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關西鎮因為好山好水,向來就以長壽鄉聞名。但今年,與鄉親息息相關的鳳山溪、牛欄河,卻接連爆出嚴重汙染問題。追究原因,跟上游以及沿線的化工廠違法排放廢水脫不了關係。原本這只是一條地方新聞,但關西鄉親硬起來,加上地方人士團結陳情,整個新聞事件引發更多關注。從小鎮遇到的問題來看,由於先天環境差異,城鄉差距本來不可避免,但鄉親力量一旦覺醒,對未來環境,甚至一個地方的發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記者黃貞茹和左燕輝的報導。
潺潺流水,群山環抱,關西鎮因為好山好水,多年來被稱為長壽之鄉。五月的這個清晨,一片煙霧繚繞,隨著風向外擴散,綿延一公里遠。
影片提供 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
0:18~0:57
1:10~1:15
像你看它這個飄多遠啊,這個煙都不散。
誤以為置身仙境的錯覺,背後真相,讓人看了頭皮發麻。
煙霧的源頭竟然是來自這根大煙囪。空氣中甚至瀰漫一股詭異的「甜味」,原來是一間化工廠有機容器桶槽破裂,揮發性有機物外洩。
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理事長 羅功奇(右)
就兩個稽查員,他們不是開空氣汙染的部分,他就開一個儲存槽破裂,然後滲出液體然後就這樣子。
正當鄉親納悶關西的好空氣怎麼了?沒想到,接著換水出了問題。
今年夏天,關西鄉親通報,鳳山溪上游浮著一層油汙,不僅飄來惡臭,還死了一堆魚。由於鄰近關西淨水廠取水口,茲事體大,緊急停水三天,關西、新埔大約七千戶被波及。
關西鎮民 鍾國強(右)
這剛才裝的是汙染點的泥,這是殘留的廢水,像這樣沒清掉,大水大臭小水小臭,沒清掉味道永遠不會結束。
土壤裡的有機溶劑嚴重超標,新竹縣政府環保局將汙染區的土壤清了好幾回,還無法完全清除乾淨。至於汙染土暫時移置關西資源回收場,等待後續處理。
關西資源回收場工作人員(左)
它就拿太空包裝起來,對,太空包裝起來,其實它也沒有什麼顏色就長這樣。
掀開帆布,工作人員每個動作都很小心,他說不少人碰過這些汙染土,當下手癢得不得了。就像塊燙手山芋,被放在邊邊角角沒人想靠近。
可是那時候去那邊的時候,是一層油啊,我們都會去拉那個線,油線擋住,沒有用啊,下大雨沖一下,它就往下沖了。
新竹縣環保局長 蕭宏杰(右)
如果說就這個廢清法來講的話,汙染物的一個移除,它第一順位是那個汙染行為人,那第二順位它才會是汙染土地關係人,也就是地主,那第三順位如果說前面兩個都不執行的話,那才會有廢清法,由行政機關代為執行。
汙染源艾斯巴達違法排放廢液,被重罰千萬,撤銷工廠登記,違建廠房一併拆除。雖然新竹縣政府事發當天就查到禍首,並祭出連串處分,但仍被質疑慢半拍。然而,關西汙染的夢靨,還沒結束。
另一條受害的是關西的母親河,牛欄河,五月到七月之間出現了五次異常。不管是「牛奶河」,還是「藍色多瑙河」這些封號,鄉親一點都不樂見。
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理事長 羅功奇(右)
像白色像牛奶一樣,上一次還有一次藍色,像我們天空這樣的顏色,藍色,整條都被汙染,那個同樣也是油漆,洗油漆桶的油漆水流下來的,所以牛欄河其實也很可憐,時常要承受這樣子的這種汙染的水。
除了被染色,這條支流常被偷倒垃圾、建築廢棄物。雖然河面看起來清澈,但裡面一條魚也沒有。鳳山溪、牛欄河汙染連環爆,鄉親擔憂,周遭還有多少是存在已久,卻一直沒有去正視,或正在醞釀的未爆彈呢?
聲源
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理事長 羅功奇(右)
然後這幾年我看,像這類小型工廠越來越多,這些工廠全部都在崗頂那邊,附近有山溝,那些工廠雖然可能有正常的申請啦,但他們會不會做壞事,我們不知道。
鳳山溪汙染事件的源頭艾斯巴達,距離關西淨水廠取水口上游,僅僅20公尺。細數鳳山溪沿岸共有36間工廠,被環保局水汙染列管11間,其中還有四間從事化工、電鍍、金屬表面處理等,屬於高風險。在這麼靠近溪流、水源的地方,工廠是不是有點多了?
新竹縣關西鎮長 陳光彩(右)
工廠的設立不是不可以,當然每個地方都要發展,每個地方的年輕人也要有工作要做,問題是核准的工廠,要對地方有利,不要說核准了汙染的工廠,設置在地方,我想相關的單位,要好好檢討一下。
新竹縣環保局長 蕭宏杰(右)
當地的居民他是希望說,關西鎮不要有新的工廠了,那當然站在公部門的立場上,申請是民眾的權益,那這個部分我們只能說我們會嚴格來審查,不能說不啊。
畢竟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關西鄉親的內心,怎麼不會有陰影?穿在身上就算了,更多是吃進肚子,就怕長時間下來,身體出狀況。
新竹縣關西鎮民 張小姐(左)
日常就是陽光水啊,水的部分幾乎每天都會用,當然會很害怕,不是擔心而已,我有朋友在做生意,當他發現的時候,他覺得他煮的東西怎麼漂白水的味道很重,結果才聽說哪裡哪裡水汙染很嚴重,他也無可奈何,他做生意的麵店就暫時沒做。
不只是生活上的日常,那些靠水灌溉,種田、種菜、種水果、種仙草的農民,甚至是做生意、仰賴觀光的商家,生計連帶受到影響。
新竹縣關西鎮民 張小姐(左)
像我龍潭竹東的朋友會來玩,他們都說,現在盡量不要在關西買農家的菜,因為關西很多種菜的,那些種菜的都用那些水灌溉,寧願去買南部的菜,也暫時不要買關西的。
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理事長 羅功奇(右)
可能是第一次發這樣的事情,因為河川汙染你自來水停水三天,自來水廠全部洗過,他們的設備全部洗過,三天以後才正常供水,儘管供水了,但民眾還是會怕啦,聽說現在還有人買水來用。
(你來這邊取水嗎),對啊。
大桶小桶輪番上陣,就算是頂著烈日,也要把每一桶裝到滿。位在台三線中豐路的這個取水點,之前就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
有時候裝十桶,我甚至看過整個貨車都是的,住關西住了十幾年,這裡的水質很甜,這個臺北人都下來裝,整天都有人啦,(這是山泉水),礦泉水它會結冰。
不管是因為水質好?還是因為不用錢?附近居民說,水汙染事件之後,來排隊的人變多。這似乎反映出大家內心的不安全感,還有不信任感。
新竹縣關西鎮長,陳光彩(右)
憑良心講我們關西鎮,所有的鄉親這幾年來,三不五時就有水汙染,空氣汙染,還有倒廢土的汙染,還有人倒垃圾,三不五時就會發生這種事情,憑良心說我們關西鎮的鄉親都很憤怒。
光憤怒是沒有用的。關西鎮公所門口,貼著顯眼的標語,還有一份份連署書。這些是鄉親把憤怒化為力量,最真切的聲音,也是最實際的工具。
立法委員 洪申翰(右)
這個地方的居民不願再做忍受了,那我覺得這個意識意志能夠站出來,就是戳破過去這種不斷循環的結構的第一步,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理事長 羅功奇(右)
一般如果我們要取水,都是要先會先把這個取水的洗一下,摸摸看看會不會滑滑的,然後聞一下會不會有味道。
愛家鄉這份使命感,捨我其誰?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最初是為了保護牛欄河及關西的生態環境成立。這次水汙染事件,他們發揮關鍵作用,替鄉親發聲,聯合民代協調溝通,監督縣府的後續作為,以及雙方未來可以合作的共同目標。
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理事長 羅功奇(左)
環保單位有安裝監視器,還有樹脂包等等的一些蒐集汙染源的一些措施,所以工廠會怕嘛,怕就不敢亂排嘛,自來水廠聽說也有一筆經費,可以把簡易自來水廠做提升,其實事情爆發出來,慢慢就會改善啦,政府的資源也會進來。
關西鎮居民,不想喝毒水。
水汙染事件後座力驚人,關西鄉親硬起來,新聞登上全國版面,引發外界關注。但在臺灣其他鄉村角落,其實仍存在著更多類似,敢怒不敢言的聲音。
不肖業者罔顧企業良心和責任,偏鄉地區似乎成了最無辜的受害者。但為什麼是偏鄉?看準他們與世無爭?還是無力抗爭?
臺北大學不動產城鄉環境系教授 何彥陞(左)
這些廠商本身是比較惡質的,他本身在面對所謂的法律,或者是面對整個社會的義務跟責任的時候,他本身就是比較沒有這方面的一個良知在這個地方,因為鄉下資源確實也比較單薄,所以其實你要獲得政府高度重視的可能性,確實沒那麼高。
立法委員 洪申翰(右)
高汙染性的工業它會往弱勢的城鄉跑,也許它在弱勢的城鄉第一個它可能說,我可以提供就業機會,或者是我的土地比較低廉,甚至我的環境監管相對也是比較薄弱,這個治理讓它看起來,變成是一個破窗跟汙染集中的地方,它不是真的物質條件很差的地方。
先天環境的城鄉差距,不能淪為後天不被重視、低人一等的城鄉差異。在許多事件中,我們慢慢看到鄉親挺身而出,甚至抗爭,自己的權益自己救。
抗議,我不要惡臭,還我呼吸。
環境系教授 何彥陞(左)
所以其實這個時候就其實需要更多年輕人來協助啦,其實我們很多的一個民眾檢舉或發聲,都是很依靠年輕人的一些力量啦,所以說其實青年的回流,然後我們回鄉來做一些適度的發展。
立法委員 洪申瀚(右)
最糟糕的狀況就是,當環境變差了,然後年輕人也不想待在這個地方,都往外面走,那這地方的人口的結構又再更惡化,那甚至大家都會覺得,反正就算環境被破壞了汙染了,也沒關係,當開始出現這種放棄的意識的時候,那才是真正難救的狀況。
採訪/撰述 黃貞茹
攝影/剪輯 左燕輝
旁白 蕭惠雲
小到一個鄉鎮大到一個城市,未來會長成什麼模樣?民眾力量的覺醒,是當中最珍貴的養分!而相關單位能不能扮演好神隊友角色,也是地方鄉親有沒有強力後盾的關鍵。