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的快樂,相信大家都曾體會,許多人更是在退休後全心投入志工,繼續為社會奉獻心力。今天我們要帶您到花蓮認識一群退而不休的鐵路志工。兩年多前自鐵路局企劃處處長退休的葉日洋,回到故鄉花蓮,去年接下了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理事長後,就積極成立了志工服務隊,帶著一群平均六、七十歲的鐵路退休人員,繼續為台鐵服務,在車站月台、無人招呼站、還有鐵道文化館,甚至是颱風過後的路上,都看得到他們的身影。儘管葉日洋罹患了口腔癌及攝護腺癌,但他認為,生命不該浪費,他和這群對鐵路有深厚情感的台鐵人,繼續為台鐵奉獻、繼續守護著台鐵。
這幾天寒流來襲,冷到讓人只想躲在溫暖的被窩裡,不過這群平均六、七十歲,甚至還有八十幾歲的志工們,卻一大早跑到協會門口集合。
一大早就精神抖擻,穿上志工背心的他們,滿臉笑容、活力十足。昨天之前還下著雨呢,但今天,老天爺似乎也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
集合完畢,今天的任務,要到壽豐的無人招呼站整理環境。
溪口是一個無人招呼站,偌大的月台,平常卻沒什麼人出入,每天還維持四、五班車,方便早晚上下課的學生。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葉日洋]
負責這招呼站清潔的,是隔壁的豐田站,豐田站一天只有兩個人上班,你要叫他們兩個人負責這麼大的地方,要維持清潔實在是有困難。
頂著刺骨寒風,這些上了年紀的志工們,穿著大衣,圍著圍巾,工作手套一戴,就全心投入服務
七十八的戴鳳春,在鐵路局服務了四十二年半,這天還穿著鐵路局的褲子和皮鞋來服務。
[鐵路退休志工
戴鳳春]
(鐵路局的褲子)對,我這鐵路局的褲子還有喔,(多少年了),這三十多年了,(這條褲子三十多年喔),不是皮鞋,(皮鞋穿三十多年),這(褲子)也二十多年了,我退休就已經十七年了,(褲子也穿二十多年了喔),對呀,我家裡還有啊,(這麼耐穿)。
即使退休了,仍然放不下對鐵路的感情,因為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他走過的足跡。
[鐵路退休志工
戴鳳春]
(你以前是做什麼的),我是道班的,修理鐵路的,專門就修理(鐵路)的,我是監工退休,每天都要巡啊,有平沒平,火車走的時候會搖啊,如果是凹下去就要撬起來啊,我做苦工的啦。我從十八歲就開始做了,十八歲就進鐵路局了,我一輩子就是賣給鐵路了(是喔),現在也是給鐵路啊
服務時,不時可以聽見陳生華爽朗的笑聲,他以前可是鐵路警察的大隊長呢。
[鐵路退休志工
陳生華]
又和老朋友、老同事一起,又可以活動活動筋骨,很有感情,那份情喔像看到鐵路的一根枕木,一支鐵路,一列火車這樣駛過,全部看到,就會懷念以前我們,一開始剛到鐵路工作的時候那時的心情,喔 不是用言語可以表達的,很好。退休人員就是要找到這樣的歸屬感。
但就連還沒退休的也加入。
[鐵路志工
葉佐營]
還沒退休我就加入了,我來好幾次了,內部如果有什麼事情叫我去我也會去幫忙做,有時候水電方面的我也可以做。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成立十六年,去年葉日洋接任理事長後,就號召大家成立了志工服務隊。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葉日洋]
當時我想說可能只有,五、六個,七、八個人而已,沒想到一開始做做到現在七、八十人,我就覺得很欣慰,越做興緻越高,越做興緻越高,更感覺人的生命,有生之年,多少年不知道,可以為這個社會(做事),更發光發熱。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總幹事 劉玉忠]
我們這些人都還是有能量在,還是可以服務啊,所以我就加了服務人群,樂活人生
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受到了,人稱鄧爸爸的鄧有才的感召。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葉日洋]
有一個老人家叫鄧有才先生,很遺憾去年過世了,我每次從台北回來,我看這個老人家很晚了還在車站剪票,六十五歲(鐵路局退休)就這樣在車站幫忙剪票到九十五歲,我心裡就有一種想法,我回來到花蓮以後,我一定要帶這些退休的人,跟著鄧先生(的腳步),為社會做些事情。
親切的問候、熱心的提醒旅客要搭乘的月台,鄧有才退休後,在花蓮車站為無數的旅客剪過票,遇到日本遊客,還和他們話家常
[遊客
胡小姐]
太佩服了,太佩服了,這種精神值得學習。
[鐵路志工
鄧有才]
為了人家幫忙做事情,我們自己感覺也很好過日子,不會這樣,一天一天過得沒有意義。我們為人服務,自己想到就覺得很好過日子
三十年來如一日,樂此不疲,直到他人生的最後一刻都還在奉獻。
也正因此,葉日洋從台鐵總局企劃處長退休後,回到故鄉花蓮,租下這間老舊的鐵路宿舍,改建後,讓退休人員有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家」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葉日洋]
當時屋子會漏水、窗戶也破破爛爛,水都會打進來,六十年沒人住了。他(某會員)的退休金,一個月大概一萬五千元而已,走路都不方便,走到這裡,拿三千元出來,那真的會哭出來,所以我這裡有一句話就是說,我們用無私奉獻的服務精神,擘建,你所看到的一磚一瓦,每一個角落,每一寸牆面,全都是我們會員的心血結晶。
其實會選在這,也是有原因的。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葉日洋]
這一大片的土地,以前是花蓮(舊)站,花蓮舊站的站區,裡面有修理火車的,叫做修理廠,還有機務段,以前是火車頭,蒸汽火車頭,都在那邊停著。
原來這塊花蓮六期重劃區,擁有大家共同的回憶。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葉日洋]
現在七十幾歲、八十幾歲、九十幾歲,都在這裡上班,退休以後,每天都在那裡(樹下)說以前的故事,我退休之後,看了覺得很不捨,心裡很酸,酸的原因是,下雨天他們也在那裡啊,在那裡喝茶啊,每天早上都有十幾人,因為這樣,大家選我當理事長,我就發願,不要離開這個地方,又看得到這個地方
這裡曾經是花蓮最繁忙的交通樞紐,民國69年,北迴鐵路通車後,車站就移到現今新站的位置,當大家漸漸遺忘時,這段記憶,卻深藏在這群老台鐵人的心中
送往迎來、一幕幕的悲歡離合不斷在車站上演,花蓮站,每天平均有兩萬人次出入,有些退休志工也會在車站幫忙。
[鐵路退休志工
王香蘭]
每個禮拜都有來兩天,有時候三天這樣,現在這樣也不錯啊,比較,好像來這邊看人比較不會老。
[台鐵花蓮站
站長 陳裕謀]
因為他們很有經驗,我們這些志工以前就是在鐵路局上班的,所以對這些都很熟,跟客人解說的時候,也可以說得很清楚,這是最大的優點。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總幹事 劉玉忠]
一開始我們是訂,每個月第一個禮拜六當我們的志工服務日,但是,各車站知道我們有做服務之後,他們提出的需求越來越多,所以我們的密度,像十二月我們本來想說兩次就好,已經變成到三次。
志工服務不只是服務,協會也會開課,做行前教育或相關課程,讓這些退休志工,不僅增進服務品質,也能提升自我心靈層次。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葉日洋]
我們也有開情緒管理、人際關係這樣的課程,當然希望我們所有的志工服務隊的人,怎麼貼心的服務,這就跟情緒有關了,有時候遇到旅客無理的要求,怎麼和顏悅色的說到讓他們了解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葉日洋]
花蓮管理處是,它管的是花蓮到台東的0.762窄軌火車,辦公室進來之後,這左邊的就是總務室,總務室隔壁就是副處長,再過去是處長室,再過去是會計處,會計室啦,會計室再過去是運務課,運務課就是負責營運。
這裡曾是花東鐵路的最高行政機關,葉日洋在這裡擔任過總務處主任,後來被調到台北一直當到企劃處長退休。葉日洋是富里六十石山的山腳下出生的,初中畢業後,到處做工,為了求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曾在富里站當過掃廁所的工人。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葉日洋]
(站長)看到我白白淨淨可能待不久,第一天上班,第一個動作就帶我去掃廁所,(他)刻意手去摸到大便,我馬上接著做,他以為我不敢做,其實我是殷切的盼望我可以有一個好的工作,鐵路應當是我可以做一輩子的工作。
拿到第一份薪水,回家拿給媽媽,媽媽還感動到哭了出來。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葉日洋]
就是進了鐵路局以後,家裡才開始有一碗白米飯好吃。
於是他相當珍惜這份工作,就這樣在鐵路局一待四十幾年,學歷不比人高,他就利用晚上去念書,人家不做的工作,他都撿起來做,從一個掃廁所工人,一路做到了企劃處長,即使退休了、即使得了兩個癌症,仍然繼續奉獻。
[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理事長 葉日洋]
雖然我得了兩個癌症,一個口腔癌,一個攝護腺癌,有限的生命,要讓生命發光發熱,可以做的當然要盡量做啊。
於是葉日洋也擴展志工服務,將觸角延伸到鐵道文化導覽,讓大家能更了解花蓮、了解鐵路。
列車長退休的曾紀雄,對鐵路文物如數家珍。
[遊客
劉鈞安]
我們通常是被服務的旅客,那如果沒有退休下來的鐵路工作人員,幫我們去做這樣的介紹的話,我們很難能夠理解到說,這背後有那麼多人,甚至於說付出生命,甚至於是說,把自己突顯在這麼危險的工作環境裡面,然後讓我們能夠有這麼舒適的旅程享用,所以這點真的是很高興,今天有這個機會,經過鐵路志工的分享,讓我們下次再坐(火車)的時候,會抱持著感恩的心。
[鐵路退休志工
曾紀雄]
我最懷念的就是跟火車的時候,行車的時候什麼事情都遇過,扒手、有人昏倒、還有人癲癇發作、生小孩的,什麼都有。
即使退休了八年,仍然常常夢見以前的情景。
[鐵路退休志工
曾紀雄]
跟火車,每天南北在跑,每天這樣日子過很快,很快樂,可以看風景這樣,常常作夢,常常夢到漏班,明明就時間快要到,常常作夢喔。
退而不休,這群志工,樂於分享,也快樂享受退休人生。
[鐵路退休志工
戴鳳春]
(參加志工隊以後),(和以前比有什麼改變)喔,(有什麼不一樣)有改變,改變很多喔,人生也比較快樂,老朋友大家見到面就很高興,老同事嘛,有這種活動很好啦。
[鐵路退休志工
陳生華]
以前退休我們就想說,就是跟一般的退休人員一樣,越來就越來孤獨、越來就越孤僻,外表就越來越老,現在又找回以前的老同事,尤其我們理事長,安排很多的節目,很多活動,不知不覺,好像沒有退休一樣
一張張笑臉、滿足的神情,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他們身上被看見。時間不會倒轉,他們選擇繼續發光發熱,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蔡裕昌
- Feb 11 Fri 2011 12:25
214集-退而不休鐵路志工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