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在元宵過後,就會開始祭祖,像是台中石岡的劉家,因為是大家族,每年在過完年後到清明之前,就會陸續掛紙,有的人一年甚至要掃十幾、二十幾座墓,掃墓結束後親族就會聚餐聯絡感情,於是劉家人說,從過年開始就有酒喝,一直喝到清明。劉家來台第三代劉文進,在石岡發跡,奠定家業,劉家子孫每年固定會在春分這天,祭拜來台祖元龍婆,春分後第一個星期天,就是輪到文進公掛紙,除了遵循古禮祭祖,還請來八音班演奏,除此之外,每年還會請師傅將祭品做成各式各樣的雕牲,相當講究。伯公廟前師傅忙上忙下,一會兒炸東西,一會兒忙著做雕牲
紅蘿蔔當身體,鹹鴨蛋當頭,木耳用來做帽子,還有自家醃的酸菜當成衣裳,再用條魚線綁上魚乾,一尊姜太公釣魚,就完成了
利用各種食材,組合成各式雕牲供品,每年石岡劉家的祭祖總是這麼講究。
[雕牲師傅
劉雪珠]
我們客家人就是很喜歡做這樣的東西,尤其是廟會的時候,廟會的時候也是做很多,做很多張桌,像這樣,水果山,可以做水果山,可以做菜山,很多。
[劉家子孫
劉祥三]
敬祖的時候,就是要做一些讓老祖先感覺說,很漂亮又豐盛,看得到後代子孫的誠意。
這滿滿的祭品,得兩天前就開始準備,隔天一早,要跑四個地方掛紙,祭品得先分開放好,但光是清點,就得花不少功夫。
放眼望去,最特別也最難做的,要算是這套「三藏取經」了。
[雕牲師傅
劉雪珠]
這尊是唐三藏,裡面是雞,唐三藏穿的袈裟,這就是用豬油網,油網去做的,這個臉就用菜頭,耳朵香菇,這是帽子這樣,這都是可以吃的東西。這是豬八戒,豬八戒就是用鵝,因為鵝比較大隻。
這可不是隨便把食材組合在一起就算了,這套是用最大禮,「大五牲」來製作。
[劉家子孫
劉祥三]
五牲裡面又有分,大五牲,有小五牲、又有空殼五牲,這裡也看得到,大五牲就是有豬首,雙雞雙鴨或是雙雞雙鵝,豬肝連,還有兩尾魚。
還有這些香蕉花做的鳥,南瓜雕的酒,和用豬肚變化出來的葫蘆、大象等,都讓人嘆為觀止。
[雕牲師傅
劉雪珠]
這(大象的)皮就是豬肚,豬肚裡面就塞飯,然後這耳朵就用粉腸,豬粉腸,眼睛就是用龍眼乾,龍眼的籽再去綁、去雕,眼睛裝進去,這樣做就像了。
當然這些放在大五牲前的祭品,也蘊藏著特別的意涵,叫做「五湖四海」。
[劉家子孫
劉祥三]
五個碗公就代表湖,盤子就代表海,如果對祖先很注重,這樣還嫌不夠漂亮,就可以再加很多樣出來,這就是五湖四海的一個花桌。
[雕牲師傅
劉雪珠]
(像掛紙的話),(妳還知道),(有沒有別人也這樣做),沒有了,沒有了,除了他們劉家才有而已,(只有劉家有做)對,現在掛紙大家都很簡單,去大賣場,很多大賣場會賣菜碗,一碗一碗的,現在都去買一買就好,現在就都是靈骨塔,如果是有墓的他也是很簡單啊
劉家從廣東大埔來台已經有三百多年,子孫開枝散葉遍布各地,劉文進是來台第三代,這棟九二一之後,原地原貌重建的劉家夥房,就是劉家在石岡開墾落地生根的見證。
[祭祀公業劉啟成公嘗管理人
劉宏基]
老祖先三百年前過來台灣,後來(劉文進的)爺爺回中國大陸,他再跟父親過來,過來就賣豆腐,賣豆腐,人家看到他長得端正,口才又好,很會做生意,做人又老實,就和老婆來打拚事業,豆腐生意越做越大。
後來石岡的平埔族因故準備大舉遷移,便將土地、良田便宜賣給熟識的劉文進,劉文進因此一夜致富,也奠定了劉家的基業。
[祭祀公業劉啟成公嘗管理人
劉宏基]
平埔族要離開的時候,就用少少的錢跟他們換很多的土地,事業做大起來,所以老一輩的人都說,文進公的事業有夠大,豐原到東勢,不用走過別人的土地,都是自己劉家的土地
三百年來子孫繁衍,對祖先的崇敬,在每年的祭祖過程中更是表露無遺。
[劉家子孫
劉燿坤]
這是我們土牛第二代,永順公的墓地,今天我們這裡是第一站,他這個穴,他們說是金剛伴月,金剛伴月,也說是土虱穴這樣
每拜完一處,就得再回到活動中心換祭品。
[劉家子孫
劉嘉明]
因為我們從永順公那邊拜完回來,要去拜文進公,文進公拜完還要到學校那邊拜文進婆,這樣才結束。(所以剛剛拜完永順公),(還要回來換牲禮),對,(換牲禮),換牲禮,這文進公的有雕牲這些,因為他是在這邊發跡的,所以說,我們就比較崇拜就是做雕牲,做得比較隆重一點。
一個早上,就得跑四個不同的地方掛紙,時間得抓準,上車囉
劉家子孫來到梨園中間,這裡是劉文進的墓園,地理風水叫「雄牛鬥崁」,但是眼前這墓碑竟然是傾斜的,還說越斜子孫就越旺。
[劉家子孫
劉祥三]
傾斜早期有人扶(正)過,那扶(正)過後就不太好,地理名師就說,這個傾斜後就不要管它了,所以那次之後就沒有人敢再動它。就自然傾斜,也顯現說,這牛鬥崁,牛要有力,那個牛角一定要傾斜,要斜斜的。
劉家在台中家大業大,發跡後,土地很廣,所以祖先下葬的地方都特別選過。
[劉家子孫
劉祥三]
比如說「美人照鏡」,那種穴只能葬女性,所以來台婆(元龍婆)就是葬在那邊,像來台第三代就是葬在「雄牛鬥崁」,「雄牛鬥崁」是只能葬男性
人手一炷清香,先拜后土,再拜祖先,劉家不僅祭品講究,更遵循「三獻吉禮」儀式來祭祖。
[劉家子孫
劉祥三]
那儀式的中間有進爵進祿,進爵就是敬酒,進祿就是用雞胗、雞肝,那個就是進祿,人家說食祿就是這樣
三跪九叩,逐一進行,接著主祭者用酒在豬羊身上,各淋三次酒,謂之「侑食」,表示請祖先領受之意。
最後在焚燒紙錢後,一樣灑酒,稱為「望燎」。
[劉家子孫
劉祥三]
「望燎」就是說獻財帛燒過後,(祖先)也要領受的意思,我們就會在燒金銀紙錢的地方,就是用酒(灑),表示獻財帛
另外為了勉勵子孫,還會頒發獎學金給大學以上畢業的子弟。
[祭祀公業劉啟成公嘗管理人
劉宏基]
文進公的部分和來台祖元龍公一樣,掛紙的時候,中間有頒發獎學金,對子孫、小孩子的一個鼓勵,讓大家認真讀書。
每年由派下子孫輪流主祭,今年擔任主祭的62歲劉紀文,可是第一次輪到主祭文進公,但也正因家族龐大,有人也許一輩子都輪不到。
[主祭者
劉紀文]
一般輪流差不多36年輪一次,有的可能是70幾年,有的可能要100多年,才會輪到來當主祭。實在是場面很大,可能我想,全國要找到像這樣掛紙的,沒有這樣的場面了,實在難得,感覺身為劉家子孫非常的光榮。
[陪祭者
劉祥初]
親朋好友難得一次的機會大家一起聚會,要向老一輩的人學習啦,第一次回來。
[祭祀公業劉啟成公嘗管理人
劉宏基]
三百年前,從(中國)大陸的大埔過來,到我現在宏字輩,已經第十一代,現在的子孫總共有八代人,每一個祖先留下來的財產都有成立一個祭祀公業。
祭祖過程雖然繁複,但卻有著家族傳承與慎終追遠的重大意義。
[劉家子孫
劉祥三]
很難得的是,(九二一)地震後,我們也沒有被地震打垮,反而重新又站起來,這種意義又更重大,這就是說劉家本著老祖先的德澤,能夠源遠流長
這樣遵循古禮的祭祖儀式已經幾乎看不到了,劉家人仍堅持保留下來,對老祖宗的懷念與崇敬可見一斑,也提醒自己與後代飲水思源,別忘了自己的根。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 Apr 08 Fri 2011 13:01
222集-土牛劉屋掛紙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