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跨年的時候,總是有許多人搶著要到台東縣太麻里,迎接第一道曙光,這個原住民稱為「日昇之鄉」的地方,其實不僅有原住民,從日治時代開始,越來越多客家人移墾至此,歷來還有好幾任鄉長、代表會主席都是客家人。東海岸的客家人散居在各處,而太麻里的舊香蘭,客家人就占了一半以上,是台灣極少數的海岸客家聚落,而太麻里的客家人以桃、竹、苗地區來的北部客占大多數,金針花、釋迦、荖葉等是他們賴以為生的經濟作物。更特別的是,太麻里還有一群來自雲林的詔安客家人,這裡也是台東地區詔安客最集中的鄉鎮。金色花海染黃整個山谷,在陽光的照射下,迎風搖曳的金針花,舞起陣陣金黃色波浪。

<這都是明天的花這樣,這也明天的花,這今天要採的,(今天如果沒採),明天就像這個一樣開出來了。 >

綻放的金針花,只開一天就會凋萎,所以又有「一日美人」的雅號。

<它早上就像這樣,它就這樣包著,開一點點而已,太陽一出來的時候,它就會一直開一直開會開(花),這有三瓣大的(花瓣),對啊,這三瓣小瓣的,這個是公花,有一個公花,其它的都是母花這樣>
<開花就沒有用了啊,開花是,放給它開花就是給人家看的,(給人家來拍照的),對。>

金針花屬百合科,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每年夏秋一到就會開花。

[太麻里金針花農
彭有福]
以後如果它長牢的時候這還會發新芽,它自然就會發新芽,這株不會死啊,這花是從旁邊開出來的,明年它說不定又會從哪裡再長出來,我們不知道(而已)。

台東太麻里金針山,是台灣金針主要產區之一,海拔最高1450公尺,終年雲霧繚繞、溼度高、日夜溫差大,相當適合栽植金針。

[太麻里金針花農
彭有福]
這十斤(新鮮金針)才曬有一斤(乾燥金針),這金針啊,這一斤金針有九斤水啦。

民國47年八七水災後,許多嘉義人遷居至此,把金針苗帶了過來,造就了後來金針山的盛況。而彭有福則是在民國28年,才四個月大時,就跟著爺爺、媽媽,從苗栗南庄遷到台東知本,民國60幾年搬到太麻里。當時山上就只有他們一戶客家人。

[太麻里金針花農
彭有福]
(現在山上還有像你一樣),(種金針的客家人嗎),有啊,那戶也是客家人,這下面那戶也是客家人,還有對面那個啞口也是客家人啊,還有那間也是客家人,客家人會一直相邀,他找他、他找他啊,就來了啊。

[彭有福兒子
彭俊智]
金針山大概五、六○年代的時候,是一個輝煌時代,大概有三百多公頃。

不過種金針相當辛苦,產季時,常得從凌晨忙到隔天半夜,一天睡不到兩小時,利潤又低,許多農民於是改種薑或茶,也因此現在金針種植面積,更是少了六、七成以上,不過彭有福和兒子,倒是堅持下來。

[太麻里金針花農
彭有福]
這種開的就是說可以採回去炸,可以用炸的,(甜不辣),對,做甜不辣可以。 (新鮮的金針)不能每天吃,受不了,沒有沒有,不行,每天吃,(拉肚子)褲子都來不及脫,(哈哈,這樣喔)。

每年當金針山開始染上一抹溫暖金黃,遊客就絡繹不絕,從生產轉向觀光休閒,這步轉型,讓曾經讓人看笑話的他們,終於看見一些回饋。

[太麻里金針花農
彭有福]
人家笑啊,大家金針都收掉了,你還在那裡種。

[太麻里金針花農
彭有福]
也沒有想說我們會做這個觀光的,以前沒有嘛,當時沒有啊,這樣,大家都不種啊,沒辦法啊,我就傻傻的種啊,當時我的想法怎樣,如果有人上來,我這兩區給它開花,這兩區留著(採收)要來顧我們的肚子啊,(要生活要生活),肚子要先顧著,我才有精神再來採。

[彭有福兒子
彭俊智]
如果沒有人願意做這第一層的,第一階級,去從事最辛苦的部分,沒有人願意做這個部分,這個產業就完蛋了,而且甚至「金針山」這個名字會不見。花只是吸引大家來看,事實上是(希望)讓大家來多認識農村。

栽種金針花的背後,竟然藏著這樣不為人知的理想。

[彭有福兒子
彭俊智]
我是念小學開始種金針,種到現在,然後我母親問我說,你採不累嗎,我說,我覺得很漂亮,真的很漂亮,很漂亮的話,就要跟大家分享。

太麻里的美,令人驚豔,這個被稱為「日升之鄉」的地方,一直以來都被賦予原住民形象,客家人反而被忽視了。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太麻里一開始是原住民比較多,其實到日本時代,客家人就越來越多,最早應該是六堆客,在日本時代末期那時,昭和年間,日本人要開發這東部,就桃竹苗那邊來的客家人,現在就比南部客家人還多。

東海岸的客家人散居在各處,而太麻里的舊香蘭,客家人就占了一半以上,是極少數的海岸客家聚落。早期香蘭村有原住民、和漢人,不過族群之間紛爭不斷,所以日本人便把原住民遷到另一個地方。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日本人為了解決這個衝突,就把福佬人、和原住民遷到另外一個地方,叫「新香蘭」,香蘭村本來就是一個香蘭村而已啊,遷過去後,那邊就是「新香蘭」,這裡大家就叫「舊香蘭」。所以這邊「舊香蘭」就變客家人比較多。

[太麻里舊香蘭
村民 賴隬浮]
(剛來時)這裡村子沒有什麼人家,都是原住民,我們客家人才兩家人。

[太麻里舊香蘭
村民 林甜妹]
我嫁來就60年了,以前房子在前面,茅屋啊,後來才又買地蓋進來這裡。很辛苦喔,要煮五餐、割草,種田啊。

<五穀大帝、關帝爺、太子爺、伯公、註生娘娘,大家閤家平安、五穀豐收。>

焚香祭拜、誠心祈求,在南迴公路旁這間主祀神農大帝的福農宮,就是村民的信仰中心。

[香蘭社區發展協會
前理事長 余豐田]
老一輩的就想說,我們這裡都耕田,來請五穀爺,神農大帝過來供奉,就發起就去(高雄)美濃那裡,有五穀廟,去那裡分香分過來

而美濃五穀大帝又是從苗栗分香而來,所以每年農曆九月,村民都會組團到美濃和苗栗進香。不過,日據時代,福農宮其實原本只是一間小小的伯公廟。

[香蘭社區發展協會
前理事長 余豐田]
猴仔蘭土地水府龍神,這就是以前水從這前面過嘛,猴仔蘭的由來,以前就是聽說,這山上,很多猴子,後來政府有再改過,說猴仔蘭不好聽,然後才改叫香蘭。

舊香蘭客家人務農為主,對於土地伯公和神農大帝,自是特別虔敬。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早期是來開墾種田耕種的,後來就種釋迦,種水果,釋迦價錢比較好,現在有些人就是種荖葉。

< (這是什麼品種?大目嗎?),大目種,對。改種這種大目種,銷路比較好,比較多肉,目比較大,這個目,一個目一顆籽。喔,這顆可以採了,這顆啊,這個有裂紋了,裂紋些黃了的就可以採了。>

滿園結實纍纍的釋迦,一個比一個還要大,令人垂涎欲滴,在園子裡現採現吃更是享受,一剝開,湯汁馬上就流了出來。

<哈哈哈,這個軟了>
<如果管理比較好,天候比較好,差不多(一顆)兩斤多,兩、三斤,這還算小顆喔。>

[香蘭釋迦產銷班
班長 余豐田]
國曆七月後就陸續可以收成,第二期就是過年時,農曆過年收到清明節。

太麻里客家人以桃竹苗北部客為多,不過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裡竟也是台東地區詔安客家人最集中的鄉鎮。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太麻里最大的特色,就是有詔安客,集中在這邊,(台東縣詔安客)有四、五十戶,單單太麻里就有三、四十戶。

[太麻里詔安客
李謀良]
民國48年八七水災,八七水災後,(雲林)那裡難生活,生活過不去,當時,差不多民國50年到53年,當時搬來的最多。

<我是福建漳州的,他們是福建泉州的,(那就純福佬人啦),對。因為我親親密密啦,我會講,她就會講了嘛。>

76歲的李謀良,在雲林崙背出生,因為在雲林生活困頓,才會來到太麻里尋求新契機。

[太麻里詔安客
李謀良]
我第一次來,騎車摩托車來,民國57年來這裡,都沒有房子,都沒有房子,民國58年又來,喔,怎麼那麼多人,我說,這邊新開發的地方,不錯喔,我就想說,好,來,來這裡。

李謀良現在在太麻里街區經營旅社,41年前剛到台東時,則是從事醫療工作。

<他以前也住這裡嗎?他以前住這山上,唉唷,說不定在睡覺喔。你現在吃飯喔,(對啊),你怎麼現在才吃飯,(差不多啦)。(來,這邊坐啦,來,坐啦)。我們在那邊就認識了,(在那邊就認識了),(在雲林的時候就認識了喔),雲林那邊就認識了,(喔),(那不就你帶他來的),不是啦,他先來的,他帶我來的,他是我哥哥耶。>

廖萬榮是雲林二崙人,當初在二崙也是開藥房,因為八七水災亂了生活,才會選擇搬遷。

[太麻里詔安客
廖萬榮]
這聲音還這麼響,(響超過半世紀了),是啊,如果是現在的東西,早就不能用了,像這個,這都還很好用。

來到異鄉,建立新生活,鄉音的慰藉、鄉親的相互扶持,讓他們度過了最艱困的那段日子。

破曉時分,耀眼的曙光帶來了新希望,一群客家人懷著期待,不遠千里,來到這個原住民稱為「太陽升起的地方」,迎向人生的另一道日出。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