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大地震,讓許多人財產毀於一旦,來自新竹竹東的邱弘光,就到花蓮瑞穗從事泛舟業,開創事業第二春,如今他也希望開創秀姑巒溪觀光的另一種可能,除了泛舟、衝激流、打水仗外,救生員還擔任解說員,開著快艇帶民眾認識不斷改變的山水景色及生態故事,更親近河流。
一大早秀姑巒溪畔就擠滿了人,一聽到號令,就猶如螞蟻雄兵,拼命往前衝。
冰冷的河水讓尖叫聲四起,有些人更是迫不及待拿起水瓢,潑水打起水仗。
秀姑巒溪泛舟,可以說是每年夏天最受歡迎的水上運動之ㄧ。
花蓮瑞穗,位在東部「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之間,而這個地區正好是,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接處,也是一個福佬 客家 原住民各佔三分之ㄧ的多族群鄉鎮。
[瑞穗客屬會
會長 張英妹]
下瑞穗 富源,富源(客家人)很多,再來是下瑞穗(客家人)也很多,(瑞穗街上呢)街上也有,街上也差不多一半福佬人一半客家人。
起源於台東池上的秀姑巒溪,沿花東縱谷由南向北流,在瑞穗附近折東,切穿海岸山脈,在大港口流入太平洋,因此秀姑巒溪兩側盡是陡峭的山壁,令人驚豔的景色,讓秀姑巒溪在1980年代左右,開始發展泛舟水上運動。
自泛舟運動開始風行,保守估計,已經有超過250萬人次到花蓮秀姑巒溪泛舟。受遊客歡迎使得泛舟業格外競爭,最多時甚至有高達30家業者,如今能生存下來的僅剩6家,即便如此,現在每年最少也有近十萬人湧入,參加這項活動。
一輛輛箱型車,載著一批批遊客來到這間泛舟公司前,只見老闆邱弘光逢人問好,並用他親切的笑容招呼著客人。
邱弘光是新竹竹東的客家人,原本在台中從事建築業,十年前因九二一大地震,所有的財產毀於一旦,因緣際會下來到花蓮,更在瑞穗開創出他事業的第二春。
[秀姑巒溪泛舟公會
理事長 邱弘光]
我有空去玩泛舟,覺得這個行業很好,自己又可以看大自然,(自己)身體又可以健康,覺得這個生意可以做,我就那時候因為(地震)全部錢都賠光了,就和銀行借錢,自己湊一湊,就湊五百萬買些裝備,就開始做這個泛舟。
曾經失意的他,格外珍惜目前的工作,每當遊客來到,他一定親身接待,畢竟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能站穩腳步得來不易。
[秀姑巒溪泛舟公會
理事長 邱弘光]
我剛出來做,別間也會抵制你呀,第一點我是外地人,我來這邊沒朋友,所以這期間非常痛苦,所以剛開始,做了兩年什麼都不順利就對了,東也不認識,西也不認識,要拜託人也不知道拜託誰。
戴上藍色的安全帽,再穿上鮮紅的救生衣,這些都是保護遊客安全的基本裝備,一點都不能馬虎,每年都需要花大錢投資更新。
[秀姑巒溪泛舟公會
理事長 邱弘光]
我整個倉庫的設備,你設備 像這個衣服,這最簡單的,我這一件衣服,你不要看這件衣服(簡單),它好壞你可以摸看看,這件東西一定要符合現在的潮流,現在年輕人怎麼穿,輕鬆 他們穿起來又舒適,他就會覺得這衣服很好。要一直投資,一直換新型的。
基本的自救訓練更是不可少,在出發前,救生員比手畫腳生動的表演,有時甚至要再加一點笑話,好吸引遊客的注意。
[泛舟救生員
阿牛]
(這段為什麼要走到右邊來),河道呀,這邊河道是小的,(剛走的那條是不是),水路它每天的水路都不一樣,每天它有那個水道,(這邊水比較大)對 水比較大比較好前進,像那邊會擱淺。
即便有好的行前教育,但是水的多變,也讓橡膠艇的行進充滿著變數,這時救生員就必須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說不定下個轉彎就有船翻覆。====ns====
[泛舟救生員
阿牛]
這裡有漩渦,有危險的時候,我們會比較積極在那邊做(管制),(就把他們用船推開)把它推開 對呀,其實救生衣都很安全(掉下去)馬上就浮起來了,只是以防萬一會撞到石頭。
[泛舟業者
吳秋蘭]
哪邊會翻船 哪邊不會翻船,哪邊會困到 哪邊不會困到,(救生員)都知道,(不能說不知道),不能說不知道喔,這不知道不行喔,有危險的地方,會把船推開。
要保護好遊客的安全,就必須熟悉秀姑巒溪的水性,從小在秀姑巒溪畔長大的原住民,更是救生員的當然人選,目前救生員中,有九成五是原住民。
除此之外,救生員有時候也要擔任水道清潔工,甚至偶爾要激起水花,娛樂遊客。
[泛舟業者
吳秋蘭]
有遊客有時候玩不起來,歐巴桑 歐吉桑玩水,他說 他們年輕人去玩,我們老人家沒有辦法,我們就帶頭玩,帶一帶,他們比我們還會玩。賣拖鞋,沒有人認顉喔。
如此賣力的演出,就是希望遊客有一個愉快的旅程,而遊客的反應也很直接,第一次泛舟的遊客直呼過癮。
[泛舟遊客
李品萱]
(你覺得今天好不好玩),好玩,(哪裡最好玩),到快艇這邊的時候,飆船最好玩,(為什麼),因為有快感 很舒服呀,可以吹風。
[泛舟遊客
顏小瑛]
掉到水面去滿好玩的,(可是你掉下去),(不是馬上就被拖起來)對 馬上被拉起來,可是就是還不錯,(可以)在水面漂,就是比較危險一點,就會撞到石頭,可是蠻好玩的,(那激流呢),激流,激流還不錯也很刺激。
但曾經來過的,卻多說可惜水量太小,不夠刺激。
[泛舟遊客
鐘哲仁]
感覺今天水量還好,沒有特別多這樣,(受傷囉)對 因為剛剛我們隊友把我推下去,然後就撞到石頭這樣。
[泛舟遊客
彭榮興]
(今天這樣好玩嗎),好玩,(有哪些好玩的),就激流好玩,就激流好玩而已,(會很刺激嗎),稍微,沒有像以前刺激了,(因為水太小了),對。
[秀姑巒溪泛舟公會
理事長 邱弘光]
像颱風來也玩不了,水太大也不能玩,就兩個不能玩,其他都可以,水小就變成說刺激性不夠,就會有人和我們說不好玩,所以我們做這個行業,講一個比較中肯的,就是看天吃飯。
衝過激流時,大家無不高興的興奮尖叫,到了平坦的河面,便任意漂浮,有時橡皮艇偏了河道,救生員也會過去推拉,但遇到外國遊客時,卻要很謹慎,而這也顯示出各民族對泛舟運動的不同態度。
[泛舟業者
吳秋蘭]
外國人比我們還會玩,他玩他的船不讓人拉的,你如果去拉他會發脾氣 會打人,會打人 會罵人這樣子。
[泛舟救生員
阿牛]
比較依賴我們救生員,(台灣的)對 那外國的呢,(外國人)碰他的船都不行,不能碰他的船,他要自己想辦法,不然他會罵人,會罵人呀 真的,(台灣的就一直叫你們過去)對呀 叫我們過去幫我們拉一下,待會就會碰到了啦,(待會就會碰到喔)對 待會就會碰到,累囉,還沒有三分之一。
除了快,也有慢,近來秀姑巒溪也悄悄的推展另一項慢活泛舟行程,救生員化身為導覽人員,讓遊客在河畔停留,介紹奇岩怪石及河川生態。
[秀姑巒溪泛舟公會
理事長 邱弘光]
東部的人行動比較慢,因為生活沒有這麼緊張,所以在河上坐船,慢慢的划船,整路慢慢玩,整路來撿石頭,這很好,開始推到現在,三年的時間,本來沒有人,現在可能一年有五 六千人下來撿石頭。
也許是歷史政治因素,或許是民族性格、地理環境使然,即便河川是我們生活的重要一環,台灣人卻不太與水親近。每年夏天不妨一同去泛舟,一同認識不一樣的河流。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蔡裕昌
- Jul 31 Fri 2009 11:52
135集-來去泛舟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