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環海而且河川湖泊相當密集臺灣,對推展水上活動相當有潛力,但由於諸多的原因,公部門對水域開放相當保守和限制,為了讓民眾能安全享受水上活動,「臺灣開放水域聯盟」經常舉辦水上請願活動,希望政府逐步將水域解嚴,前陣子他們還去到臺北大湖公園抗議,跟著邱月華、羅應展的報導,一起了解他們的訴求。


 

 

開放大湖,水域解嚴,開放大湖,水域解嚴,玩水無罪,水域解嚴
    
頂著低溫「臺灣開放水域聯盟」部分的成員,來到大湖公園,高喊口號,期望政府能開放更多水域。

今天太早了,不然就把小朋友帶來了。

[臺灣開放水域聯盟成員]
我們抗議最大的目的是希望開放大湖公園,可以讓我們民眾來划船,因為我們大湖公園是臺北市內,最平靜安全的一個湖泊,然後我覺得應該開放給我們民眾可以來划船,目前我們大湖公園管理單位,是所謂的臺北市路燈公園管理處,它的說法這個大湖公園屬於什麼,有什麼生態的原因,不准我們划船,或者這是一個什麼防災公園,所以不准划船,其實理由都很荒謬。

多年來,開放水域聯盟不斷透過陳情或抗議,希望政府能開放更多的水域,讓民眾從事划船等水域活動。

[臺灣開放水域聯盟理事長 李元治]
臺北市的公園管理裡面第2條,雖然是有說禁止事項,包含這個划船、釣魚等等的,但是呢,它其實是可以另外規畫開放的,包括這個釣魚區,大湖公園這邊都有豎立牌子了,我們也建議市府能夠開放另外一區,水上活動專區,能夠讓市民來從事,健康的休閒活動。

水域解嚴,水域解嚴,開放大湖公園,開放大湖公園,水域解嚴。

縱使現場有保全單位緊隨著,開放水域聯盟的成員們,還是邊走邊大喊口號表達訴求,走向大湖公園的拱橋下,準備下水划船。

[臺灣開放水域聯盟成員]
這個錦帶橋它設計是拱型的橋,所以自古而來,橋設計成拱型,目的是為了船隻穿越,這是它最原始的設計目的,當然我們當初在大湖公園做錦帶橋的時候,它有沒有這樣子完全利用它(行船)設計規畫呢,坦白講不可考,但是這種拱型,是為了船隻能夠航運過去。

開放大湖,水域解嚴,開放大湖,水域解嚴,開放大湖,水域解嚴。

立正,敬禮,大家好。

開心的在平靜的湖面上划船,開放水域聯盟表示,他們只是想要有一處合法的水域,可以從事水上活動而已,並非大奸大惡之徒,卻多次被攻擊、跟縱或是開罰單。

[臺灣開放水域聯盟成員]
我們在大湖公園抗議過很多次,然後曾經發生過幾次,我們跟官方的衝突,我們公園路燈管理處駐衛警,直接來搶奪我們划船,還有的呢,他會去阻擋我們下船,他只會找當地的派出所的員警,配合駐衛警阻擋我們下船,或者我們上岸的時候,他們也會企圖來逮捕我們。

[臺灣開放水域聯盟成員]
這個公園在臺北市是很方便的地方,交通很方便,旁邊就有捷運站,(一下車)可以下水了,結果我們來到這裡不能玩水,沒有一個碼頭可以下水,玩水還要被警察錄影、拍照、開罰單,我覺得很不合理, 因為大都市裡有這麼好的公園,這個資源很浪費,一樣是在臺灣,高雄,高雄市的愛河,它旁邊就有告示牌,掃描一下QRcode登記資料,你就可以下水玩了,怎麼會臺北不行。

然後不管我喊什麼,大家喊水域解嚴好不好,好。

就在水域開放聯盟的成員上岸準備結束活動時,從活動一開始就靜靜的跟著抗議隊伍旁邊,穿著制服的保全人員突然發話了。

我們還是要講一下,因為按照公園法裡面的話,今天你們是違規的行為,照理講我們應該是要向你們拿取身分證明來開罰,我們有申請耶,我們有合法申請,就是申請沒有駁回,也沒有同意。

此舉卻引起坐在湖畔曬太陽的一位先生的糾正,站出來聲援水域開放聯盟。

[公園遊客]
公務人員沒有那麼好幹啦,出示證明,拿出識別證,宣讀你要執行的法律,重來一遍吧,不然那個是不具效力的喔,我們並沒有要做任何的行為,那你怎麼可以隨便跟路人索取身分呢,你都沒有出示你是誰,你還要跟人家要身分,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啊。

其實政府相關單位會禁止在大湖公園從事水上活動,也是出於善意,就擔心划船會影響生態環境,也顧慮民眾的安全。

[臺灣開放水域聯盟成員]
我們看看大湖公園有什麼生態可言嗎?它裡面的魚幾乎百分之90都是外來種的魚,這邊的水鳥其實根本也不怕人,我們這公園每天有多少的觀光客來這邊玩、運動,甚至唱卡拉OK,也沒有影響到這些鳥,那為什麼我們划船,船過水無痕,沒有任何噪音,沒有任何汙染的划船行為,會影響到這些鳥兒。任何戶外活動都有風險,風險應該由民眾自己來擔當,我們不是媽寶國家,民眾不會將責任,也不該將責任推給國家。

這次的活動雖然和相關單位發生了小磨擦,水域開放聯盟表示,這次的抗議是北市府反應最平和的一次,他們期望政府能以正向開放的態度,來面對水域開放的議題,規畫建置友善的水環境,將親水權還給民眾。

採訪/撰述 邱月華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解嚴水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