉里國小棒球隊畢業的球員,也是拿到花蓮2012年第一名代表隊的孩子,成績頗為亮眼,只是升上國中,一切又得從零開始。

[長期志工
胡文偉]
就是現在(他們)繼續升國中了,但是(花蓮縣)南區,它沒有就是國中的棒球隊,然後這也(是),南區第一間(國中)的棒球隊,所以它這邊操場這些什麼都沒有,球具也都沒有,又是一個重新的開始,然後我們也希望就是,讓這批,就是2012年,花蓮第一名代表隊的小朋友,然後可以有,繼續有個地方可以打球。

[三民國中 校長
蔡明潔]
今年棒球隊剛進來第一年,那我們學校其實以前也沒有棒球隊,那他們進來,其實這批小孩子,他們在小學成績就很好,然後教練也很用心在帶,所以他們的訓練其實是有成績的,那到國中來,如果說,我們沒有條件讓他們發展的話,其實會很可惜。那我覺得,站在教育的立場,他們既然有條件可以去發展他們的專長,那我們學校當然是盡量支持,那也要想辦法,讓他們可以,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不讓孩子的棒球生涯中斷,校長、教練陳執信,和公益團體,一同向外界募款,並在網路上號召志工幫小球員蓋球場。

[棒球隊教練
陳執信]
上半學期一整年,一個半學年都沒有球場,所以他們的球技,所以要進步就比較慢,那我們是想說,既然都已經決定要組隊了,早要做、晚要做,那早做是,能夠讓他們比較正規的練習,提高他們的技術,所以這一次是一些好朋友,就是想了一個活動,就是替這個三民國中小朋友,建立一個熱血球場,這個球場我覺得是滿有意義,而且我們以最少的經費,能夠完成一個很漂亮的球場,那應該是真的很值得的事情。

[台灣一起夢想公益協會
執行祕書 羅文鴻]
我們希望可以集合,就是全台灣大家的力量,那一起來關懷我們偏鄉或者是弱勢的小孩,他們去追逐自己的夢想跟想法,因為我們覺得這個,重點是在於這個過程,讓孩子親身去體驗、去建築他們自己未來的期待。

從網路上募得二十五萬元經費,但要蓋紅土球場,經費並不足以雇工發包,於是來自全國各地素未謀面近二十位志工,自費來到花蓮,憑著滿腔熱血要幫小球員圓夢,

[志工
李冠傑]
一直以來就想為台灣的棒球,就是做點事情,可是找不到機會,然後就剛好看到(活動訊息)就想,可以來幫他們蓋棒球場算是踏出第一步。

[志工
葉姵妤]
因為我本來就很喜歡棒球,然後就覺得,就剛好網路上看到這活動,然後就覺得就是,也很想來花蓮這邊幫他們蓋球場,就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很棒的活動。

這些志工用雙手幫小朋友築夢,不少人更是要圓自己小時候未完成的夢。

[志工
萬家良]
小時候就有打棒球,那因為受傷沒有辦法再繼續,那在網路上,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然後我覺得,可以幫助小朋友他們圓一個夢,然後也可以完成我自己未完成的夢,然後希望他們,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像我以前那樣的遺憾。也希望他們,在球場上努力,然後為自己打拚夢想,然後可以進而為台灣增光。

[志工
張育綸]
在網路上看到這個活動的訊息,然後因為小時候也是喜歡打棒球,有一個幻想棒球的童年這樣子,對,那因為,就是都市的小孩可能受限比較多,沒有辦法完成這個夢想,那又覺得,小孩子的夢想應該是要被實現的,所以我就來了這樣子。



搭建屬於自己的球場,小球員可不能袖手旁觀,剛鋪好的紅土球場上,小球員七手八腳,你一言我一語,試了好幾種方法,總算是釘好壘包。

[三民國中棒球隊
隊員 陳鴻議]
釘壘包,(為什麼要釘壘包)?跑壘要用的。一開始不會呀,就自己慢慢學,就是自己想辦法。

玉里國小棒球隊的學弟也來幫忙,四個人一組拖著彈簧床支架,把紅土球場整平,另一頭,孩子一鏟一鏟鏟起紅土,一桶一桶運送到投手練習區,自己動手鋪投手丘。

[長期志工
胡文偉]
雖然是大家出錢的,然後他們也可以,自己動手來建自己以後要練習的球場,而且是國小跟國中他們一起幫忙來建。讓他們從最基礎的,紅土,紅土要多少錢,以後他們才會懂得珍惜,不會說,浪費一些其他的資源。

問孩子蓋球場辛苦嗎?他們異口同聲直說,有新球場可以練球太開心了,那點辛苦實在不算什麼。

[三民國中棒球隊
隊員 葉祥順]
有非常大的差異,在那個還沒蓋球場之前,在草地的時候,有時候接滾地球它有不規則的彈跳,會很難接,會很容易受傷,然後蓋好球場的時候,開始練球(時)感覺比較方便,球也不會打到石頭,也不會亂彈所以受傷的機率會比較小。

[三民國中棒球隊
隊員 陳少康]
(我們)的確是很需要球場,而且又沒有經費,然後那麼多人贊助很感謝他們。很興奮,因為有球場可以練(球)很開心。

[三民國中棒球隊
隊員 曾寶智]
滿有成就感的,球場自己蓋,感覺不錯。

站在嶄新紅土球場上,揮棒打擊,孩子們終於有個安全、安心練球的場地,但後續長期培訓、器材設備、球員食宿的經費問題,教練卻仍在傷腦筋。

[棒球隊教練
陳執信]
國中剛組隊,因為剛組隊就是,政府它沒有辦法去補助你,因為你還沒有成績,那球隊的球齡也還不長,那所以說,這裡的設備幾乎是零,消耗品,那就真的要頭痛,比較頭痛了,因為國小它的資源跟國中是不同的,消耗品的球棒、球,這一些都消耗比較快,鞋子、衣服這一類的。

[三民國中棒球隊
隊員 葉祥順]
有時候會,因為那時候有些球會不夠打出去,有時候球撿不回來球會越來越少,所以球的方面會比較困難。

[三民國中棒球隊
隊員 陳少康]
棒子很快就壞掉然後就剩下幾支,就沒辦法打,然後球也是,因為很多人都會打得很遠,然後都會打出去草皮外面,然後就找不到,然後球就會變很少。

平日的訓練之外,還得增加球員們的實戰經驗,外出比賽不能少,龐大的經費支出,更是壓得教練快喘不過氣來,只能四處向外尋求支援。

[棒球隊教練
陳執信]
他們要比賽的經費,這也是滿頭痛的,因為,我們東部到西部比賽,一趟五、六天,大概要七、八萬元,七、八萬元,你一年大概六、七趟,就要好幾十萬,教練一個人賣肉都不夠。小朋友他長到國二、國三,必須要有比賽的經驗,所以這方面,我們也是盡量去找資源,來讓他們多比賽,因為你練球,光練球不比賽,對他們來講成績也不會很好。

這些小球員,大部分來自低收入戶、單親或是隔代教養的家庭,家中經濟並不寬裕,擁有奧運銀牌國手光環,又身為玉里在地客家人的教練陳執信,期盼透過棒球隊的集體訓練,照顧好偏鄉孩子的生活,並透過棒球運動帶著孩子找到夢想和希望。

[棒球隊教練
陳執信]
那我們用這個環境,讓他們在這裡很正常的成長,至少他們可以學到一些基礎,有人盯著,他的品行、生活習慣、行為,也能夠保持正常,就不會說以後長大了,比較不會走偏,我們的用意是,其實不見得就是一定要打冠軍,但是也很想打冠軍,打冠軍會比較多經費,這是我們自己的一個,一個願望,希望我們這裡,也能夠出很多明星,然後讓這個地區知名度很響亮。



搬紅土、架網子、釘壘包,愛心志工出錢出力,小球員自助人助,共築熱血球場。站上打擊區,奮力一擊,偏鄉孩子的棒球夢,就要起飛。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